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日本兵眼里的地道战 上 -- 萨苏

共:💬69 🌺85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日本兵眼里的地道战 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本兵和地道战 原63师团老兵斋藤邦雄 绘,可以看得出这位后来当了东京儿童漫画协会会长的老爷子还是蛮有自嘲精神的

说起来地道战,那在我们老家,可不是新鲜事儿。一千年以前,河北人就在玩这个勾当,干这个买卖的,就是评书《杨家将》里面的六郎杨延昭。

当时,因为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政权不得不在河北平原面对辽军的铁骑。虽然建立了瓦桥关等三座雄关,但关口毕竟是可以被绕过的,如何在平原实现对敌军骑兵部队的抗击,成了宋军的一大客气。

这里面还有一个政治问题 澶渊之盟后,宋辽毕竟“约为兄弟之国”。辽国弟弟到宋国哥哥的地盘上打草谷,属于促进双方交流,宋国哥哥要是在地盘上修点儿防御工事,却会引发外交问题 – 这表明哥哥对和平没有诚意阿。

辽国人自然是有道理的 -- 你看,我这儿,克什么也没有修啊。

拳头没人家大,哑巴亏就是这样吃的。

所以,像秦始皇一样修长城是不要想了。

好在北宋虽然在战术上颇为迂腐,却是我国古代罕见的重视军事技术发展的朝代。到底被他们想出办法来。宋朝一反各代移民戍边的传统,把宋辽边境的居民全部撤离,在当地大办植树造林,搞起了野生动物保护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宋辽边境成了一道宽达数十里的“绿色长城”,丛林地带骑兵难以通行,有效地阻止了辽军的渗透作战。

这回轮到辽军吃哑巴亏了 – 绿色工程,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你当弟弟的好意思不让当哥哥的种树?

不过,光种树是不够的。万一辽军突破这道地障,宋军步兵的机动力不及对方,在野战中经常想打打不着,想跑跑不过,十分被动。所以据说杨延昭担任高阳关都总管的时候,发明了一个新的战术 – 在地下修长城。

这就是保留至今的“杨六郎藏兵洞”。依托城池,宋军使用地下通道连接本方各要点并延伸到野外,必要时人员可以从地下通道中接近敌军,发起突然袭击,也可以在遭到敌军攻击时通过地道撤离。

辽军的战马不能钻地道,只能徒呼奈何、。。

这种地下通道,至今存留数十里,采用砖砌,内部照明,储存设施俱全,令人叹为观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保存至今的“杨六郎藏兵洞”一部

只是再好的工事,也要人去守的。六郎以后,北宋军队渐渐腐败,当金兵入侵之时,河北守军一溃千里,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藏兵洞,自然也没有用上。

地道战真正在战争中发挥作用,还要到抗日战争时代。电影《地道战》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揭示了当时河北军民怎样在平原上利用这一独特战术手段与机动火力都处在绝对优势的日军周旋。至今,在河北冉村(即《敌后武工队》中描述的大冉村),焦庄户等地,都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地道,让人可以领略其风采。

然而,《地道战》毕竟是一部电影,实战中地道战的作用究竟如何,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其中,也不乏“土八路,瞎胡闹”的观点。

2008年11月,笔者在北京总参三部干休所采访了现已离休的原冀中24团作战参谋刘居仁。刘老回忆,地道战是八路军能够在平原坚持的重要作战手段,他本人就是一个地道战的受益者。1942年夏末,他在和另一个团的作战参谋取联系时,与日军扫荡部队在中闾一个村子狭路相逢。两人见势不妙匆忙躲进了地道。此时日军骑兵就在地道上方通过,蹄声如雷。刘老回忆当时最担心日军的战马把地道顶盖踏破。

1941年5月1日,日军对冀中军区发动了著名的“五一大扫荡”,由于敌强我弱,八路军各部纷纷边打边撤,向平汉路以西的山区转移。为了坚持当地斗争,鼓舞军心士气,冀中24团奉命留在当地,继续与日军在平原地区作战。

这个团真的在冀中坚持了下来,日军屡次试图捕捉该部,却因为每次无法掌握其行踪而失败。但刚一松懈,某个防范不周的汽车队,又会被这支部队打一个人仰马翻。日军眼里,行迹飘忽的24团成了冀中平原上的“幽灵部队”。

当时的冀中,被日军用封锁沟条块分割,碉堡炮楼密布,在这张蜘蛛网上,一两千号人的24团,是怎样把自己像影子 一样隐藏在这片土地上,并坚持作战的呢?

对刘老的采访,基本揭开了这个谜。

日军想找一两千人的24团,恐怕是找不到的。整个24团,分散在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各村地道中,只有当有战斗任务的时候,部队才会集中,打完又分散开来,连团长也不例外。刘老回忆,他一次接到侦察参谋的情报,要向团长汇报,是换了三次接头地点,最后在一口井中暗藏的地道里找到团长的。当晚,通过通信员召集团部人员和两个连队集中,第二天,打了日军一个“宣抚班”。

按照日军想法,一个团,总要有个团部,有各个部门,直属队,勤务兵,参谋,电台,辎重……带着这种框框去找,那永远也找不到24团的。由此可见地道在平原敌后作战中的作用。

这种坚持,常常要付出血的代价。地道最初的目的只是隐蔽,分散的部队藏在地道中,一旦被发现,没有足够的战斗力与扫荡敌军抗衡,全靠当地人民的掩护。刘老回忆当年曾有一名美军情报官杜伦上尉到冀中考察,被日军困在地道中。由于杜伦没有经验,把一个笔记本丢在了房东家里,结果房东大娘被日军严刑拷打,割掉了十指,但始终没有供出地道的秘密,杜伦因而脱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杜伦上尉在地道中

所谓“鱼离不开水”,大约如此。

那么,在日军的记载中,对地道战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在日军的作战回忆文章中,颇少关于“地道战”的记录。难道是土八路在地道战上夸大其词?

直到向日语学校的老师请教,才明白这不过是一个语言差异问题 -- 日语里面,是没有“地道”这个词的,如同“地铁”在日语中就变成了“地下铁”,“地道”在日语中写作“地下道”,更多的时候,日本人把土八路的“地道战”称为“トンネル戦”,直译过来就是“隧道战”。

所以,有日本年轻人到焦庄户参观完地道战一一以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 他们原来是把八路军的地道理解成象广九过海隧道一样的东东呢。

具体到日军对这种战法的记录,原日本陆军63师团老兵斋藤邦雄曾长期在冀中作战,对八路军颇为熟悉。回到日本后,他在《陆军步兵よもやま物语》一书中,专门用了一节写《地下道战法》,因为用了自己亲历的战斗为例,颇有些现身说法的意思。

带着日本人特有的喜欢研究的特点,斋藤这样描述他所了解的河北地道战(《陆军步兵よもやま物语》P228)

“要在山区,遭到日本军队攻击的时候,(抗日军民)可以带着家财器物逃到日军顾及不到的深山中去。但在平原,这就不可能呢。想想看,一个平原的村子,四面被围,那无论怎样藏,都能被找出来吧?。

于是,河北的农民和民兵,就发明了地下道战这种史无前例的战法来。

[待续]

元宝推荐:MacArthur, 通宝推:北溟有鱼,njyd,rynax,一无所之,回旋镖,瑞士,
家园 中间一图不显示啊

花了。

家园 瓦斯啊,那个东方望天总是在你的主贴里喷粪啊

你也不管一管

家园 先花再看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谢谢,更换了
家园 追...我追追追....

萨的所有西河的帖子还有新浪博客都看了,继续追啊......

家园 【原创】日本兵眼里的地道战 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连环画《地道战》

河北军民发明的地道战,是怎样一种独特的战法呢?斋藤写道:

“最初,他们只是挖个地窖,躲避日本军的抓捕。然而,将其向深处延展,就形成了相通的地道。当然,地下道的入口,是开在日本兵不容易找到的地方。

比如,外表看来是一口井,或者是一个猪圈里的草垛,地道的入口往往开在这种我肯定想不出来的地方。即便是我们发现了,也没法进去。

从地下道的秘密入口进去,里面竟然有时会达到人可以站着行走的高度,在一些地方,为了防止日本军放毒气,还会设立夹层结构。各处都有通风孔和观察外界动静的窥视口。

这样的地下道,把家与家,村子与村子连接起来,甚至发现过连接进县城的地下道。我们甚至想,要把这些地下道连起来,恐怕能达到万里长城的长度。

如此工事,都是靠一把铁锹挖出来的,令人不能不吃惊。

八路军和农民都从事这种挖洞的工作,为了不让日本军发现他们的秘密,他们甚至会用柳条筐把土运到地下道以外两三公里的地翻抛弃。

于是,冀中地区一带的地下,出现了世界战史上无可匹敌的,状如蛛网的巨大地下壕工事。

注意到这种工事的日本军,抓捕农民和民兵进行过拷问,但我所见的范围,从未从他们口中得到关于地下道秘密的情报。

拥有这样地下工事的冀中地区,成为令日军头疼的地方,这对八路军来说,应该是一种光荣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斋藤用漫画形式描述的八路军地道战 之一

斋藤在和八路军的作战中,曾经亲身领略过地道战的滋味,并在自己的书中记录了一段相关经历。要说,这一仗,还可以说相当经典 -- 且把他遭遇的这段地道战翻译过来,以飨读者吧。

“我第一次八路军的地道战,是在保定东方叫做白洋淀的湖边。当时我们正在对其附近的一个村庄发动攻击。

讨伐队在这里发现了大约一个小队(一个排)的八路军,他们从村中撤出,逃到了村边的一座庙里。我军(指日军)立即将其包围,向如同袋中之鼠的这伙八路发起了猛攻。

最初,八路军从庙中不断还击,但渐渐还击的活力开始减弱。二十分钟以后,连一发子弹的还击也没有了,完全停了下来。。尽管没有还击,但我们并没有发起冲锋,因为这可能是诱使我们发动攻击的全套。

日本兵将计就计 – 这种时候怎样办我们也是胸有成竹的。我们向庙宇发射了烟雾弹,然后发出“哇~~~”的呐喊声,却并不真冲。

这样做,会让对手以为日本兵开始冲锋了,常常会乱扔手榴弹来阻止我军,如是三两次,我们就要发动真的冲锋了。

但是,这一次,庙里什么反应都没有。于是我们决定强攻 – 在机枪的射击掩护下正面攻击,同时以两个分队(班)上了刺刀,从左右包抄过去,看对方如何应付。结果,却发现庙里一个人都没有。

庙中,弹痕如同蜂窝一般,正中间供着一尊油彩斑驳,和日本庙里相似的神像,但幽暗的房舍里,能看到的只有这些。

“奇怪,敌人跑到哪儿去了?”看到没有其他的出口,我们开始思考。这个庙,肯定有到外面的秘密通道。

“这个神像有点儿可疑阿。”有人这样说。

虽然觉得怀疑不见得靠谱,但我们依然把神像挪开了,结果,下面出现一个大洞!这个洞完全可以让人钻出去逃走。

“他们会不会就躲在洞里?”我们小心翼翼地用手电照亮里面,里面空空如也。可是,谁也不敢就这样钻进洞去搜索,这未免太危险了。

八路军逃到这个庙里,然后作出还击抵抗的样子,看来都是为了逃走争取时间。这不是把对此一无所知,认认真真组织进攻作战的日本军当作傻瓜来耍嘛?

“找柴禾,烧了这个庙!”有人提议。受到提醒的士兵们开始寻找枯草的时候,队长跑进来,命令大家立即出发离开这里。

这一次,队长的指挥是英明的。

我们刚刚离开这座庙不到三分钟,八路军的迫击炮(掷弹筒?)弹就在庙门前炸开了。

很明显,这是逃走的八路军看到日军钻进庙去,有机可乘,于是反过来用炮来攻击我们了。

大意或者犹豫的话,八路军会利用地道对日军从意料不到的地方发动突袭,这种例子也不在少数,队长显然是很清楚这种事情的。

如果出发得晚一些,面对八路军这种巧妙的地道战法,我们闹不好会把命丢在这里吧。“

斋藤1941年9月开始到河北作战,1945年6月转调到东北,具体这次战斗发生在什么时候,他没有记录。所以,也就无从分辨到底是哪支部队和他们打了这一仗。应该说,斋藤的描述,从敌方的立场让我们看到了地道战真实的一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斋藤用漫画形式描述的八路军地道战 之二

不过,按照斋藤的说法,这八路军搞地道战,竟然是在日军的启发下开始的,这可就有点儿不可思议了。

斋藤讲,最初在河北平原上开始挖坑的,并不是八路军,而是日军。当时,八路军在保定以东的冀中地区积极组织抗日,与日军争夺这片农产品丰富的平原地带。为次,日军在河北平原上修建了大批碉堡,并采取挖封锁沟的方式,切割八路军的根据地。

这种封锁沟深四米,宽四米,工程量浩大。日军普遍采取征召当地农民的方式进行开挖。这种效仿清军对付捻军的手段,在面对深得民心的八路军时并不特别有效,八路军经常发动民众,一夜之间就把日军苦心挖成的封锁沟填得平平整整。

一个挖,一个填,显然是填得那个更省事,日军内部讽刺,说两千年前,秦始皇帝想得出修万里长城来阻止外族入侵的主意,虽然不成功但也算一个创造,日本军官们的脑子啊,看来还不如秦始皇啊。

只是这样一来,第一训练出了一批善于使用铁锹的农民,第二,让农民们发现,当地干燥的粘土质土壤,原来挖起来并不怎么费力气。

于是……

看来,斋藤这样说,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那,想出挖封锁沟主意的日本军官,只怕有切腹自杀的危险。

[完]

通宝推:rynax,
家园 帮萨苏挑个小错儿
家园 这个,日本人怕是没有想到,被中国人惦记上的事情,嘿嘿

排除万难也要做到。

家园 修改了,谢谢
家园 漫画和《地道战》中间的场景颇为相似

原作者是不是看过《地道战》这片子呀。

家园 疑似打错字

当时,因为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政权不得不在河北平原面对辽军的铁骑。虽然建立了瓦桥关等三座雄关,但关口毕竟是可以被绕过的,如何在平原实现对敌军骑兵部队的抗击,成了宋军的一大客气

课题?

家园 有个问题

这个斋藤有没有进过咱们的地道,要不他咋对咱们地道里啥样的那么清楚呢?还是他听别的进过地道的人描述的?

电影《地道战》里有鬼子进咱们的地道的场景,鬼子能进一次地道,活着出来的再告诉外面里边啥情况,会不会对咱们那时的地道战不利呢?

家园 得宝一枚

萨大写的很有意思~

家园 地道宝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