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房价看顺差,而顺差? -- zhuhit
就是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上写东西。我东南亚和非洲的帖子在第三篇会写实际已经发生的东西。那些已经在运作中的,不可避免改变现行框架的东西。希望那些文字对你有用。有问题我们到时候具体讨论。那东西会写的非常慢。我写那个东西的切入点很现实,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来自海外的资源,是维系我们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东西。现在很多急功近利的经济观点,很难维系。而这个本身也是结构改变的重点方向,如果说我可以先透露的话题就是,海外资源——池子——人民币资本。
而这个话题么,不梳理清楚我们在建国三十年和改革三十年遗留了什么问题与遗产,注定是笔糊涂账。不过,这里牵涉的东西过于现实,我细节写过少我不会去给这里的任何人去核实(有心人自己会做),而现实中已经发生的改变我也不会和继续抱着摸石头过河与猫论可以继续下去的人争论(因为如果谁对改变无视或者无动于衷,那么讨论对我没有实际意义,我只在乎讨论是否能帮助我理清现状以辨轻重缓急)。如果这些话题和我以往的帖子里一样触及你一些价值观与个人道德的界限,我这里就先道歉了。
谢谢回复。其实在和你关于之前数十年争论的讨论中我也是逐渐理清了思路。如果之前言语有莽撞,也请见谅。
说实话葡萄的写作风格比较含蓄,你写的东西引起我思考的地方很多。我自己来说也仅是一个未满30刚工作三年的新兵,接触到人的层次可能还行,但是得到的内幕比起葡萄忙总来说实在不多。
我能预计到通胀但是我预计不到会以不加息的形式来保持货币宽松,我的预计是加息打通胀,造成紧缩。而忙总和葡萄其实年初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必然宽松,只是那时候你们也不知道会采用什么手段保持宽松。
我想葡萄你现在也在思考未来国内会走到一个怎样的局面,而且时间点的掌握非常重要,某些事情先发生后发生绝对会影响事情的结局,timing很重要。
顺差,汇率,房地产,通胀这四点是影响国内的关键点。
这些都是眼前的事情,人民币出海是慢药,能够起效的时间单位是10年。
房子产权是国家的,老子挂了,儿子接着住,也没人赶你走。这是我打听来的消息。
2010年上半年顺差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口多。
对出口来说,上下半年没有明显差异,但进口相差太大了。
2010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3548.8亿美元,同比增长43.1%,其中:出口7050.9亿美元,增长35.2%;进口6497.9亿美元,增长52.7%。6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547.7亿美元,同比增长39.2%,其中:出口1374亿美元,增长43.9%;进口1173.7亿美元,增长34.1%。 (详见下表)
其中1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047.8亿美元,同比增长44.4%,其中:出口1094.8亿美元,增长21%;进口953.1亿美元,增长85.5%。
政府通过保持房价上涨的预期,来不断获取高额土地出让金。投机资本敢来接这个盘,也是因为有上涨预期,但问题是作为下一个环节的刚需,貌似要借不住这个盘里。
有数据好
第一 反j曲线,也影响进口的,假如你进口货物知道人民币升值,你是不是要推后几个月进口?所以下半年的进口增速下降是比较正常的。
第二 据海关统计,1至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677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6.3%。其中出口14238.5亿美元,增长33%;进口12534.3亿美元,增长40.3%;贸易顺差为1704.2亿美元,减少3.9%。
差距很大吗?进口本来就比较多啊
当时有这个政治需要。
我们就以上半年来计算。进口6497。9增长52。7,如果以出口增长的比例相同来算6497。9/152。7*135。2=5753。2
也就是说,多进口影响了720多亿的顺差。
你可以看看下半年的数据,进口不超过出口的。
你说的也可能是一个因素。
但是2009年上半年,下半年顺差很平均又如何解释?
而2010年上下半年顺差不平均又怎么解释?
实际这里是在把我第三篇想写的东西这里先写一点。
一个河友曾经对我说,在一线如何如何,在办公室如何如何。我和她短信来去,最后我说,这不是你可以理解的。结果她脑了。(她看完这个帖子后说自己没有生气,特此声明)
的确,我在表达的是一种系统的运作。我只是系统或者体系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就今天我们国家或者土共这个体系而言。让人费解往往在于这个体系的不透明。而很多人在比较得失的时候,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系统之内看到的来判断。而作为土共这个系统的整体而言,一个个体往往根据子系统来判断的整体系统的目的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有特定的人,给你特定的信息,并且你之前的信息可以足够的理解这些相关信息的关联。不然,我的判断在特定的情况下很难不被人理解为无稽之谈。这里就是我现在只写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不去陈述我们讨论中本身属于前沿和拟制的部分。
即使如此,在多数人,在处于子系统各自个不同的角色,各自依旧会在各自的视野中产生对这个系统乃至周边演进的不同理解。比如在去年此时,这里的人观点如何。我读了自己去年写的这个帖子,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2598648
我和回复的人于今想的不一样的在于。当时,在推进政改的那些架构实施后。一种紧锣密鼓,让在讨论里规划中的一个个时间点不断的在超前推进。这样的推进,让我想起来早几年一个朋友的家长对我说的那些话。他说他们家族,为了一个计划准备了5年的人才储备,计划的时候储备5年使用10年,而实际情况是,当他们价值在50亿以上的并购开始实施后。他们的板凳实际已经不够用了。为此他们不能不停下来,重新架构他们的企划。
而就刚才的那个关于板凳的话题,回到我们的话题。我在表达的不过是。改革三十年到今天,我们中国的一举一动无不在那些我们追赶者的仔细观察中变得无所遁形。再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埋头做什么起码不如以前那么便利。而同样,我们改革三十年中,习以为常的那些行为模式。在危机后,种种惯性并没有让其中顺风顺水的佼佼者感到时代变化带来的实际变化。这样的变化在于这样一种与你我讨论中的困境类似的悖论。
在既有的摸论与猫论的氛围中。没有对错,只有结果。那么对于,一个没有航向的小舢板。这样的不顾一切投奔怒海的拼死一搏或许有几分生机。但是,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那种摸瞎,在我们今天被带进沟里的概率,是很高的。就拿你我讨论的话题来说。大的背景就是,发达国家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向欠发达地区转嫁内部风险来解决他们的社会转型问题中遇到的各种障碍。而在他们制定的当今世界我们曾经试图去习惯的游戏规则的时候,他们自己本身就在肆无忌惮的践踏他们曾经吹捧的经典规则。如果说,你在经济问题上觉得难以理解。我给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今天,全市及三分之二的国家都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作为这个公约最早的推动者的美国。却可以借口国会不批准,来超越这个公约行事。这个就是美国航母为什么敢于公然进入,中国200海里经济区的所为法理基础。如果你不理解这样的强盗逻辑,你就不会理解我们今天实际处在什么样的困境。也不会理解,我为什么在之前描述政改的文字里,会那样批判那些要把中国变为适应发达国家游戏规则的“正常国家”的那些人。
同样,我和人在非洲和东南亚的分歧在于。无论非洲和东南亚,我们在那里实际都和在巴基斯坦话题上遇到一个类似的问题。既,我们试图大力开发的那些资源来源地,政府都是先美国后中国的基本国策。而我会在分析这样现象由来的时候,通过问题本质来说明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要处理的是什么以及我们要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这个是根据已经开始运作的架构来阐述的。
比如,我们讨论的问题与困境,回归到周小川那个关于池子的话题。无疑,我们必须要把资源补给的配置,从全球角度来考虑。这个不是什么拟制的话题。因为我们的矿业资源本身来于全球,并且因为这个世界任何一个战略资源地缘中心都无法单独提供我们未来发展所需的那些资源。所以,我们在资源的补给上的策略只能是全球的,并有所侧重的。简单的说,我们即放弃不了非洲,也无法独立依靠东南亚。
如果要就这个话题切入下去,我不妨一一个容易理解的话题来说明今天我们已经开始的架构实际在做什么。比如,当英国在早期海盗扩张时期,开放了大量的特许经营公司。而这些特许经营公司,在为帝国立下汗马功劳之后,逐渐在帝国发展的新阶段成为了帝国的新问题。而东印度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于是乎,终于总督替代了特许公司的经理人来管理一个前所未来的大帝国。同样,因为帝国政府与议会的效率问题。英国人在枢密院体制下,设置了直接管理殖民地诉讼等实际事务的便宜从事的权力。这样,既保证了英国殖民地管理的大义名分,又能有一个组织灵活的机构实际处理变化多段又对实际殖民地事务起到实际效果的架构,保证了英帝国在全球霸权的有效延续性。直到帝国自身无法负担为止。如果我上面那么多啰嗦的话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我不过在说。象英国枢密院那样,统筹规划英帝国海外利益的架构在中国实际已经在运行。不如此,你无法理解我们现在缅甸,在东南亚各国乃至在非洲在世界各国到底在做什么。这样的架构,在目标上有清晰的思路,在项目上有具体的阶段性目的,而在操作上又能结合国内国外环境的变化切实贴近当地实际需要来处理和解决有管问题。尽管,这样的架构在运行的早期还问题多多。但是,当这样的架构,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乃至案例,会让我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角度来安排我们的未来处理我们今天的话题。这样的开始,我起码是有理由乐观的。
而这些,需要的是你怎么理解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就通俗而言,就是明敌情知我情。这样的庞大任务,已经实际超过我们现实中已经起过作用的那些子系统的人能力范围。能进一步的,就是组织。组织之上的架构。和架构所服务的体系。
这个就是我说的,一个系统中的个体,不要轻易去猜测系统本身的原因所在。回到最开头的话题 ,我想说的是,重要的不是我知道什么。而是知道这样做服务于什么目的,而这个目的又服务于什么目标,如果我还能说的是我不过是知道这样的目标中很微小的一部分中,哪些是底线,哪些是可以做交易的原则。
自下,纲举目张。仅此而已。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到。
用最简洁的话来说,我只是知道现在已经开始的事情,是朝哪里走及其逻辑。而有时候,一些内幕对我来说,更多是中间的路径。也就是说,我知道起点与终点,我眼中的内幕不过是其中的不同路径的具体选择。而路径的选择,往往是哪些常委们和那个架构在做的事情。如果说我比那些常委们知道路径朝哪里去,以及怎么选,即使你信,我自己心里也是无论如何不可能信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对出口影响不大。可以看到出口的增幅一般不会大起大落,主要是受国外经济影响。而进口受国内外经济影响外还受政治影响,有时会突然进品猛增。
我还没仔细看:
第一 你这个算法不对,近几年来进口一向快于出口。
第二 政治需要每年都有。
如果你能举例政治需要多进口了多少,和往年政治需要进口的数据,就更好了。
2009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6.6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
海关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56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330.9亿美元,增长18.5%
据海关初步统计,2007年1-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1738.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12180.2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2亿美元,增长20.8%。
据海关初步统计,2006年1-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760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
近几年没有进口快于出口。
04年、05年的时候我刚开始关心房价时,就被租售比、房价收入比之类的东西给骗了,以为房价已经太高了,将来要下跌。后来事实证明我错了,还是人家温州炒房团看得准。
再后来08年已经降价了,09年一场大水又硬生生地把房价拉高了50%。从那之后我就死心了,安安心心地等着房地产市场真正供大于求了。
投机需求等于是给房地产市场安了一个特大号的拦水坝,房价上涨的时候,投机者就是有效需求,等于是把水存在堰塞湖里。等市场真正反转了,这些水就会放出来,那时候投机者就又变成了供给。所以市场上以投机者为主时,就容易暴涨暴跌。
市场反转的信号可以是加息,可以是汇率变化,也可以是其它任何东西。但是如果没有供大于求的基本面的话,什么信号都没用,所以我现在开始收集房地产销售数据。
要说起刚需的话,现在还真是在勉力接盘,我的《调控下的房价》帖子里面提过今年我周围有不少人买房,实际上他们都是刚需,都是贷了很多款才买了房子,上个月还有同学在跟我讨论买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