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略论“短缺经济学”的理论失误及其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误导 -- 镭射
与1985年的埃塞俄比亚相比,同时代的苏联的民生用品是“短缺”还是“丰富”?
我要强调的,就是这个所谓“传统社会主义存在结构性短缺”的判断,是错误的。
这个论述你觉得是对的吗?
敢情我们排队买东西还买不到,其实总供给是够的,被哪个给占用了?
WG搞什么搞,咋揪的走资派么~~~
那韩国人的说法,我的理解用大白话说就是这样的:
我拿着人民币想买大米,可是没有大米卖(或者人家不卖给我),所以我对大米的需求其实是不存在的!!!
我估计我又理解错了,咱俩的眼光看来就是两股道上的车呀
指单个或者多个商品的供给量小于人们的相应的有效需求
在苏联和东欧的国内市场上,短缺的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市场信息传导被切断,在非洲,部分有钱人也买不到工业品,是因为非洲缺乏基础工业能力
短缺的原因有很多种
经济学意义上的短缺是跟人们的支付能力相对比,而不是其他
参看何新当年的相关论述
你对那个韩国人的理论的理解也没错:如果你拿着人民币想买大米,可是没有大米卖(或者人家不卖给你),那么你手里的人民币就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有效需求”。科尔内的理论失误就在这里。
指单个或者多个商品的供给量小于人们的相应的有效需求
朴圣相的理论针对的就是你这种认识。他强调的就是:不能转化为实物的货币储蓄不是有效储蓄。如果“单个或者多个商品的供给量小于人们的相应的有效需求”(我的理解不错的话,当指人们手里所持有的货币),那么这种“有效需求”就根本不能被视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有效需求”。
无效的需求就是诸如乞丐的需求那样的
照你的意思,大于供给的需求就不是有效需求,就可以得出结论,有效需求永远不可能大于供给,你觉得这个结论有意思吗?
不能转化为实物的需求,与乞丐的需求在本质上并无不同。
当然,两者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无法获得供给
你要说本质上有无相同
前者的问题或者说是矛盾---需求和供给构成一对矛盾
后者是自己的渴望和自己的付出构成一对矛盾
即前者要怪社会,后者要怪自己
从经济原理分析两者是绝对不同的
显然这要从资源充足率和资源利用率上去分析。
都是在压制社会需求,而不是扩大供给。
当然,两者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无法获得供给
如果我估计的不错,你能证明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有效需求缺乏供给”现象的证据,就是当时这些国家老百姓手里持有的纸币总面值,超过了市场上可以提供的商品的价格总和。这其实也是科尔内的立论基础。我要告诉你的就是:它和你说的“无效需求”在本质上并无不同,那些无法兑现的纸币,不过是一堆废纸而已。
因为商品总量小于纸币总量的需求不是“有效需求”因此不会存在供给小于有效需求的情况,因此科尔奈的苏东的供给不足的理论是错误的
你给出的有效需求的概念已经直接否定了科尔奈的论点了,还能够说什么呢?
你要那样定义有效需求的话也可以,问题在于你那个理论适合于任何一个穷国
诸如非洲极穷的国家也这样啊,人们有票子啊,买不到东西啊,那些票子不是有效需求啊,所以供给平衡啊
你觉得你这样的理论有意义吗?
诸如非洲极穷的国家也这样啊,人们有票子啊,买不到东西啊,那些票子不是有效需求啊,所以供给平衡啊
你觉得你这样的理论有意义吗?
第一,我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苏东的所谓“短缺”,就是“贫穷”,和非洲穷国没有本质区别。
第二,非洲极穷的国家不是“人们有票子啊,买不到东西啊”,而是人们手里没票子或者票子很少,买不起价格昂贵的商品。表现形式不同,本质相同。
第三,我这样的理论当然有意义。因为如果我的理论成立,那么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就应该走另外一条路:对外扩张寻求资源,而不是内部的私有化,搞经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