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书笔记】滞胀的年代(上) -- wqnsihs
有地方来钱
呵呵,所以俺标题上加了几个字:从价格上。
这种项目对于企业往往是争先恐后上马再说,反正有补贴,还可以炒作概念,在股市上先圈上一笔钱再说。
地方政府也乐得支持,万一砸中了,就是独具眼光,意味着政绩和前程;即使失败了也不用从自己腰包里掏钱,不用承担责任,很容易用高科技高风险、技术不成熟搪塞过去,大不了交点学费,所以风险极小。
这些企业的生死,就看能不能熬到技术上有突破的那一天了。顶不过去,那要么死,要么被兼并。感觉上到最后可能还是要走化学或电化学方法除杂的路子。硼和硅电负性差别还是很大的。
新能源这一块,国家投钱有些盲目。其实,目前国内企业能专心于节能降耗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就比开发新能源要有意义得多。这方面潜力很大。而国家在这方面政策上的压力和推力还很不够。当然,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讲,节能降耗远没有新能源来得吸引眼球。这就是政策与现实脱节的地方。
持续,但谁也不想损害自己利益,都想让别人牺牲。
我认为谁也无权限制中国人民吃肉,开汽车。地球注定是要完蛋的,要完蛋大家一起完蛋,没谁是上帝的子民,可以豁免。
其实目前的任何行为,不过改变完蛋的时间若干年而已,毫无价值。
所以能够抢的资源一定要去抢,能够维持GDP增长多久,就维持多久,我们没理由为美国人的幸福牺牲自己。中国不会自废武功的。
狂,妄想症。
念了:物流中心。
阴差阳错上了一趟南宁-郑州春运火车,体会真是深。南宁上车就已经无座票挤满了过道、车门,沿途不断复制的故事就是:民工上车,车上人阻止,车下人强攻,上车第一步是挤一个包或袋子,屁股坐上就等于圈了一个地盘;上车后立即打成一片,有说有笑。
没有袋子的就不行,我就没袋子,所以一直站到终点,不过总算也上了车。
没有水,没有食品供应(推不过来,走不过去),也没见死人。有时候,我们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也不清楚别人的承受力,更不清楚整体能力。
另外,法国也在炒作中国偷他们的电池技术,看来小强去进贡进的不够
一般说来,你从学霸那里出来,你搞得东西总是跟学霸有点关系的.学霸之所以是学霸,自然还是有点水平的.但是如果你不是学霸那里出身,但是仍然有些出色的成绩,一般大家还是承认的,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会考虑给经费的(我知道几个例子),所以美国的科研评审基本还是有点公正性的(也要看是什么类型的经费).
中国的情况不太了解.如果认为学霸和学霸所从事的研究的意义是相关的话,这样做虽然难看,但是也还是有理由的.如果仅仅因为后台不硬(老实说这种例子我听到的多些)就不给经费的话,会让绝大多数的研究人员都死了心的.
题外话一句,忙总大师兄,西西河里了解现在中国的科学研究现状还有所谓高科技行业现状的人估计不少,但是肯站出来说难听的大实话的只有你一个.
"但是中国科学家如果不改掉这种为鉴定和拿奖做研究的毛病,将越来越没有出路。"
我倒是不这么觉得,研发产品本来就应该是企业的责任,大学的研究本来应该更侧重于基础性的,原理性的研究,探索和创新才是他们的职责,大学的评价体系也是以此为原则建立的。至于忙总所说的“主要测试流程,工艺设计和产品一致性,可靠性等等”,这些将研究成果产业化的工作正应该是企业研发工程师的职责。无论中国的大学还是外国的大学都既没有财力也没有人力来做这些事情,毕竟大学不是企业,不会花很多钱去养工程师的。只有企业才有动力和能力做这些事情。所以拿孟山都和那些大学科研院所比,根本就不公平。农民花高价买洋种子,更应该惭愧的正是那些本应该负责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种子公司。
说句实话,看了忙总的贴子,我倒是明白了为什么国内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国家投了那么多科研经费,大多数国企却在技术上无法自我更新,总是停留在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中。我感觉企业的管理者们似乎总是希望能拿到交钥匙的项目,什么东西别人都做好了,自己直接拿过来用就是了。不愿意自己花钱和时间去组建技术团队,去完善和改进产品。我理解领导们都有在自己任期内出成果,捞政绩的愿望。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么做对企业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只有有了自己的团队,自己做“测试流程,工艺设计和产品一致性,可靠性等等”之类的工作才能把技术做深入了,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和进行再创新。而且这样也不怕开发技术的人再把技术卖给别人,弄得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在管理经营上,领导们都知道用自己人,权力攥在自己手里才可靠。在技术研发上,他们却好像总希望把研发完全“外包”,什么东西拿来能用最好,完全没有“以我为主”的这个意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说白了,那些领导们在观念还是对研发不重视,毕竟以前我们更依赖的的是规模扩张的发展道路。但问题是在面临产业升级的今天,这条路线还有多少潜力可挖呢?
另外就我自己的感觉,企业和大学合作也好,直接购买成果也好。企业更重视的是技术,而不是研发技术的人。其实对于自己的看好的有前途的技术,把整个技术团队挖过来才是王道,否则就是一锤子买卖。如果说大牛挖不动,下面具体干活的年轻教师,博士生还挖不动吗?就我所熟悉的it行业,国外的大公司与其说是买技术不如说就是在买人,如果收来的技术型小公司的主要技术人员走了,收购可以说是失败了一大半。国内的企业对此好像就不怎么在乎似的。
没错,当然不能自费武功,该争取的资源当然要去尽力争取。但问题在于有些阶层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对外争取不到足够的资源(也有客观条件,比如有的资源现在根本就没有法子争取平等,比如水), 就对内刻薄弱势群体以求局部追赶美国。
我去年8月去河北衡水一个农民朋友家里。2006年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他们村里每五天来一次自来水,到现在依然如此。 不过是离北京三个小时火车的地方。从天津到坎昆,我都用这个例子一有机会就对美国人大讲特讲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还需要发展。
但还有一半故事我没有讲。与此同时, 北京每年洗车的水大概是120万人口中型城市的用水量,其中大约90%是非法获取的廉价(因为政府高额补贴)居民用自来水。两相对比,情何以堪。 也许有人会说美国人洗车比北京更浪费,但这又怎么样? 美国极少没有自来水的地方,美国不需要花大价钱加上牺牲汉江老百姓的利益搞南水北调。
刚看到下面两则新闻
中国华北黄淮地区旱情加剧
http://www.chenyingke.com/2011/1786/
6039万亩耕地受旱 农田水利建设待加强
http://www.infzm.com/content/54725
农田水利建设吃老本吃了几十年了,每一次水旱灾害都大喊要加强,不知道加强到什么地方去了。水利部倒是越来越成了水电部,一切为发电服务。 四万亿不少不该砸钱的地方都砸了,这一次旱灾来了大家又继续呼吁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我们为了局部追赶美国而委屈农民,牺牲将来的粮食安全还要到什么时候?
是的,在这个世界上不强壮不行,温良谦恭让不要说争取资源了,自己原来的资源都要被人抢走;但同时,以美国模式和美国拼, 以中国的资源禀赋,哪怕一时光鲜,长远只怕自己先把自己搞死了。
“我认为谁也无权限制中国人民开汽车。”以现在的科技,只要一半中国人象美国人那样开汽车,另一半只怕就要饿肚子。 在科技还没有进化到没有土地就能种粮食之前,有的事情不得不悠着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大约二十年前经历的一次春运,前二十个小时挤得完全不能动,自带了水和食品都不敢吃喝。
陈章良是“千金买马骨”故事中的马骨。这个模式早过去了。1990年左右有几个在美国留学工作而且还有点成就的人肯不拿8x8绿卡而回国发展?这正是为什么当年中国政府特别厚待陈。现在想山寨这种成功,太晚了吧。
地球上有10亿人怕都很嫌多了,何况六十亿七十亿。
让几亿发达国家的人口过现在这样的奢侈生活,可能在新能源取得重大突破以后变得可以维持。如果更多的人口想要可持续的过这种生活,那除非能大规模星际移民,否则没戏。
而在现在我们所知的的物理定律之下,即使是小规模的星际移民也是不可能的。
于是最后就是打仗,社会体制崩溃,各种灾害,死人,直到死人死到剩下的人足够少为止。然后开始下一个循环,人多,崩溃,死人死到足够少。。。
我们历史上的治乱循环,说到底还不是生产力水平无法突破的情况下人口大量增长,人均资源不足,战乱,消灭人口,人均资源充足,人口大量增长,战乱,消灭人口的循环么。。。
而现在我们面临的生产力水平无法突破的天花板是物理定律。。。
我这辈子不看到全球性的大崩溃我就很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