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现在我想想中国的填鸭式教育是对的。 -- 懒虫123

共:💬301 🌺1998 🌵2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毕业几年之后,名不名校的没什么区别了,很多混得很好的

30来岁的,都是一般院校毕业的,关键看会不会做人做事。

家园 没必要把美国的教育捧得那么高,就那么回事,河里

在美国读过的大学的很多,知道怎么回事。

家园 如果一学生物理得全国物理竞赛前3名,估计可以特招,

哪怕化学很差,不及格。

家园 80-20 educational foundation

80-20 educational foundation一直在反对这个实际上歧视亚裔的大学录取“规则”。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http://www.80-20educationalfoundation.org

家园 我中国美国都读过书,按照您的填鸭定义,还真没觉得见过填鸭

好像中学时从来都把死记硬背当作贬义词,老师考试从来不划重点,只是有很多习题罢了.好像美国的老师也差不多,习题和project也不少.不过美国的设备硬件跟当时国内的条件比,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在美国发现一个问题,可以与您帖子中最后一段做个对照:在超市里买菜,如果你发现有样东西收错了钱,比如每磅多收了1块钱,有很大机会你会发现收银员没法算出来该退多少钱.这可是亲身经历.跟国内自由市场小贩比起来,究竟是那种教育毁人不倦呢?还是国内小贩属于顶尖人才?

家园 未必

如果教育体系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比如培养标准件,那倒好办了,起码可以进行评估和改进。现在的教育体系最大的问题恰恰是战略不明,整个教育只是被时势拖着走罢了。

未必
家园 很快就明确了1

所有地方二本院校和三本独立院校,统统向职业教育转型。

英语在这些学校不学了。

家园 通过历史分析,

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教育公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家园 放羊的中国大学真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工程师?

中国大学每年工科毕业的确实为数不少,但是你认为他们都合格吗?

至少就我自己来说,我认为我自己是不合格的,而且当年我们班的学风算好的,但是考结构力学的时候,一个很简单很基本的题目竟然一大帮人都不会做,当年学习船舶稳性,操纵性以及船舶动力学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懵懵懂懂的---

当然做一个基本合格的工程师,并不一定需要懂太多的理论,哪怕是比较基本的理论,因为基本上都有各种规范,你只要根据规范依样画葫芦就行了,这个过程就基本上只需要有初中数学就够了。

至于说中国大学培养的顶尖人才?

你那么自信?

如果能够培养顶尖人才,为什么大家都往国外跑?就是因为在国内得不到足够好的教育。

就经济学而言,在我看来,中国不少的博士博导,还不如学前儿童,完全是被人任意耍弄的羔羊。

就数学而言,丘成桐的评价是中国博士的基础知识严重不扎实,他就拿昧国数学博士的基本题目拿给中国博士去考,大部分都不及格。

家园 昧国大学的教育强度很大,这一点应该无法否认

否定之否定看到了这一点,但是他把强度很大的教育曲解为填鸭教育,就是不严谨的表现了

家园 这种惠及面这么小的制度没有意义

全国就可以惠及那么少数几个人,有意义吗?

因材施教的制度应该要惠及绝大多数的人,让绝大多数的人因为自己的才能的不同方向性而接受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家园 这个合理定义这么长。。。

要符合整体发展稳定,个体发展需要,还要辩证关系统一配置。要是政府知道怎么保持社会稳定发展,要是每个人知道自己的需要(枉论政府了),我们还在这干嘛?

而且你这个教育公平的定义虽然我没看懂,但是也不同意。

家园 科举思维的后果就是人们无比看重高中,而不看重大学教育

在高中的时候几乎拼尽全力,然后到了大学则放羊。

这个就像科举一样,你考中了那就荣华富贵,天天就琢磨着怎么做官了,哪里还需要多么努力的学呢

家园 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应该为主动性独立性的学习与思考

流沙河的帖子:

链接出处其中谈到

美国大学课程即使有许多作业、测试和考试,也是各式各样,不少是大量阅读、讨论、研究小项目,现场陈述,论文等等,逼着你去学,而且必须是有自己想法地去学,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案;常常是主动学习、参与学习、实践学习和团队合作,鼓励不同思路、看法和创意,有时甚至是不同的答案。这和被动地“被填”是有本质区别的。即使有不少学生是迫于拿学位的压力,但绝对是被逼着主动去学,不是听听课抄抄笔记就能对付的。请注意,有压力不等于填鸭。

这里主动,独立性是最重要的。

并不一定要多么"真懂",一门知识都是可以无限的挖掘下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真懂”哪一门学问,你可以有很多的不懂,但是只要你能够主动的思考,经过一段时间,你可能会有所创新,至少你懂得会更多。

中国教育因为填鸭式的方式,结果早就了大批的半懂不懂,不懂装懂的人,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家园 现在的高考题还是区分度不够

八十年代的高考,每科平均73左右可以上重点,82分左右可以上清华北大,省市状元每科均分在90分上下。

现在的高考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加上扩招,以上分数应该下降才对。

但实际上,现在的重点线在77分左右,上清北需要89分左右,状元则在令人恐怖的94分左右。

是学生的水平提高了吗?从大学的出口来看,一点儿也不能这么认为。

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学生的考试能力提高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界在考试方面的能力和经验积累大大增加了,社会在各级考试上投入的资源也大大增加了,比如大量的学生参加了课外补习班,现在课外学校的盛况是30年前的中学生无法想象的。(这也是寒门难出贵子的主要原因,贫富差距、权力圈子使得学生们享有的教育资源差距巨大)

带来的后果是,高考虽然难度增加,但区分度还是不够,平均都80分了,居然还只能上个不太好的一本,94分的状元,只会让人佩服他的条件反射般的精准,但机器般标准地答题,会不会挤压他独立思维的存在?

所以,个人认为高考题应该更灵活,更难,区分度更大,应该让人难以做针对性的准备,难以总结应试技巧,状元不应上90分,清北在80分以上,上重点应该65分就可以了。

高考更灵活,更难,区分度更大,会增加学生负担吗? 我认为不会,高考说穿了不是人跟考题较劲,而是人跟人的比拼,你想挤进分top1%,5%,20%的人群的负担,主要取决于你想挤进的人群的比例,而跟考题关系不大。

而考题,决定了选拔什么样的人进入1%,5%,2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