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毛时代真的比现在公平吗? -- 油炸辣椒
少冒泡,否则会闹很多笑话
我想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毛时代的原因吧,毕竟大多数人都有点干坏事的冲动的,虽然是偶尔的...
我的逻辑非常简单
1,同样是城乡差距巨大
2,毛时代的流动性不如现在
因此毛时代并不比现在公平
城乡差距巨大,我举个例子。
当年知青下乡,到后来可以回城的时候。能回家的都回家了。不回家的我没有见过不愿回去的,他们实在没办法才留下来。就象80年代的留学生不愿意回来,我有理由相信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极其巨大。而现在留学生回来的会来的比率增多,我有理由相信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一样。
关于数字
象住房、粮票…….这些东西都是城里人的福利,根本无法用数字体现出来
马前卒网友给我列了教育的数字。一个疑问,知识青年只有初中、高中学历,到了农村他们被称为知识青年,可想而知当年农村的教育水平。
流动性
我举了我们村的例子。楼下深圳呆子举了他们村的例子,深圳呆子后来又说他记忆有误,好了就按他说的:他记得他们村里1949-1972有三个农转非成功。他不认识那么多人,假设他认识30个人,100多人那就乘4。他们村1949-1972大概有12人农转非成功。(事实上,当时农转非在农村是非常大的事,一有事例马上传遍全村)我依然认为流动性很差。
到1978年,有近80%的农民被固定在农村,他们绝大多数没有任何机会。这样的二元社会让我很难得出一个公平哪怕是相对公平的结论。
反对我的请举例,哪怕一个例子也好。这样我会对我的结论有所怀疑。请不要人生攻击,那不能显示你的水平。
没有网络,没有那么多报纸
我没说过自己记忆有误,我是说你看贴不仔细,我贴中还提了个人你没看见...
我也不是只认识30人,我们村100多人我都认识...
对你的几个说法我举了自己村子的例子,虽然我没有给结论,但逻辑指向我以为还是很清晰的,但你并没有从中得出我期望的结论,还把我的举例拿来加工一番又作为自己的...还是记得当初愚蠢小猪和陈经辩论时的另一个总结:和人辩论时尽量不要自己举证,而要用对方的举证作为自己的弹药(人家可没说要把别人的举证加工的面目全非再用的)...在此我杯具了.你的逻辑也不是自谦的那么简单,相反是无比的强大,强大到我骑着老关的赤兔马也难追的程度,我不禁要哀叹啊,人和人差别咋那么大涅?
对你的说法本来还打算继续做些说明的,看了此贴决定放弃了,以后不回了,你请继续...
还是要感谢你的,在你的主贴下面的跟贴帮我在河里赚了最初的几十朵花另外还赚了几十文大钱,多了点送花和发贴的本钱了,谢谢了.
人口流动性和公平与否没有关系的
20世纪中国人口流动最厉害的是什么时候? 抗日战争啊。
分为两个阶层,阶层之间不能流动。这和婆罗门、刹帝利有什么区别。
你的例子我给你补充,发生饥荒时人口流动也很厉害。著名的走西口讲的就是这种故事。
我明白了,你们村1949-1972共有4个人农转非成功。
这个你不是打自己的脸么
你说的人口流动比较厉害的时期也是人民生活最苦的时期啊
农民进城那叫人口流动,知青下乡那不叫流动那是迫害,我看了很多知青回忆录了,至少我还没看见一个知青的回忆是被武力强迫下乡的.至于农民进城了怎么办?在工业化没有完成的时候,农民进城最大的职业选择大概就是捡垃圾和乞讨了,49前没限制农民进城,我看历史旧闻的时候看见49前上海的冬天寒潮来临的时候民间的收容机构一早上能在街头收集几百具尸体,在某些人看来这也许更公平一些吧,可以自由的冻饿死.懒得回那个人了,跟在你的下面.
俺爹那时代还好,没花钱上完初中(相当于,具体叫什么俺不记得了),还参了军,参军时没花钱。
你用现在跟过去比,为何不用过去跟过去的过去比nia
而毛时代的“工人”就和当前的公务员,或者有北京户口的北京市民一样,属于极少数派。作为“工人”子弟,怀念也很正常。
但是农民就不要怀念毛时代了。对这个时代了解越多,越不需要怀念。因为在那个年代,农民子弟几乎是没法成为居民的。一是上大学。二是当兵时立大功,留在军队。这两条路的艰难,难比登天啊。
目前社会也很不公平,矛盾也很尖锐,河里常常讨论上升通道、阶层固化之类的话题。对农民来说,毛时代这些问题可严重多了,上升通道?阶层固化?农民的子弟一出生就老老实实当一辈子农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