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之东南亚篇 -- 李寒秋

共:💬26 🌺37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之东南亚篇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之东南亚篇

李寒秋

本文首发于《世界军事》2011年1月下半期,有删改。互联网引用请注明出处,传统媒体转载请与作者和该杂志联系。

当今的中国,其工农业生产总值已经相当于美国的80%,多项制成品总量雄居世界第一,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正处在和平崛起,全面走向世界的关键性阶段。当今的世界,美国的单极霸权已经盛极而衰,但由于其一支独秀的综合国力,其衰落的过程注定将是缓慢和相对的。二战后尤其是冷战胜利后,美国的外交战略一直是防止其他潜在的领袖国家坐大而对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取而代之。面对中国全面崛起之势,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放话,美国绝不做老二。根据新老盎格鲁帝国的历史记录、行为模式与政策宣示,美国将继续对世界各国挑拨离间,分而治之,趁势邀利,乱中取胜,使其不能合而谋我而使全球乱局为我所用,从而继续在其相对衰落的过程中,谋求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中国的周边地区东南亚、东北亚、南亚次大陆和中亚这四个战略性地带,几乎就是中国国家周边安全的全部,也是美国对华围堵与遏制外交战略重点关注的地区。因此分析中国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外交利害关系与外交权力结构,有助于中国外交当局制定更加具有合理性与针对性的外交战略,从而能更有效地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缘政治环境

东南亚,这个有着近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六亿人口的地区,地形多样,物产丰富,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作为一个整体,其开放性的区位交通地位非常优越。东南亚各国的种族、文化、宗教与社会制度差异较大。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南岛语系人民,但其内部语言分化比较复杂。除了菲律宾群岛因西班牙三百年殖民大部分地区人民信仰天主教以外,其他地区的人民均信仰伊斯兰教。中南半岛过去称为印度支那半岛,意即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深受这两大文明影响的地区。中南半岛上人种与文化的来源与分布则更加复杂。缅甸、泰国和柬埔寨三国的先民们都在中南半岛上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越南曾经长期作为中国文化圈的一部分,流行汉字、推崇儒家政治文化与信仰经过中国改造的汉传大乘佛教。中南半岛上其他国家则流行直接来自印度的南传小乘佛教,语言文字和政治文化上均深受古代印度文化的影响。

由于西方殖民主义列强在东南亚的长期统治和“以夷制夷”的人为设计,除了菲律宾以外,其他国家与邻国均有着复杂的边界和领土争端。印度尼西亚的现有疆域是由荷兰殖民者的统治范围确定的,在帝汶岛、加里曼丹岛和新几内亚岛上都与邻国分割而治,与马来西亚还有很多岛屿归属争端;马来西亚不但自英国殖民者手中继承了一套内部复杂无比的联邦制度,还与印度尼西亚关于婆罗洲(加里曼丹岛)的分割以及与泰国在克拉地峡一带的有着以居民信仰和边界矛盾交织在一起的纠纷;泰国的边界则被英法两强刻意设计成与邻国犬牙交错,来回切割山脉河流半岛的复杂格局,而且泰国与柬埔寨和老挝,泰国与缅甸以及缅甸与印度均有着一定程度的领土纠葛;至于越南,则长期沉溺在法国殖民者拼凑的印度支那联邦的迷梦中不能自拔;而文莱与新加坡,这两个人为设计的袖珍国家,一个富有石油矿藏,一个是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咽喉部位,均是大英帝国统治者巧妙分割,以小制大的战略性棋子。游离在东盟组织以外的小国东帝汶长期作为葡萄牙的残余殖民地,属于葡语区和流行天主教。东帝汶在1975年刚刚独立就立即陷入了印尼的军事占领,迟至2002年才从印尼手中再次获得完全独立。东南亚地区内部复杂的地缘政治纠纷都是在历史矛盾的基础上,被西方殖民主义者刻意加强和激化,这种借力打力,分而治之的深远外交布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今东盟各国的坦诚互信合作。

成立于1967年的东盟组织,其背景是冷战时期西方阵营范围内东南亚五国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联合自保。1984年文莱从英国手中独立后加入。冷战结束后,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先后加入了东盟组织。但是东盟长期以来缺乏真正的领袖国家与核心集团,因此其协调发展与一体化进程十分缓慢有限。以欧盟为例,法国作为西欧文明的长期核心与传统领袖国家,具有领导西欧各国的先天优势。而法德两国的联合,其力量不仅在西欧联盟中能够一锤定音,而且能对美国的对欧政策形成实质上的否决权。相比而言,在东南亚各国中缺乏这样一个领袖国家与核心集团。

东南亚领土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是发展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实力和文化辐射能力有限。在中南半岛上,越南与泰国长期争夺半岛政治主导权的斗争则十分激烈。在历史上,老挝与柬埔寨的部分领土曾经归属泰国所有,两国文化也与泰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越南作为宗主国也曾经对这两国树立了宗藩体制。这就是上个世纪西方殖民势力退出东南亚后,中南半岛各国长期控制与反控制激烈斗争的历史缘由。东南亚各国的政治制度差异也较大,印度支那三国越南、柬埔寨和老挝曾经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这五个国家则都有过一段追随美国激烈反共的历史,而这五国之间政治制度与宗教信仰的差异也很大。东南亚各国社会制度和宗教文化的差异和地缘政治利益的矛盾,冷战时期在地区外大国在东南亚的直接控制与间接渗透,挑拨离间,分化瓦解,以及冷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缺乏领头羊,使得东南亚各国的一体化进程进展缓慢。直到2008年《东盟宪章》正式生效,东盟组织才制定出了明确的政策要积极推行协调联合发展与一体化工作,明确东盟共同体将在2015年建成。

各大国在东南亚的博弈和美国重返东南亚

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虽然有着开放性的区位交通优势,但是由于其内部不具备文化与政治统一的有利因素,单个国家相比殖民列强都过分弱小,因此近代以来,无法有效抵御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入侵。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沦为了西方各国的殖民地,只有泰国在英法争霸的夹缝中以割让边缘性领土为代价勉强维持了独立形式。二十世纪中叶西方殖民主义列强退出东南亚以后,东南亚继续因为其开放的区位交通地位而成为外部大国博弈的焦点地带。东盟组织诞生于东西方冷战的特殊形势下,在冷战结束后,为继续保持东南亚地区中立、开放与平衡的外交态势,东盟组织正式确定了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欧盟、韩国、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十个国家形成对话伙伴关系。就东南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与大国博弈本身而言,地区内各小国是形格势禁,俯仰不由人,独立自主的能力相当有限,需要借助外部大国的力量来进行平衡;地区外各大国则需要审时度势,明辨利害,分清敌友,按理出牌,而使本国利益得到最大化。而最关键的问题是,东南亚地区由于开放性的地缘政治格局,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或者全盘掌握东南亚,而必须与地区外大国以及地区内小国进行互动、合作和博弈。

其中,欧盟各国作为单独的国家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力已经式微,作为一个整体则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由于欧盟在远程军事力量投送方面一直是一个软肋,东南亚也不是欧盟重点关注的地区,因此欧盟在东南亚可以发挥一定的经济上的影响力,但是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只能作为配角出现。俄罗斯由于实力全面衰退对东南亚各国影响有限。加澳新三国则可视为美国的附庸。印度在古代对越南和菲律宾以外的东南亚各国在文化上都曾经有过重大影响,但印度十八世纪后长期在政治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独立后又长期受制于南亚乱局而无暇东顾。不过印度羡慕中国影响力在东南亚的进展而力图仿效跟进,而东南亚各国为了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也倾向于把印度和中国平等对待。

日本在东南亚不久前的辉煌也早已经成为了昨日黄花。在冷战时代,日本由于在美国的默许和扶植下经济高速发展。为营造本国的经济势力范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对东南亚进行了苦心经营,其以产业梯次转移为核心政策的雁行序列战略一时间成效斐然,直接促使了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等亚洲四小虎经济的飞速发展。不过好景不长,美国策划的亚洲金融风暴把日本妄图凭借其超强的经济实力整合东南亚地区的美梦一扫而光。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不具备完全自主的政治与外交战略设计和执行能力的日本无法真正保有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

二十一世纪东南亚战略格局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经济格局的中国有效替代了东南亚各国原来担任的对西方发达国家提供物美价廉制造业产品的角色。这一替代过程也受益于美国发动亚洲金融风暴,摧毁东南亚各国制造业实力,收割东南亚各国财富的连锁效应。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和制造业大国的和平崛起,对东南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与复杂的影响力。进入二十一世纪,美国因为国际恐怖主义对美国的直接挑战而战略重心西移,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个穆斯林国家深陷泥潭,疏忽了对东南亚的关注和掌控。而中国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与东盟的关系稳步推进,持续升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中国与东盟的全面深化合作进程已经不可逆转,日韩为避免在东南亚被彻底边缘化,不得不拼命挤进东盟与中日韩“10+3”框架。

东南亚各国对中国崛起的则态度复杂。一方面,东南亚各国希望搭上中国这个温和的巨人经济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另一方面因为冷战时期的负面记忆,东南亚各国在政治和军事上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政治与军事实力抱有警惕心。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海权意识均较为模糊,留下了南沙争端这个地缘政治的敏感问题,这为其他不怀善意的大国插手南沙纠纷提供了机会。由于东南亚各国地缘缘政治处境不尽相同,各国对中国的合作领域重点也有很大差异。半岛国家更关注与中国相邻关系和交通一体化,群岛国家和南海周边国家则更关心海洋交通安全与畅通以及南沙争端等热点问题。

2009年7月在泰国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郑重宣布,美国将“重返亚洲,亚洲事务将在美国外交议程上处于更加显著的位置”。这是美国外交决策机构经过利害关系与力量对比评估后,出于整体遏制中国影响力的战略举措。美国的这种矫情作势,项庄舞剑的做作姿态,在历史上并非第一次了。当初美国的崛起就是以在东南亚夺取衰败的老牌帝国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开始的。二战期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又夺回后,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削弱西欧各国的实力,美国故意让菲律宾独立,造成东南亚各国独立效应不可遏止。最终的目的是以美国的新殖民主义模式取而代之,在东南亚彻底逐出西欧殖民势力。由于冷战后东南亚各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美国放弃了以传统的以营建军事基地为主要手段的军事存在模式,而代之以灵活有弹性的军事后勤协议和双边多边军事演习的手段。美国现在竭力经营在东南亚唯一的新加坡樟宜军事基地,严密控制马六甲海峡关键通道,使之与太平洋上的关岛军事基地共同对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战略起支撑作用。而且美国在911后还重新加强了与泰国和菲律宾等传统盟国的军事联系,与印尼和越南则保持较密切的接触,尽量在军事后勤与交通方面争取便利。为弥补自身实力相对下降的不足,美国还加强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三边合作,建立所谓的太平洋民主国家联盟,对东南亚周边形成环抱之势。

新加坡:东南亚的以色列还是瑞士

在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战略背景下,李光耀代表东南亚各国第一个出来积极响应,做出了希望美国出面遏制中国在东南亚影响力的表态。这并不奇怪,新加坡的国家元老级政治家,内阁资政李光耀,一直被称为“苏伊士运河以东最好的英国人”。李光耀及其背后的新加坡统治集团,由于长期受英国文化的熏陶,在政治文化和外交理念上全盘接受了盎格鲁人精明势利,铁面无情,不受种族情感的纠葛和意识形态的困扰,以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作风。而且新加坡本身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就是英国殖民者一手设计的,当初英国殖民者就是希望在马来人的汪洋大海中,刻意营造一个商业鼎盛,华人聚居的港岛城市作为方便利益攫取的经济枢纽和以简驭繁,以小制大的政治统治中心。

新加坡独立后,其外交国防政策便自然而然的带有借虎驱狼,视邻国若寇仇的作风。实际上,新加坡作为一个弹丸城市岛国在经济虽然发达,但是军事上的主动攻击能力与抗打击能力均有限,因此其国防政策是以借重东南亚以外大国先是英国后是美国的力量,以防范周围两个大国印尼和马来西亚为核心。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另一面就是做东南亚的瑞士。由于其扼守马六甲海峡关键部位的有利地理条件和与英美资本和市场的密切联系,相应具备比较优势的国际航运、转口贸易、高技术加工业和金融服务业非常发达。新加坡与中国的经济关系长期以来相当密切,正式建交后文化联系也日益频繁;其国家制度设计中,对马来文化和印度文化还是有相当的尊重,与日本及欧盟各国的关系也尽可能的友好。总的说来,新加坡的外交政策的确起到了八面玲珑的良好效果。

在新加坡看来,其八面玲珑有利处境的前提是地区外大国在东南亚的势力均衡,这其中牵涉到了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欧盟与英联邦等多个外部势力。一旦有一方势力彻底退出,或者有一方势力彻底掌控东南亚,都不利于新加坡充分发挥其东南亚地区外交轴心的作用。新加坡独立后一直留在了英联邦内积极参与其组织的活动;与中国建交和密切经贸文化交流;在美国在菲律宾的海空军基地被收回后,主动邀请美军驻防其樟宜军事基地,均是处于主动与各大国保持紧密联系,在东南亚刻意塑造大国势力均衡的格局和加强其东南亚外交轴心地位的考虑。因此其高调配合美国重返东南亚的表态,一方面势出必然,情有可原;另一方面则惺惺作态,实质有限,因为新加坡本身的硬实力和弹丸城市岛国的地理因素决定了它不能根本性地改变大国间博弈的力量对比和本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甚至连美军在樟宜军事基地的驻扎也是形式远大于内容的象征性存在,而且这种象征性存在所象征的恰恰就是新加坡缺乏外交政策的实质自主性而只能中立化而不是集团化或阵营化。事实上,新加坡也不希望中国从东南亚退出或者完全放弃在新加坡的经营,因为这并不符合新加坡左右逢源,四处讨好的国家战略。因此中国对此进行冷淡化处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三缄其口,这样的反应才与新加坡这种中立化弹丸城市岛国的战略地位相对应。

越南:火中取栗还是左右逢源

中越关系则与中新关系截然不同。这首先是因为,对于中国来说越南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新加坡。新加坡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体现为它是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交通咽喉部位,这是它本身的地理位置使然。这种重要性对于东南亚以外的各大国来说,都是一致和共有的,并非归任何一方势力所独享。而越南的地缘政治上重要性是首先与中国密切相关,在中国的南方边境,存在着是一个友好还是敌对的中等规模的国家,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是极其严肃和现实的地缘政治问题。因此中国无法漠视越南的对华态度,不可能像看待新加坡那样可以有置身事外的超脱。

越南长期以来与中国有着极其密切的文化与政治联系。两国在近代史上曾经共命运,同患难,互相支援,最终两国都接受了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是真正的同志加兄弟关系。但是作为唯一与中国在陆地与海洋都接壤的东南亚国家,两国间遗留的地缘政治纠纷最多。而且由于对中南半岛地缘政治格局完全不同的理解,导致两国的地缘政治利益有重大偏差。因此,中越两国的关系相对而言最为微妙,曾经爆发的矛盾与争端也最为激烈。

越南的外交处境总体说来也还是相当优越的。如果越南能在统一后如新加坡一样自我克制而长袖善舞,它本来可以在中苏两国之间,在以法国为首的欧盟以及复兴的、外向型发展的日本之间左右逢源,尽收多国之金。但是自1946年越南抗法独立战争爆发以来,直到1989年中越两国初步和解,数十年来,越南没有一天不处在战火之中,其承受的经济损失和耽误的机会成本是不可估量的。

越南真正的错误就在于其拥有与国力不相称的地缘政治野心,但是对本国的地缘政治处境却毫无洞察力。它看不出其对法对美抗争的胜利和统一全国的成功,其后盾是中苏两大国的全力支援。而在地缘政治上中国作为越南无限广阔的大后方,这是越南作为一个又小又穷的弱国对两大强权法国美国均能以弱胜强的决定性因素。它没能看出与中国的敌对还是友好,就足以使越南的胜败之局逆转。因此其野心膨胀,欲令智昏,志大才疏,穷兵黩武,在错误的外交政策上越走越远,最终彻底投靠苏联而以反华作为国策,为此越南得到的教训是极其沉重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中越南沙争端问题上,如果越南以对外部大国势力租借军港等危险手段作为诱饵,指望引进外来大国势力的干涉,为他人火中取栗,其结局无非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又一次重复历史教训罢了。越南正视本国的地缘政治处境,尊重其最重要邻国的利益和感受,发挥与中国拥有共同社会制度和共同发展道路的优势,把与中国建立互利互惠全面合作的友好关系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最重要部分,并以此为基础,自觉自愿成为中国在东南亚的政策支柱,这才能促使越南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以及获得中越两国互利双赢的结局。而越南领导人最近关于金兰湾基地的表态,则表明越南决策层还是在尽力汲取历史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缅甸:匹夫无罪,怀壁其罪

对中国来说,缅甸与越南的地缘政治处境类似,都是国土南方中等规模的邻国。而就缅甸本身来说,其地缘政治复杂性有过于越南。缅甸与中印两个大国都接壤,美日英欧四大力量也对其非常感兴趣。英国殖民者当初把缅甸强行并入英属印度的范围内,并且刻意将传统缅甸领土的一部分强行划给了印度,其用心极其险恶,是为了在将来可能出现的印缅争端中埋下伏笔。与之相关的上个世纪中叶的中国与缅甸的边界问题,其实质也是英国殖民者炮制的“麦克马洪线”在中缅边界的延伸,因为当时缅甸是属于印度的一部分而同为英国的殖民地。而中国政府并没有在此问题上坠入英国殖民者的圈套,而是按照互惠互利,互谅互让的原则合情合理的划分了边界。中国对缅甸的边境划界政策,是中国政府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典范。中国对缅甸的怀柔与让步,更体现了中国政府自我克制,锄强扶弱,以弱抗强,由弱转强的泱泱大国风范。在外交战略上对弱国做出让步,不会导致全盘倾覆,不可收拾的后果,而对强国做出让步,则往往是在重压之下,稍有退让就不知伊于胡底。

缅甸主体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并不很强,至少它在近代从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与任何强国作殊死斗争,其独立得益于日本军国主义赶跑英国殖民主义的特殊局面与尴尬情势,因此其国内主导力量对于全国的统治并不那么名正言顺,人心所向。但是缅甸主体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也不弱,至少其统治集团旨在追求民族独立和维护国家特性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息,并不甘心永久地屈服于任何一大国的特殊利益。缅甸中央政府的中央集权能力不强,因此缅甸的内部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足够混乱,很方便其他大国支持其内部的一部分而对缅甸中央政府进行制衡。但是缅甸中央政府的能力也不那么弱,国内的割据势力闹腾了多少年,还是无法名正言顺的脱离中央政府的辖制,而且缅甸中央政府一直不肯放弃恢复中央集权权威的努力。至于缅甸的“民主自由”的象征昂山素季,与其说是西方影响力颠覆力强大的表现,不如说这是象征着西方势力没有更多更有效的办法来对缅甸现政权进行核心颠覆,只能采取意识形态上唱对戏的一种选择。

在地缘政治格局上,缅甸不仅是东南亚国家,而且还是印度洋国家,濒临印度,因此与越南相比,缅甸对中国的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此它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长期围攻远甚于越南。这是因为在西方反华势力看来,越南是一个可以为我所用,可以作为反华据点的国家,而缅甸则是一个一无所用,以中国为后台,对中国极其重要,对中国一边倒的国家。因此把缅甸用废搞乱,让它四分五裂,永无宁日,丝毫无损于西方势力的利益,而对中国则是大大的不利。这种外交战略属于典型的即便是损人不利己,敌人的损失也就是自己的收益的零和博弈思维。尽管如此,这个国家竟然还生存了下来,这不得不归功于中国对缅甸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中国对于缅甸来说是一支关键性的稳定力量,而缅甸的稳定对于中国西南边境的安全和作为沟通印度洋的迅捷通道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因此中国对缅外交将一直保持促进缅甸稳定与统一,经济交通全面合作的睦邻友好政策。

内部矛盾重重的马来群岛三国

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三国都是群岛或者是群岛兼有半岛的国家。由于海洋分割,每个国家的国土都是大小岛屿不等,为本国的经济与交通的一体化和网络化整合提供了很大的难度。这三国内部人民之间虽然种族一致或相近,语言相似,但长期的地理隔离使其内部分化极为微妙复杂,因此相应三国各地方政治上的分离主义也是难以根除。粗略观察这三国国内最明显最主要的矛盾,马来西亚就有马来半岛上的西马与加里曼丹岛上的东马之间的对立,印尼就有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对立,菲律宾就又有吕宋岛和棉兰老岛之间的对立。然后还有数不清的地方民族或部族各据一小岛或一部分地区主张自己形形色色的传统权利。这些对立首先由地理因素决定,然后由经济文化抑或是语言宗教的地方民族差异因素而加强,种种矛盾最终都将体现在整个国家的政治层面上。

就东盟框架内而言,这三个国家同利相嫉,同利相害,互相提防,互不买帐,因此本该是作为一体化先锋的马来群岛三国却成了东盟最难以整合的地区。像印尼与马来西亚,其官方语言都是马来语,能够进行口语交流,但有英国与荷兰分别设计的拉丁字母拼音系统的差别。因此在语言学上是基本没区别的印尼语和马来语,在政治上被当作了两种语言。而且这两国还存在不少岛屿争端,这又为两国间民族主义情绪的对立火上浇油。马来语在菲律宾也是一种流行语言,但是菲律宾大多数人民信仰天主教,孤立于伊斯兰教流行的马来人民当中。而且菲律宾南部伊斯兰教流行地区,至今还活跃着一支反政府游击队。据最新统计数据,这三个国家的领土总面积2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25亿,均占东南亚地区总面积和总人口的近百分之六十,是名副其实的东盟组织框架的底盘和基础。如果这三个国家不能在成功整合国内矛盾的基础上精诚合作,那么连带整个东南亚地区将始终是一个内部四分五裂,无法有效整合的地区。

对于中国来说,与这三国并不接壤,中国与地区外其它大国相比也无太多的竞争优势,有鞭长莫及,力不从心之感。中国出面来整合这三国,先天优势与有利条件都较少,事倍功半,劳神费力,即便成功最终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因此,中国在整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内与这三国保持正常的经济合作即可,而不需要建立特殊利益范围的次区域合作框架。至于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这是一个国际公共交通问题,不仅仅与中国相关,也与日本、韩国以及美国相关。用智不如乘势,在这个问题上搭公共便车,收益最大而付出最少,中国不需要在本国军事力量力不能及的地方大张旗鼓,虚张声势。这三国(包括文莱)与中国在南海都有岛屿和领海争端,牵涉油气资源的经济利益,这三国虽然彼此间关系并不亲厚热络,但是在与中国的南海争端中,却是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因此,中国需要在南海争端问题上,谨慎从事,避免激化矛盾而使得相关国家缔结针对中国的利益同盟。

泰国:最有利的处境能否带来最有利的结果

泰国地处中南半岛南端,与中国不接壤,两国间既没有陆地争端也没有海洋争端。华侨华人在泰国早期的建国和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泰国也在历史上最平等友好对待华侨华人的东南亚国家,因此无论就历史文化、外交利害关系还是地缘政治格局而言,泰国都是中国在东南亚最好的合作伙伴。泰国不与任何大国直接接壤,其本身的地缘政治处境也相当优越。冷战结束后,泰国的安全格局进一步改善。泰国与越南在中南半岛上长期争雄的局面,由于柬埔寨和老挝这两个小国最终保持了国家独立与印支三国实现和平而得到了缓冲。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接壤的伊斯兰教背景的地方分离主义问题,泰国与缅甸在边境问题、难民问题和毒品问题上的争端,只能算是肘腋之患而非心头之患。

泰国素有尽力维持本国的独立性和在大国间纵横捭阖的政治外交传统。对于泰国来说,能够进行战略对话与合作的东南亚地区外大国只有三个有实质性影响,那就是美国、中国和日本。由于美国实质上反对东南亚国家一体化与东南亚各国真正的和平共处,这不利于美国在其中分化瓦解,浑水摸鱼。而日本由于无力主导东南亚一体化这一趋势,倾向于把东南亚一体化大而化之为东亚一体化甚至亚太一体化,把周边大国尤其是印度这个素来与中国有着攀比竞争意识的大国拉进来,其实质还是避免东南亚一体化成为实质性的核心,而使之虚化泛化。因此,只有中国才是东南亚一体化与东南亚各国真正和平共处最强有力的外部支持者,而中国主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中、泰、缅、越、老、柬)合作机制是一个有效稳定的地区间合作框架,这一框架的稳定有效也对泰国的安全与发展最为有利。

正是在这个框架内,中国应以泰国作为中南半岛乃至整个东南亚外交政策的支柱。新马(西马)泰既是东盟国家中最发达的部分,也都是处在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这个在地理上与中国浑然一体的地区,最有利于实现交通一体化以及自然而来的经济一体化,而泰国是沟通中南半岛与马来半岛以及新加坡的关键性国家。泰国也素有成为东盟领袖和东南亚利益代言人的宏大愿望,对于中国来说,由于泰国与中国没有任何直接的、现实的外交利害冲突以及历史与现实的不愉快记忆,中泰之间的合作也并非什么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同声相应,支持泰国的这一愿望,于人有利,于己无损,具备榜样和示范效应,何乐而不为之?同时,中国应对美泰军事同盟作宽容性的理解。冷战时期所形成的特殊利益格局具备历史惯性,要消除这一惯性需要时间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中南半岛地区一体化的自然进展,不得以纯军事的观点来看待综合的外交全局。而且,小国受到的外来压力越少,安全越有保障,它们的军事同盟需求就会越趋于弱化,这一理解也适用于看待美新军事合作。

中国的主导地位: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东来以前,在东南亚有过崇高的地位。华侨华裔在东南亚的广泛分布与积极经营,促进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古代统治者设计的朝贡体制,仁至义尽,厚往薄来,稳定了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秩序,经济上则对东南亚各国有利无弊,与西方殖民主义在东南亚敲骨吸髓的残酷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泰国政治家在整个东南亚被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控制与剥削的时候,对中国大政治家孙中山表示,希望中国重新强盛起来,泰国愿意作为一个行省加入中国。这个表态不是一种个人情绪和孤立事件,这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东南亚各国有识之士的普遍心声。因此,中国在东南亚的巨大影响和实质存在,既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人脉关系,也有雄厚的经济与文化影响。相比西方新老殖民主义者在东南亚的诛求无已,利字当头,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一个新型的实践,对东南亚各国的共同发展也是一个真正的福音。中国采取稳健与和平的东南亚政策,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框架内,以经济上的自然与和平发展,获得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结果是最理想的结局。

东南亚各国作为以东盟为合作框架,作为一个中立与和平的地区整体存在,不仅符合东南亚各国的根本利益,实质上也无损于中国的利益,而这一目标恰恰不利于外部国家首先是美国在东南亚挑拨离间,分而治之。因此中国对于东盟各国的联合发展与区域团结的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要乐观其成,与人为善,而不是照搬盎格鲁人刻意制造矛盾,激化矛盾,隔岸观火,乱中取利的战略画虎不成反类犬。由于东南亚国家没有真正的领袖国家与核心集团,因此如果东南亚各国在东盟框架中继续一体深化,其领袖国家的地位与核心国家的作用,自然而然属于在地理与经济上与东南亚浑然一体,在文化和政治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国。这一目标是大势所趋,但欲速则不达,造成压迫威逼之势而容易使其他各国因共同的利害关系和明显的威胁而结成针对性和对抗性的统一战线,因此不必操之过急而因小失大。

现在美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还相当强大,中国急切之间难以取而代之。美国在东南亚地区上窜下跳,穿针引线,煽风点火,对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各类矛盾虎视眈眈,相机而作。因此在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具体的地缘政治纠纷上,中国应采取消弭弱化矛盾的外交政策,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为主要手段的来解决相关的地缘政治纠纷。这样才能够扬长避短,独树一帜,与西方新老殖民主义的强盗作风划清界限,避免激化矛盾而为人所乘。由于中国拥有在中南半岛上与东南亚各国陆地接壤的优越的地缘政治处境,因此,在东南亚地区的大国博弈中占有很大的地缘政治优势,顺势而为,以静制动,是最好的外交政策选择。以柔克刚,无往不利;以大事小,天下归心。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增大靠的是经济与文化的和平扩展而不是武力宣示,一旦不恰当的宣示武力,则难免为丛驱雀,为渊驱鱼,正中美国的下怀,导致“中国威胁论”变成预言自我实现的自激过程和循环论证。至于东南亚是否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地区,中国经济、文化与政治影响力自然扩展的结果会给出答案,不需要进行多余的文字宣传或者论证。

关键词(Tags): #东南亚#中国#地缘政治通宝推:苏粤马,山龙,虎头,飞过星空的流星,李根,道孙吴,
家园 希望再说一下老挝的情况
家园 好像中国和印尼没有领海争端吧
家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天下归心

假如米帝退了.天朝一样会彻底控制和同化这些小国家的,"天下归心"吗,这正是几千年来天朝的一贯思维.

这样的思维又如何能让这些东南亚国家安心?投靠米国,获得外部支持,抵抗天朝,保持独立自主,变成最好的选择.印尼,越南,甚至新加坡不都是这么想的.

米国利用这些国家跟天朝为敌,破坏天朝整合东南亚资源经济.花小小代价,便能让对手损失,拖住天朝发展脚步.

天朝任重道远啊.

家园 我来斗胆说几句老挝的事情

因工作关系,我曾经在哪里待过几年.

老挝的构成主要是老族和苗族,语言与泰语相通,越战期间有一部分战场就在老挝境内,越战时老共配合越共共同抗击美国,越战结束后,基本上受越南控制,越南入侵柬埔寨有些部队就是通过老挝领土开进的,但是老挝这个民族性情比较平和,与泰国相近,所以不像越南那样嚣张,所以对中国不像越南那样名目张胆的挑衅,但是老挝和泰国一直有过节,就是老共在越战结束取得政权后,美国为了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对老挝流亡的苗王王宝给予相当的支持,不断通过泰国潜入老挝境内进行破坏活动,我在的时候就经历了好几起在北方苗区袭击过往车辆,杀伤乘客的事件,80年代老泰还因为领土争端打过一仗,结果泰国失败,被老挝跨过湄公河占了一块领土.直到前两年美国才停止对王宝的支持.

老挝政策的改变主要是苏联解体后开始的,据说和中国关系正常化还是越南同意下进行的,但是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了,当年我们奇怪为什么老挝没有一公里铁路,后来听说是怕中国入侵时加以利用.现在听说昆曼高速公路通车,中泰高速铁路准备修建,这些都是通过老挝境内的,由此看来老挝对中国的顾虑基本上已经打消了.

冷战期间,老挝主要依靠越南和苏联的援助,但是基本上是以军事援助为主,苏联解体后,老挝基本上没什么经济实力,后来政策上倾向中国,近十几年来,中国对老挝经行了相当规模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援助,老挝经济明显改善,我刚去的时候万象马路上车辆很少,等我离开的时候那里居然开始堵车了.

现在老中关系应该是非常和谐了,据说他们的不少中央委员都到北京的中央党校学习过.

家园 花谢好消息。
家园 庖丁解牛,一气呵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老殖民主义的大英帝国时代一去不复返,后殖民时代的美帝国是榜样。

家园 十国说了七国,楼下冷启动补充了老挝。我想说一下最不起眼的

文莱是东南亚最后独立的国家,1984年才从英国独立。但它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依靠英国派驻的一个廓尔喀营维持国内稳定,兼顾国防。文莱是东盟十国中人口最少(独立时只有30万左右,其中华人约10%,马来人占70左右,还有20%多是达雅克人。文莱苏丹就是达雅克人)、综合国力最弱的国家,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仅大于新加坡,也是最不起眼的国家。

文莱本土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北面临海,东西向与马来西亚接壤还被东马分割成互不相连的两个部分,南部与印尼接壤与加里曼丹的热带雨林。国土毫无纵深可言,人力也不足以支撑独立所需。它那个廓尔喀营与其说是维护稳定不如说是向英国交保护费防备这两个邻国尤其是马来。虽然因为人口结构的原因文莱苏丹政府在国内也不得不号称坚持马来化。经济完全靠石油。政治是立宪君主制。

之所以要把它拿出来说一说。是因为在南沙群岛的争端国家中,中国最容易与之达成协议的国家应该就是文莱了。

文莱在南沙只占了一个陷于越占岛群中的礁石,离其领土很远,并没有实际利益可图,也没有能力真实维护其利益,其国力也不足以支持它去开发那个孤岛。所以如果中国对文莱作出实质性的表态,维护其独立与苏丹的人身财产安全,是有可能以文莱为突破口分化瓦解东盟国家在南沙争端中的隐性统一战线的。借小国之口确定符合我们利益的相对公平合理的原则(主权在我,共同开发)来为解决南沙争端制定一个国际法上的“先例”,为以后全面彻底解决南沙问题奠定基础。

不知道各位意见如何?

家园 楼下的图看不到。不过印尼在南沙也插了一脚,占了两个岛礁。

一般争端地图上就印尼和文莱的三个岛礁看不出名字,所以容易被忽略。

家园 老李一向靠谱,花之
家园 应该谈一下柬埔寨,大概是东盟里和中国关系最好的国家了

柬埔寨虽小,但是可以为中国整合东南亚发挥一定的作用。

家园 英国人立的这位苏丹,果然又是少数族裔...

另谢铢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家园 这样的雄文读来真长学问,拜读了!

希望能够转载,当然前提是注明西河是出处啊!呵呵

家园 请注明出处是《世界军事》

谢谢关注转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