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新闻】上海一医院医患冲突10名医护人员被刺 6人伤重 -- 葡萄
你说的存在医生水平不一、经验不足、水平有限。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其实换一个词就是学艺不精。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学艺不精还拿人钱财,人家自然怨气冲天,这是另外一个客观现实。
吃得咸就要抵得渴,拿人钱财还学艺不精就不要怕人骂。何况,这个钱财,不是小财,动辄就是人家一个月收入、一年收入、甚至全家因病致贫。
专业的不懂,可以看不专业的,比如你认可的重复检查,比如医生和病人的交流,以及其他细节。一叶知秋,可以判断医院、医生对病人的责任心是什么程度,医院方的态度是什么倾向。
对你的解释和建议,表示感谢。不过,是我岳母,你用令堂这个词,似乎不妥。
我没有提到红包问题。也不是北京。
我想,你理解费用高,应该也能理解病人的不满。
房子远没有命重要,开发商还不是被骂得狗血淋头,就是因为大家觉得贵嘛。
我也说了,不是谈医闹。
讨论的是医生的整体,也不是个体。
个体好不能说明整体的好,个体坏也不能说明整体的坏。
我只是说说我的经历和观点。不喜欢别人用专业来藐视大众。
我想,公道自在人心。
病人不用去懂专业知识。
看病的过程中,各种细节,自然就暴露了态度。病人自有判断。
你说这个,我认为是普遍问题,若有人觉得是个例,我只能说:公道自在人心。
这句话用在医学领域非常合适。
首先道歉看文不仔细没看到“令岳母”,就此改过。
医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看过病例的多少是医生经验积累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医生是越老越吃香就是这个理。一个刚毕业的医生,一个有着10年某个领域某种疾病诊治经验的医生,以及一个30年诊治经验的医生,差别就在于诊断治疗的准确程度以及准确率、速度等。但诊断治疗的思路都差不了太多。
另一方面,医学是一门不断进展的学科,以前认为可靠的,随着医学的发展,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了。例如心血管领域著名的CAST试验。 这个实验是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上世纪80年代进行的为期十年的大型临床研究,入选患者2000多例,研究的药物就是氟卡尼、恩卡尼和莫雷西嗪等曾经经典的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预试验(CAPT试验)中它们表现了良好的抑制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和极佳的顺从性。但CAST试验却证实,这些药物可显著增加心肌梗死患者的猝死和死亡危险,治疗组(使用试验药物的病人)较未经治疗的患者(对照组)死亡率增高了2.8-7.7倍。从伦理学的角度,CAST试验被提前终止。而该实验也开启了全球医学界对经典认知和理论的重新评估,并警示医学界不仅要重视药物的近期疗效,也要考虑远期预后问题。
另外,医学又是分科分专业极其精细的领域。举个例子,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外链出处是国内呼吸领域的最高权威,里面有60、70位全国顶级的专家,他们分成了很多学组,包括COPD、哮喘、肺癌、肺血管病、感染、肺间质病、睡眠、呼吸生理等8个学组,每个学组的委员都是该分领域的顶尖学者,但如果你问他们其它呼吸领域的问题,他们都会很谦虚,会说其它真正研究该领域的专家更精通。
如果从这三点判断,所有的医生都是“学艺不精”, 我同意你的判断。比较麻烦的就是作为潜在患者的我们,必须要自己学会收集信息,判断选择相对学艺精的医生,减少诊断治疗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现在各种疾病的指南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但大同小异,都是总结了临床试验的经验,加以医生的判断。只要是与指南的精神不背离,那么这些诊疗手段都是合理的。
但前提是不要带着有色眼镜或者既定判断来和医院打交道,不然,很多医生正常的诊疗程序会被质疑、怀疑:“他们给我做这个检查,是不是有回扣?”“为什么要用这个药?是不是有门道?”......你们双方沟通的信任基础不存在,对双方都是很累人的事。一旦有了先决判断,对方的行为在你看来,不过就是验证你的判断而已,“看我说的对吧,这里的确有门道,的确有问题”。也一定能找到证实自己判断的依据。
不否认有医德败坏的、有重视金钱超过医术的、有不思进取混日子各种各样的医生,但也有很多兢兢业业的医生。我去看病的时候什么样的医生也多少碰到过,好医生还是有的,也不少。愿意给病人解释的也不少,我就曾经亲眼看过一个门诊医生问病人:“是医保么?如果不是,那就选一些便宜的药来控制。”不耐烦的医生也一样碰到过,不是没有。
另外,有些检查费用的确昂贵,主要是机器进口的问题。我的判断,如果CT能确诊的,不一定非要上更好的机器。 不能确诊,再说。
虽然就我的例子来说,商业保险能够解决问题,但是那说到底还是自己出的钱呐,我一个人一年商业保险就要2万多,这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总体说医疗费用偏高,这是无疑的,而且也是需要改革的。我还希望提高社保报销比例,尤其是门诊这块,毕竟大多数人几年也不会住一次院,目前北京门诊的报销起点太高,比例太低,这才是导致大多数人对医疗不满的来源吧。
当然,我刚才回那个文,我的意思是说似乎你说医生普遍缺德,这个论断下的是有点武断了,就我的经历而言,不是说不存在,但帽子扣到每个人的头上有点过了吧。
我觉得说到底其实仍然还是费用问题,如果做一次CT10块钱,估计大家的怨气会少好多。
另外,在北京,同等级医院的检查结果是互认的。我曾经有过把西苑中医院的x光胸片交给海淀医院,医生也承认的啊。
父亲去台湾旅游,结果心肌梗塞,住院了。
立马和老妈飞过去,到了台湾一看,那服务不是比大陆好一点半点。
医生呆着看CT录像,挨个问题详细解释,足足有半小时。
并且护理根本不用家人,全是医院负责,每天只给上午半小时,晚上半小时探望时间。
费用么,跟国内差不多,只不过不能医保,不过省心放心也值了。
看有新闻说,有组团去台湾医疗的,看来还真不错。
不是有了判来去和医院打交道,是和医院打道后有了判断。
如果打了几次交道,固化了判断,说带了有色眼镜也无防。
就如同最高领导人管不好国家,也要被骂。一样的道理。
别人觉得你治得好,就觉得你学艺精,就有人送你锦旗。
虽人觉得你治得不好,就觉得你学艺不精,就有人骂你。
这是很简单朴素的道理。
医生说治疗存在各种可能,如果存在可以治好但没有治好的可能,就谦虚接受被骂。如果存在给病人带来的钱财甚或生体伤害可以更小但没有做到的可能,就更要谦虚接受被骂。
请仔细再看看?
如果你从我的帖看出了医生普遍缺德的感觉,说明那是你的直观判断。呵呵。
我想,费用是一个大问题,但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不是唯一的问题。
看来俺暂时属于卢瑟
说句实话,俺一点都不同情医生.
病人本身就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医患关系中属于弱者.再加上现在的医院和大多数医生本身就缺乏职业素质,一切向钱看,以市场为导向.光拿药物来说,就是什么利润高进什么,很多药店里的廉价药医院里都看不到,非要搞同型号包装更高级的版本,这是什么道理??
就我每次去医院看病的经历,每次费用里的大头是检查.这些医生应该摸着良心问问自己,很多检查真的必要吗?
俺每次去看病基本都是排队若干小时,看病分分钟,稍微多问两句就懒得回答了.最搞笑的一次是我拿着一张血常规单子问医生,什么情况,医生指着单子上某些指标上的上下箭头回答我说"这个高了,这个低了".这是患者需要的回答吗??患者自己不长眼睛不会看啊?
知道为什么现在中医和养生这么火吗?不都是被这些医生逼出来的...
有些事情只能让他们自己去体会,说了别人也不一定爱听。
和临床上一样的,遇到麻烦的病人,还是明哲保身。爱看不看,爱听不听,反正又不是自己生病,受罪的不是自己。
至于费用,那是病人自己的事,和医生有什么关系。有钱的人买奔驰,没钱的人买qq,卖汽车的状况和卖什么车基本没有什么关系。
关于治疗效果,有知情同意书就成,谁也没说过能治好的。
另外我提醒在国内就诊的病友,你有选择医生甚至不治疗的权利。但是也就是这点权利,你要是想插手治疗,那是纯粹给自己找麻烦。
医生如果治的效果不好,你只能秋后算账,没法提前预防的,因为你干这个绝对不如医生来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