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贴图】母亲往事之四--------高山反应与酥油茶(修改版) -- 哈哈一笑

共:💬34 🌺14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贴图】母亲往事之四--------高山反应与酥油茶(修改版)

二郎山是川藏路上的第一座大山。顺便说一句,二郎山隧道(长4.176公里,据说是全国长度第一的隧道)于1998年12月打通后,缩短了上山的险峻路程25公里,海拔高度要少上升约400米,现在过二郎山实际上不怎么险了(有人一看二郎山隧道的照片,就大叹二郎山隧道如何险峻,兄弟我要严肃地指出:这是不对的。呵呵呵,开个玩笑)。

从二郎山一路下来,就到了大渡河边的泸定县,就是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地方。

这泸定铁索桥建成于康熙45年,当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三字,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

兄弟曾经两次到过泸定。记得第二次上桥参观时,同路一个哥们有恐高症,走到桥中间,下面大渡河浪高水急,桥面又上下左右摇晃不停,这兄弟顿时头晕心慌、全身瘫软,居然趴在桥面不敢动弹。还是同路两人叫他哥子闭上眼睛,两人一边一个把他夹持上岸的。

所以直到现在,兄弟我还有些没想明白,红军就如何就能够攻过抽掉了桥板的泸定铁索桥?河边左右,后面山上,放他几挺机枪,再加上几十个步枪手,集中火力打桥上缓慢攀爬的进攻方人马,应该是易如反掌,不可能守不住吧。

母亲当年过大渡河的时候,在泸定铁索桥的上游大约1公里处已经修了一座简易公路桥,可容一辆汽车单向通行。当然兄弟当年往康定走的时候,已经有一座更大的公路桥了。

十八军文工团2队进藏的路线是这样的,由雅安---泸定---康定,翻过折多山经过新都桥和塔公草原再经道孚---炉霍----甘孜,这一路下来大约是600多公里。到了甘孜就赶上了筑路部队,公路当然就没有了,以后行军就全靠走路,边走边为沿途的筑路部队演出,前后往返奔波,一直走到西藏的昌都(52年11月公路修通到昌都后,从昌都到甘孜大约600多公里),算下来近两年时间,母亲他们文工团走路的里程当在2000公里左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红线就是文工团的进军线路

从康定前面的折多山(山口海拔4298米)上去,就算真正进入了青藏高原。随便一个地方,哪怕是平坝河谷地带,海拔高度都在3500米以上,比二郎山的山顶还高。

这样的高度,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一半左右,在低海拔地区生活的汉族人到了高原,多少都会出现高山反应。兄弟85年第一次上高原就深有体会,那是在九寨沟到黄龙寺途中,中途要翻越一座叫做关刀山的大山,车到山垭口,停车拿出海拔仪一看4100米,下来走了几步路,感觉到和平时没什么两样。那时年轻胆大无知,和另一个哥们商量比赛跑一趟试试,这一趟往山顶方向大越跑了不到300米,这一下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上气不接下气,两人气喘如牛,比踢完一场足球还累。往下走的时候,两脚发飘,如陷棉花堆,歇了半天才走下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高原行军

文工团上了高原以后,不少人产生了高山反应,脸上发烧,心跳加快,稍微活动活动,每分钟心跳就达到100多次;血压升高,不少人鼻孔出血,年龄大一点的比如老班长,甚至头痛难忍,晚上根本无法入睡。那时没有高压锅,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只有8、90度,炊事班煮出的饭也是半生不熟的,大伙儿真的是吃不好睡不好。好在前面的部队想了不少办法,其中主要还是军长张国华总结出来的。

张国华看见部队上高原后,不少人高山反应严重,不要说打仗和修路,连走路都困难,但是藏族人却活蹦乱跳,不受影响,想到肯定与饮食有关,于是动员大家入乡随俗,学习吃酥油糌粑,部队专门拨出大量银元购买(那时藏区只认银元,不认纸币)。

所以,这上了高原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喝酥油茶、吃糌粑,而且是命令,必须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

团里有一个吹军号的乐队小队员小高,年龄只有12、3岁,实际上还是一个小孩,闻不惯那酥油的膻味;母亲也是一样,加上不幸又看见打酥油的酥油筒筒口上油腻腻、黑糊糊的一片不知什么东西粘在上面叫人心里发毛;那糌粑呢,又是亲眼看见藏胞一边用手抓牛粪烧火,一边用手搓糌粑团烤出来的,所以两个人死活都不肯喝酥油茶、吃糌粑(其实牛粪晒干了还是很干净的,加上高原气温低,微生物少,食物基本上不会腐败变质,当然50年代生活在底层的藏族同胞,卫生习惯不如汉族也是事实)。

其他的人还好说,领导一讲:革命军队,只有向前的兵,没有后退的兵。连酥油茶糌粑都吃不下去,谈什么进军西藏、解放全中国。领导这一讲一带头,大伙儿就是连毒药都敢吃下去,喝酥油茶吃糌粑自然不在话下。

偏偏在两个小孩子面前,这一套不大管用,于是就有大姐小周来做工作,这小周说是大姐,其实也大不了多少,当年也就20岁左右,和母亲一样,是团里的独唱演员。小周就晓之以利:牛奶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喝上的高级品,你们晓不晓得,酥油是从牛奶里面提炼出来的精华,这样的好东西,你们都不尝一尝,真是两个小傻瓜,实在不行,就当药吃好不好。这一说,小高就有些动心了。

母亲一看,这一关不过怕是不行,心一横,一手捏鼻子,一手端酥油茶,闭着眼睛就往下喝。小高呢,被这大姐小周也捏着鼻子,哄着喝下了半碗。

说来也怪,酥油茶一喝下去,糌粑一吃,十天半月下来大伙儿基本上就没什么高山反应了,到后来离了酥油茶大伙儿反倒有些不习惯。

高山反应一减轻,行军演出也就能够正常进行,当然不能够跟藏胞比,到了雪山上,海拔达到4000米以上,一部分人的高山反应还是比较严重,特别是筑路部队,高强度体力劳动,因高山反应而牺牲的战士不在少数。

春节过后上班,就相对要忙一些,可能后面写的片断就不如前面那样长了,发帖的间隔时间可能也要长一些,那位兄弟对十八军进藏的情况比较熟悉,也写点东西上来,那是最好不过。

订正:刚才给母亲打电话汇报了一下细节,母亲说:制作糌粑的情节是不对的,应该是用木碗装一些茶水,加上炒熟的青??面,适量的酥油捏制成团而成,不是烤熟的。特此订正,原文暂不作修改。

[URL][/URL][IMGA][/IMGA]

元宝推荐:萨苏, 通宝推:回旋镖,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呵呵,通过DS贴不上

只有另想办法。

家园 haha,终于曲线贴图成功,请大家慢慢看上面正文和图片
家园 post image by copy the image location

right click the image, move to copy image location, then click it. put the link to image ta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result: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thanks!

终于搞定,谢谢兄弟!

家园 try this

哈哈兄弟:

Pls try to put this link to your article's image tag

[IMAG][/IMAG]

http://us.f3.yahoofs.com/users/42185a6dz83f8e870/e1ae/__sr_/51be.jpg?phDjGGCByyFErNug

家园 已经成功!

再一次感谢LaoYaoGG兄!

家园 不用谢,成功就好。你母亲和那些战士们真不简单啊!

向你母亲和她的战友们致礼!

家园 还是看不见贴图

is it just me???

家园 怪哉?

不会吧,其他几个兄弟好像都能够看见!

家园 yahoo的图

如果是你GROUP的或者像册的,除了OWNER或者GROUP的MEMBER外,别人是看不到的,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自己看是好好的,别人却看不到图.所以你可能还得再找个网站贴一把.

家园 【原创】母亲往事之五--------筑路雀儿山

隔了好些天,恰好今天有些空闲,就赶紧写了一段上来,不过话题有些沉重。

母亲他们的文工团到了甘孜之后,就赶上了筑路部队,当然再往前也就无车可乘了,只能走路行军,文工团的家当多,所以就通过土司征用了一些藏族民工,用牦牛来搬运道具行李等东西。

这里要请大家注意,真正在西藏进行民主改革,那是在1959年平定叛乱以后的事。当时部队进藏,并没有象内地一样,搞什么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地改革。实际上是充分尊重当地的社会实际状况,部队有什么事,主要还是通过当地的土司、头人来协商解决的。

那时西藏有一种所谓的“乌拉”制度,就是农奴无偿地向官方支差服役。解放军进藏以后,可能一是开始不知道西藏还有这个规矩,二是即使知道也不可能按这个规矩执行(何况还急需收买民心)。自然,藏族民工(当然都是些农奴)来参加支援运输,一律付给报酬,规定每90里付给银元一元。你想想,那些农奴们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等好事,一路上当兵的对他们和言细雨、好吃好喝地款待,不挨打不挨骂,东西运完了还有金票大大的(发给银元),所以藏胞们都喜欢给部队运东西。

当然文工团也发现,给藏族民工发的钱,往往他们回去之后,就要被头人和官员克扣、勒索。你想,解放军那里看得惯这个,老子们不来打你个土豪就算够客气了,你几爷子还来克扣农奴的工钱,当然不行。但是又不能明着来,后来就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将发银元改为发放布匹、衣服、毛巾、茶叶、糌粑、酥油等实物,二是在发放工资的同时,让他们立即到贸易点去买东西。这样一来,克扣、勒索的现象才有所缓解。

当年进军西藏,真正打仗,就是50年10月的昌都战役。从来没有见过世面的藏军哪里是能征惯战、久经沙场的解放军对手,这一仗打下来,藏军主力被消灭了一多半。那达赖几爷子再也没有武力对抗的本钱,心里虽然不服,也只能和平谈判,这才有51年的和平解放西藏。但是你得把部队运进西藏,并且扎下根来。所以,刘伯承讲:要保证西藏和平解放,关键问题是修路运输。当时的经验是:打到昌都是一人进藏、5人支援,而向拉萨进军,运输线延长,一人进军则需要十人支援。所以修路是头等大事。后来59年西藏叛乱的时候,那时进藏的两条主要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早已修通,有了公路依托,后勤支援源源不断,当然叛乱比较快的就被平息了。

前面讲到二郎山如何高峻凶险,如果跟雀儿山比,那当真就是小巫见大巫了。雀儿山主峰高达海拔6168米,翻过雀儿山的公路垭口海拔也达到5055米(二郎山的公路垭口为3055米,整整低2000米)。所以,筑路部队遇到的真正大险关在雀儿山,它的藏名叫“措拉”, 意为形如巨鸟羽翼。当时有一首民谣:“登上雀儿山,伸手能摸天,一步三喘气,风雪迷漫漫,深沟峻岭多,断崖峭壁连,要想过山去,真是难!难!难!”。

外链出处给个介绍雀儿山的链接(最后一排右边的图就是石门)

当时雀儿山一线铺开了好几个团的兵力进行修路,母亲他们文工团就前前后后地在这些部队中间进行巡回演出,有时也帮助做一些辅助性工作。据母亲讲,那一段时间非常艰苦。

雀儿山山高壁峭,怪石嶙峋。 修公路遇到峭壁就要拦腰凿路,遇到石咀就要当头截劈,开出通道,开石方的工程非常艰巨。那时部队没有机械化施工工具,只有铁楸、铁锤和钢钎等简陋工具,当然炸药倒是基本不缺。在那些无法攀登和无法立足的地方, 战士们在腰间拴上一根绳子,把它系在山顶的钢钎上,悬空进行作业―撬石,打眼,放炮。 每天都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飞石像流弹一样在空中呼啸, 被砸下来的石头跌入深谷激流,溅起的水柱足有一两丈高。

当时就有一个战斗英雄叫张福林的就被飞石砸中牺牲。张福林是河南人,159团3连的炮班班长。曾经参加过解放秦岭、 成都等大小战役10多次,机枪打得特别准,500米之内可以说是百发百中。 在部队进藏筑路后,他升任小炮班长。在雀儿山, 小炮班担任爆破任务。开始,一炮只能炸掉不到两立方的石头, 照这样那要猴年马月才能在一座山上炸出一条路来?所以,当时整个部队都在研究放大炮的技术,张福林研究出改善装药方法和利用石缝放炮的方法,第一炮装炸药70公斤, 炸掉了570立方米的石头,第二炮装药40公斤,炸掉了470多立方米,工效提高了26倍。炮放大了,危险性自然急剧增加。果然,一次大炮以后,炸松了上千方碎石。张福林正领着全班战士清理石头, 山上的泥石突然松动,一块两米见方的巨石呼啸而下, 砸在他的腰部和右腿上,下半身顿时血肉模糊。当时卫生员要给他注射一支强心针, 他已经有感觉:我已经不行了,还是节约一针药吧!话说完就牺牲了。现在你如果路过雀儿山,在公路旁边,还能看到张福林的墓。

我的十七舅在母亲参军后,也参军入藏,在筑路部队。后来被飞石砸中头部受了重伤退伍回家。后来大脑因为受伤的原因,常常出现阵发性癫裥,生活也过得比较清苦。

可以说,那时发生伤亡事故是司空见惯的事。从雀儿山山顶西行不远,迎面矗立着一道石岩断壁, 工程人员称它为“石门”。当年工兵八团为了打开石门,仅仅因高山反应就牺牲了12个战士。但是也有对高原特别适应的。当时有一个千锤英雄杨海银,在雀儿山上创下了一个半小时抡锤打钎1200多次的纪录。炮眼深度达1.7米。你想想,在一个半小时内,平均每4.5秒要挥锤一次,你我在平原上都难,何况在高原上,可见此人如何了得。

在雀儿山上文工团也出现了入藏后的第一次伤亡事故。那时已经是冬季,大雪纷飞。文工团在雪山上扎营没有经验,有一次将宿营地选在一个雪坡下面。文工团的帐篷比较大,一顶要住二三十个人,也不分什么男女,不过倒是男的住一边,女的住另一边中间用床单隔开。母亲和另一个小鬼小皮因为年龄小受到照顾,睡在帐篷中靠近立柱的地方。到了半夜,梦中被一声巨响惊醒,帐篷已经被雪崩压垮。糊里糊涂之中,只听有人紧张地在喊点灯、拿电筒,救人之类。好不容易从倒塌的帐篷地下爬出来,集合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一人。又到帐篷地下去找,这才发现扮演杨白劳的演员------名叫陈德昌,已经被帐篷的立柱砸中头部牺牲,当时全团的女同志就哭成一团。陈德昌的遗体在当时不可能运回内地安葬,所以第二天一早,只能就地掩埋,请筑路部队刻了个石碑作为标记和纪念,团里的演出还不能受到影响,照常进行。说实话,这一切,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待。当时的艰辛,不是亲身经历的人,很难体会和理解。

半年以后,公路已经修过了雀儿山,时间已经是52年的夏季,文工团又发生了第二次人员牺牲的事故,更让人叹息。

5-6月的高原,风光十分迷人。母亲记得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远处是皑皑雪山、银光闪闪,近处是大片大片的草原,草地上红色的高原红景天、蓝色的乌头、各种各样的杜鹃花开的是一片片的,真正是繁花似锦。母亲他们一帮女兵到河边洗头洗衣服,对岸是一群藏族姑娘来河边背水。藏族天生就是能歌善舞,何况一群藏族姑娘,文工团的女兵专业出身,唱歌自然更不在话下。这两边一碰头,自然是以歌会友。河那边藏族姑娘一曲唱罢,余音未落,这边女兵们银铃般的歌声又接踵而至。一时间,阳光、蓝天、白云、歌声交织在一起,美妙无比。老班长也闻声从炊事班的帐篷出来,一手拿烟袋,一手叉腰,笑眯眯地看着这些姑娘们。高原冰河,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水流十分遄急。独唱演员小周(前文曾提到过灌小高的酥油茶),一边唱歌,一面洗衣服,一心二用,那衣服就滑入了河里,小周伸手去捞,谁知脚下一滑,整个人就落入了河中,刹时间就被河水冲向了下游,大伙儿眼睁睁地看着小周慢慢地沉下去。河边上听歌的老班长和团里的其他男同志,还有藏族民工等马上就顺着河边去打捞抢救,一直跑了几公里也没有救上来。

母亲回忆说,小周那年也就21、2岁,高挑个子鹅蛋脸,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的,歌唱得极好,如果能够活下来,恐怕也是一个歌唱家。可惜呀,连遗体也没有找着。

元宝推荐:萨苏, 通宝推:迷途笨狼,马尔他之鹰,匿名:1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看完后,心情很沉重,也很佩服先辈们的献身精神

家园 除了崇敬还是崇敬!

之所以我们的国家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干成了一些事情,就是建筑在先辈们的献身精神基础上的。

家园 考证了一下

据母亲说,小周牺牲的地点记不大清楚了,但是已经过了德格县进入了昌都境内。

我查了一下地图,从雀儿山下来过了德格县的第一条大河是金沙江,当年尧茂书漂流长江,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

再往前就是江达县的同普镇附近,有一条金沙江的支流多曲(藏族把河称之为曲)水量也较大。

小周极有可能是在这两个地方之一牺牲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