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团购:简单还是不简单 -- forsake
你所谓的把钱先付给团购网,消费结束后再转给商家。淘宝已经完全实现,而且运作良好。这个优势无人能比,也不可能有人能建立可与之竞争的平台。这种情况下,就看淘宝是否真的在意团购。只要淘宝真搞,肯定是团购网的老大。
但是这个究竟有多少市场,对淘宝是否有吸引了,可真的是一个问题。淘宝本身已经把商家利润压到很低了,通过团购能节约多少成本?实物商品,主要的节约可能就在物流方面了,那么团购基本没做头。服务方面,象电影,还靠谱点。平时电影院很多场次很空的,如果团购成功才开、不成功则不开,是可以大大节约成本的。但有这样特征的商品太少,市场太小,对淘宝吸引了实在有限。
不能把责任归咎到市场身上的。比如易趣一直做很烂,专家们从文化到经济,从法律到道德,为易趣做很烂找了一堆的理由。可是淘宝的横空出世,让那些理由都成为浮云。
改开30年了,其实在商贸领域,诚信早已不是问题,起码不是个很大问题。现在哪个普通商户敢明目张胆地蒙人?中国诚信状况最糟糕的,是那些提供垄断、半垄断商品和服务的家伙——大家都知道我在说谁。就团购而言,如果团购行为能够为商家带来真实的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利润或者足够好的推广效果,没有商家会去消费自己的诚信。
接头地点也要是秘密的不可循的。否则的话,那岂不是在涮经销商?
就像类反词典网友说的,我们已经有淘宝了。至于本地化服务类团购。事实上,对于本地化服务而言,目前商业足够发达,渠道足够畅通,用户足够多到能上团购网站的,还是北上广三个大城市。且不要说团购之前已经有很多促销方法了,而且租金成本使得这三个城市的服务类消费不可能真的有太多的折扣,就说在三个城市里千团大战,可想而知有什么结果。
不过大概有变异的形势被大商家会用来作造势和引起传销网络雪球效益扩散工具。Amazon的$10换$20一天之内为livingsocial引来百万用户.
Groupon这种团购网站靠的不是薄利多销。人家并不怎么销售实物产品,卖的多是服务产品,挣的是商家的广告费用。 这其实是一种新的营销手段。 商家为了促销,经常会派优惠券。 这样派一是效果不明显,二是不好判断对运营成本的压力。 Groupon这种网站就同商家商议,把优惠券包装成商品来卖。用户花钱买了优惠券,自然会想办法用掉,这样就实现了商家吸引客流的目的。 优惠券一被卖掉商家就会得到现金,这时候对应的成本并没有发生。而且很多买了优惠券的人最后也不会用(国内算过是接近20%),这钱商家就白赚了。 所以团购网站才可以这么便宜。
多销并不见得薄利。工业化大生产的特性是成本和销量反相关,无论是实物商品还是服务都满足这个规律。服务可能还更明显一些。团购,自然就是让工业化大生产发挥其最佳效率的手段。
卖Coupon并不需要团购,商家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手段卖。但是Coupon与团购相比,让客户按计划、集中、分类到达的效率可要差很远了。如果用团购卖Coupon,并不是在发挥团购本身的特点,那已经不能叫团购了。
至于用团购的方法卖Coupon,这个在美国也许行,在中国恐怕基本上没什么成功的希望。
支持藏独基金,投放的烂广告,把中国人当傻瓜?
巨烂的营销手笔。。。
我年前回国一个月,发现国内竟然流行团购。ld在家没事儿的时候团购得不亦乐乎。我回家一个月,全家看了两场3d电影,分别15元和16元团购的;大概吃了六七顿饭吧,(记不住了)烧烤、火锅、自助餐什么的,吃饭是4~6折团购的。感觉都还满意,有个烧烤我们还团了第二次,叫朋友一起去的。我不在家的时候,我家ld还团了烫头、零食和照相什么的,都没有问题啊。在国内,7~8折的确没什么吸引力,我们都是直接忽略的。
------------修改的分割线-------------
对了,还唱了三次卡拉ok。一次25元7个小时,送爆米花和果盘;两次15元3小时,送爆米花。唱歌都是下午。
回完贴看到下面很多人不看好国内的团购,我倒是觉得团购很有潜力,至少我很期待回国团购的日子。
国内团购的问题是相关网站太多了,不集中,不能形成规模效益。我这几次团购就是在好几个网站上团的:滴答、24、c团等等。很多还有新人推荐送10元卷的,为此我家ld注册了好多账号。呵呵。。。
我团的都是本市的。不过国内的堵车是一大问题,我开玩笑的说,省那点钱都捐给中石化了。不过省钱真是一大乐趣,团购比偷菜有趣多了。我居然有点上瘾了,很期待项目完工回国后天天吃饭看电影和唱歌。
一时兴起,团的太多,谁知年前应酬多,有一个唱歌的券差一点过期。后来挤出时间在最后一天去了,却没包厢,商家同意给改时间。不过考虑到过年没时间,年后要出国,就决定在那里等。后来好多人来了在那里等啊,亏我们排的靠前,不到一小时就轮上了,后面的就不知道怎么样了。
不是为了当销售渠道。好多人一看Groupon就认为是干减价券的,不过这正好是引君入瓮。
在于Groupon其实是打广告的,不是为了多开一个消售渠道。如果是后者,再多的团购也不多,但最多就是个便民网站,做不大。许多早期在美国的Groupon竞争者也是落入这个套套,纷纷落下马来。
Groupon因为是打广告的,所以它的知名度才是最值钱的,所以Google才肯花60个亿去买它,因为Groupon本质上说Google的潜在竞争者,而且是直接从一个碗了抢饭。而且所以诚信才对Groupon最重要,不需要多,一天一家的做的现在,为了打广告而减价的商店也不会为了那点毛利而毁了上花钱上Groupon打减价的本来目的,于是Groupon这样的经营方法,不大会产生类似一般为多卖几件商品而减价的团购网站常见的诚信问题。
这里的经营对腾讯来说没什么可学的,腾讯没有,或者说国内业者需要与Groupon合作的就冲的Groupon这个牌子,这一点上以后腾讯也不能代替Groupon,除非整个社会的变了。
这其实也引来另一个视角,就是说国内物质上不缺什么了,经营或产品也不需要靠国外,但是普遍的恶性低价很难在国内出现信誉靠得住的商家,而这是商品品牌高附加值的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在国外商业信誉普遍不错同时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导致差距很小的情况下,才可能让亷价品受人欢迎,因为低价只代表成本与性能的差别,但使用上没有让人不放心的问题。而在一个商业信誉还很稀缺的环境下,反倒正是产生老店名牌的最好土壤,估计欧洲的老牌子早年时也有这么个时期。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国人浮躁短利,市场急需诚信但能有所为者少,于是打着外国旗号的就有天然优势,Groupon如果是因为这个道理进入中国市场,那么是可能比其他互联网公司的结局好得多,而且对国内商业环境也有益处。
卖服务和卖实物可是有很大区别。服务业有固定运行成本,不随顾客数量变动。能把闲着的时间利用起来就是胜利。这种团购的特征就是限时消费,在这基础上网站和商家可以玩出无穷多的花样来。还有个隐藏特征是销量不限,实际消费量却是有限的,服务单位的接待能力在那里了。
可能不同地区不一样?去年在北京时身边的朋友几乎都跟我差不多疯,也只听说有人遇到质量问题,譬如说团购的涮羊肉质量比平常低之类。中国这地方一旦闹起群体事件很恐怖的,我觉得起码消费时间集中的团购不至于出现商家不认账之类的事吧。
团购网站太多我倒觉得可能比groupon仅此一家的形式有利,因为团购网站的特点是在消费者这一方不形成同业竞争,消费者看了一家不满意肯定要再看另一家。反正网站又不靠消费者消费挣钱,多一家网站基本等于多一倍客流,等于提高了广告收入。另一方面过多团购网站带给消费者过量信息的问题可以通过索引页和搜索引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