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卢德运动与好一朵无奈的茉莉花 -- 唵啊吽

共:💬24 🌺48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小聲問一下,

卢德运动是神馬?

再問一下,記得以前有個久公子;好像寫過,鐵路賠錢是正常的;是貨幣循環的正常步驟。賺錢是不正常的(大致意思)。那這個中U兩家高鐵有區別嗎?越想越糊塗。

那些用利润率来赞赏华尔街的人,要问问金融业这个经济的基础设施究竟服务于经济还是服务于利润?

利潤照偶看是經濟的一個從屬部分;只有當利潤被花出去作用於社會其他領域,產生社會效益(賺正常;賠也正常;但要流通)時,利潤才真正有了價值;不然就是虛擬的數字。

沒學習過金融經濟的大老粗瞎聊幾句;唵大要覺得還算孺子可教就指點兩句;要不就當我捧個人場。

家园 茉莉花改变的是谁吃谁的肉的问题

整个社会结构不变,变的是谁上位,谁下台。换一批人继续按照原来的制度统治。

现在TG搞产业升级,就是要改变国内已有的产业结构,继续当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改变国内社会结构的路,让更多的人吃肉,这个比茉莉花有前途。

不过从世界规模看,这个是要取代现有的发达国家吃肉的地位。难怪发达国家们要不爽了。

家园 关于卢德运动主贴第一句有链接

现代金融是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畅通物流,通讯基础设施畅通信息流,金融网络畅通资金流。这三流基础设施是市场经济的骨架。带有公共产品性质。

如果修了公里,老百姓出门都得付买路钱,那么公路所有者可以有很高利润,但是,公路的社会效益将大大减少,因为过路人过马路的效用边际成本为零(多两个行人过马路不会增加任何成本),导致马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但是,如果公路不收钱,那么投资就没有回报。所以,基础设施的收费(利润)受政府规章限制。

家园 花謝。那麼關於利潤的那個觀點怎麼考慮呢?

昨天花一天時間下載了郎咸平的視頻,有十幾G,正在看他2008年3月在清華的演講。覺得他有才,但太理想化;特別是法律規範說USA股市的部分;說USA政府對股市有效監管;政府教育青年養成公司管理者要對股民負責的觀念對當時已經發生;後來逐漸顯現的金融危機在我看來是在打他的臉。不過他說西方國家資本主義已經死亡;現在是資本主義馬克思化還是蠻有意思的。

家园 市场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制度化

亚当·斯密认为将市场合理化,认为每个人追求最大利益讲导致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是,博弈论发现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导致整体利益最大化。经典的例子是“囚徒悖论”,这个悖论给出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整体利益最小化的例子。

当公共产品成为私营追求利润的工具的时候,就会危害公共利益。华尔街追求利润危害全球经济,金融海啸的危害人人都感受得到。美国医疗卫生体系也一样,把美国经济压垮了。

家园 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增长而不是消费

唵兄好文章,尖锐地指出了社会发展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增长,而不是西方经济学家所强调的“消费”。要增长,其实质就是投资,不管这投资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的。西方社会由于是自下而上的民主体制,与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制相比,优势在于稳定,劣势则在于整个体制下消费的欲望远远大过投资,虽然通过专利保护等措施鼓励企业投资,但与国家投资的规模相比则远逊。

唵兄用的“瓶颈”的概念,其实就是对未来增长所必须付出的投资。如你例子中所说,原始经济下,20个农人耕作可以养活25个人,多出的5个人(可能是他们的妻子孩子)可以纺织衣服,以及开垦荒地扩大生产。当生产力提高,20个农人可以养活40个人时(人口数量由农业生产的最大值决定),就可以有1医生,1村长,1武士,1教师,1工匠。医生使农人生活质量上升,工匠使农人工作效率提高,这些辅助人员的工作反过来可以大大提高农人的工作效率,形成一个正反馈的机制,社会就这样不断发展。

社会发展的投资方向有三个:占有更多土地以扩大种植面积(当前社会已经扩展至极限,这个方向无效了);发展科技水平(理科研究,向自然界拓展);提高社会组织效率(文科研究,向内部挖潜力)。理论上,生产效率越高越好,因为这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来投资未来。但当社会复杂到今天的程度,如何引导剩余资源进入有效的待开发领域却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西方经济学是消费引导的,即相信人们会自己发现待开发领域,市场会自动将剩余资源配置过去。但这可能过于理想。但并非所有的消费都能带来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裤脚上绣花,而不幸的是,这种无意义的消费事实上已经成为西方消费的大宗。

以我的观点,国家与全社会所有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做大做强”,手段在于创新。从这个角度,完全不应该有生产过剩的烦恼——多余的资源应该全部导向科研(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可是在西方社会,科研的价值被人为的压低了。比如中国公司试图收购国外高科技公司屡屡碰壁,就说明这些公司对社会的实际价值远远高于市场价值。但这个“人为低估”在西方社会内部的效果是,每人愿意从事科研,如此,整个社会就失去了发展希望,失去了未来。

有人问中国高铁建玩了干什么,投资拉动的经济不可能是健康的。我理想中的答案是:科研!如果中国发展到美国的程度,基础建设没有明显的短板了,那每年60%的投资都可以投向科研,不信一百年内人类不能登上天马星,呵呵。

家园 谢谢评论

可是在西方社会,科研的价值被人为的压低了。比如中国公司试图收购国外高科技公司屡屡碰壁,就说明这些公司对社会的实际价值远远高于市场价值。

实际上,美国的科技也没有被低估,而是美国要垄断利润而已。

至今中美贸易依然是剪刀差,凡是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价格都高,凡是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都低。中国是完全市场竞争,美国是垄断市场竞争。美国科技公司要垄断价格,按照价格弹性,低收入的中国难以消费美国产品,这样美国科技的市场就小了。科技是知识密集产业,有规模经济效益,一个科研成果派上一个用场是用,派上一百个用场也是用,用一百次和用一次的研发成本是一样的。所以,美国科技公司的市场价值就限制小市场上,而中国购买后,一定是薄利多销,扩大市场,按照完全市场竞争规则,如此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就释放出来了。所以,同样的公司,在美国人手里市场价值就低,在中国人手里市场价值就高。

美国就是要维持中美贸易剪刀差,为了保持美国领先地位,人为地限制了科技成果对人类可实现的价值。美国叫嚣最重的就是知识产权问题,实际上是维护他们垄断市场的问题,是阻碍科研应用,破坏市场竞争的反人类行为。

所以能源环境研发成果的专利应该有联合国收购,让全球免费使用,这样就免去了中美知识产权的争端,也最大限度发挥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

家园 呵呵,也来胡说八道一下

“中国政府能做,那么,美国政府就不能做?中国建高铁,奥巴马也建高铁。但是,有一点不同,华尔街是要赢利的,而中国金融体系是为全国总统经济效益服务的,所以,华尔街赚钱比中国金融界赚钱多,但是,中国金融保障中国经济发展效益高。那些用利润率来评价中国银行的人,那些用利润率来赞赏华尔街的人,要问问金融业这个经济的基础设施究竟服务于经济还是服务于利润?

瓶颈不是容易发现的,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美国政客都研究竞选方案,而中国官员都研究经济政策。美国官员不合竞选就当不了官,西方民主政治使然。中国官员不能发展经济就下台,中国官员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而不耗是竞选上。

真不知道我们有这么好的官员,有这么强的眼光和能力,每天都在研究经济政策,经济瓶颈,能够这么高瞻远瞩,既然可以看到投资经济瓶颈虽然亏损了,国家整体经济的产出却增加了。

这是政府官员吗?这个简直就是活雷锋+格林斯潘。政府还用宣传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简直是在侮辱我们的官员智慧和情操,他们早已经超越我们的时代。

“生产力进步造成经济失衡,中国政府有经济方法来解决,不是历史上那四种方法。就是说,中国政府可以让那9个失业的纺织工可以去瓶颈板块干活,虽然他们去干的商业效益比种地的和织布机的商业效益都低(无利润或亏损),但那时瓶颈板块,所有的产出都释放系统效益。既然生产力进步造成的经济失衡可以解决,那么就不烦茉莉花革命了。所以,中国政府顶住茉莉花运动有底气。”

我一直以为中国官员是把平民百姓安排去干瓶颈,然后给他们最差的工作环境,最低工资,然后让自己的老婆子女七大姑八大姨去看织布机,垄断市场,赚到超额的利润,再去炒房。原来是我的想法阴暗了,原来他们是为了解决经济瓶颈,整体的经济失衡而殚精竭虑。

“还有,中国区域经济可以调任有能力的官员去解决瓶颈地区问题,而美国无法实行这个制度。中国官员有整体责任,而美国政客只为选区利益争斗。”

我一直以为,调任官员是在搞政治斗争,派系斗争,是在划分势力范围。原来是去解决瓶颈地区问题的,领导人是有整体责任的,多么伟大的体制啊。做了这么多贡献,还让人民误会,多么可爱的官员啊!这让只知道讨好选民的西方政客情何以堪啊!

说说一点个人偏颇的看法,在我看来所谓的系统控制经济学只是人治+官办经济的另一个说法,谁来判断经济瓶颈,谁来去干经济瓶颈,效益低、亏损到什么程度是合理的,是因为腐败亏损还是因为瓶颈亏损,谁来评价判断到底是整体经济增加了还是人民变痛苦了而无法表达?个人觉得官办经济的另一个名字也可以叫做分赃经济,或者叫权利寻租经济。以分赃为诱饵来刺激官办,官办做大后再来更多的分赃。分赃经济的确没有收益和效率的问题,重复低效没有问题,污染环境没有问题,严重亏损没有问题,办大了再说,重要的是自己的口袋饱了后,能跑就跑了。后面呆账坏账谁来买单不用管,反正国家有的是办法,坏账剥离,通货膨胀,工人下岗,苛捐杂税,土地财政(强制拆迁,套牢房奴)。。。,还可以义正言辞,为国家排忧解难,舍小家为大家,等消灭一批人之后,可以把以前做的推到再来一遍。

多么好的发展方式,美国政府不能用?英国不能用?日本不能用?德国也不能用?不敢用罢了。

通宝推:fleep,杀猪杀屁股,
家园 所以说,任何一个政府的职能

都是要解决同一个问题:从那些人那里收,用到哪些地方。

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从短期效果来看无关政体。

生产力的进步必然在某个阶段必然带来剩余人口的增加,目前的欧洲是用社会福利的方式处理,这就产生了大量的低教育程度的年轻人,宁可吃社报也不愿去工作的现状。

而工作的人,为了在分配体系中获取社会的平均收益工资,推动了整个社会物价的上升。

为什么欧洲的麦当劳要比国内的贵一倍,补贴的就是整个流通体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