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养老保险(上) -- 月色溶溶
先来看《说唐演义》第十一回“国远哨聚少华山 叔宝引入承福寺”里,秦琼忽悠王伯当的一段话:
那王伯当道:“如今我陪叔宝兄往长安去看看灯,何如?”叔宝道:“小弟也有此意,同往甚好。”齐国远、李如珪二人齐道:“王兄同行,小弟们愿随鞭镫。”叔宝却不敢应允,心中暗想:“王伯当偶在绿林中走动,却是个斯文人,进长安还可。这两个却是个鲁莽之人,进长安倘有泄露,如何处置?你看那齐国远这副嘴脸,若同到长安,定要惹出事来,决然波及于我。如今要回说去不得,这却又使不得。”
想了一回,只得用粉饰之言搪塞道:“二位贤弟不要去罢,王兄也不是爱功名富贵的人,因此弃了前程,游于四海。我看你二人志向不凡,适才相遇,齐贤弟那等刀法,井井有条,行行有款,我秦琼尽平生技俩,还拦挡不住。蒙邀我山寨来,你看,创立的关隘城池、房屋殿宇,规矩森严,仓禀富足,人丁壮健。隋朝将乱之秋,举少华之众,可得隋家疆土;事若不果,退居此山,足以养老。若与我同到长安看灯,不过戏儿的小事。此去要一月方回,蛇无头而不行,众人散去。二位归来将何为根本?那时岂不归罪于我?所以不去为妙。”
看看秦琼说的什么:退居此山,足以养老。所以,中国人对“养老”是很注重的。在隋唐那样的乱世,大英雄秦叔宝混到落草了,说服搪塞人时还拿“养老”来作说词。
当然,要注重,还是要有条件的,没有条件,你想注重也无从注重。比如以前,如果是“农村户口”,不可能像城里人那样退休后有退休工资拿,那么只好指望“养儿防老”。即使是“居民户口”,法律意义上的“城里人”,可是如果一辈子作的只是“个体户”,没有“单位”,那么也不在国家的养老体系之内,一旦老去,也只好自求多福。
可是现在,情况还真是有了变化。最近,因为一些机缘,我对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和细节有了一些认识。简直是大吃一惊啊!国家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这些年已经有极大进步和改善!
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在积极扩展,覆盖面越来越大。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种体系不熟悉不了解甚至有误解。许多人因为短视,耽误了参加养老保险计划,在时间上损失很大,实在十分可惜。
在这儿,我要发出号召。同志们!只要年龄及格,经济允许,不会交了保险就吃不上饭,你要尽可能地、越早越好地,积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参加。
这儿的“同志们”不包括公务员、教师等群体。对他们来讲,养老保险都统一办了,根本不在个人操心范围之内。这儿说的“养老保险”,也只指国家提供的社会养老保险,不包括那些商业人寿保险。对商业保险我没有一点好感,暂且不提。
虽然我了解的只是浙江省的一些情况,可是我想这么重要的政策,是全国一盘棋的,各地差别应该不大。
为什么我要发出这个号召呢?这儿先开个头,具体理由下回继续。
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养老保险(中):链接出处
真是幸运〉。。。。。
就怕歪嘴和尚把经给念歪了。
不是制度不好,而是怕夜长梦多,30-40年后,谁还会把你P民的利益放在眼里?谁还会信守对P民的承诺?P民有平等的契约权力吗?有监督权?有发言权?
P民什么都没有,只有老老实实去交社保钱,你会去帮那些官老爷门填窟窿?看看股市/房市里面的钱,有太多商业保险和社保的钱。凡是ZF鼓励大家去交的钱,我都从反面去理解。
我是不交社保的,为了小孩上学,勉强交了1年多;现在有学位了,坚决不再交了。
这正是问题所在,误解所在.
等我周末写完再说吧.
立法强制
不交税务局就来罚款
50岁以上,能补缴就补缴,哪怕一次性交10万。
40-50岁以上,能多交就多交。
30-40岁以上,能少交就少交。
20-30岁,能不交就不交。
看看人口结构就知道20-30岁这代只能靠自己养老了。
我的理论很简单:
如果你交了,三、五十年之后,这个国家好了,你是得益者;这个国家完蛋了,大家都倒霉,不光你一个。
如果你不交,三、五十年之后,这个国家好了,你只能看着别人受益;如果这个国家完蛋了,你一年攒个三千、五千,最后也不过是十万、二十万,去掉通胀因素对个人来说也没太大意义,你还是倒霉。
作为普通人,随大流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也不是最坏的选择。
个人的力量太弱小,技能太低下.
不过
‘30-40年后,谁还会把你P民的利益放在眼里?谁还会信守对P民的承诺?P民有平等的契约权力吗?有监督权?有发言权? ’
这些30-40年前也没有
虽然多少觉得月色mm看问题视角和俺们穷人不一样,这个社保还真的交
俺家东北农村,我出钱给父母补交了社保,这样今年4月开始,我娘55岁后每个月有420块钱,我爹5年以后60岁也差不多这么多钱,自己家8亩多地一年给补贴1000多块钱,没有税,他们身体也还挺不错的,他们的生活我都有点羡慕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