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无耻精英的监守自盗 -- mmq
Inside Job,无耻精英和监守自盗同是这部影片的中文译名。个人认为这是近几年来质量最高一部纪录片电影,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实至名归,强烈推荐。
马特达蒙在影片中的提问就像在谍影重重中的打斗一样朴实,但拳拳到肉,招招见血。金融业华丽的画皮被一点点扒下,那些美国政府的经济高管,华尔街巨头,哈佛斯坦福哥伦比亚伯克利等顶尖大学的金融学者们或满嘴谎言,或左顾而言它,或张口结舌,或恼羞成怒。
和我们生活更现实联系的是,影片展现出本质几乎等同于贩毒业的现代金融业,并不仅仅出现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大批在华尔街拉下一屁股屎的人被用高薪请到了中国,在金融创新的名义下,继续熟练的扮演百姓投资吸血鬼的角色。影片结尾以中国银监会主管的评论结束:“为什么一个金融‘工程师’的收入4倍甚至100倍于一个真正的工程师?真正的工程师建设桥梁,金融工程师构建梦想,然而你知道,当这些梦想变成噩梦时,却要由其他人来买单了”。
两周前,从一个在国内投行讨生活的朋友那了解到,这些人什么都没有创造的人嘴角上还没擦干的鲜血——2010年年终奖高达60个月工资,在月薪以北上广市中心一平米房价为计数的情况下。
金融衍生品,本质上是一个风险转嫁的工具。而风险只能被转嫁,而不能被消除,所以AIG卖出了那么多的CDS,等于把风险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次贷危机一发生,即使家大业大也难保不被摧毁。
欧盟已经有动作了,欧洲议会本周一已经通过了一项议案,禁止裸卖空CDS。
按照我的看法,像CDO,CDS这类的金融衍生品根本就不应该存在。贷款机构比如银行必须为它们放出的每一笔贷款负责,而不是通过CDO转嫁到够买CDO的人身上。如果贷款机构不用为放出的贷款负责,那就是严重的风险收益不对等。
而货币是上层建筑。所以通常的道理是离钱越近越赚钱。
还有一个风险补偿的问题,例如必须给飞机驾驶员高工资,防止他们故意疏忽损害巨额资产,对手上掌握数以亿计的货币的人士也是同样道理。
不过,我也不懂.
一种事情可能会有n套可以自圆其说的逻辑来解释,但事实却可能是由第n+1种逻辑导致的。
提供高薪给金融业从业者,这样来防止故意疏忽是一种可以说通的逻辑,可惜事实却不是想象的这样。大部分人都想象不出在危机前,金融机构对出售的金融产品投反向保险,即买这些产品的客户亏的越多,机构则赚的越多。金融业靠这样的利润产生高薪,而不是靠谁为了防止他们犯错来提供高薪的。
揭示出这些我们想象不到,但却真实发生的事实,让我们对金融业有一个真实的认识,而不仅是凭想象抹黑或是谬赞是这部影片的价值之一。
我们了解金融业真的做了什么,再对比一下理论上,书本上说金融业是怎么做的,这样我们可能都会更懂一些金融。
防止出现美国那样,华尔街金融高管转身一变成为政府金融监管者,经济学家丧失学术独立性成为金融掠夺的利益分享者,金融大亨控制话语权和政治影响力,才是治本。
本质是世界经济由正向物质流和反向货币流形成。参与货币流的是上层建筑,如果不能去掉货币,批判容易,没什么用。
而金融业现代的问题却是80年代货币宽松政策的产物,所以,如果说货币存在,衍生品导致的金融危机就必然会出现,或者要防止衍生品导致的金融危机发生就必须消灭货币,是不能成立的。
相反导致了资源的不合理分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这可以从美国的宇航工业和华尔街的对比看出。曾经NASA是美国人最尊重的机构,成为宇航员或者航天工程师是美国青年的梦想。而如今,美国最后一艘航天飞机也退役了,以后只能租用俄罗斯或者其他国家的宇宙飞船进行太空活动。美国60年代能够进行登月,现在却还要努力二十年才能重返月球,因为失去了建造足够大推力火箭的能力。
根据美国国会委员会的一份报告,“美国核安全局(NNSA)丢失了如何制造这种材料的知识,因为在1980年代制造这种材料的工序保留下来的记录极少,而且所有具有相关知识的成员要么退休,要么就离开了。”一些武器专家推测Fogbank是一种氢弹头在原子分裂和聚变阶段使用泡沫材料。美国官员称制造Fogbank需要一种溶解清洁剂,它极易燃烧和爆炸,整个制造过程涉及有毒原料,因此对工人有危险。苏格兰核裁军运动协调员John Ainslie说,“这就像詹姆斯邦德一边读一边破环说明”,他随后加了一句,“也许制造Fogbank的方法是最高机密,因此没有拷贝留下”。NNSA局长Thomas D'Agostino告诉国会委员会,他们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投入了很多钱去制造Fogbank,但还没摸到门槛。有人建议可以向中国求助,中国说不定有几份配方的拷贝。
80年代NASA工程师纷纷涌向华尔街,直到今天,美国优秀人才远离理工学科,国家的重心不再在科研和工业,制造业逐步萎缩。金融行业不能创造社会整体财富,自由主义经济学派认为金融能调节社会良性分配,高效配置社会资源和人才,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现在看来这一说法彻底是错误的,金融不但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反而是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INSIDE JOB》里提到了某券商的操盘手,70年代的时候薪水还养不活一家人,只能下班后去火车站当检票员补贴家用。到了80年代就成了百万富翁。
197X年代时,现代金融发展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这个行业没有那么高薪?显然金融业高薪不是必然。
200x年代初,中国证券行业绝大多数人员收入处于白领的中下层。金融行业高薪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也是极不正常的,不久的将来我们应该能看到理性的回归。
而至于民航飞行员的高薪问题。首先,民航飞行员真不是高薪,这个可以在网络上查询调查中国和美国各航空公司飞行员的收入。其次,飞行员的培养成本相当高,飞行员对于身体心理素质的硬性要求、培养熟练操作飞行器耗费的资源和多年的时间。
金融业这帮蛀虫与骗子。哈哈!
除非能够限制交易量,降低资金的杠杆率,同时,改变目前的绩效考核制度。否则,即使在银行多过米铺的香港,金融行业竞争异常残酷,但金融行业也是高薪。
您不能仅以证券业为例。金融行业在19世纪就是一个高薪的职业了,那时的银行业从业者的收入,以伦敦为例,是其他职业的一倍左右。
金融晴天送伞,锦上添花。它保证最多的资源分配给效率最高的行业。它本身不能带来均衡,它是不均衡的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