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文革中学生人数统计表看“文革耽误了一代人”的谎 -- 天棒

共:💬715 🌺2233 🌵25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8
下页 末页
家园 最后一次回复你了

你好像根本没有看我在说什么,就是一味的自说自话吹嘘文革。

我是认为僵化的考试有缺点,需要改进。但是我认为绝对不应该放弃考试,特别是universal franchise的考试应该是选拔的基础。

至于你说的周围人的评价,这完全没有统一标准,不同群体之间根本没有办法比较。文革那年代的高教资源总数,平均下来每个县每年一两个大学生就不错了吧,一个县十个八个镇,上百个村(或者那时候叫生产队吧),村村都有一个周围人评价高得不得了的学生,该选哪两个?每个县都觉得本县的孩子比隔壁县聪明多了,他的名额该让给我,怎么解决?

要说到“周围的人最了解”,同村的大人长辈,每天忙着干活养家呢,能偶尔串个门打个照面都算不错了,也就看看这孩子是老实还是油滑,勤不勤快,对其文化水平能有什么了解。能够和你说的单位“同事评价”类比的,只能是同学互相投票了,这么搞无论你怎样“方法完善”都是搞笑。

家园 感谢你评价我不老实, 我对你的评价是为文革招魂用心良苦

写东西不论水平如何,直接拿些自己都不信的数字来蒙事,我是没有心情浪费时间的。

数字没有可信,便说自己的逻辑如何坚定屹立,还“你的明白”,难道你这是日本人写文章的用法?

家园 让围观群众自己判断吧,

我看你也把观点表达差不多了,我估计你没有数理和统计方面的经验,所以很多东西你理解起来很困难。

家园 用心良苦是真的,不过主要是为了响应党中央号召

党中央最新精神,把文革的成就说够,错误讲透。——党史第二卷主编,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启华传达中央领导讲话。

错误方面主要由党中央来讲,过去还有一帮伤痕文人也负责讲错误这块,现在伤痕文人不吃香了,就改成由焦国标、张戎这一类的香蕉美国兵在讲这块,估计这位大概也是这个坑里刨食吃的主。

咱作为一民间研究者,主要兴趣就在把文革的成就说够方面,咋地,还想否认,你们都否认了30年,但事实就是事实,谁也抹杀不掉滴,西谚有云:谁也不可能长时间的欺骗所有人。

哭吧你就。

家园 写《剑桥中国史》的英国人居然就信了呵呵
家园 耐耐地,特想自己给自己送朵花!
家园 看不起工农兵大学生,这本来就是中国JY变态的地方。
家园 【整理】重庆号召70多万大学生“再学工农兵”

重庆教委副主任回应70多万大学生“再学工农兵”

   来源: 中新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3/19/c_121206913.htm

  重庆大学生“六个一”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访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委副主任赵为粮

  在校大学生培养与实践相结合是近年来中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2010年末,重庆官方发起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全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求重庆在校大学生在4年就读期间参与种树,带薪实习,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到企业或服务一线做工,开展学军撰写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

  2011年寒假,重庆市教委组织十万大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此间,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副主任赵为粮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采访,阐释这一重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参与社会实践的本质是向人民大众学习

  “几乎所有人都认同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重庆大学生学习工农兵就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载体,工农兵是人民大众的代表,学习工农兵,就是学习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奉献的不平凡的精神,其本质是学习人民大众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面对重庆70多万大学生“再学工农兵”所引发的一些议论,赵为粮说。

  重庆师范大学2008级新媒体专业的苟徽是今年重庆十万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中的一员,来自四川农村的苟徽没有回老家,而是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在重庆主城沙坪坝区曾家镇农安村的“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

  实践活动结束后,苟徽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感触:“在这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生活的7天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理想,看到农安村的栋栋砖瓦楼房、家家门前都有柏油马路,我就想起了家乡人还住着竹条瓦房、走着田间小路;看到每家农户都有自来水、用沼气做饭,我就想着我的家乡人还在挑水烧柴。以前,一个农村孩子能在城市里扎根是一种荣耀,而现在的我想毕业后回到家乡,用知识和汗水改变自家和周边农村人的命运。”

  苟徽的话也让赵为粮深有感触:“现在不少大学生尽管出生在农村,但不少孩子从初中起就在县城或市区的中学住读,之后又考到了大中城市的大学,这样从校门到校门的农村学生其实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知之不多,‘学农’可以促使他们了解国情;而到企业做工,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早进行职业定向和职业规划;‘学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重庆开展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后,一些家长也看到了孩子的变化。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学生张惜晨的家长张春秋向记者讲述了孩子的变化:以前只要一放假,孩子常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而在实践期间孩子每天按时起床上班,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孩子在开始实习时,抱怨每天像个机器人总在重复简单的工作,且责任大。但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回家后的抱怨越来越少,而是向我们描述工作中的快乐和新鲜事,并有了责任心。

  张春秋说:“将平凡的工作干精彩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以前总担心孩子出社会以后眼高手低,通过女儿的变化让我相信,这些90后的孩子们也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精彩来。”

  据重庆市教委等有关部门介绍,在今年启动的大学生实践活动中,当地高校学生踊跃报名,报名人数远远超过实际参加人数,大部分学生家长也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在两家门户网站的民意调查中,支持这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网民均超过70%。

  学工学农学军是重庆特色的育人实践

  赵为粮认为,当下在重庆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有着多种功能:促进高校教改、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再学工农兵”正是立足重庆实际、具有重庆特色的育人实践,重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6个方面开展,瞄准的正是当下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同时也与重庆发展的中心任务和地方实际紧密结合。

  据介绍,重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倡导和支持下进行的。2010年9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2010年12月,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又下发了《全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这在全国省级党委、政府尚属首次。

  赵为粮说,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市情民情,增强大学生与工农大众的感情,提高社会实践能力,鲜活的实践和现实生活是育人最好的教材之一,也是引导和教育青年学生最有力的例证。

  重庆交通大学李雪和周佳的一篇社会实践心得让赵为粮记忆深刻,这篇1000多字的心得讲述了两位大学生在重庆江津破石村一家农户里生火做饭的经过,两位同学用柴火在土灶上烧火做饭的过程颇费一番周折,不但被呛得连连咳嗽,还出了不少洋相。

  赵为粮说,尽管生火做饭是件小事,但从这篇实践心得中可以看到大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和真情实感,完全不同于以往一些“格式化”味道十足的汇报、心得,这说明让学生下乡实现了实践活动初衷,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受到了教育。

  不仅仅是深入农家的大学生受到了教育,那些到政府机关实践的大学生也知道了“头顶光环”的公务员的真正内涵,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察学院08级学生王伟告诉记者,通过在重庆公安局渝北分局沙坪派出所20多天的实践,体验到了警察的艰苦与责任,收获最多的是懂得要甘于平凡和奉献。不少在当地政府机关实习的大学生们说,以前只道考公务员难,现才知道做公务员也难,做好简单的事情、有平和的心态才能做好工作、融入社会。

  除了上述活动,重庆的大学生实践活动还包括组织全市大学生到企业生产和服务一线,与工人一起做工,了解生产流程,提高操作技能,当地已有部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建立起学工活动基地;学军活动则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教学和国防教育活动,重庆警备区和市教委负责选择和建立学军活动基地,选派优秀指战员担任教官。

  深入农村、社区和工矿企业实践的大学生还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重庆的城乡统筹情况、重大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农村增收脱贫情况、“五个重庆”建设情况等内容。

  赵为粮认为,当下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有一些不适应,学生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的情况客观存在,其中既有教材陈旧的原因,也有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的体制性障碍。重庆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职业技能环节的培训,是学与思,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并对其作出制度性的安排,这也正是重庆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记者 郭虹 杜远)

家园 看不看得起,是自身素质决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高考就都取消了。直到1971年,大学才重新开始招生。主要问题是在经历了这样一场动乱后如何招生。由于毛泽东坚决反对高考,中国又恢复了唐以前的推荐制度。大学新生直接从工人、农民和士兵中推荐产生,而不是通过高考。报名者必须当过三年以上工人、农民或士兵。这就是“工农兵大学生”的由来。中央政府把新生名额分配给各部,各省,和部队,再由它们逐级向下分配名额,一级一级地分到工厂、县、和师。毛以为,这样做打破了高校主要招收干部子弟的局面,会给工农子弟更多的上大学的机会。

  但是,很快,干部子弟就又占了新生的多数(Hayhoe, 1996, 100)。原因是,1966年以后,由于所有的大学停止招生,所有干部子弟也都去做了工、农、兵,因此也都具备了工农兵大学生的资格。在1970年,只有不到1%的中国人受过高等教育,而大学的录取名额在中国许多地方不到适龄青年千分之一。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推荐过程由于裙带关系而腐败变质。周雪光认为,1972到1976年,百分之七十通过推荐上大学的学生是干部子女或者有政治背景。[注9]同时,本科学制从四年缩短到两三年。由于在劳动中荒废了学业,以及新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授抱怨说一些大学生的水平还不如高中生。“工农兵学员”是世界教育史里的一大笑柄。

家园 逐篇送花,支持一下!
家园 我们学校的校长就是工农兵大学生,最年轻的院士
家园 对,这个因素也要考虑进去

对,这个因素也要考虑进去

家园 应该是化肥,不上学的很多是去打工了,多干的不是农活.
家园 胡说

工农兵大学生,大部分进去以后赶不上大学课程,因为很多人初高中内容都没学会。我妈妈就是工农兵大学生。她自己就承认,那个大学文凭根本不能算数。我上学的时候,她的能力,辅导到我初中毕业就到头了。

任何事情违背它的客观规律乱搞都是要出乱子的。教育这个事情尤其是这样。现在很多乱象的根源可以说,就是当年的教育问题,造成人才断档,结果80-90年代,很多既无才又无德的人上了位。你还要把这种明明钻不通的牛角尖钻30年。

通宝推:清嘴小麻籽,
家园 工农兵推荐入学?你知道被推荐入学的都是什么人么?

还继续完善...高考不论怎样"万恶",却解决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