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再谈利比亚禁飞区 -- 晨枫
这利比亚禁飞区有几大怪:
1、法国冲在前头,不和盟军通气,抢先动手
2、美国不起劲,开打了女克也回避支持反对派政府的问题
3、盖茨尤其不起劲,开打了,竟然宣布将尽快(“几天内”)将作战指挥移交英法或者北约
4、盖茨警告军事行动扩大到超出联合国决议范围将有害于盟国利益
5、非盟谴责
6、阿盟反悔
7、中俄打酱油
利比亚的空防毫无悬念地被打垮了,利比亚战斗机好像根本没有升空,没有听说被击落的事情。防空雷达和导弹基地估计被打掉很多。不出意料的话,利比亚的天空已经大开。禁飞区的目的在技术层面上已经实现。接下去就是“真相”的时候了。如果支持反对派推翻卡扎菲,那就要继续痛打落水狗,如果真是保护平民,那就应该暂时歇手。
好玩的是,即使开打,女克依然不肯承认反对派政府,大概是法国承认的这个反对派政府不和美国心意,或者说美国担心不具备镇住利比亚的能力。更好玩的是,盖茨宣布,美军将在几天内移交作战控制,交给北约或者英法,特地指出阿拉伯世界对美国主导军事行动的敏感性。这是破天荒第一次。即使在科索沃,美国被拖下水后,也是当仁不让地主导军事行动。战后就没有过一次美军参与的重大军事行动美国部队置于外国指挥之下的。但这一次破例了。要么美国根本也不打算投入多少兵力,第一波之后就只投入象征性的兵力;要么美国认真让英法充这个大头。不过留一两个空军中队是可能的,留一两艘可以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军舰也是可能的,潜艇、航母就别指望了,不可能交给别人指挥的。好像“企业”号最后没有参加行动。
最好玩的是,盖茨对把行动扩大到超出联合国决议范围发出警告,盖茨还否认美国政府内部的分歧,“"Whatever positions people took in that debate, and in that discussion, there was unanimous support for the approach the president had decided on”。
法国在盟军行动之前抢先动手,估计根本没有纳入美军的指挥。这不奇怪,不过也说明了盟军的军事协调程度。接下来美军移交指挥,要是法国接过指挥,难说美军到底会听多少指挥。英军也是一样。如果英法在指挥链上弄不好,这仗就打得热闹了。不可能打败,因为对手是猪一样的卡扎菲,但可能事倍功半。
非盟没有赞同禁飞区,禁飞区行动一开始就谴责了。阿盟出尔反尔,先是赞同禁飞区,这是联合国通过决议的重要理由,一开打又反悔了,现在说是盟军行动超出了阿盟保护平民的意愿。以为这是办家家啊!不管阿盟这是做姿态,还是天真,阿盟改主意对盟军行动的合法性投下阴影。这不足以决定性地改变盟国的政治决定,但华丽形象没有了。
接下来最坐蜡的是法国。估计法国认定这是一个显示法国领导的机会,不顾一切地要动手。法国动手了,英国不动手,就自动放弃对欧洲的政治领导了,所以也只好动手。德国本来就不争这个欧洲政治领导权,对卷入利比亚这一场猫腻更是头怵,所以置身事外。其他盟国打酱油的多,丹麦、荷兰、加拿大,这些都是次要角色,进退都不是太难。但法国只有硬着头皮顶下去,英国陪绑。法国一直吵着要对世界事务政治领导,现在美国“主动”交出领导,看法国的了。法国准备好了吗?
卡塔尔作为唯一的阿拉伯国家参加行动,这是法国说的,没有看到其他地方的证实。就算这是真的,也是值得玩味。卡塔尔、阿联酋这些海湾小国石油财发得钵满盆溢,也买来一个军事现代化,但他们的军队实际上是雇佣军,飞行员都是巴基斯坦人。在海湾多事的时候参合进利比亚的事,难说对国内政治到底是什么作用。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德国坚定的不支持。小丑领导的小丑行为,不同的是这次让他披了面民主大旗在身上,好些国家鉴于所谓道德压力不得已支持。
美国人在这里像是被欧洲拖下水的。中美对于卡和他的反对派多不待见。但是战乱对美国也没有好处。
美国是打酱油不巧要搭买股票。
利比亚本来就不是不愿意和法国做生意,也不是特别刺头,至少最近十年安稳多了,就算换一个完全听话的政府(其实不可能,必然是多个大国博弈之下的产物,只不过法国人当头估计有最大的说话权),他能得到多少更多的利益?存疑。但是法国也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所以肯定事出有因,应该是经过仔细分析和计算的。所以这就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F18,
支援飞机更多了,比如EB18、预警机等
公鸡国里北非人最多了,这时候就要看卡大佐的个人魅力了,如果他还像当年振臂一呼,不用像当年迪斯科舞厅放炸弹,只要那些混混们在公鸡国上大街溜达一圈,点几个轮胎散散心,就够萨科齐喝一壶了。
要是这样也太阴险了
而且O8和女克都好像没这智商啊。难道是胡core指点的?
但要不是这样,实在不好解释啊?阿盟咋能一开炸就反悔呢?美国咋能一开炸就撤退呢?
要北约接手的话,对利比亚的空袭就要大打折扣了。
这保不定就又是一个科索沃,把欧元区又害一把。小克当年就爱干这样阴险的事。盖茨已经明确说了不会投入地面部队。光仍几个炸弹就能让老卡这样的乱世枭雄下台?萨科齐想着要挟持老美一把,别反被老美算计了。
这种政治智商只有幼儿园水平啊,以色列没有大学生水平也有高中生水平。
刚刚在和班加西方面的拉锯战中元气大伤的卡扎菲,如今面临的对手装备更好,战术境界更高,且是多国联手“群殴”。可以说,纯军事考量,如果联军全力以赴,卡扎菲很难支撑太久。
问题是联军未必在一开始就使出全力。自开战至今,美国虽然实际贡献了对卡扎菲打击的主力,却谨慎地躲在法国身后;英国驻法国大使在盛赞“英法团结合作亲密无间”后刻意强调,这“不是一场战争”,而是“盟国、安理会各成员国和阿盟各成员国为确保安理会1973号决议贯彻实施而进行的必要军事行动”;就连最积极的萨科奇也在开战前的最后一次演讲中,不忘加上“外交解决之门依然敞开”的话。
不论联军、邻国还是班加西的反对派,都不愿外国军事干预走得太深、太远,以免重蹈伊拉克、阿富汗的覆辙,很显然,联军轰炸,反政府军地面攻击,才是他们构想的理想模式。
问题是此前的战事表明,反政府军的孱弱和卡扎菲军可谓半斤八两,能否在地面上“自行了断”尚存疑问;这个委员会流品复杂,主席、武装力量总长和外交负责人都是卡扎菲的旧人,名声也不佳,欧美各国对他们也是将信将疑,不敢给予过多的军事扶植。一旦反政府军久战不下,联军也许会不得已直接出手。
种种迹象看,卡扎菲时代的结束只是时间问题。然而从此前的局势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卡扎菲的核心部落,尤其东部几个部落的忠诚度和凝聚力较强,而东南部费赞地区的部落则一直隔岸观火,反对派阵营里也同样派系林立,部族痕迹深厚。
如果盟军“只空不降”,利比亚可能出现东西对峙或部落林立的“索马里化”状态;如果盟军直接在地面出手,或强化其影响力,可能会在战后出现一次有组织、有国际监督和保护的普选,但从阿富汗、伊拉克的前例可知,普选并非民主进程的结束,而往往仅仅是开始,利比亚的部族社会结构、生态不变,普选也不可能带来民主生活和政治稳定,利比亚也许会“伊拉克化”;当然,最糟、也是所有各方都最不想见到的,是出现一个“阿富汗化”的利比亚。
没有一个不复杂的。。。当年老美真的炸不死卡大叔么? 一次炸不死不能继续炸么? 嘿嘿~
卡叔老了,雄心消了,法国的机会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