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重阳之人(一) -- 弦音醉舸
,你所“设计”的途径,我每一条都尝试走过,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号称读遍学校图书馆藏书(年轻气盛,倒不一定是事实),求职简历上明确写着,给我几年时间,我会融贯古今(呵呵,还是年轻),这么些年临床走下来,自己也一直在努力,现在最深的感受是,博学是重要的,但是最基础的东西是对生理病理的认知,这个决定了临床水平的高低,股市里有个理论:“横有多长,竖就有多高”,这个同样适合于医学的学习。
话归正题:你的设计是机械的:“以六纲为归类依据(厥阴、少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重点掌握药性(考虑到商品化潮流及各种因素对药性影响,尽可能删除干扰因素,考虑方、角、对甚至单药处方”,这些细节层面可以花点功夫尝试去做,但是更要紧的是把理论的细节一个个仔细考量(这要一定的悟性和努力的),尽可能将中医的病理弄清楚,将生理弄明白,这些是基础,没有这个功力打底的话,所谓中医只会是空中楼阁,江湖招摇。当然,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也应该努力的去学习,只说这些,谢谢。
读第一遍没仔细,“以六纲为归类依据(厥阴、少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这里面有个常识错误,是“六经”,不是“六纲”。
工科都这么玩(可重复、可验证性与“机械”反复是有本质区别的),我把它抽象抽离出来而已。随便找个人把脉,他的皮厚皮粗,都影响手感(注意,您是过来人,我妹一类是才刚刚上路,我想为她的上路加速,就这样简单:这才有以经方为则,顺带学脉法、舌象;有所进步,则反过来来回揣摩。这来来回回估计需要30年,我只想帮她提到15年内)。
“六纲”之说,我也有所本,您可以搜索一下下面这本书的目录。
第1章六纲(六经)辨证理论
呵呵,我就是个酱油派,方子是肯定不会开的,我妹跟我是有分工的。我只管把江湖骗子的成分滤掉,剩下的言论供我妹考虑。(我们不想穷尽所有药,我们只是先想完全搞懂有限的几种药,用10余年时间)
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弄到同一样的中药材的,不是每本书的药材的度量衡都是一致的。弦音兄如能仔细想想我这话,或许可以明白我的手法中的一些不得已。
,在工科可以玩的很转,但是在中医里面肯定不好使唤,你说的中药的研读,其实这是我的一个强项,学医以来,50%的时间都在尝试解读中药理论,方法是拿十几本古代药学著作堆在一块,解读一个药物时,参考所有著作,然后尝试从中获得一种总结性的药物理解途径,这么做给我带来过很大的帮助,甚至觉得是学习传统医学的捷径,所以我不反对你们花时间在这上面,但是当你这条路继续往下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悖论,你原有的努力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不稳的平台上的,所以就会误入一种歧途:以自己“创新”的理论去理解中医,往往有所小得,便自以为宝。待有偶然的冲击,再抬头时,又会陷入新的迷茫,往往会自觉的将原来自以为宝的一套东西推倒重来,或者就索性陷入以经验为宝的境地,置理论于不闻不问之实用主义境地。
我自己经历过各种困惑,虽然到现在,也谈不上自己技术有多高明,但还是建议你在有限度的情况下,可以如此操作,但不要走火入魔,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你目前设计的达到目标的方向本身就不正确,但我不反对你走一段试试,毕竟走的过程中,总会有所收获的。
我同意您的判断。人生本来就是冒险的征程,自己冒点险,享受生命的过程,这是我的感受(我不敢强加于我妹上,只是学医是她的选择,我能帮则帮一把)。
可能由于各自经历的缘故,你我对“基础”所指并不一致。这不妨碍进一步的交流。我认为的基础稳,就是科学的思维和实践,就是敢于设计试验(包括针对自己),这个试验具有可重复、可验证性(不一定具备商业价值)。我的眼力看到你的文章中的“血”和“气”,可以有所悟。但我不能保证我妹妹有所得,但她如果对经方有过频繁的试验,一定有所得。
我个人认为,除了天气(四时)因素,工业化节奏对个人气血的往复影响,同时值得研究。恰好我个人最近返过来看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顺便翻翻各类医书,试图还原一下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生活节奏,也是未尝不可。
弦音兄的言辞所指,十分恳切。我深表感谢。只是我并非学医,我只是好奇:假定我是一位好问的病人,我妹妹是位医家。她如何能够回答我的问题。
能够顺便收获弦音兄,还有以前的花大熊兄的指点和善意,真是我的福气。在此谢谢各位。有机会再聊。
但是,能流传后世,还得加点哲学的东西好;因为很少人能够有能力发掘和复原历史的细节(这本身就是门技艺),有悟性的人可以凭借哲学之梯体验一把,但是否真正得道,就不得而知。
又是一年。问花大熊兄一个好。
时间真快。一不留神又是一载。
没想到你胞妹也是业内人士,呵呵。
跟师很重要的。少走很多弯路。
我当哥的费点神,把明显的歧途给她去掉。其他的,也只能慢慢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我不是学医学药的料子,具体啥物种记不住。但这一年来,我见了西南和华南两个地方的民间医生用药缓和老年人骨折或中风,具体主药不肯说,大略可以判定为当地的一种常见的有些许毒性的植物。
我有这样一个感受,医者是否可以尽可能多地就地取材,降低成本?——我知道这并不受人欢迎,因为不挣钱。我就这个思路,我不打算鼓励我妹妹挣钱。
现在中医式微。很多地方的国医堂都接受旁听,哪怕是自带干粮的那种。这次去福建开会,就有爱好者到国医堂跟师抄方的。
各大中医院校都有师承计划。争取加入进去。
一般的师傅,也有那么点能学习的。
中医不不是挣钱的机器。但技艺精湛后,绝的可以自由自在的。四十来岁,干四歇三。
弦音的梦想也是如此。
本地药材当然是可以用,而且野生的效果还好。只是医药行政部门有时候会比较无聊。
希望令妹一切顺利
关键是看他后续能否符合中医最基本的精神。取向类比。
此外还能否用这个类比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
否则就是纯“理论”大师
加了一些药上去也是无可非语的。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