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整理】大一统又崩溃了!美科学家或发现新基本粒子 -- 达闻奇
这也要扯上东方西方吗?
敬请指教
虽然大统一理论看上去很美,但事实上大统一理论是不存在的,而且我们也不需要大统一理论。
我这么说看上去有些武断,但这是基于哲学和认知论出发的。人类现有的知识体系,不过是人类认识和自我解释世界的一个手段。只要管用,只要观察到的结果符合这种解释,就“当它是正确的”。而且即使发现了大统一理论,我们还是可以继续问下去,为什么会有这个“大统一”理论?是不是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有没有我们所无法观测的世界,而没有被这个大统一”理论包括进去?如此循环,是无止尽的,所以这样不停的问下去没有意义,倒是不停的推动了科学研究,从而造福(毁灭)人类。
事实上,有了哥德尔定理以后,我们可以认为,稍大一点的系统,都是有不完备性的,至少数学领域是如此的。而数学是科学之科学,是用来指导一切其它科学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稍大一点的系统,都是混沌的、不确定的、相互影响的。
说实话,我对哥德尔定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有几篇文章还是没能读懂,但我认为自己的认知论的哲学观是正确的。
我的另一个帖子就是这个意思,科学不过是人类心理需求的产物。如果大一统真的出现,那实际上否定了人类存在的必要
如果实验的结果和现存理论完全符合,物理学家大概会遗憾叹息,如今他们应该是高兴得很,因为又有事好做啦。
早在1953年,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
“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基本粒子也是无限可分”的论断。
1978年,在夏威夷举行的第七届世界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提议将基本粒子命为“毛粒子”(Maons)。
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格拉肖把新发现的亚夸克粒子命名为“毛粒子”,他说:“因为这与中国的毛泽东有联系。按照他的哲学思想,自然界有无限的层次,在这些层次内一个比一个更小的东西无穷地存在着。因此我想取用他的名字”。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这个句子出自《庄子 天下篇》,是由庄子提出的。 “一尺之捶”,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如是“日取其半”,总有一半留下,所以“万世不竭”。一尺之捶是一有限的物体,但它却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这个辩论讲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有限之中有无限。这是辩证的思想。
墨子说“非半弗,则不动,说在端” ,这个“端,体之无序最前者也”译成现代语就是:不能分为两半的东西是不能砍开的,也就对它不能有所动作,它便是“端”了。其实就是不可分割的意思.这就论证了物质有不可再分割的最原始单位,就相当于古典原子学说中的原子概念。
最后有没有端---即是否存在不可再分割的最原始单位要依赖观察手段,根据测不准理论,观察精度最终会被统计噪声淹没。
所以这个问题无解。
东方还是西方的?
但是这样的东东可以有。
雖然一直覺得莊周是外星悠噠大師 -
聰明祖先逍遙遊記,念老莊的書好像在看星空,海天,簡單講述自然準則和道理,而已,完全沒有要故意維護人類生存的意思,宇宙星雲生滅,往來光陰之間 ... ...
喔才看到大連理工前星期剛發的測 anisotropy(呃,之類
大連理工好啊真是好(無限磕頭崇拜
大统一理论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 即试图用同一组方程式描述人类已知的粒子和力的(也许是部分的)物理性质. 这并不是说从这一理论出发可以推出已知的全部的物理规律, 更没有排除将来发现新的粒子和力(或其他未知)的可能. 物理学家们可不会这么想的. 实在看不出来这种努力在认知论方面有什么不妥之处. 需要不需要这种理论或可讨论, 至于断言它不存在, 实在看不出来你的论断的逻辑基础是什么.
哥德尔定理是关于形式系统的一致性和完备性关系的一组结论. 它只是说用一致的公理系统刻画复杂的完备的理论体系是一种幻想. 简单的说,要么放弃一致性,要么放弃完备性. 实际上科学理论对完备性的最求从来就不是第一位的, 只要能给出可以观测的"预言"就行. 至于公理系统的一致性无法证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这种事多了去了). 说白了,形式理论和物理理论距离十万八千里, 哥德尔定理指导不了大统一理论的研究.
最后,就算"大一点的系统都是混沌的", 那也只是说在很多时候不可预测, 并不是说都是无法描述的. 这也无法支持你的结论.
科学是关于客观规律的学问,但并不是客观规律本身,必然带有人类思维方式的印记。
西方大一统(一根筋)的鼻祖是牛顿,不过这家伙研究到“绝对时空”和“第一推动”就把问题推给后人了。从哲学上反思这一点的人是康德。他和马赫共同启迪了爱因斯坦。而康德一个不合格的学生黑格尔教出了一个更为偏执的学生马克思,在社会科学领域搞牛顿革命,这是题外话。量子力学是由19-20世纪一批最牛最聪明的人创立的,这不用说。不过玻尔和爱因斯坦论战一生的“上帝掷不掷骰子”,背后隐藏的却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碰撞。玻尔家的家徽用的就是太极阴阳鱼,爱因斯坦则是经典一根筋的最后绝唱。随后物理学的发展就是东方思想唱主旋律了,宇称不守恒,杨-米尔斯方程,都是东方思维注入西方病入膏肓的理论体系才挽救了它行将就木的命运。不过西方人不撞南墙不回头,又弄出超弦这类东西来,继续在一根筋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不知几匹牛(顿)马(赫)能拉的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