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六普数据公布后的一些总结兼暂时告别贴 -- 黑岛人
最近遭到的围攻谩骂也算是某从来没遇到过的盛大招待,但这是预料中的事。真正让我生气的是几个监察的结帮拉偏架,和他们能躲在制度后面打黑枪,却甚至可以连个解释都没有。很好,你们成功了。你们留下,我走。
在走之前,有始有终的总结一下人口、计生和民族比例的资料和观点、分析。
1953年一普全国人口58260万人,汉人547,283,057人,占93.94%;各少数民族共35,320,360人,占6.06%
1964年二普全国人口69458万人,汉族人口651,296,368人,占总人口94.22%;各少数民族人口39,883,909人,占5.78%。
1982年三普全国人口100817万人,汉族人口936,703,824人,占93.3%:各少数民族人口67,233,254人,占6.7%。同1964年人口普查数字比较,汉族人口增加285,407,456人,增长43.8%;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7,309,518人,增长68.4%。
1990年四普全国人口113368万人,汉族人口为1,042,482,187人,占91.9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91,200,314人,占8.01%。同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八年间汉族人口增加了101,602,066人,增长10.80%;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3,905,147人,增长35.52%。
2000年五普全国人口126583万人,汉族人口为115940万人,占总人口的91.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6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692万人,增长了11.2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万人,增长了16.70%。
2010年六普全国总人口为共1339724852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首先,六普数据一出,就与2000年五普数据公布后一样,利用两次普查前的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2000年前是利用1995年抽查数据,这次是利用2005年抽查数据)来制造所谓的汉族占全国人口比例急剧下降,少数民族正在“用子宫吞没中国”,而汉族则是在“自宫”的恶毒挑拔之基础就再次崩溃了。
我们阐述一下真实的事实:
从建国以来的六次全国普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暂以所有少数民族的总和为比较对象,以下未有特别指明的情况,皆同)增长曲线有时间的先后性,但总的来说趋势是一致的。而从分别的人口增长率来说,建国初期,汉族一度高于少数民族,而在二普和三普(1964-1982)间的某个时段开始,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率即已超过汉族,整个二普与三普期间,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人口增长率约为1.56:1,请注意,这是在严格的带有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之前就已经发生了的逆转性变化。而之后,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人口增长率之间差距最大的时期出现在三普与四普(1982-1990)之间,大约为3.29:1(当然,这里面有八十年代有一波很大的改族潮的关系),之后增长差距再次转为大幅收窄,四普与五普(1990-2000)间收缩为1.49:1,最近的五普与六普十年间(2000-2010)进一步收缩为1.21:1。
简单审视以上数据即可知,在实行计生政策仍相当严厉的上世纪90年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率差距已略小于没有实际有效的计生政策和措施的60、70年代,而最近十年更是三普以来差距最小的一段时期。而从共和国建国以来整个60余年的时间段看,汉族占全国人口比例仅从93.94%(此已为保守估计,从历史数据趋势可以看出,1952年汉族占全国人口比例应高于1949年)下降为目前的91.51%,共仅下降2.43%,这一主要民族的数据在世界主要国家同期中,除至今仍保持高度单一民族的国家(如日韩朝)外,实际无论是下降的绝对幅度还是相对比例都是最低的。更不用说,在这60余年中,全国大多数少数民族正是在共和国公平甚至是各种优惠照顾的团结政策下,放下了历史的种种心结和忧惧,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迅速融合——我们直率的说——迅速的汉化了。在这种数据和事实面前,还坚持汉族正在迅速失去全国主体民族的地位,计生从长远上看甚至可能导致国家分裂,不仅是可笑的,而且对坚持不肯改口者更应该引起怀疑。
在离开之前,再次提醒所有的朋友们:并不是高喊爱国的人就一定是真的爱国,也不是高喊“为了汉族”的人就一定是“为了汉族”,更不用说真心喊爱国喊“为了汉族”,就一定不会实际上被中国的内外敌人当枪使了。要当心啊!如果有一天,汉族很多人甚至多数人真的把一亿多的少数民族同胞,仅仅因为他们的出身、他们的血缘视为政治上天然的二等公民甚至潜在的敌人,那么他们最终一定会成为敌人。请想一想,到底是谁会喜欢到处去在推广这种被历史一再证明,会自我实现的预言!
其次,计生导致的中国社会提前老龄化的是为了避免人口过多导致社会、环境承受力超过极限而实际崩溃的次优选择,可以说是中国重新复兴与崛起必须付出的代价。就如我们的祖辈,不是乐意生活在一个战争与革命的年代;我们的父辈,也不是陶醉于高积累低消费勒紧裤带的日子;那些是他们为了生存、为了他们后代的生存和更好的生存,而不得不直面正对的挑战。
计生带来的副作用,我们听得够多了,计生的必要性我们也再来看一看吧。中国1964-1982、1982-1990、1990-2000、2000-2010年间的平均人口增长率分别为2.1%,1.48%,1.07%,0.57%,我们假设现实的严格计生政策其实也仅仅让中国的人口增长率自然下降提早了十年左右(只要考虑到即使1982-1900年这二十年前的1.48%的年增长率,甚至就已经低于现在亚洲很多同样人口密度很高的发展中国家,便可知这种假设是相当保守的),粗略计算可知,1990、2000、2010年四、五、六普时点的中国(大陆)人口总数就将分别达到110953万人,137894万人和153379万人!即今天我们至少要多出19407万人!换句话说,计生委标榜计生国策让中国少生了三亿人,确实是有基础而不是空口白话的(当然,显然他们的计算方法比我可不保守多了)。
多至少2亿的三十岁以下的青年、少年、儿童、婴儿,确实,似乎社会年龄结构层次比例要好看很多了,嗯,印度的非洲的更好看,西方天天在夸他们“将”要有大把的人口红利呢。哪位认为计生误国不多生娃不行的先生,出来表示一下吧,你们谁愿意带头去享受一下印度式的人口红利呢?如果没有严格的计生政策,仅仅现在,中国社会就需要提供至少六千万个的新增工作岗位才能容纳那些增加的人口(按以上推算可知,不实行严格计生政策,仅20-28岁年龄段人口就要增加5685万人),谁都知道,中国农村农业的劳动力需求早就饱和了,确切的说,早就超饱和了,即使我们以农业的普遍低竞争力和农民的普遍贫困为代价,总体上仍然保持了低效率的劳动密集性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是三个人的活可以由五个人干。所以新增的岗位只能在第二、三产业中产生和提供,也就是说,要在我们几乎把大半个世界的中低端工业饭碗都打破、抢回了国内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六千万个以上的工作机会!!!这是有人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做到的事情吗?
就算居然我们为了这几亿人找到了足够的工作岗位,那又会是什么工作?血汗工厂,只能是更多更大的血汗工厂!我们真的那么喜欢血汗工厂吗?!以至于有人希望我们会有无数的同胞和他们的后代都会被不得不钉在血汗工厂里,不得脱出!好为了他们脑子里YY的伟大宏图,“永远的占据住从高端到低端的所有工业体系”?!
然后,我还没有说,但不可能不说到,多出2-3亿人口,粮食、水、能源怎么办?中国国内的产量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早就一直接近极限,于是就靠去国际市场买?就算有足够的钱,中国那么大的需求量,从国际市场上几乎很难想象能得到充分满足,更不用说这样中国的脖子就完全被外国强权掐在手里了。而另一个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如印度那样,压缩中下阶层的人均消费量,用普遍的共同贫困来维持一个极低水平上的勉强平衡。
顺便再说一句,反对计生的人往往还是坚决反对转基因作物种植的,根本不顾转基因技术已经是近期内实现农业再突破,保证全国全球食品及其它农作物安全的唯一现实可能了,同样还是缺乏任何科学依据,也拒绝以科学的态度讨论,只凭借着煸动情绪和无端抹黑的手段来恐吓公众。却还到处以道德捍卫者、人民捍卫者自居。要我说,只有一句话评价这种人:比晋惠帝都不如!自己吃饱喝足了,就“怒问”:“何不食肉糜”!
最后,再次阐明一下我对计生政策未来调整与否,如何调整的大致看法。
首先,任何一项针对社会问题的具体政策都不会是也不可能是永远不需要修正的万世之法,计生也不例外。过去三十年它的极大成功正是它现在可以进行一定修正的基础,也是它应该修正的原因。
其次,计生政策是要调整而不是放弃。我们的处境仍然是只有不到世界平均耕地、水等最基础生存资源的三分之一,我们的人口基数仍然有十三亿多,事实上它是一个比当年导致严格计生被迫启动时更大的超级数字,即使考虑到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们的总适宜生育年龄人口绝对数仍然不比当年小多少,而我们的技术也仍然没有可以突破这些基础性限制的质的飞跃。所以,很简单就能推出的一个结论是,我们仍然承受不了社会总生育率过于猛烈的回升。
再次,具体来说,原有计生政策所受最集中也最多的城镇“一胎化”政策,考虑到“夫妻都为独生子女可生二胎”规定影响本来就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进行放宽甚至全面豁免,在政治和宣传上很有利,而对于人口增速反弹的实际影响不大。而同时,城镇计生部门应更多转向优生方面服务,农村计生部门则反而应该加强在偏远地区的计生工作(相当部分贫困地区反而还有大量一家三四个以上孩子的情况),尽量减少三胎及以上的允许范围,向全国二胎化方向趋近。
而再再次,即使是为了以后的社会养老考虑而需要鼓励部分(主要是城镇)家庭能多生育,最好的手段也并不在计生政策本身——事实上90年代以来近二十年计生政策执行力度的放松,与人口增长率继续迅速下降的长期背离状况已经证明,如今决定真实生育意愿的主要原因至少远不止国家的计生法规一个——从长远来看,两性在社会中地位的进一步平等,税务制度从以个人为基础向以家庭为基础转化、保持和促进公立教育的优质廉价,甚至城镇保障房的建设都更重要的多。
今天我要睡了,明天再来,算“暂时告别”吗?
不要不够坚强啊。
真会自己发明新名词啊。。。还是葡萄好,他只是重新定义了“离开”。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导致其生育率的下降
经济才是根本
对于这样一个利益部门,社会舆论不施加影响是不行的.
药监局,食品卫生局的例子,已经说明了靠部门自我调整是不可能的,只能拖到问题爆发.
双独夫妻都可以生两个,结果极少人生两个,大家想一下周围有几个这样的例子.社会的生育意愿很强烈吗?
计生委一直宣称第四次生育高峰来了,来了吗?根本就没来!
0-14岁(1996-2010年出生)人口为22239万,平均每年1483万;而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显示1996-2009年平均每年出生1729万,说明以前的估计是不准确的,是高估了人口增长。
研究人口科学的都知道,只要生育意愿下降了,是很难往回调整的,欧洲日本新加坡台湾韩国的例子,付出了巨大努力,没有成功,都证明了这点!人口政策需要与时具进,不要刻舟求剑,否则只会造成更大的失误.
国家人口战略研究已经要求人口生育率要到1.8,这是要求80%的妇女生二胎,我相信大家都明白,即便是国家允许两胎,也很难达到这个目标,估计还要强制抓人扒屋才行.
计生委一直以第四次生育高峰来临为理由,不肯调整生育政策,结果在人口普查数据面前破功.所谓社会总生育率过于猛烈的回升,也是一个假目标,误导国家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
对于专业的人士 理性的认识
评论就一句:说得好 你理性的阐述 让我摒弃了其他任何幼稚的想法
最近,河里发生了很多事,很多俺喜欢并且敬佩的人离开了。
让俺失望的不是河里的纷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里没有纷争呢?让俺最失望的恰恰是那些选择离开的人,你们的离开,伤害了向你们献花献宝,牵挂你们的文字,喜欢并敬佩你们的人。
自我,过于的自我,自我的有些自以为是了,是这些选择离开的人的最大特色。为不喜欢你的人而离开,为什么不因喜欢你的人而留下呢?毕竟还是喜欢你们的人多嘛!
相对而言,西西河是最好的论坛了,也许正因为西西河的好,我们都过于投入了,动了真感情,也容易伤感情。但,只要是出于真诚,一时的纷争,最多只是一时的不快而已,没必要放在心上;如果不是出于真诚,那么任何的纷争,更是无所谓的。
不想多说了,只能通过献花献宝来表明态度——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多谢参与:这个新发候选主题有效得花数量已达标准,随后将自动转入相应内容版面。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
消费两枚通宝推荐。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多谢参与:这个新发候选主题有效得花数量已达标准,随后将自动转入相应内容版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4;铢钱:4。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4
前天藏南、昨天转基因、今天支持计生。几周之前,酱油群众还懵懂异常,今天只能用一种解释。既然明白了,酱油众自然就不和你争了。
黑岛兄辛苦了,该休息休息了。恕不远送。
务必回来!
打个比方吧。
先进行设定:某人开车行进,前面不远是悬崖。现在他暂时没有看到,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已经发觉危机四伏。
那么他的策略是什么呢?显然现在就要开始放慢速度,而不是等到发现悬崖再说怎么办。反应要不要时间?决定踩刹车制动要不要时间?制动起效,惯性前行到停下来之前要不要时间?
现在教育成本、医疗成本、住房成本、养老成本高企,谁愿意多养孩子?趋势如此,如你所说,恐怕不行。
西西河需要你这样认真写文章的人。你看这么多人为你献过花就该知道大部分人希望你留下,继续写下去。
受到点攻击不算什么,至少说明你的文章影响力大,能触动人的神经。BBS上真正悲催的是忙了半天发文章,结果没人理会,半点涟漪都没有,那只好自己去纠结人品问题还是水平问题了。
一路走好。
欢迎啥时候想通了回来。
不要做这种亲痛仇快的事情。我从在天涯看见你的藏南贴的时候就知道你这个id了。一直以来觉得你都是那种发言非常理性,文风犀利但却不刻薄的人。你的帖子里面总是有理有据,这很好,你走了绝对是一个大损失。不能因为几个拉偏架的就放弃了大家,毕竟大多数都是公平,公正的。
希望您别走,我等还等着看您的新帖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