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回忆起我奶奶讲过的一段民间传说 -- 楚庄王
“寄爷”不是指干爷爷,而是干爸,“寄娘”的老公,发音象“爷”,我的寄娘起源是我小时候吃过她的奶。
我老爸的寄爷(干爹)就是当时的一名新四军干部,解放后甚至到了80年代还有来往的。想起来了,他老婆应该就是我爸的“寄娘”。
做棉袄是不是真的不保暖。。。。。。。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后再穿越回来,是不是就不会骂了,呵呵。
以前我都不知道怎么写,听那个发音还以为是“鸡鸭”,当时足笑了好一阵。不过这个不是后爹,是我爸爸奶妈的丈夫,我想类似于干爹的意思
很好吃,嗯嗯,很好吃
说的是一对母女靠卖卤鸭维持生计,她家男人游手好闲不说,还在外养二奶.女人受不了男人长期的虐待,趁他练铁布衫的时候动了手脚...男人把自己砍死了,女人就他把浸在卤水缸里,从此她家的卤鸭特别的香...女儿出嫁的时候,女人甚至还拿了一小罐卤水给她做嫁妆:把你爸爸带在身边...
这样的故事真让人全身发冷...
孩子一出生,不管是父母双全还是怎么,也不管有没有奶妈,人人都要拜寄爷(干爹)和寄妈(干妈)的。
好像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是拜一位有威望或生活幸福的人,还有一种说法是随机的,早上出门,碰见谁就是谁,即使是乞丐。
很绵软,不结块,但应该不如棉花保暖,否则头部岂不好热?——好吧,我承认我忘了。
载体的作用。。。。
没有棉花,想象衣服是充气的,呵呵,不但保暖,还轻便呢,呵呵。。。。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芦花可以替代棉絮;芦叶可以喂牛;芦杆可以编织凉席;芦根可以入药。
芦苇那东西岂不成了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
但事实是,好像没有人种芦苇为生,这不就从侧面说明了问题吗?
另,最喜欢讲这种故事的都是农村老人和妇女,长期生活和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人民,对于芦花是不是保暖这一生活经验,应该不是向壁虚构的文人可比,你说呢?
还有,据我所知,芦花撕碎后,是不会像棉花那样团状的结构,而且彼此之间并不相互粘结,所以存储不了空气,因此保暖性肯定不如棉花,
我觉得是蛮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