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梁山也激情——3个姑娘和105个爷们儿的燃烧岁月 -- 龙啸九天

共:💬37 🌺24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梁山也激情——3个姑娘和105个爷们儿的燃烧岁月

梁山也激情——3个姑娘和105个爷们儿的燃烧岁月

这是一片血色浪漫的江湖,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是一出属于3个姑娘和105个爷们儿的人生舞台剧。在北宋称为梁山的山头上,108个人用他们酣畅淋漓的快意人生谱写下一章草根也疯狂的传奇。

于是,那座山名垂青史。

于是,那群人如雷贯耳。

于是,当时间的车轮碾过百年的沧桑,那场发生在梁山上传奇般的江湖故事有了一个后人皆知且波澜壮阔的名字——水浒传。

通宝推:一的W一,
家园 (一)我身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一)我身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在这个世界上,历史总是风云际会的。

比如,那个被称作北宋的年代中,一个个有为青年再为这片江湖留下无数关于自己的传说后便名声鹊起。

而一位叫高二的年轻人,同样是在听到这样和那样的传说后便决定克隆这样和那样的人生。

其实,在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很多人都在等待关于自己的传说。

孜孜不倦的等待。

望穿秋水的等待。

等待某种激动人心的大事发生,抑或是某个出人头地的机遇来结束自己乏味至极、空空如也的人生。

那时的高二正是如此。

作为一名京城里的破落户子弟,多才多艺的高二不仅精通使枪弄棒、相扑顽耍,并且对吹拉弹唱、诗词歌赋也有所涉猎。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当时的高二以领先足球鼻祖英国数百年的姿态,把北宋称为“蹴鞠”的一项近似足球的体育运动玩的如火纯青、风生水起,那叫一个英姿飒爽如此多娇,引得无数粉丝竞折腰。

于是,高二有了一个后世熟知的艺名。

高俅。

从历史的现场不经意望去,高俅未来的人生轨迹无疑是要大有所为。

然而很多年后,高俅却用事实雄辩的证明自己无所作为的人生。

甚至是烂泥扶不上墙,狗肉端不上席。

因为年少轻狂的高俅执着坚信这样的人生信条:混,也是一种生活。而他的人生,注定要一如他的本名那样——将“二”字进行到底。

身为京城里资深社会闲人,高俅每天的工作就是反复游走在林林总总的街道以及商户之间,依靠着“拳打敬老院,脚踢幼儿园”的强悍方式去诠释自己“我折腾,我存在”的人生价值最大化。

这样的雷人行径,毋庸置疑的让高俅成为了一只影响市容的过街小老鼠,却无人喊打。

但是,还是有人打了。

打高俅的人,不是别人。

开封府尹。

而促使开封府尹打高俅的幕后推手。

王员外。

事实上,高俅与铁匠出身的王员外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利益冲突。

可高俅却间接的与王员外家的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过节。

高俅在有幸结识王员外的儿子后,便一股脑儿的将自己肚子里连同大肠里的坏水儿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这位懵动怀春的“富二代”。正当王员外的儿子逐渐学会用风花雪月的人生来谱写一曲从“富二代”到“败家子”的社会典型反面教材时,王员外对高俅这个儿子身边的狐朋狗友从心有余悸升级为恶向胆边生。

最终,近乎脑溢血的王员外用一纸文书将高俅送上前往开封府最高法院的第一班地铁。

而秉公执法的开封府尹,也以很猛、很给力的打人方式让高俅领悟到“天非常高、地非常厚、神马都不过是浮云”的人间公理,并责令高俅: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从京城蒸发。

高俅傻眼了。

高俅之所以傻眼,并不是在于自己脊背上多了二十条无关紧要的血印。

至关重要的是,他要离开京城这个生活的N年的地方以及那些多年的酒肉朋友,自此做一名漂泊在北宋年间的“北漂”。

高俅不知道,自己奔向的下一站在哪里。

高俅还不知道,自己身在江湖,江湖却没有他的传说。

我的未来在哪里?

我的未来是不是梦?

是。

不是。

是。

不是。

......

那一年,曾经很黄很暴力的高俅,带着很傻很天真的历史拷问离开了京城,去迎接人生的下一个拐点。

家园 (二)人在囧途

(二)人在囧途

淮西,临淮州。

高俅兴高采烈的与一个人推杯换盏。

柳世权。

其实,上述两人的推杯换盏并代不表着英雄惜英雄,相见恨晚。

而是臭味相投,便称知己。

柳世权,俗称柳大郎,临淮州某赌场CEO,资深社会人氏。

作为临淮州一名具有社会地位的成功人士,柳世权本不应该与高俅这种京城小人物相熟。

但柳世权骨子里却有着和高俅一样彪悍的人生信条。

更甚者,柳世权还以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隔涝”使自己的名字如雷贯耳。

依靠着柳世权的关照,高俅在临淮州找到了生命中的春天。

可是,临淮州的四季并不一直如春。

当高俅在临淮州迎来第三个春天时,高俅的心春如四季。

因为高俅想家了。

抑或说,思乡了。

高俅的家,是京城。

一个曾经埋葬青春的地方。

一个曾经洒下泪水的地方。

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高俅回想起许多年前那些寂寞的春天里,自己在故乡的街上、桥下、田野中,唱起那无人问津歌谣的场景。

故乡的天空是蔚蓝的,故乡的河水是甜的,故乡的姑娘是最美丽的。

只是,现在早已换人间。

高俅便在这样的一声叹息中继续顽固的等待,直到有一天。

那是一个阳关明媚、风和日丽的早上,到处一片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的气象。

由于“哲宗天子因拜南郊,感得风调雨顺,放宽恩,大赦天下”,身负前科的高俅被准许返回京城。

得知消息后,高俅春风得意的笑了。

他奶奶的,什么叫峰回路转、否极泰来、物极必反、风雨之后见彩虹……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董将仕满腹孤疑的看着眼前这位叫高俅的男人。

不错,在董将仕的眼里,高俅无论是长相和作风都很男人,很爷们儿。

但是对于一名长期经营药品生意的正当个体商户来说,这种很男人的男人是不需要的。

董将仕不知道,柳世权为什么把这样一颗定时炸弹托付给自己。

经过三分之一柱香的处心积虑,董将仕只知道应该迅速将定时炸弹巧妙的埋在别人屋檐下——

“小人家下萤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误了足下。我转荐足下与小苏学士处,久后也得个出身。足下意内如何?”

但小苏学士对高俅也不感冒。

甚至是,反感。

因为小苏学士不是别人,正是鼎鼎大名的文豪——苏轼。

苏轼以为,文人墨客和浮浪子弟是根本不可能产生交集的——那叫一个对牛弹琴,鸡同鸭讲。

经过十分之一柱香的不假思索,苏轼把屁股还没有挨到板凳上的高俅推荐给可能会对他产生兴趣的人。

哲宗皇帝的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

王诜。

高俅的人在囧途结束了。

在顺利通过驸马府里HR的面试后,尽管高俅只成为府上的普通随从,日常做一些鸡毛蒜皮、无病呻吟的琐事。

但由于和王诜志同道合的原因,高俅借机将帮闲的本领发挥到极致。

王诜在高俅的主动帮助休闲下,很快与高俅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以至于高俅常常误以为和王诜是一起拿过图钉喂过猪、提过开水浇过花的发小。

当然,跟王诜关系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人物并不止高俅。

更为重要的一个大人物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端王赵佶。

赵佶还有一个在后世更为显赫的名号。

宋徽宗。

一位帝王里最牛B的艺术家。

一位艺术家里最牛B的帝王。

一位帮助高俅顺利攀登到帝国权利顶端的皇帝。

家园 (三)一球成名的国防部长

(三)一球成名的国防部长

说起来,高俅与赵佶的邂逅是充满戏剧性的。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王诜在府上举行了一场小型的生日party。

赵佶作为特邀男嘉宾,自然出席这场宴会。

夜宴之上,歌舞升平。

王诜与赵佶入座相见,那叫一个酒逢知己千杯少。

可正当二人煮酒论英雄正酣时,赵佶因为长期以来肾功能的衰退,一股儿强烈的尿意不由得让赵佶的膀胱打了个哆嗦。

便去解手。

三分之一柱香后,赵佶和自己的膀胱顺利在驸马府的WC中体验到酣畅淋漓的快意人生。

但令赵佶感到更为快意人生的事,发生在王诜的书房里。

当时是赵佶一步三摇晃的路过王诜的书房,以一个出其不意的眼神向里望去。

这惊鸿的一瞥,如获至宝。

不是女人,不是宝马,也不是男人,更不是驸马府上许许多多的珍奇异宝。

只是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做工精致,细巧玲珑。

作为后世中帝王里最牛B的艺术家,赵佶的骨子里一直流淌艺术家的血脉,而他对于艺术制品同样尤为着迷。

很快赵佶的心动了,他对这对儿镇纸狮子产生强烈的占有欲望。

王诜适逢其时的满足了赵佶的欲望。

满足的很有技巧。

王诜不但同意将镇纸狮子送给赵佶,并还以添头的方式将一个更为精美玉龙笔架也送给赵佶。

赵佶顿时眼泪哗哗的——见过做人厚道的,没见过像王诜做人这么厚道的。

于是二人再次勾肩搭背的走向夜宴继续煮酒论英雄。

从事后的角度观望去,正是赵佶这一泡尿的功夫以及那惊鸿的一瞥,才结束高俅无所作为的前半生。

因为将镇纸狮子和玉龙笔架送往端王府的重要任务,准确的落在一个人身上。

高俅。

高俅旁若无人,甚至是目中无人的站在端王府的大堂里。

之所以说旁若无人、目中无人,不是因为高俅傲慢自大。

而是在于高俅身边的确没有一个人,所以眼里自然也就没有人。

端王府上所有的人,都在庭院里陪赵佶踢球。

抑或说,凑数。

尽管退出足坛已经很多年,可在高俅这位北宋足球名宿眼里,端王府里举行的貌似高水平顶级联赛,无疑很弱智,很小儿科。

更尽管当高俅时隔多年后再次亲眼见到最擅长的足球运动时,不由自主的血脉倒流,亢奋无比,直接导致小腿抽筋、胃部痉挛、面部抽搐。

但是,高俅是个下人。

地位很下的人。

终究无缘踏入这场伪顶级联赛中一展身手。

对于上述尴尬局面,无奈的高俅只得手捧镇纸狮子和玉龙笔架的包裹,呆若木鸡般的继续着现场直憋。

现场直憋憋成为了现场直播。

因为足球宿命般的飞到高俅所在方向。

更为确切的说,当时端王府中一位不知名人物以一种不知名的脚法将足球踢给赵佶,可由于力度出现偏差足球脱离轨道。

那只足球,以每小时180公里的速度和不知道是香蕉还是苹果的弧线恶狠狠的直扑向高俅面门。

就在所有人即将为一个足球引发的血案默哀时,奇迹发生了——

高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鸳鸯拐”的诡异脚法将足球极为写意的踢还给赵佶。

足球落地的瞬间,所有人的下巴掉在了地上。

他们无疑被这样的现场直憋到现场直播惊呆了。

包括赵佶。

根据事后赵佶出版的自传中回忆,当时高俅那写意的一脚,很飘逸,很犀利,很亨利;而自己很诧异,很痴迷,很李毅。

也就是从那写意的一脚之后,高俅开始用身体力行诠释一段从草根到一球成名的神话。

在高俅以抓壮丁的形势被拉去端王府与赵佶穿同一条裤子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年仅24哲宗皇帝赵煦百感交集的倒在龙椅上。

而赵煦在停止呼吸之前根本没来得及给北宋王朝撒下龙种。

具有艺术家气质的端王赵佶,在百官的拥簇下被推向帝国的头把交椅。

也就是,宋徽宗。

此时被宋徽宗当为知己的高俅顺利晋升为北宋的国防部长。

时称,高太尉。

那一年,官运亨通的高俅坐在太尉府上回想起一球成名的国防部长,笑的花枝乱颤、趾高气扬。

家园 指正

诸位达人多多指正:)

排版好复杂,那位大大告诉我怎么去掉文章的空行啊

家园 看到这里抚掌大笑耳

“以至于高俅常常误以为自己和王诜是一起拿过图钉喂过猪、提过开水浇过花的发小。”

家园 借古讽今么?

那是一个阳关明媚、风和日丽的早上,到处一片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的气象。

可是,临淮州的四季并不是一直如春。

家园 (四)王进的人生很杯具

(四)王进的人生很杯具

一个人愁容满面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禁军教头,王进。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沿着直线反复的走来走去,那么大多有两种可能。

一、老婆生孩子。二、抓狂了。

很显然,王进不属于前者。

因为王进的府上除了自己年过六旬的老母,再没有第三个可以呼吸的生命体,自然也就没人会给他生出个一男半女来。

而作为北宋一名禁军教头,生性谨慎的王进也是不轻易抓狂的。

可事到如今,王进却不得不抓狂。

甚至是,抓耳挠腮。

抓头皮。

因为有人对他发飙了。

高俅。

在成为太尉不久后,高俅以个人名义发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阅兵仪式,而北宋所有国防人员都被通知务必要参加这场盛典。

为了自己的官位。

为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但王进没有出席这场盛典,并且是唯一缺席的国防人员。

不是王进不想要自己的官位,只是他在半月前因身体新陈代谢出了些小问题,需要在家调养。

高俅果然就生气了,后果那叫一个相当、异常、极其严重。

高太尉当机立断的举起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以精确的角度和残暴的力道点燃了王进裤裆。

王进的屁眼儿顿时感到了一阵近似快感的疼痛。

带着这样难以言喻的疼痛,惆怅不已的王进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杯具。

高俅也觉得王进的人生很杯具。

甚至是餐具。

反正绝不会是洗具。

当高俅看见传说中患病在身的王进红光满面的从太尉府的大门走进来时,不由分说的怒从心头起,他以“推病在家安闲快乐”的罪名责令把王进拉出打的死去活来,活来死去。

当然,对于高俅这样的勃然大怒并不单单是因为王进不给自己面子。

更为重要的是,王进的父亲,曾经的都军教头王升也很不给自己面子。

那是在很多年以前,高俅还是京城里一名默默无闻的小混混,而王升也只是一位以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江湖郎中时,高俅曾煞有其事的将自己的手伸到王升的面前收取保护费。

并且是必须的、肯定的、不容置疑的。

王升最终还是给了,可他给高俅的并不是卖狗皮膏药的血汗钱。

而是一顿乱棒儿。

那时学艺不精的高俅被武艺超群的王升打的屁滚尿流、哭爹喊娘,争当“高跑跑”。

以至于时隔多年以后,每当贵为太尉的高俅想起这年少糗事时,都会导致脑贫血。

高俅以为,既然王进不给面子,而王进的老子又送过棒子。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自己就只能还给王进一顿鞭子了。

皮开肉绽的鞭子。

痛彻心扉的鞭子。

父债子还的鞭子。

王进醍醐灌顶了。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注解了如下一个西方动力学系统中常用的名词。

蝴蝶效应。

王进怎么也想不到,当年父亲的一棒子不但打的高俅卧床三四个月,更是打残了自己如今的前程。

哎,还是老话说的好啊,不是不报,果然是时候未到。

但是,王进的身体终究没有皮开肉绽。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令人大跌眼镜的结果,在于当时在场的大部分国防人员都和王进的私交不错,他们异口同声的用“今日是太尉上任好日头,权免此人这一次”的借口为王进免去了皮肉之灾。

可王进依旧不知道,眦睚必报的高俅会将自己放生吗?

自己的人生会就此迎来转机吗?

王进的心里没底儿。

王进母亲的心里有了底儿。

而且是十足的底儿。

作为一名年过六旬的女性,当王进的母亲听说儿子在太尉府凄凄惨惨戚戚的遭遇后,王进的母亲迅速抹去眼角的泪花并以一个极其爷们儿的姿势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了遥远的方向。

不错,王进的母亲决定让儿子断然脱离高俅的魔掌,像一个爷们儿一样潇洒的奔向祖国其它角落里去添砖加瓦。

他们的目的。

延安府。

他们要投靠的势力。

北宋满门忠烈的种家。

就这样,在一个伸手不见六指的夜晚,王进与自己的母亲抛弃了家中所有贵重家当,只牵着一匹马宿命般的向延安府这个地方一路夺命狂奔。

而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拐角处,由于王进未知的人生轨迹,却引出梁山108将中第一位好汉的粉墨登场。

九纹龙。

史进。

家园 (五) 北宋纹身男

(五) 北宋纹身男

一般来说,北宋的时尚界是不流行纹身的。

而身上有纹身的人,通常会被认为是时尚界的弄潮儿。

史进就堪称北宋时尚界第一弄潮儿。

走在风口浪尖出处的北宋时尚界第一弄潮儿。

作为史家庒里颇有名气的社会青年,血气方刚的史进打小就酷爱使枪弄棒,自认武艺天下无双,而这样莫须有的事实也让史进毫无悬念的成为了史家庄的扛把子。

为了展现一位扛把子背后的孤独和寂寞感,史进无怨无悔的在自己胸口上纹下了九条栩栩如生的龙。

于是,他便有了一个极具市场效应的名号。

九纹龙。

在无数个日夜里,貌似高处不胜寒的史进总是喜欢光着膀子站在史家庄的大门口,露出纹在胸口上那九条栩栩如生的龙,并且嘴里哼着不着调的“哥,只是个传说”,风雨凄迷的幻想着有一天会出现一位绝世高手悄然败在自己的打狗棍法下,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传说。

但是,这样的大人物始终没有出现。

无数位绝世高手总是在不经意间与史进擦肩而过,而史进也就在望穿秋水中踏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

王进不愿与史进擦肩而过。

他要与史进擦出火花。

甚至是擦破皮。

事实上,教头出身的王进的武艺算不上绝世高手,至多算是准绝世高手,而且王进本人也不提倡以暴制暴。

可碰巧的是,一路落荒逃难的他走进了史家庄,机缘巧合的寄宿在了史进家里,并因为母亲身体不适一住便是几日。

更碰巧的是,就在一个风卷云起的早上,当王进第一次看见传说中武艺绝伦的史进无非是个打架斗狠的伪古惑仔时,素来冷静的他热血沸腾了。

抑或说,小宇宙燃烧了。

王进以为,真正的武学集大成者,是要夹着尾巴做人的——那样才是真正的“侠”。

而史进这种武学观念,无疑是脑残的。

电光火石的瞬间,王进悍然决定用自己的生平武学来稍稍教训下眼前这位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轻人。

正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武人动手不动口。

在史进父亲的注视下,PK开始了。

PK结束了。

史进狠狠的倒吸了一口气儿。

通常情况下,跟史进切磋的武人大多会被打的脑部暂时缺氧,所以事后会狠狠的倒吸一口气儿。

但这回狠狠的倒吸一口气儿是史进。

因为史进被王进在一回合之内便打的脑部极度缺氧,那叫一个摧枯拉朽、风卷残云、秋风扫落叶。

史进顿时怅然若失了。

前所未有的怅然若失了。

他想不到自己这么多年来向七八个江湖师傅苦心学习的打狗棍法,敢情他奶奶的原来真只能用来打狗。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史进拜倒在了王进的牛仔裤下,恳求王进收其为徒。

王进最终碍于史家父子的多日照顾,同意把自己的武艺传授给史进。

以倾其所有的方式。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由于王进的悉心调教,史进很快精通了当时所有冷兵器及其招数并顺利升级为一位准绝世高手的扛把子。

可也就是在这时,王进断然离开了史家庄继续向着延安府夺命狂奔。

而史进的父亲,也于不久之后一声叹息的黯然离世了。

对于此时已无依无靠的史进,却在这样伤感的局面中开启了一段真正属于自己的传说。

亲历亲为的传说。

指正
家园 这样好呀,留空,简洁,看着舒服。

没了空行,密密麻麻,更难看。

家园 倒觉得史进活动时期的时尚界还是流行纹身的,

因为不久前有个皇帝,不久后有个号武穆的牛人都纹了。

家园 (六)人性的弱点

(六)人性的弱点

史进若有所思的站在了一棵大树下踩蚂蚁。

踩着从他眼前爬过的每一只蚂蚁。

自深的王进真传后,史进已经很久不用这种方式去虚度花样年华了。

他现在需要踩的不再是蚂蚁,而是无数位身怀绝技并即将出现的江湖人物。

这一次,史进便要与如下三位江湖人物过招。

“神机军师”,朱武。

“跳涧虎”,陈达。

“白花蛇”,杨春。

这样三位名号颇为响亮的江湖人物在聚集了数百号土匪后便驻扎在离史家庄不远的一座山头上,并以打家劫舍的形式使他们的名字理所当然的闻风丧胆了。

这样的一股黑社会势力的意外出现,严重违背了华阴县政府所提倡“让爱,充满华阴”的口号,更是让华阴县公安局局长的屁眼儿感到一阵儿火烧般的疼痛。

最可怕的是,这股黑社会势力将会慢慢吞噬史进在史家庄扛把子的地位。

在踩死大树底下第N只蚂蚁后,史进紧紧的将拳头握在了一起。

风起云涌的他决定号召史家庄3岁到80岁的纯爷们儿,高举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口号去与这股黑社会势力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

陈达信誓旦旦的以为:史进的地盘,由他做主。

不但是由他做主,更要据为己有。

在陈达的眼中,如今是一个以力量搏出位的时代,是靠拳头说话的时代。谁的拳头更硬、更坚不可摧,谁就会拥有更多的金钱和地盘。而华阴县钱多粮广油满缸,看上去是块很美、很秀色可餐的肥肉。

尽管在捕获这样一块肥肉的同时,必须途径史进为首的史家庄。但,凡成大事者,必然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

杨春和朱武不认为陈达是在偏向虎山行。

而是,羊入虎口。

以身饲虎。

因为跟史进比较起来,以武力凶悍著称的陈达那叫一个不自量力、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杨春和朱武苦口婆心的劝陈达:柿子,还是捡软的捏好。

比如,蒲城县就是一个软柿子。

一个万无一失且味道不错的软柿子。

因为那里没有史进。

那里没有传说中,武艺高超、人称“九纹龙”的史进。

但陈达依旧BS了杨春和朱武的苦口婆心,他甚至觉得杨春和朱武很SB——“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只是一个人,须不三头六臂?我不信!”

像历史上所有那些注定的失败者一样,陈达在留下如此壮志豪言后带着一百多个小喽啰向史家庄进发。

史家庄,村北头。

万擂齐鸣,锣鼓喧天。

两个冷酷的男人站在了蓄势待发的沙场上。

骑白马者,头戴干红凹面巾,身披里金生铁甲——“跳涧虎”,陈达。

骑赤马者,头戴一字巾,身披朱红甲——“九纹龙”,史进。

从当时的现场造型大眼望去,这样两个男人的决斗必将是棋逢对手。

可就在一炷香时间后,陈达却被史进像踩蚂蚁一样狠狠的踩在了脚底下。

如杨春和朱武所料般。

听到陈达被抓的消息后,土匪的山头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儿。

作为山头上武力一流、智商三流的二流人物,陈达的被抓无疑会导致土匪们自此失去牛奶面包和信仰,最终树倒猢狲散。

朱武面对陈达被抓的消息却没有乱成一锅粥儿。

反倒是稳如泰山的阻止了“白花蛇”杨春成为下一个陈达。

并不是朱武不打算救陈达与水火之中,只是他决定不用武力去救。

他打算用智力去救。

因为朱武的江湖外号是——“神机军师”。

洞悉人性的他非常了解人性的弱点。

更了解像史进这种将江湖义气挂在嘴上的人的弱点。

致命的弱点。

家园 (八)虽然不黄,但绝对暴力

(八)虽然不黄,但绝对暴力

史进的第一站是渭州。

这个名垂北宋的地方在史进到来后浮出历史的水面。

之所以说渭州会名垂北宋,是因为这里有一个非同凡响的男人。

经略府提辖,鲁达。

作为水浒中声名显赫的男人,鲁达还有一个妇孺皆知的绰号和法名——“花和尚”,鲁智深。

在渭州某间茶馆里,史进和鲁智深纯情邂逅,那场面电力十足,火花四溅。

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的史进被鲁智深的造型所吸引,而鲁智深的相貌也正如他的身材那般:一切器官往粗鲁、彪悍的方向长。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那叫一个虽然不黄,但绝对暴力。

当然,在渭州这片土地上,暴力的人还不止鲁智深一个。

郑屠也很暴力。

郑屠,绰号郑关西,渭州民营企业家,某肉食加工店CEO兼总裁。

在郑屠血腥的一生中,他已经让无数的牛羊在自己的刀下支离破碎。

所以总是跟牲畜过不去的郑屠不可不谓之暴力。

但郑屠除了暴力之外,他还很“黄”。

这样的“黄“来源于一则坊间故事。

那是在渭州寂寞的春天里,郑屠巧遇一位叫金翠莲的姑娘,郑屠随即将金翠莲据为小老婆并白纸黑字的写下金家收取三千贯礼钱的合同。可当金翠莲的身体还没将炕头捂热时,郑屠的大老婆别有用心的把金翠莲赶出郑家的门槛儿,而郑屠更是煞有其事的借合同向金家索要三千贯礼钱。

不错,这正是一场由郑屠自导自演的敲诈勒索民间冤案,并由于郑屠的势力尘封多年。

鲁智深知道了上述民间冤案。

在与史进以及史进的师傅李忠把酒临风过程中,碰巧的从金翠莲口里得知她杯具般的二奶婚姻。

鲁智深果然就怒了。

怒的两眼冒火,双手颤抖。

慷慨激昂的他以为:人可以不要脸,但绝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带着魔鬼般的冲动,鲁智深决定会一会这个很黄、很暴力的郑屠。

鲁智深刚刚的站在郑屠的肉铺前。

通常情况下,如果鲁智深刚刚的站在另一个人面前,大多说明鲁智深有打人的冲动。

鲁智深就想打郑屠。

因为他对金翠莲的做法很不男人。

在确定郑屠的身份后,鲁智深狠狠的将沙包大的拳头铿锵有力的砸在郑屠只有肥肉而没有胸肌的小腹上。

这样彪悍的打架方式,直接导致郑屠在挨到第二拳时就被打的连祖宗十八代都不认识。

更想不起来。

但鲁智深依旧无怨无悔的挥出致命的第三拳。

第三拳准确无误的落在郑屠的太阳穴上。

拳落刹那,郑屠瞬间从这个世界踩着浮云前往到另一个世界里去卖牛羊肉。

郑屠,被停止了呼吸。

被不黄,但绝对暴力的鲁智深用轻描淡写的三拳停止了呼吸,而上述的故事高潮也为水浒留下如是一个经典桥段——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家园 (七)人生,总是在路上

(七)人生,总是在路上

朱武和杨春齐刷刷的跪在史进面前。

乍看上去忠肝义胆、呕心沥血、绝无异心。

但这样的一跪却是耐人寻味。

因为朱武对如下一个词语滚瓜烂熟。

人心似水。

史进的心便似水。

只需要一块小石头就可以波澜壮阔、翻江倒海、掀起浪千层。

当看到朱武和杨春为陈达而一把鼻涕一把泪时,向来注重江湖义气的史进也一把鼻涕一把泪。

史进执着的以为:赏钱诚然多,名声价更高,可若为兄弟故,二者皆可抛。

他二话不说的将陈达放生。

朱武、陈达、杨春顿时抱头痛哭成一团儿,根据当时在场人员回忆,那情景极为感人肺腑,毫无疑问入选本年度10大感动北宋镜头。

当然,对于这场其实由朱武精心编剧的人心苦肉记,最终也获得双赢的局面。

朱武三人与史进很快在酒桌上成为生命及利益的共同体,许多个明月寂寂的夜晚,以上四人对酒当歌、叹人生几何,但愿今生跟着此情走,千里共婵娟。

李吉不愿今生跟着此情走。

他只愿今生跟着荣华富贵走,荣华富贵在哪里,他的人生就在哪里。

作为史家庄的一名普通猎户,李吉的生活并不像他的长相那么磕碜。

但他的人品很磕碜。

甚至,令人作呕。

因为当李吉发现史家庄的扛把子竟然和华阴县的通缉犯蛇鼠一窝时,李吉的眼睛充血了。

这样的充血,是一种“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的充血。

李吉觉得,这是人生千载难逢的暴富机遇,如果可以把朱武三人的行踪举报给华阴县公安局,那么将会发一笔飞来横财。

但是,揭发工作不能在光天化日下明目张胆,只能于月黑风高下悄然无声。

机会到底有吗?

机会需要等待多久?

李吉无从下手。

王四适逢其时的给了李吉下手的机会。

那是接近阴历八月十五的某一天,史进派遣王四邀请朱武三人共赏明月,王四被热情好客的土匪们灌下十斤二锅头。

摇摇晃晃的王四醉倒在返回史家庄的一片草坪上。

李吉居心叵测的出现在这片草坪上。

他不但偷偷拿走王四身上所有赏银,更重要的是,他发现朱武三人与史进的回书。

绝密的回书。

八月十五共赏明月的绝密回书。

于是,李吉的眼睛不再充血,而是血色斑斓。

一场巨大的阴谋如影随形。

八月十五。

皓月当空,凉风习习。

史进在庄园里与朱武三人推杯换盏,热闹非凡。

但很快,一种声音打破和谐。

许多的类似刀剑棍棒的金属撞击声悄然临近庄园。

在无数火把的映射下,类似刀剑棍棒的金属物将庄园照的毛骨悚然。

不错,正是李吉。

在花好月圆的夜晚,李吉大义凛然的揭发了史进与朱武三人的苟且之事。

而华阴县县尉也蓄谋已久的引着两个都头、带着三四百士兵,责无旁贷的将史进的庄园围了个水泄不通。

朱武三人突然一脸挚诚的跪在史进面前。

他们不约而同的请求史进将自己拿下交给华阴县县尉,以求史进脱身。

可史进却不置一词。

抑或说,恨铁不成钢。

因为如果史进将朱武三人交给华阴县县尉,那么无疑背上了卖兄弟求荣的恶名,而所谓的江湖名声也会在众口烁金之下积毁销骨。

史进断然拒绝朱武三人的请求,举起了手中的刀。

一个人最先在史进的刀下停止呼吸。

王四。

尽管事实上,王四也是李吉事件的受害者——当王四发现朱武三人的回书不见时,无奈的他只是对史进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三位头领既然准时赴席,何必回书”。

但他还是在史进的刀下被证明:贪杯和贪财一样有生命危险。

接着是李吉。

再接着,是两个不知姓名的都头。

他们分别由陈达和杨春成功实施头部和身体的分离手术。

在这个机锋处处的杀人夜,史进与朱武三人从酒桌上的称兄道弟成功转型为刀锋上的共同嗜血者,别无选择的踏上华山。

但踏上华山的史进再次怅然若失。

出身清白的他如同后来许许多多被逼上梁山的好汉一样,从骨子里鄙视落草为寇。

史进不知道,华山的这一小步,是否意味着自己的人生会一直草根下去。

史进还不知道,为什么人生总是看似已经在路上,可也总是在这样的路上茫然不知所措。

史进现在知道的只是,奔向延安府去找自己的师傅。

王进。

家园 (九)和尚也疯狂

(九)和尚也疯狂

鲁智深跑路了。

在郑屠停止呼吸以后。

如同江湖上无数的通缉犯一样,鲁智深为了继续呼吸下去,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般选择跑路。

迎着夕阳无限好的风景,鲁智深来到雁门县。

在雁门县的某条街道,鲁智深偶遇金翠莲的父亲,金老汉。

金老汉一家自受到鲁智深打点后,便离开渭州赶往雁门县。在当地,金老汉遇到一位故友,赵员外。这位身价过万的富豪在一顿饭的功夫内就拜倒于金翠莲的石榴裙下,金翠莲因祸得福,顺利实现做二奶的梦想。

当得知上述故事,鲁智深心中那叫一个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想起如今苟延残喘的人生,陷入沉思的鲁智深不知道哪里才是下一步的生机。

赵员外给了鲁智深一个有生机的地方。

而且是个生机勃勃的地方。

赵员外伸出了一根手指,赫然的指向一座山头。

五台山。

更确切的说,是五台山上的文殊院。

赵员外决定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帮助鲁智深在文殊院里寻求短暂的政治庇护。

自此,鲁智深有了“智深”这个意味深长的法名。

文殊院的和尚生活是逍遥自在的。

也是为所欲为的。

剔去头发的鲁智深,从造型方面乍看上去似乎像那么一个和尚,但剔不去的是骨子里的豁达本色。

在文殊院里进行改造的鲁智深不但不讲卫生、喜欢随地大小便,而且也没有每天虔诚的坐在佛祖面前敲着木鱼,嘴里念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等类似的佛经去忏悔自己的彪悍人生。

更甚至,他依旧像以前一样喜欢把二锅头当白开水喝,并在醉酒以后打架闹事损坏了许多寺院里的公共设施。

很快,曾经清净的五台山被鲁智深“和尚也疯狂”的作风搅的鸡犬不宁。

数月后一个百味杂陈的早上,头皮发麻的智真长老决定将鲁智深送往自己师弟所在的东京大相国寺。

临行前,智真长老语重心长的留给鲁智深四句赠言——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时隔N年以后,当鲁智深在钱塘江灵隐寺圆寂时,追忆起这四句简短却又高度概括自己传奇般人生的话,着实让他唏嘘不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