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站队了站队了,贬江朱的站我这边啊(1) -- 达雅
东北工业基地被摧毁
摧毁的原因 实际上未必是经济
一个国家 没有一个强大成熟的工业基地 能靠做买卖强国?
一开始,是有感而发,不吐不快。
到后来,就是命题作文了,已经成为表达的奴隶,甚至成为粉丝傀儡而不自知。
对朱的评价,是纠结在是否顺应民意上吗?我看不是,这些评价出现在离职多年以后,是那些决策产生的结果没有让人满意,他在位、推行那些政策的时候,对他评价好的在普通人中可是占多数。[QUOTE][/QUOTE]
===========================================================
那些下岗者是如何想的?还有广大的农民。。。
刨掉这些,何来对他评价好的在普通人中可是占多数。???
或者以后的核心搭档要一个有中央工作的优势另一个有地方工作的经验。两人合作。局面或者会好一些?
没有足够信息,看不到全局,所以不好简单评论。不过对江朱搞的国企改革实在是极其失败,这不是用杜冷丁治疗咽喉痛,这是砍手指治疗灰指甲,抓大放小就是砍4根留个大拇指。
是80年代的口号,老一代政治家忽悠老一代人民,30年后新一代政治家重新拿出来忽悠新一代人民。
危机实际上很短,就是08年10月份到09年五月份
然后就又开始恢复到危机前的一片繁荣直到今天了
如果四万亿不砸下去,恐怕一直萧条到今天也未可知
那个时候说不定早被剪了羊毛。
你所谓的长周期还是短周期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你所说的下面那个人不理解你的话,你其实也不理解他的话
这个世界现在是比烂
如果中国先倒了,那就是那个被分肉的。
如果本次经济危机是一个很短的周期加上一个很长的周期
你觉着你的判断是不是要修正?
至于能放话说本次危机还未逃出你的判断。
那就是纯搞笑了。
从四万亿搞出来就一只批评不对,一直到现在都两年多了
你说的搞四万亿导致的恶性后果出现了几个?
河里当年那么多人质疑四万亿。现在都没人提了。
更多的是骂老温没有抓住机会产业升级。
河里当年那么多人质疑四万亿。现在都没人提了。
我说明一个问题,你对政府财政安全,银行体系安全没有任何的概念。事实上即使在河里,质疑4万亿的人一直不少,至于你不想看见,那是你的事情。至于社会上,质疑4万亿的就更多了。而在我认识的绝大部分人中,对4万亿的认识和我都是一致的。我对达雅说,我很荣幸,你是我见过的认为中国已经摆脱危机的第一个人,而你是第二个。西河有人云,河里绝大部分人,和这个社会上绝大部分人一样,他们只不过想听自己想听的话而已,然后给自己莫名其妙的信心。看来果然是不幸言中。
你在去年初就说地方财政将会恶化的无以复加。我请问你,大概判断是在几年之后会恶化。能给个确切时间表么?别告诉我五年之后,或者告诉我十年之后。一个时代都过去了。
你在前年底说过,中国以后不会再出现连续几年增长超8%的局面了,我请问你,是几年。
反正大家时间有的是,09年超8%,10年依旧,看情况,今年还是超8%
我请问你到底哪一年会实现你的判断?
当然我不希望你扯你当时说的那两个理由,说什么如果超过8%那就是统计局造假,要么是国家强制拉动。你这两个理由一说,你的话就是彻底圆了,因为只要超过8%那就会是强制拉动。实在不行那就直接说是统计局造假。反正两嘴一开一合都是你说的。
有本事咱就看结果,看看到底从09年开始过了多少年,才会出现你所说的情况。
当时你说的可是金融危机把这个时间突然提前了,言下之意当时就该开始了,到如今马上第三个年头一半过去了,还没出现你说的情况。
另外,当时你说8%的增长对就业的促进没有啥作用。
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帖子讲了去年就业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
实际上我就看了你五六个帖子。全是10年初或者09年底的。
里面有过实际判断的就那么几个。
结果到现在一个都没应验。
时空范围内,人是可以被忽悠的。
比如当时的农村乱收费、白条,教育、医疗改革等,农民现实面对的是一线执行部门、单位和官吏,而对中央那是自革命年代积累起来的、习惯的信任,看到新闻联播慷慨激昂的“地雷阵”说法,只会夸中央大领导“就是好”,几个农民有意识、有能力思考这些负担哪里来的?现实对比下,反过来更企盼、拥护“包青天”。这种背景下的评价、传统习惯认知,虽然有不明真相、被忽悠的成分,但也是真实的存在。
现在受教育程度提高,社会流动性增强,信息交流方便、快捷,原来的“忽悠”方法过时了。不过对个人来说,知不知道究竟未必有直接利害关系。
(俺们这边不是贫困山区,至少算是全国中游吧)高中开始收培养费也是从朱开始的,怎能有好感。
达雅有一句话说得是很对的,白领对于朱的好感是距离产生美,还有就是白领受高房价苦严重。事实是,没有过去的好日子。
我之前和别人争辩的时候,说到过共产党的企业具有养人的社会功能,效率上可能差一点。很多持自由主义的人可能觉得为了这部分闲人,让整个企业的效率降下来了,“全体的纳税人为什么要为这小批人买单呢”,就单个企业来说,这句话无比正确:更多的利润少部分人分,企业高兴,而且能够留下的人也高兴。但是站在被分流的职工的角度呢,难道他们就有原罪,他们的竞争不力的本身就是社会发展造成的?谁让他们该大学的时候,没有关系推荐!!
这就是总经理和总理的区别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了,发达国家制造业其实只需要比较少的人,但是不要忘了人家的服务员也很发达,人口也不多,可以容纳足够的劳动力。 比亚迪的把整条汽车生产线分解成人工,并且成本也能降下来,的确是个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