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风从哪里来 -- 晨枫
自从胡核心上个月答应巴铁五十架飞机,现在各单位加班加点,没有休息日。如果不意外,半年到一年内可以交货。印度的飞机呢?如果选择美国人的飞机,我相信2020年前还是有可能的。选择阵风和台风,那交货期就漫长了。2020年能把120架飞机交完我得写个“服”。就欧洲和法国那航空工业产能,每年几架的量,迅速扩到每年二三十架,我觉得悬。当然印度如果愿意多出点钱,欧洲人或法国人愿意扩产能也是有可能的。问题是扩了之后的产能,到了2020年后,也许就过时了。那会儿,各种丝带开始装备了,市场上四代机的选择也有了。工业基础不是几年就可以迅速扩大的。如果到了2020年,万一中国再向巴铁交付十几架丝带,那到时候,印度又如何应对呢?买来的飞机立刻过时?情何以堪啊!
晨大这里应该是英德意西
航空工业的最大产量由建厂初的基建规模决定。
当初两风的任何一种,年产量都不止个位数吧。
不过说的没错,买来的国防,不怎么靠谱。
估计三哥会考虑用来替换Mig-29K吧?
再加上两风,三哥可真是集邮爱好者啊 :D
而且这么多武器都挤在北京五环那么大的一块地皮里。
倒退50年还有点道理,现在的武器射程已经可以横穿新加坡几个来回了,搞这些名堂吓唬谁呀?
樟宜机场也有F16、支奴干之类的,但只是部分。F15SG我没见过,不清楚在哪里。
怕被马来西亚空军打趴在机场。
新加坡空军的战术目标是2小时消灭马来西亚空军。
http://img.1ting.com/images/special/19/58ae6e1a195035900b7bebb677cd2929.jpg
人家不搞飞机,难道搞中远程地对地核弹来防卫?况且买飞机也是交保护费的其中一种方式。
这么把几家玩于掌上,最后还真可能就跨越了。
也有可能 J20真的 是隐形的 而且是肉眼 的!!!
从来没有听过王菲,这名字都是近来才听说的。邓丽君原来也有一首歌叫《风从哪里来》。
一个工厂的设计产能和实际产能是有区别的。区别的主要是因素是设备利用率和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一个总装厂设计产能如果是50架年,但如果长期只是每年生产几架的话,那么生产线上的人员配置就是按照几架的产能配置,至多十几架,因为配多了人和设备不干活,是要亏钱的。相应的配套厂的对应产品也是按照总装厂的产能来配置,原因是一样的。欧洲的飞机工业的现实情况就是这样的,每年造不了几架。也许设计产能很大,但每年的实际产能就是几架。配置的人员也就是生产那几架的人。量上不去,价格自然就高,这就是欧洲的军品价格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猛一个大订单下来,熟练的工人和工程师哪里找呢,这可不是造玩具,简单培训就可以上手。航空工业的设备都是精密设备,没有几年的培训和实践都称不上熟练工人。举个实际例子,某厂有价值数千万元的数控机床,但操作工几年之内都不能玩转该设备,结果,还得老师傅用老机床慢慢干,结果导致该厂几乎从来不能按照军方要求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工业里面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钱是一回事,东西能不能干出来是另外一回事。国内这几年航空产业投资很大,各厂都在扩建,这样才有核心拍胸脯说50架枭龙的话来,即便这样几乎所有的配套厂都在加班加点。扩建的产能可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发挥作用的。我还是深切怀疑法国人,或欧洲航空联合体在几年内能交货126架的能力。再举个俄罗斯的例子,俄罗斯继承前苏联的航空工业,那个产能20年前跟美国是一拼的。但二十年军方几乎不订货,或者订货很少,结果熟练工人和工程师大量流失,设备闲置生锈报废。现在俄罗斯的航空工业的产能,晨枫可以有更精确的评价。反正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国内现在已经看不上俄罗斯那点玩意儿和航空工业了。当然俄罗斯和乌克兰退休的老工程师或专家们,还是可以发挥余热的。咱们好客,其它不说,好酒管够。跟毛子打交道的企业,这几年的招待酒已经是季度论千件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