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个80后对文革时代的非理性看法(二) -- 河蟹还是河蟹
手工课上,爱因斯坦拿出了自己制作的小板凳,同学们都笑了,老师问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差的板凳吗?”“有的”,爱因斯坦答道,接着从桌子底下,拿出了两个更差的小板凳。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这里的好,不是做的更好,而是组织起来,开始则是行动起来。组织起来了,行动起来了,即使做的再差,也是成功了一大半。
将很多成功了一大半的事情扔掉,真是祸国殃民,值得幸庆的是,还没有完全扔掉,因此,改开的最大成绩就是没有更糟。
凳。
记者:怎么会在食堂工作呢?
程不时:没有办公室。
记者:国家上台的一个项目?
程不时:国家上台的一个项目,但是跑到上海来,现成的办公室没有,就在工厂食堂里头,开吃饭了,大家都收起来,收起来,图纸收起来,然后吃完饭以后再摊出来。还有的地方,有几个组,有一个组放在我们在一个飞机修理工厂,小飞机经常,有两种进厂方式,一种是飞机飞过来修理,有一种是装在箱子里面运过来,一种飞进来,一种爬进来,装飞机的箱子,包装箱,把包装箱里头放两个桌子,一个组就放进去了,就在包装箱里头工作,这有的时候是这样子。文化大革命中间当时有一个口号,先生产后生活,所以我们首先就是忘我的投入设计工作,生活的问题就往后推了,机场里头很多蚊子叮,南方穿短裤,怎么办?用报纸把腿包起来,手包起来,然后在上边画图。
“当时参加研制运十的科技人员正从全国各地来到上海,一切都在组建中.工作条件很差。大食堂是技术人员工作的地方,开饭了就把图纸收起来,吃完饭再把图纸铺开继续工作。有些设计组只能在包装箱里工作,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库。经过全体人员的艰苦奋战,1976年第一架运十诞生了,并于1978年在陕西省耀县进行了飞机结构的静力试验。我和另外几位飞行员来到试验现场。当时外界议论纷纷,认为运十客机的结构静力试验将以失败而告终。在强大的压力下,工程设计人员排除各种干扰,进行了试验。
运十飞机研制初期没有固定工作场所,设计工作在飞机修理厂的食堂里进行。“开饭前收拾好图纸资料,吃完饭再重新打开。许多大型技术讨论会也在食堂进行。有的设计组甚至在装运战斗机的空包装箱内工作。”雷世豪回忆说。
这些文字是百度“运十 设计零件 食堂” 来的。
Alarm经常批评这个系那个报的刀笔吏给TG造谣,看来自己也学有所成了。不过Alarm也可能有我们不知道的公开资料,能不能赏光给开开眼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入目满眼绿啊
http://ww3.sinaimg.cn/large/858bfba6jw1dj235flvgoj.jpg
好像,刚刚又增加了几颗草
现在只不过是开始,以后会越发势不两立。举个例子吧:
能爆出 “运10的零件设计一部分由食堂的大师傅设计” 这种猛料来,实在不知到该怎么给您分类了。
极为熟练。
花你的认真精神! 就是要这样拿出牢靠的证据戳穿谎言。
只比航程是吧?那干嘛不去和Tu95比航程?脱胎于Tu95的Tu114客机是什么时候退出航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