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走资派的前世今生之二.种子里的特洛伊木马 -- 史文恭

共:💬95 🌺740 🌵6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爽好爽。征服者的红利令人向往
家园 世界上是否有革命党能保持住本色乃至是否存在本色是一个更大

更胡搅蛮缠的问题

我对TG有信心,它一直就是这样

家园 【权力的味道】

记者去延安采访回到重庆纷纷发稿赞扬延安的清廉,抨击重庆的糜烂。

宋美龄将记者找去了解情况。在听完介绍后说:假定你们所说的一切是真的,那也只能说明他们还没尝过权力的味道。

又是这种没出处的小故事

家园 上海的不少洋房,也差不多结局
家园 宋国母不经意间总是能散发出一股洋蜡烛灭了之后的臭味
家园 不,老公鲨拿着宋国母的裹脚布一脸鄙夷地说,

看,这是俺老娘玩剩下的,你倒当捡到宝了。

可见当今史学派之尴尬,简直是左右共猪之啊哈哈。。。

阳光派的原则之一就是只能一面脸被人打得象猪头,决不可左右两面都被人打得象猪头。

家园 官僚资本是没收充公的

西湖边大一些的建筑,恐怕大多当年要么是国民党政府所有的,要么是权贵家族的吧。没收充公以后由政府或军队在此驻扎或办公不是很合理吗?不然怎么着,去抢民宅住?

还有一些是私人捐赠的,比如刘庄外链出处

1950年高三学生刘启言参军离开刘庄,他觉得那时刘庄已经开始破败,建筑年久失修,父亲去世后家里靠典当、出租房产为生,常住刘庄只有他和母亲以及几个佣人,所其母亲1953年将刘庄捐赠给国家。

据当时刘庄警卫汪龙和告诉中新网记者,1953年毛泽东解放后第一次来杭州时就住在刘庄,在汪龙和的记忆里,当时的刘庄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是破烂不堪的。“那时候的刘庄只有一层楼,刮风的时候楼板都在响。”

可见现在的好地方好风光,当年未必如此。西湖边的好些地方,还是五十年代平坟迁坟开辟出来的。这是城市扩张过程中必然的,大概全国都一样。我父亲他们单位(不是在杭州啊)就是五十年代平了当年的乱坟岗建起来的。直到七十年代大兴土木的时候,还挖出了很多尸骨。过去属于市郊,现在是靠近市区中心的地带了。老城区很小的,六十年间不知道扩展了多少倍。

家园 人家绿水说你引用的文章被当事人王幼平否认了。

又查了一下你这引文的出处。原始出处似乎是“《知情者说》,陈敦德著”。

不过他也澄清了一个“趣闻”:“现在社会上一些书刊发表的文章说我们这些大使曾演习如何呈递国书,有些文章甚至指名道姓说×××扮演大使,王幼平扮演国王。这完全是杜撰,根本没有这回事。”

你还准备引用吗?

家园 国姨吧?
家园 没权力吗? 不说别的解放区,好歹光边区也有个150万人呢

现在手里要有个150万人的县长市长,日子估计也挺滋润吧。

家园 你压根不知道新加坡有驻军,你拿什么说啊!

你不知道 新加坡有驻军,你从什么地方得出逻辑?还逻辑呢。

你自己对东南亚驻军一无所知,你谈什么谈,你压根就没资格谈逻辑。

你不就是想把自己摘出来呗,生怕大家伙知道你无知罢了,还舔着脸说人家无知。

千万别舔着脸跟我做同盟军,跟你这么无知的人还有脸说人家无知的人做同盟军,我丢不起这人。

"“你凭什么提出核心问题?”——凭对楼主逻辑漏洞的分析。

重复一次:

——楼主的首帖说得很明白,是美国“要在南海驻军”,然后引申出对中国政策的批评。

——但是如果照你所说,美国一直常年驻扎,那情况根本就没什么变化啊,这种批评不是莫名其妙么。

——所以,我很高兴看到你和楼主互相矛盾。

看着两个论辩对手互相矛盾,我很轻松。你在反驳楼主,我和你是同盟军啊。

没有逻辑的对手太容易对付了,让他们互相驳斥就可以了。

谢谢你再次驳斥楼主。"

家园 按照您的逻辑,当年国民党达官贵人住得地方

如今TG也得老地方继续住,那两者有区别吗?

另外关于刘庄,请实地考察后再发言,至少俺在里面呆过不少时间,很多建筑可不是建国后才建设的。

据当时刘庄警卫汪龙和告诉中新网记者,1953年毛泽东解放后第一次来杭州时就住在刘庄,在汪龙和的记忆里,当时的刘庄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是破烂不堪的。“那时候的刘庄只有一层楼,刮风的时候楼板都在响。”

第一,刘庄基本都是平房,是按照江南园林修建的,如果拿摩天大楼的角度看,他的确够的上破烂不堪。第二,老房子如果没有精心照料,肯定会有破损,刮风的时候楼板响可是所有木质结构房子的通病。考虑到50年左右处于社会动荡期,没有妥善照料的房子完全可以达到您说那个情况。

家园 耍这些文字游戏有意思吗?

周恩来问道:“没有我在西花厅的办公室大,却比那边还阔气。我说要因陋就简的,为什么要搞得这么豪华?”副部长李克农笑了:“总理,这是旧物利用,我们毋须添置新的。这些红木古董都是北洋政府外交部的。”

周恩来说:“我今天告诉你们,在我当外交部长的任内不得建造新的外交部大楼,也不许增添更多的房子和办公用具,这些就很好嘛!一定要勤俭办外交。”……”

这段还好叙述平实没有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

政协的筹备期间,有一次东哥,周公,胡服,朱老总和任弼时这五大书记开会后出来,往怀仁堂走,快到门口的时候,东哥突然停住了脚步,问身边跟随的警卫员李凤华:”你到这里来过吗?” -----措手不及的李凤华一下子风中凌乱了,---他只好认真地说,没来过.东哥听到回答后,郑重其事,好像长辈告诉晚辈一件重要而又必须记住的大事一样,说:”这里,过去是皇帝住过的地方.”说完,东哥愉快地笑了.五大书记们也都笑了.

对比起来这段就有意思了,连当事人说话时的态度都言之凿凿,最后还“愉快的笑了”,好像自己在场一样,这种史料也能拿来做证据?

家园 呵呵,这种史料嘛。。

也就是某个记者对当事人李凤华的采访记录。您说可不可信呢?

家园 说过什么话我没有意见,但我反对加上这种文学性质的文字

-政协的筹备期间,有一次东哥,周公,胡服,朱老总和任弼时这五大书记开会后出来,往怀仁堂走,快到门口的时候,东哥突然停住了脚步,问身边跟随的警卫员李凤华:”你到这里来过吗?” -----措手不及的李凤华一下子风中凌乱了,---他只好认真地说,没来过.东哥听到回答后,郑重其事,好像长辈告诉晚辈一件重要而又必须记住的大事一样,说:”这里,过去是皇帝住过的地方.”说完,东哥愉快地笑了.五大书记们也都笑了.

如果把这段文字改成:

政协的筹备期间,有一次东哥,周公,胡服,朱老总和任弼时这五大书记开会后出来,往怀仁堂走,快到门口的时候,东哥停住了脚步,问身边跟随的警卫员李凤华:”你到这里来过吗?” 李凤华一下子风中凌乱了,说,没来过.东哥听到回答后,说:”这里,过去是皇帝住过的地方.”说完,东哥和五大书记们都笑了。

您觉得事实上有变化上吗?所要表达的意思又有变化吗?您所阅读的史料比我多,知道什么是春秋笔法,什么是一字见褒贬,希望您在研究当事人的言论之时,尽量把这些无意义的东西去掉。

通宝推:黑岛人,2313234454dfsd,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