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战争中的偶然(中途岛海战) -- texasredneck
日本在41、42年的这几种主力机种,97式设计于1935年、1937年服役,99式设计于1936年、1939年服役,著名的零式则设计于1937年、1940年服役。在那个时期,还很少有飞机有自封油箱以及其他一些防护措施(这几项措施都是在不列颠空战开始后才陆续被大量应用),日本飞机一开始没考虑装这些设备很自然。
而且,无奈日本飞机发动机一直都不给力,以零式为例,它那个950马力的发动机要达到军方的大航程和高机动的要求,只能在防护性能上牺牲,除此之外还包括使用更轻但是更易燃的铝镁合金以及使用钻孔骨架等等。
当然那些日本飞机设计师还是能紧跟形势,等发动机马力一上来,到了零战52型,防弹玻璃、座舱装甲、自封油箱等全都来了。然而到那时也只是聊胜于无了。
首先,南云并没有在中途岛押上自己钱包里所有的钱,否则日军就赢了。
其次,斯普鲁恩斯家的金矿才开工,要一年以后才出金子。如果输了,下次是一年以后。
山本压力大,斯普鲁恩斯压力也不小。
现在的我们知道英国能挺过二战,1940年的丘吉尔不知道。
现在的我们知道苏联必定在二战中获胜,1941年11月的斯大林未必。
现在的我们知道志愿军在朝鲜获胜了,1950年10月的毛泽东不知道。
del
比如航程,机动性能,当然装甲这些玩意都有了,但是后来的美国飞机不仅装甲皮实,而且机动性能,速度这些指标都超过日本飞机,再加上飞行员素质的巨大差距,日本怎么玩啊!
另外日本的汽油也不行,德国的差不多,战后美国拿日本德国的飞机装上美军用的汽油测试,结果最大飞行速度,最大航程这些指标都有相当的改善。一句话,美国的汽油就是杂质少,发热量高,老美的工业真不是盖的!
就是在开战初期倾尽全力给美国施加压力,最后希望美国和他谈判,承认日本的既得利益。
上世纪初和沙俄就是这么干的,结果日本赢了,就以为这个招数可以屡试不爽,对英美也可以,最后把自己陷进去了。
现在有说法,就是日本对沙俄的战争虽然赢了,但日本付出的代价极大,而且战后沙俄一没割地,二没赔款,日本反而把自己搞得很穷。
当时来了个东京“日比谷烧打事件”,英美鬼畜倒了霉。其实就是觉得该抢的没抢到,俄国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我本部在欧洲,你过来啊。
具体多少我也没有地方去查,日本就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动员了自己的全部精华,山本也明白玩消耗战日本耗不起。
就算有一部分油在国内加,200万吨油也得带一百艘以上的油船跟着,日本舰队就只能护卫这些油船了。我估计20万吨都有得多。
俺试试能不能查到。
《中途岛海战》一书中有这么两段:
这可能就是200万吨的来源了。
不过战时和和平时期耗油量是大不同的。
按同一本书中提到日本舰队发动攻击时加了一次油,返程时加了一次油,可以认为连在本土加了三次油。其中最大的大和号在网上可查到装重油4210吨,加上其他油料大约4300吨,那么这次出击大和号烧了一万三千吨油。
但这是日本出动舰队中最大的舰了,下面航母一级,最大的加贺号耗油查不到,它是91000马力,大和号是15万多马力。按马力比例算大约耗油接近7000吨,再下面是长门号一级,八万马力耗油6千八。巡洋舰驱逐舰就更少了。
用上面引用的舰数估算,11艘战列舰按平均八千吨算,8.8万吨,8航母按一万吨算,8万吨;巡洋舰二十二艘按6千就是13万2千吨;驱逐舰六十五艘按三千算约20万吨(算到这里以前估的不超过20万是大大地错了)。
这些舰共106艘,大约占总舰数一半,耗油50万吨,其他一半是潜艇、运输船等,耗油肯定没这么多,加上飞机的耗油总数不会超过100万吨,这数量也不小了。虽然算得粗误差大,但我认为是往宽估了,应该没这么多。
最后,同一本书中最后面日本为中途岛,包括阿留申的全部舰名,其中只找到18艘油船。
当然算这个没什么意义,今天不用上班闲得慌,只为脑子里对现代化战争消耗有个印象。
回看中国大庆出油后,中国宣布石油已经基本实现自给,那时大庆年产多少?400万吨。也就是说那时有人送给中国一个全套舰队也没法到远海打仗。
大和最大载油量该是6400吨左右。
其他战列舰最大载油4000来吨算是正常。。。
但高速时油耗大增,航程都大大下降,战列舰们没怎么机动,
但那些航母/驯洋/驱逐都是在美机攻击下不断机动加后来逃命,
油耗要增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