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一名吃货的旧文旧事:被时光过滤的记忆 -- 伪叔叔
贴一些曾经纪念自己三十岁的吃货游记,因为看了诸位的美食美文,觉得这世界更美好了许多,所以回应一些,顺便积攒人品。
-----------------------------伪叔叔的分割线---------------
而立之后,作为不再年轻的补偿,我们有权力开始回忆而不被自己鄙视。。。
从某个时候开始,出游的时候,再也不喜欢拍照留念,不是摄影达人,也很少有可供自赏的所谓作品。留念对于我,是一种强制的记忆,与其体现动物性占有欲的到此一游,倒不如让时光来慢慢过滤,记得住的,便是值得被记住的。
是为序。
----------------------------------------------------------
篇一【巴塞罗那】
把巴塞罗那当作回忆的第一站,是因为我实在喜欢这座明媚的城市吧。
明媚,是描述巴塞罗那最恰当的形容词。气候是天赐的,阳光充足,春湿秋润,冬暖夏凉。整个城市的线条也一如气候的柔和,没有欧洲其他城市的森严和冷峻,而这柔和与浪漫发展到了极致,就融汇出高迪大师不朽的魔术般的公寓、公园和教堂。生活的节奏在这里刻意的被舒缓了,而舒缓的节奏中却时常跳跃着弗拉明戈舞蹈所代表的随性和激情。这一切,恰如其分的烘托出一个风情万种的形象,正如随处可见的,惊艳到让我麻木的西班牙女郎。
视觉在这里可不是唯一的享受,对于我们这样的饕客,美食才是王道。
凭着一本Lonely Planet的旅游指南,在街头巷尾中穿梭着。大市场是一定要去的,海鲜和水果集中的地方,摊位相连着排挡和餐馆,想吃什么,前面点了,后面马上就上桌,动手的时候不必矜持,大快朵颐才是对他们/它们的尊敬。
也曾去那传说中的名店,密密麻麻的悬挂着名人光临的照片,如果认得全那些面孔,这几乎就是近现代史的旁证。名店里的加泰隆尼亚烤乳猪和黑乎乎的墨鱼汁海鲜饭,也就吃个新鲜好奇,尽管味道平心而论也不错。真正的惊喜是在邮局后面的小巷子里,晚上八点半还没开业的小店,一份前后加起来五道菜的个人套餐,那鱼汤鲜得要让人掉眉毛的。我的趣事也发生在这里,头天觉得主菜海鲜饭太咸了,捏着两个手指试图告诉不懂英文的老板,盐只要一点就好了。。。第二天再去吃的时候,发现比昨天还咸,大概老板认为我希望他再加一撮盐。。。囧。
那里的咖啡文化却是薄弱的,天热,在街头坐下,想要一杯Ice Coffee,看着她皱着眉头去吧台,再看她面容古怪的端上热咖啡和一个玻璃杯,里面是三个冰块。。。西班牙也有类似于广东的茶点,叫Tapa Tapa,大部分是用海鲜奶油面粉等为原料,或煎或炸而成,香酥可口。避过正餐的时间(中饭是下午三点,晚饭是晚上九点后),行累之余,可以随意Tapa Tapa的馆子坐坐吃吃,爽到一脸呆笑。
不怕晒黑的话,一定要去游艇港口走走停停,海天一色的蓝,云朵和游艇点缀的白,随着阵阵的海风,一齐荡漾在止不住微笑的眉眼中。。。
忘不了,是因为第二次去巴基斯坦的时候,摄氏52度的极端体验吧。
那是个让我感情复杂的地方。不可否认的,难免会有发达程度差异而凸显的优越感,会有宗教文化隔阂造就的距离感,也会有天气不适水土不服的排斥感,但是,这些都抵不过朋友家族的热情好客,抹不去当地民众和官方对中国人的亲近友善,更加挡不住本土肉肴(不是菜肴)的浓烈香气。
前后两次一共十多天的时间,没有下过一滴雨,而且六月份的炎热几乎要让我窒息。除了夜间和迫不得已的商务安排,我哪儿都不想去,可是宾馆的空调还是因为时不时的停电而无法安抚平息我的燥热。那个最漫长的停电三小时的夜晚,侧躺在床上,汗水止不住的奔淌过我的眼帘,已经是深夜的最凉快的时候了,38度。
毕竟是难得一去的地方,酷暑也没有挡住游兴和胃口。
很幸运的,我并不是一个单纯陌生的游人,而是成为被朋友家族盛情款待的客人。一路从北到南,都是他们驾车带着我,所以能够零距离的接触他们的文化他们的生活。
北方的旁遮普省巴基斯坦最富裕的省份,首府拉合尔也就相当于中国的广州,巧的是,拉合尔在当地也有美食之城的赞誉。尽管也号称“花园城市”,不过是市区有类似于白马河蜿蜒穿过罢了,绿化程度远远不如福州,因此一点都没有引起我的赞叹,让身旁的友人有点讪讪然。古时莫卧儿王朝曾定都于此,留下来相当规模的古堡,可惜除了几座大理石砌成的宫殿和典型的伊斯兰风格之外,我们这些来自中国对于“宏大、皇家。。。”早就有了审美疲劳的人,并不会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对于美食,我们就专心的多了。
我是肉控,刚好拉合尔的烹调也绝不以蔬菜见长,每次吃饭,有限的蔬菜就是几片切好的黄瓜和不红的西红柿,那些炖得极烂的豆类,可谓之糊而不宜冠以“菜”名。不过,这里绝对是肉食者的圣地,尤其是BBQ的天堂。市中心有占地数千平米的露天美食广场,边缘是一溜儿的各式明炉烧烤,炖煮的厨房和包厢在广场的内侧,而占据广场大部分面积的,是各式各样的床。是的,我没写错,是床。据马未都先生的讲座,床常用为坐具而非卧具。在这个美食广场上,食客们拖家带口呼朋引伴,闲坐于胡床,倚身于锦墩,星月为伴夜不寂,无酒有肉也尽欢。此刻此景,已无需赘述无数种香料和油脂融合迸发的香气,也不必化身为豺狼和蔡澜,那羔羊肉就自动送上前了,相较于那享受,其价格几可忽略不计。
肉食之余,面食也是精彩的,酱料更是无敌的。各式各样的大饼,可不止我们熟知的新疆馕那几种。我独爱左手握剑(把混合香料的牛肉糜包裹在细剑上烧烤),右手持CHAPATTI大饼,用饼扯下一块牛肉,沾着百炖千滚的浓郁酱汁,豪爽的送入口中。面饼、牛肉和酱汁,果真是王道,此诚为另外一个姓麦的叔叔用巨大的商业成就证明过了。
离开拉合尔,跟随朋友来到他的家乡穆尔棠。这次不让住酒店里,一定要被安排住到他们的家里。他的老母亲亲自下厨炖煮出酥烂的类似“罗汉斋”的什锦蔬菜,和传统的豆糊,配着面饼和炒饭,体验了难得的无肉的一顿,当然,也仅此一顿无肉。穆尔棠地区的名产是芒果,好多芒果,真的好多芒果,多到我们每天变换着不同的花样来吃它们。我第一次像小时候吃柑一样,把芒果切一个小口,然后用一双熊掌蹂躏着大芒果,把果肉和果汁都吮吸干净。夜间再去当地出名的甜品一条街,心满意足的喝下三大杯芒果冻。
最南边的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却也是治安最不好的城市,甚至还比不过恐怖行动频繁的边疆地区。普通的商业旅行,我们却被告诫出门除了司机最好还要带上警卫,而那些警卫,甚至是在职的警察所兼职的。对于一个连高档面包店门口都要来福枪来守卫的城市,我们实在无心观赏,尽管,印度洋北岸的风光有着不逊于地中海的迤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布拉格就像是家传的首饰,它或许并不贵重,式样更谈不上新颖,却始终是你的favorite。
对于我,也是一样一样的,无论是行动,还是心动的回忆。这座城市始终在召唤着我,让我恋慕,以至于在我第二次站在它的街头,竟然有了“我回来了”的平安喜乐。
那种感觉其实在距离布拉格两小时车程的小镇皮尔森就开始了。
皮尔森直译过来就是“啤酒”或者“青啤”的意思,这个单词在德语中也是通用的。那是个非常朴素的小镇,其实称呼它为小镇,只是出于中国人的习惯,在当地人眼里,这可是捷克啤酒的故乡,也是斯柯达汽车的原产地。初次拜访它的时候,我们漫无目的的闲逛,正巧碰上当地人下班,在一家肉联店排队买香肠。出于敏感,我们立刻也加入队伍,果不其然,以相对于西欧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了我们在著名的香肠之国德国都吃不太到如此之好的小蒜肠。兴奋之下,便旁若无人的当街啃了起来。这种兴奋,在味蕾得到被轰炸被包围而满足的同时,渐渐升华为幸福。我的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然而在第二次到访的时候,这种幸福居然还能得到延续和扩展。那是一家很有历史的餐馆,大厅里的啤酒大木桶的铅封,骄傲的向我们展示17世纪的痕迹和血统。安逸的坐下,开始了我有生以来可以数得上前三名的口福。一碗汤,一道主菜,就是我思慕至今的全部。
汤,是菌菇汤,可以品尝的出,汤底是鸡肉和胡萝卜洋葱等蔬菜熬制的,成品的时候再和各类新鲜的菌菇烹煮。容器是亮点,这是一块圆鼓鼓的茴香面包,挖空了,在内壁贴上一层奶酪,浇上热乎乎的菌菇汤,奶酪融化的时候就牢牢的附着在面包的内壁上,起到了防漏的效果。鲜美难言的滋味,恰到好处的温度,就已经能够使我的唾液腺传达感动直至泪腺,而在汤水将尽,我还能用铁勺挖出一口一口被鲜汤浸润的面包和奶酪,于是这一碗汤,就被赋予了内涵之上的层次。
主菜是肉控的最爱,大肘子。猪肘子腌制之后,炖到酥烂,再放入大烤箱当中,把表皮烤至酥脆。配上一些解腻的沙拉,和店家自制的芥末沾酱,我已经不能再奢求更多。刀叉切开脆皮是需要费一些力气的,但这暴力的回报是口腔中的惬意还带有些清脆的声响;脆皮之下的筋肉,却是比豆腐干也硬不了多少的,轻轻划开,慢慢放入嘴里,让富含的肉汁缓缓的随着咀嚼而迸发蔓延。。。其间再饮些纯粹酿制而非勾兑的啤酒,二氧化碳带来小小的饱嗝,也牵出我的心满意足。
或许在皮尔森把人品都耗尽了,之后在布拉格就再也没有吃到比得上这等水平的菜肴,虽然也满足于某家泰餐和法餐合营的环境和味道,但是在布拉格,无怨的,永远无怨的,是我的双眼。
这是一座古老而优雅的城市,任何一个角落都弥漫着陈酿般的气息。随着懒散的脚步,看到的是一处处不同风格的建筑,教科书上所有描述的非现代风格,都能在这里一一得到例证。当人们穿过查理大桥,走到河对面的王宫的山顶,回过头来,就会欣喜的发觉那一片红瓦黄墙在阳光下的绚丽。我只能粗浅的向你们介绍,因为我相信,布拉格也在召唤你们,它期待被你们亲见,被你们私悟。
景色不仅仅是建筑,布拉格街头放眼望去都是美女,有时候只恨夜色来的太早,疲惫的脚步实在太沉重,不得不扭过头,踏上回酒店的路。
罗马是一座最有内涵的城市,没有之一。
不舍昼夜的时光,在这里,不是子曾经立于之上的河川,而是像泥石流般的,处处留下痕迹,直至静止。
中国人对于历史有着特殊的自傲和标准,对于欧美所谓的“他的故事”的纪念处,常常带着某种看轻乃至不屑的情绪。唯独在罗马,我们不得不潜心膜拜,因为这里的纪年,是动辄以千年为单位的。比如说,万神殿是世上唯一一座保存完好乃至完整如新的两千多年前的建筑,进入其中,天圆地方,上半部半球形,分为无数格子,充以雕塑,既有减重之效,又含祭拜之意。半球正中顶上,是开口的圆洞,是为天然的采光来源。那射入天光的圆洞,如同天眼,即便不去计较和考究它的宗教含义,也让人自然而然的感到肃穆和敬畏。
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不曾停步,也始终未能穷尽罗马。那些必去之地,如斗兽场,如市场遗址,如许愿泉,如真理之口,等等,缺失了哪一个,都不免遗憾深深;而若是你不曾闲坐于西班牙台阶,不曾欢笑于品种缤纷的冰淇淋,不曾迷失于光影交错中的街头巷尾,又如何体味《罗马假日》的经典?更不用说,对基督教总坛零距离的观瞻,并对其无数珍贵收藏品的掠影。。。对于艺术,其实我并无深究,但却依然被那种掉入蜜罐的幸福感所掩埋。那真的是一个惊喜,然后沉醉,直至麻木,而最终又不舍的心路历程。
相比较于意大利南部,罗马的美食并不如其美景给我以满足,只能说,那是旅游城市的通病吧,作为游客,我很难专注于寻觅并真的找到地道的本土美食。有时候甚至刻意避开写着我们看得懂的菜单文字的餐馆,宁可拿着旅游手册磕磕巴巴的研究菜名,也没有找到让我们惊艳的饭店。唯一还算不错的,是在斗兽场往北走了十分钟的住宅区里,一家明显是罗马球迷开的俱乐部餐馆。柔韧而酥香的薄饼,仅仅刷着橄榄油、盐和蒜蓉,不用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批萨配料,或是同样简单用蒜蓉和橄榄油调味的口感结实的面条,作为主食;自制番茄酱炒拌的海瓜子,和用猪网油包裹起来焗烤的羊排,作为主菜;一杯不知名,但是标注DOCG的红酒。。。至于蔬菜沙拉,已经被记忆过滤了。
意大利是出了名的出美人的地方,不仅是美女,俊男也很多。无论好男色还是女色,在罗马,都有大把大把的机会,可以把眼睛洗了又洗。在罗马的地铁里,曾遇见一位可以毫不夸张的称之为绝世的美女。还记得《骇客帝国》第一集NEO街头惊鸿一瞥的程序设计中的红衣女郎么?那就是我的感觉。
所谓童话,其美妙之处往往是脱胎但背离于现实。来到安徒生童话的故乡,哥本哈根,我们对于旅游价值的期盼,最终也不能落实于眼前,而在于非现实的缅怀。
对美人鱼塑像的探访,同样的,只是对少年时代的精神烙印的膜拜,因为海边那比真人还略小一些的浇筑物,没有办法使人产生多少纯粹的美感,而无时无刻不在打扰她的游客,也正如雕座上斑斑点点的海鸟排泄物一样破坏心情。实际上,那些游客的轻薄举动甚至远远超过了网络PS红人猥琐男,据说,雕像多灾多难,经常被亵渎就算了,曾多次被盗或被毁,甚至于2003年被人推到了大海里。但所幸的是原铸造模具仍保留着,使的雕像得以修复。终于,2006年,忍无可忍的哥本哈根市政府决定将美人鱼雕像向深海处搬迁。
大概是我口味已经养刁了吧,或者毕竟是小国家,王宫的外围建筑看起来稀松平常,入口的广场除了一座某国王的骑像,再也没有什么华丽的雕塑和装饰。当地旅游信息中心免费发放的手册也有中文版的,但是对照那些描述,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推荐的景点,只是那些景点其实并没有书上说的那么经典。唯一值得赞叹的,是新古建筑的和谐,群落之间并没有突兀的视觉落差。大概是斯德哥尔摩市民的守卫城市风格、抗争历史建筑拆迁的故事,同样给了丹麦的城市规划以启发吧。
去的那几天刚好有周末,晚上见识到了北欧人民的悠闲生活。星期五的晚上,大大小小的餐馆和咖啡屋都座无虚席,点点烛光把男男女女的笑脸隔窗送入我们的眼帘,于是便觉得晚间漫步的空气中充满的温馨的味道。
旅游指南上有厚厚一叠都是餐馆的广告,我们便按图索骥找到一家经营土耳其自助餐的饭店,挑选这家的真正原因,却是周末的肚皮舞秀。临近海边的关系,这里的土耳其自助餐,多了许多海鲜,少了一些肉类,正合同伴浙江人的胃口。就我自己的偏好,觉得碳烤的海鲜佐以番茄罗勒和椒盐并无多少出彩之处,反而是炖烂的羊肉卷和多汁的烤鸡腿等等肉食,或鲜而不膻,或外脆里嫩,且十分的配合土耳其的特有香料。
舞娘只是在我们桌边游弋了一圈,随着腰肢晃动的,是比臀波乳浪更加撩人的铃声。或许是东方人的面孔比较少见,我也被拉起来配合着一段共舞,说是共舞,其实只需要轻轻的敲着着步点,并且举高双手鼓起节奏。肚皮舞的dancer,都有点小肚子的,我悄悄的比了比,嗯,还是我赢。。。
这是一滩河谷,就像是《指环王第一部》的巍峨奇峻的河谷场景的小型版本,百万年多瑙河的冲击,在这里开辟了一片洞天福地。最先被这独特山水征服的,是两千年前的古罗马人,他们在滩头对面的山坡上修建了小小的女神庙。公元610年,翻过阿尔卑斯山的传道士,也在此停下了脚步,建立起了传承至今的weltenburg修道院。这是大德意志地区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也是基督教文明向北方辐射的桥头堡。
本笃教派在11世纪左右在weltenburg发展壮大,之所以介绍这个教派,是因为他们制定了主要的基督教的清修的标准,和红十字的标记,而当今教皇的名号,便是本笃十六世。千年以来,冥想、克制、寡欲等等日常守则,依旧被传承遵守着,任凭时光如那多瑙河水般悠悠冲刷。18世纪初,建筑大师Asam兄弟把weltenburg的礼拜堂修建成了德国境内的巴洛克风格的典型和珍品,重点不在外墙而是内饰,使得依山而建的不太起眼的小教堂,腹含锦绣,内有乾坤。
开始和weltenburg修道院结缘,却不是由于宗教,而是因为啤酒。
在德国最著名的啤酒之乡巴伐利亚,啤酒存在的历史几乎和当地的历史一样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罗马时代。人们在巴伐利亚北部的库姆巴赫发现了一些有将近3000年历史的盛啤酒容器。世界上现存的据考证的最古老的酿酒厂都在巴伐利亚,分别是始于1040年的Weihenstephan,和1050年的weltenburg修道院啤酒。
啤酒和德国的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息息相关。矗立在美丽的多瑙河畔的weltenburg修道院,便是酿造出史上第一黑啤酒的地方。德国人对于纪年是十分考究的,史料记载1050年是该修道院一名酿酒师去世的年份,也就是说至少在1050年以前,weltenburg就已经在酿造啤酒了。
关于修道院和啤酒的传说有不少。话说当年复活节前6周的四旬斋期间,修士们需要斋戒,他们便任由“大麦汁”自然发酵,最终生成了一种酒精饮料,并将它作为四旬斋餐饮的代替品。为了使教廷准许他们饮用这种美味的饮料,修士们便送了一桶给教皇,教皇品尝后为之倾倒,表示这种饮料可作为“四旬斋餐饮的代替品”及“罪恶的洗涤剂”,并准许巴伐利亚的修道院酿造之。这种美味的饮料便是啤酒,据说现今流传的修道院啤酒的酿造技术就是这样诞生的。修道院啤酒自此也成为上贡教廷,自留享用,恩赐信徒的神圣饮品。
那时候,每到“四旬斋节”时, 最重要的政治人物(贵族和僧侣)汇聚在山城“Nockher-Berg”测试巴伐利亚四旬斋啤酒的品质。过去的测试是这样的:一些“达官贵人”身着皮裤坐在木板凳上,然后开始畅饮新鲜啤酒,并在凳子上坐半个小时。等他们起身时,木板必须能够贴着他们的皮裤,才表示啤酒真正通过了测试,不然就表示这种啤酒浓度太低,没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四旬斋啤酒”。Weltenburg修道院的特浓黑啤,就是会让人饮后会黏嘴唇的顶级啤酒,这是我的亲身体验哦。
德国人都以自己的啤酒文化的精纯而自豪,这是有史可考的。公元1516年,巴伐利亚国王威廉四世为了保持啤酒的精纯,参考了天主教修道院酿酒的方式,编纂了一条严苛的法令Reinheitsgebot(纯粹令,精纯戒律),明确规定只能用大麦(以及后来的大麦芽汁)、水及啤酒花生产啤酒。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食品法律文献。
我有幸参观了weltenburg修道院酿酒厂的每一个细节。麦子,是附近农场的收获,浅浅一层放置在巨大的仓库中,润湿后储藏一个星期直至发芽;巴伐利亚有全世界最主要的啤酒花产地,采摘的时候,酿酒师必须全程跟踪,现场查验质量;全麦啤酒需要的酵母,也必须是白面包等级之上的。至于如何熬煮,我不得其所以然,但是印象深刻的是沿用至今的近千年的地窖,恒定的某个温度,至少要让煮好的啤酒在这里静静放置三个月以上,直到它们自然成熟。酿酒师始终在强调这一点,啤酒是有生命的,而生命的唯一载体,便是恰当的时间。
偶尔会回想起孟加拉,那是一个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未必想去会去能去的地方。这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全国都没有几条像样的标准公路;这是印巴地区最委屈的小弟,被印度威吓,70年代独立之时也被巴基斯坦凌辱;这里也是最宽容的穆斯林国家之一,守戒但不禁欲刻板,奉教却非灭俗排他;这里还是南亚美食汇聚之地,同样的咖喱香料,除了巴基斯坦的肉食,印度的素菜,还大量采用了海鲜原料。
想了又想,还是不能用居高临下的所谓客观,去描绘那种贫穷的安逸,困顿的从容。还是说些高兴的事吧。
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首都达卡,如果不去计较那不如人意的交通和公共卫生,倒是个真正的花园城市。城市里种满了各种果树,满眼都是绿色。机动车少,也缺乏工业,湿乎乎的空气,净面而润肺。河网密布,就像我们福州,河堤上虽然没有刻意营造的景致,却也充满着有爱的人群,钓鱼、戏水、闲坐、谈情。
达卡也有许多清真寺和古堡,不过,有印巴的名胜专美于前,倒也不足为叙。
在达卡,流行的菜肴,不是印度咖喱,而是泰餐和中餐。我还没有去过泰国,但是达卡的海鲜料理已经让我很满意了。鲜虾和鸡肉为主料的香茅汤,可口至极;赤酱虎虾,有巴掌那么长,肥美浓郁;咖喱蟹,尽管咖喱味盖过了海蟹原有的鲜味,但是这咖喱却是我念念不忘的巴基斯坦红焖香料的味道,还能多求什么呢?主食是菠萝炒饭,孟加拉当地的稻米,细细长长,口感蓬松,恰恰好把虾籽的鲜、果肉的甜包裹其中。
接待我的客户,还把我带去港口城市吉大港,住在他妹妹妹夫的家里。大概是当地的土豪吧,有一座很不错的庄园,装修内饰也丝毫不输给我们国内的星级宾馆。主人家很热情,也很喜欢我的入乡随俗。“放心大胆”的同饮他们的饮用水,而不是像之前中国客人那样执着于矿泉水;也可以试着用手而不是勺子来进食,不要彰显自己突兀的“文明”;也愿意尝试他们气味古怪的饭后水果,介乎于菠萝蜜和榴莲之间的某种;至于槟榔,这个。。。还是算了吧。
再回到达卡,当当当当。。。。吃到了这一生最好的红焖牛肉!
以前在巴基斯坦的时候,就听当地的朋友说,真正好吃的牛肉,必定是宰牲节等特殊日子分发的,经过祈祷和某种特殊过程宰杀的牛肉。这次临走前一天,有幸在达卡品尝到了。虽然很大部分是烹调手段和香料配比的原因,但是单纯就口感和原味而言,真的吃不到一点点血腥和酸气(再好的西餐也做不到),只剩下满口的肥美和化渣。。。顶级的霜降牛肉也有这样的口感,但是你见过红焖的霜降牛肉么?
意大利南部是片迴异于北部的领土,按照当年意大利同事的说法,“我们是两国人”。北方佬是伪善而自私的,而南方人在米兰威尼斯等地方人的眼中也是粗蛮而放肆的。文艺之光不曾普照于亚平宁靴子的足跟部分,而自罗马帝国之后政治权威也从未赢得南方人的归心。传说中充斥着黑手党、暴徒、小偷和假冒名牌的乱域,却也是风光最为迤逦的胜地,更是弥漫着“妈妈的味道”的意大利美食的故乡。在意大利南部的那几天,偏执狂一般,每天必点spaghetti di mare,到后来,已经绝对是海鲜面的行家里手了。
那不勒斯(其实应该叫Napoli,那不勒斯实际上是省区)的海岸已足够漂亮了,白天不必赘述,到了夜晚,在潮风海浪的烘托中亮起的点点夜灯,光圈渲染出了依崖而建的山城最美的轮廓。但是,来到苏莲托,却发现在那不勒斯的赞叹太草率了,以至于不够感情来表达我们的喜爱。
我的记忆里很早就出现了苏莲托的名字。那时候中学的音乐课,必定要学会哼一段《重返苏莲托》的旋律。于是对于这座延伸入地中海的半岛城市,便有了天然的亲近感。苏莲托的建筑是典型的地中海式的白色,大都建于临海的悬崖之上。行驶在蜿蜒的沿海山路上,目不暇接而心旷神怡。当地人对园艺的喜爱,充分的在白墙掩映的花丛中显现。在一片湛蓝的大背景下,深褐色的石崖承托着错落层叠的石灰白,而那些或直或圆的几何线条,又被长青的翠色和当季的缤纷所分隔和柔化。海水浴场是一定要去的,可惜选择的那个,并不是最理想的白沙滩,而是鹅卵石和带棱角的碎石滩。在地中海畅游固然写意,不经意间被割破脚底,在高浓度的盐水中却是相当刺激的。裸晒于海滩,遥望的是海湾对面的维苏威火山。或许火山的形状都类似吧,看上去很像是没有雪线的富士山。
维苏威火山的鼎鼎大名,泰半是缘于庞贝古城。作为少年时代学过的世界历史的内容之一,来庞贝古城,凭吊的并不仅仅是当年的火山悲剧,更多的是我那渐行渐远的青春吧。那段历史是熟知的,公元79年被火山掩埋,18世纪中叶被发现,1960年才发掘完成。我去的那天,天气也极度炎热,于是也带着感同身受的心情,踏上2000年前的古街。城市很小,却功能完备,万人的竞技场,千人的剧院,上百个酒肆,市场法院神庙公共浴池一应俱全,石板路上甚至还凿刻出车辙和排水沟。有几间房间特意作为遗物遗体的陈列室,说是遗体,其实并不是真正尸体的碳化物,而是被火山灰包裹的肉体早已腐化中空,只留下完整形状的“模具”,后人灌入石膏得以成像。也好,这样看着依然可以感受到那种痛苦,却没有多少恐怖,不像福州市博物馆中泡在玻璃缸里的的宋朝古尸那般阴森。我在剧场驻足得久了些,那是典型的传承于古希腊的样式,圆台在最低处,座位是半圆扇形依山而建层层往高。可惜诞生于剑与火的古罗马文明,从不以文化和艺术而显达,最终也在剑与火中殆尽,庞贝,不过是因为意外而先行罢了。
无论多么沉重的心情,只要来到了卡普里岛,一切都放开了,这是天底下最最美丽的地方。
岛上的建筑与环境和苏莲托一样的风格和色调,由于身为历代帝王富豪的游览度假之地,便多了好几个奢华别致的住所和花园。但是真正吸引人的,还是环岛的海域。卡普里岛有着全地中海最美最纯的蓝色和最别致的礁岩。如同桂林的象鼻山一样的海垛山崖,屡见不鲜,令人赞叹到无语麻木;而只有在卡普里,我们才可以体会到蓝色原来有那么多变幻、内涵和层次。坐在渔船改造的游舫上,极目四望,只觉得被凝重而深沉的海蓝包围;即到近岸处,白沙打底,那蓝色又呈现出一种透碧;最令我永生难忘的,便是那传说中的卡普里的蓝洞了。蓝洞实则是一个悬崖底下的溶洞,入口极其窄小,内庭高稍高,洞内宽数丈,能容十余小舟,唯有风平浪静之日,有缘入内。其间,海水为肌,白沙作镜,唯一的光源是洞外透过海底反射进来的阳光,于是洞里的海水呈现出梦幻一般的晶莹透亮的蓝色。洞穴里也是天然的聚声场,我们那艘的船夫在小费的鼓励之下,高歌一曲,原以为会是哪个意大利歌剧的选段,结果却是《猫》的名曲memory,也对,仅仅五分钟,足以铭刻一生,最浓烈的喜爱,也无过于此。
那种小吃的名字是叫Tapas。
Tapa tapa是在Gracia大街一家卖tapas的饭店的名字,莫非你是去它家吃的?
据说小麦啤酒的酿造方法比较接近古代的工艺,现在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清爽型是近代发明的。
小麦啤酒最大的优点是营养丰富,特别是无酒精的,就是营养饮料,运动后喝一大杯,爽啊
中国国内的啤酒主要原料是大米,感觉太淡了,还有本人喝过的日本,美国啤酒也是这样,没仔细看他们是不是也拿大米酿的
文笔栩栩如生,我觉得自己都身临其境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楼主好兴致,好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