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令人讨厌的井底望天 -- 井底望天
光看题目,井大这是要不计前嫌,跨刀相助不成?
县里都有很多工业区。
你说的没错。我的纸上谈兵其实是条件的,就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行的。所以我说毕竟现在我们还需要继续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也还不足,信息化水平更有不少距离,更不说智能化管理了。我又说以20年后中国人口达到15亿计算。
我减少层级的思路用图来表示,就是这样的:
现在:中央——省——地级市——县——乡镇——村——个人
未来:中央———60省————50县———25乡———个人
也就是说,省比现在的省的规模要小,但高于地级市,县比现在的县差不多,规模略小一些。乡比现在的乡要小,但高于村的规模。
如果按这个区划调整,和其他朋友的意见一样,最大的阻力就是来源于地级市的压力,乡镇这一级次之。
乡镇这一级中,按我的调整可以让有实力的城镇成为县,目前中国县级2861,可以选出200个上下成为县,这个阻力基本上很少的。
2010年12月份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刚刚下发的《关于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通知》,27个试点镇将被赋予与县政府相当的权限,到2015年实现每个镇年财政总收入1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的目标。浙江省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
杭州:萧山区瓜沥镇、余杭区塘栖镇、桐庐县分水镇、富阳市新登镇;宁波:象山县石浦镇、慈溪市周巷镇、奉化市溪口镇、余姚市泗门镇;温州:苍南县龙港镇、瑞安市塘下镇、乐清市柳市镇、平阳县鳌江镇;湖州:吴兴区织里镇、德清县新市镇; 嘉兴:桐乡市崇福镇、嘉善县姚庄镇、秀洲区王江泾镇;绍兴:诸暨市店口镇、绍兴县钱清镇;金华:东阳市横店镇、义乌市佛堂镇;台州:温岭市泽国镇、玉环县楚门镇、临海市杜桥镇;衢州:江山市贺村镇。舟山:普陀区六横镇。丽水:缙云县壶镇镇。
如果以后发展好,完全可以从中选出,扩大县为级。乡镇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强镇之间的竞争,因为只有小部分可以升至县级,如果以后人口增长极少或者负增长后,机会之门就会关上了。
至于取消村乡镇的管理,应该靠其他手段。我的看法,坚持人民公务员的制度,乡镇公务员无财权,人员来源有二处,一种是外来的,乡镇下来的,全县公务员考试进来的,另一种是村(此村非彼村,指一个地理名词非行政区划)里群众联名推荐,但还是要进行一定的考核才可以任命。前者调动或在各乡轮岗的机率多,后者蹲点多。两者均有任期,有考核,乡民可以进行有条件的中止任期的权力。这种公务员制度,要与相配套的规定,如除了专业技术人员外,所有公务员必须有乡级工作经历多少年等等,否则不能晋升等。
再谈地级市的情况,如果以后确定取消地级市,进行省直管县的话,那么这场城级市之间的春秋乱战会相当的惨烈。全国有260多个地级市,扩大省级数量缩小省级规模后,还有30个可以升为省会。才10分之一的机会啊,而许多地级市眼界已甚高的了,如果以后分解降为县级,心里一定不平。
考虑到这一点,对部分有实力的地级市的核心县区域,可以列为省级县或副省级县。目前中国有15个副省级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深圳、武汉、成都、西安、厦门)享受副省级待遇,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的财税独立,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为了分化地级市在取消地级市区划改革上的阻力,我们完全可以拉一批打一批。
先用30个可以升为省级的名额诱惑,稳住每个省里实力最强的那个地级市。如辽宁的大连,浙江的宁波,福建的厦门等。
再设立省级县的行政级别,类同于现在的计划单列市,财税独立,按实力划定,每省(指扩大数量后的省)至多一名。估计可以设40-50名。
第三再设副省级县的行政级别,类同于现在的副省级市,财税不独立但行政级别看上去挺好。估计可以设40—50名。
那么,这样可以总解决160家地级市的阻力了,现在只余下100多家地级市了。还是偏多一些,所以,现在看取消地级市的时机还不很成熟。
应该继续鼓励目前在省级里进行惨烈的地级市竞争,扩大地级市的规模,促进有实力地级市的并吞,减少地级市的数量,如果五年后每省能减少1-2个地级市,那么取消地级市的机会就会成熟。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希望其他省份也同步跟进。
如果只谈取消地级市,那是根本不可行的,必须与扩大省级数量相配合,让多数人觉得有利益了,不是取消地级市,是升为省级或副省级了的好事了,人家才会同意,这事就好办了。
当然,现在就开始进行取消地级市的行动,办法还是有的,就是对官员折腾得比较厉害那种。比如,可以设定一些条件,将大部分地级市选入其中,先给个空名,副省级县,或者副省级培育县之类,三年五年之后,再进行考核,有实力的升为副省级,无实力不够条件降为省直管的县。
说的更难听一些,就是先忽悠你同意,之后靠实力说话,——上了贼船之后就由不得你了。而具体当事人呢,呵呵,官员嘛,总要升迁调动的,三年五年之后,就不是那个领导了,地级市的变化对他来说就不重要了。
或者更狠一些,干脆与社会发展保障、与严整吏治紧密相连,比如公租房的指标,参加全国社会保险的指标,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环保指标等直接挂勾,许多指标是一标否决性。
但这些事,有大魄力的人还可做的……
本人的观点要更激烈些,要照这篇文章提供的如此easy的思路去做,基本亡国。
不过环保局的新人工作极其累,年轻人干到晚上12点,然后第二天早上7点去上班的一堆一堆的。
环保局现在主要为谁服务呢?我觉得为开发商及其开发商在政府安插的中老年走狗是比较准确的。
中央——省——副地级市——副县级镇——村
中央——省——县——乡镇——村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吃共产党的饭了?瞎造谣。
你还做梦去帮忙总当上总理再说吧,哈哈!
可日本的现状是这样:
大区一级,设立有高等裁判所、高等检察厅、管区警察局,前些年又在搞道州制,准备把大区实体化,最近没啥动静了。
县级以下有副县级市、郡级市(这两种市都设区)、县厅派出的地方局
然后就是最基层的市、町、村
日本最搞的地方在于,在大阪、京都两府之下又设立大阪市和京都市以管理所有的区。就好比北京上海两直辖市下设一级顺天府和松江府,管辖所有的区。
级别一级也没减下来徒然折腾
现在我们公司就在头大这两个问题。
融资越来越困难导致我们现在宁愿不要订单得罪客户都逼着客户把钱吐出来,就是一些老账的问题,我们逼着客户把钱打过来,不然不给发货。这种事情折腾个几次,客户就会流失了,不过没办法,缺钱缺的很。不要这些老账都没地方找钱了。
物流成本现在是在加剧,可能是财政没钱了,现在限制的更厉害,而且因为路上车子变少了,原来平摊下去的超载罚款,现在平均到每个车身上更多了。现在运输费用远点的地方能占到价格的10%,是在太夸张了,制造业的利润不来就薄,我们还算利润比较高的,要是那些本来利润就只有10%左右的,日子该怎么过?
说白了就是这一点。
一个国家一个制度,也有生命期限。像日本,不折腾不行,折腾也不行,左右不行,其公务员官僚化程度太深了,类似明中后期,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国家也可以运转。而到了末期,再使劲折腾也是白费功夫。
而中国不一样,还要折腾,我们现在还处在上升期,我们原来的行政区划的框架是依解放初农业经济占主体,人口6亿而划下的。而现在,工业化城镇化在东部较深了,中西部也后继发展之中,人口要过14亿了,现的行政区划明显不适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了。
所以,我们还是要折腾的。
贪官这种东西 在他们的头脑中 有所谓的“够”这个词吗
西汉名义上的郡/国、县制实行到武帝时期,在郡级别之上设立了十三个刺史部(州),当然这时候还是监察区而非行政区,但后来慢慢向行政区演变,到东汉时期就变成了完全的行政区,从郡县制两层架构变成了州、郡、县三层架构。
州郡县三层制三国两晋南北朝都继承之,不过“国”越来越多,“州”也越来越小,北魏的东荆州和南徐州甚至只有一郡二县。
隋朝大一统之后名义上恢复了类似西汉的郡县两级架构,但隋朝鼎盛时期有190郡,比秦汉时的40-50个郡多了太多,管理难度不可同日而语,隋炀帝时期又设立九个监察州。
唐朝改郡为州,名义上实行州、县两级架构,但又从州中设立非正式的“府”建制,后来设立贞观十“道”,起初也是监察区,至开元时期变为十五道,演变成为行政区,驻守各道的武将称都督,都督带使持节的称节度使。至唐后期,形成了事实上的道/方镇、州/府、县三级架构。
宋朝在赵匡义时期,吸取了藩镇割据教训,设立了“路”,初设十五路,后来逐渐拆分,至南宋还有十六路,下辖州/军/监、县,也形成三级架构制。金朝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宋朝的制度。
元朝时,出现了创造性的“行省”,又先后将宋代的“路”改为“道”、“州”升为“路”,部分的县则改升为州,与县平级,名义上实行省、道、路、州/县四级架构,但元朝太短,架构始终在动态变化。
明朝名义上是省、州、县三级,但实际上是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混合。清朝在关内是省、州、县三级,但后来“道”又事实上成为一部分州县之间的级别,所以也算是四级和三级混合。
可以清楚的看到,随着疆域扩大和人口增多,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架构越来越复杂,级别越来越多,这是有其自然原因的。从秦至唐,理论上的两层架构很难实行,大都是事实上的三层;到了元朝以后,干脆是三/四层混合了,但直到民国,政府控制力和组织力始终无法达到县以下,而相应的,只有组织力超强的TG将组织机构的触角伸到了国家的每个角落,才多出了乡镇这一级。
到了近现代,随着通信和交通手段的发达,管理机构的扁平化,或许是一种新的趋势吧。
最先还有作为中央政府派出机构的大区,很快就被撤了。
地区,原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比较虚,机构比较简单,人也不多,改开后,地区基本上都变成了地级市,正正经经一级政府,几大班子齐装满员;
县下的区,大多是县政府的派出机构,现在大多已经撤了,少数改成了镇。
在广汉向阳公社改成向阳乡之前,公社从体制上讲不是一级政府,而是一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只不过,这一级组织兼有部分政府的权责而已。公社改成乡政府,吃皇粮的自然大大增加了,而且其作为一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并未完全消失,比如,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主要是村(大队)所有,也有一部分是村民小组(生产队、社)所有,还有些依然是是乡(公社)所有,这事至今还未理清。
镇乡现在是一级的。
村,是一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是一级政府。
所以,现在的体制是五级政府:中央、省、地(市、州)、县、乡。
就是您所指的地级市,到底是那个范畴?省会城市这样的算,比如广州,算你所指的地级市吗?其实在推恩后,依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还是诸侯经济,你推恩后,那么省一级多起来了,改革没跟上,那壁垒还更多了。其实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地方债务,是很好的一张牌,不过最近有种感觉就是,中央有点不太想打好这张牌的意思,或者说不太敢打,没声音了都。对于中央收权,个人感觉就是清一色的垂直管理,把地方都给阉割的干干净净。
失去保护伞后,他们咋猖狂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