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讲个习武的先辈的故事(一) -- 白羊王

共:💬10 🌺6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讲个习武的先辈的故事(一)

乡间故老相传,俺家祖上也曾阔过。何以见得?良田几倾宅院几重没有叙说。只是说曾祖父辈上兄弟五人均学的一身好武艺。武艺这玩意是一般人家学的么?五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蹦跳一天,一萝馒头能饭几餐?请教师(关中老人称教书的为“先生”,教武术的为“教师”,师傅那是称呼一般杀猪、剃头等小手艺人的)据说吃饭顿顿是要有肉的,好酒好醋烟与茶更不可缺。见日头(指一天,不知道下雨天收不收钱)一块大洋!听到这个关于薪资的数字的时候,我也咋舌不已,很是不信。因为据大学经济学老师讲,他爹跟红军去闹革命,他爷爷用红军给的八块大洋买了四亩地!货真价实的一块大洋半亩地!怎么可能教一天武功吃饱喝足之后就要划半亩地呢,那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仰仗王顺山保佑,最差年景也能保证一季收成,1960年前从未出现饿死人现象的秦岭北坡滋水河边的半亩良田啊。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现在还很难相信。凭什么今天教个马步冲拳收半亩地,明天仆步亮掌又收半亩地的?所以啊看官您也千万别太当真,传说就是这样,很容易被无意间夸大(例如美国内战中北军的枪装填一次可以打一个星期);如果不是传说,那想必那个年代那个特定地域大洋已经贬值的很厉害,或者购买能力还没那么足。这个就由经济专家去讨论吧。我们要说的还是武功。

要高额的薪水自然有过人的手段。你以为群众都是容易被蒙蔽任由大师忽悠骗钱的吗。是不是把式操场上见高低,林冲棒打洪教头不仅仅是水浒里才有的场景。至于曾祖的师傅姓谁名谁,没有人记得,想必是外乡人氏,因为如果是方圆百里之内的,本地没有其他地方不可能没有传说。这位教师想必也是个力大无比的汉子,不信,你看我家传的兵器:环首斩马刀、长超过1.2米,背厚刃薄,镶有铜环——压根就没想过要有刀鞘,这样的刀连出鞘的动作都免了;长矛也不是电影中的小花枪,矛头长40cm左右,双面起脊,巴掌宽窄,你要用它刺杀就是矛,你要用它拍就成铲,你要轮圆了砍别人的脑袋就是大刀!端的霸道无比;另一件是三节棍,小儿手臂般粗细,八楞型的棍身鉄铸的,铁环相连,铁环有多大呢,成年人用食指和拇指形成一个“O”,对,就是那么大小;最传奇的兵器我没见过,不知道流落何方了,你猜是什么?不是青龙偃月刀,也不是双股剑,更不是虎头錾金枪,乡间故老说,是一对铜锤,老五曾组用的铜锤!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反问,是不是链子链着的拳头大的流星锤?老人们都说不是,一个说有西瓜大,一个说没有西瓜大也有南瓜大,另一个则笑嘻嘻的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五爷爷唯一次在外人面前露出武功,其实故事的情节很简单,某人不知何故谩骂第五曾祖,惹的他兴起就要打杀某人,某人便关起了门窗躲在家里,但是啊手持铜锤的人你拦不住啊,扔出铜锤就把门窗砸了个稀巴烂啊。拳头大的流星锤能吧门窗砸个稀巴烂吗,有人反问偶,哑然。可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要练一对铜锤呢?至今西北省份的一些地方还把武师称为“拳棍师”,可见棍是普及率最高的武器了,我家祖上的这位师傅可真会折腾人,陕西这地界产金产煤,就是不产铜(铜川也是产煤),置办这些兵器坏了多少钱钞啊;难道你现在还不觉得我家祖上也是阔过的么?金庸的小说中从来没有人拎两柄铜锤行侠仗义或者打家劫舍的,怎么看也没有圆月弯刀这样的兵器舞着有气质更容易吸引少女的眼球。但是你也绝对找不出比铜锤+三节棍+长矛+斩马刀这样更适合在风高夜黑时打家劫舍或者拦路收钱的兵器组合了。

我有时在幻想这样的一个场景:在黄昏的某个山垭口,几辆载着绫罗绸缎或者烟土的骡车走在通往湖北或者山西的古道上,几匹快马迎头而来,领头的汉子手执铜锤在瞬间里顺手就砸坏了领头大车的车轮或者打死了驾辕的骡马,迫使车队停下来,接着就是矛、刀的短暂交锋,三节棍一扫一大片的断后……我无意论证先祖们在如烟散去的过往岁月里曾经做着不要本钱的买卖,这样的设想对他们来说或许都是一种亵渎。事实上他们的大半辈子都在农村无声无息的度过,他们经常说的是,学下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只是时代已经不需要刀枪剑戟的搏杀了。

据说,第五曾祖近八十岁时还进南山担柴,挑三百斤的担子下山过河,孙辈(我的父辈)见了也不去接——不是没孝心,压根扛不动;年龄那么大了炒熟的玉米和黄豆咬的咯吧响,吃饭更是海量,做饭下一升(升和斗斗是一种木制量具,一升超过一大海碗)米,一个人锅底铲干吃个光净;旧时候文娱活动少,三月里去看戏,方圆百里的人都来了挤得人山人海都近不了台,老头走出走进像在自家玉米地里逛,旁边的人可经不住都像舟划水破两边倒。当然以上的内容我也没看到,只是周围几个村的老人都有传说,信不信由你,反正这个我是信了。

不知道为什么,曾祖辈高手那么多,但是爷爷辈就鲜有高手了,也许是因为家境、也许是因为个人资质的问题吧。武功的传承就是这样,并不因为老子是英雄儿子就一定是好汉。

爷爷年轻的时候是参过军的,当然,是国军。小时候听他讲当兵的故事,没有说怎么打仗,估计是没赶上时候,当然这不是坏事。只是说在部队用扁担挑过银圆(行军),背枪爬电线杆(也许是架电话线),后来在一次夜行军中不幸落崖,性命虽得以保全却受了重伤不得不提前退伍。而爷爷的那些战友呢,却赶上了日本鬼子攻陕西,中条山一场恶战虽挡住了日军却死伤大半。同村的一个伯伯(和爷爷年纪相当,只是辈分低)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缝,眼角总是烂的,就是被日军放的毒气熏坏的。老人家说起日本人,总是说日本人心毒,打不过就放毒气。但是相比那些战死的好歹还算拣了条命,回家种田也没什么,因为本来就是干这个的,至于有没有人记得他们为国家做过贡献,他们不计较,那个时代的人朴实的让我们无法想象。因为在旧军队有服役的记录,能平安熬过“文革 ”已算不错了,如果还奢望得到“革命伤残人士”的补助无疑是痴人梦天。

草根就是这样,平常被别人在头上扣一顶好大的帽子,写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需要你的时候要求你赴汤蹈火战死沙场报效皇恩,可惜那些百战余生的匹夫在经历了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在枪林弹雨中幸运的存活下来之时,回首展望遥远的皇城,却不知道高高的龙椅上已换了另一张面孔。“学下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帝王都变了,你还想邀功么?网上的新闻,风烛残年的远征军战士在要求救济时却被官员告知你要找的政府在海峡的另一边——还有比这更“杯具”的么?有木有?

再说武功。

因为成长环境的关系和有军队服役的记录,爷爷不可能没练过,估计一般的人绝对不是对手。他曾经去“河北”(关中称渭北为“河北”)贩布,却被人抢了个血本无归,几乎靠乞讨才得以返回家乡。细节大家都不知道,只是说连交手都没交手,自己就放弃了。不为别的,劫匪一伸胳膊, 很清楚的就看见,掌心里握着的正是一支匣枪……如果假设成立,板砖破气功,菜刀破武术。那么,枪破什么——破义和团大师兄请齐天大圣附体的神功!破义和团二师兄刀枪不入铁布衫!破南拳北腿鹰爪点穴地躺功!

父辈起便没有人练武功了,一个原因呢估计是觉着再厉害的武功也敌不过枪炮,学好了想借此有所发展还是有些困难,心也就有些懒了,当然爹不会这样说。只是反问,60年那几年没饭吃,饿的头晕走路都打晃,让你扎马步、翻跟斗你肯么?你能么?——从此以后我李氏家族习武的传统彻底终结。

问乡间故老,吾祖所习何拳,答曰红拳。

关键词(Tags): #习武 先辈通宝推:大龙猫,
家园 穷文富武,自古皆然。
家园 确实如此

现在广州学个拳一年也要5~8K呢,全国不够交个税的还有几亿呢……

家园 5-8K那是业余时间学学吧

那些武术学校啥的学费都是以万计的,也不知道从哪儿找来几个庄稼把式就敢开学校教人,教出来的水平就不用说了。俺就认识某武校出来的,一帮武校生居然能被工商学校的学生追着砍,丢人丢大发了。

家园 请教,是洪拳还是红拳?
家园 连神鞭都改玩枪去,真功夫也只能没落了
家园 陕西红拳,相传岳飞跟周潼学过呢。
家园 见日头一块大洋也太凶悍了

我祖父年青时在天津求学,曾经请一位拳师每日单独学拳,一月也不过两块大洋而已。

家园 蓝田出锐士 自秦起

乡党呀

家园 呵呵,幸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