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旁观一个楼盘的营销手法 -- 车雨田
小区旁边的有个新楼盘开卖了,一直留意着它的动作,看到一点非常高明的手法。
这个楼盘首期约有1000个单位,后续开发还有1000个单位。楼盘临近市中心商业区,周围学校、市场、交通配套齐全,按常理这个楼盘应该非常好卖,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尽相同。这个楼盘处在几个已经建成近20年的大居民区中间,这些居民区的房子都是商品房,合计约5000个单位,且以前的购入价格只相当于现在新楼盘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新楼盘的价格高高在上也直接带动了这些居民区的房价,虽然只有新盘价格的6到7成,但都有比当年买入成本三到四倍的获利,如果这些居民区的房子陆续投入市场,作为一批周边环境相同、管理费用低廉、购置成本低一半的房源,对这个新楼盘的销售冲击将是致命的。
于是这几年围绕这些居民区消息不断,首先是网络上爆出其中两个最大的居民区要被某港资财团收购重建,然后周边的中介们不断的推销这些信息,即使在港资财团澄清无收购意向后,马上将收购方转说成本地的两个地产集团,最厉害的是本地人大也把这两个小区纳入城市改建的议题中并公开讨论,坐实了之前的消息。结果是成功的造成了这些居民区房主的惜售,因为人人都想着被收购后能得一笔钱再原区安置。
这些消息满天飞,不见一个具体动作,但却冻结了新楼盘周边居民区的房源投放,保证了新楼盘的销售,可以说是资本和权力勾结运作的成功范例。
市规划局按人大议案把这两个小区和市里另外一个长年遭水患的小区一起列入重建规划中。也不知道有哪个发展商敢来和三千多户上万刁民缠斗。
空了一个房,我哥说能卖60多万。我说这就是理论价,成交太少,不能作为参考。虽然如此,降到50万他是绝不会接受了。但某年他曾经想40万卖出。
现在凶猛降价的,还是专业经营的地产商,一下降价30%的例子出来一些了。
售楼大厅内很有意思,每隔几分钟就用高音喇叭广播,某某单元已售出。其实就是那一套房,反复播送而已。但给参观的人们施加心理压力很大。
还有很多操纵手法,譬如发动中介从外面拉人进来。给人以人山人海的印象。拉进来就送一个盒饭。大亚湾那里的楼盘还举办海上游。都是些楼盘营销的各种伎俩。
开发商的日子确实不好过,我这里老板手里有十几个楼盘,已经快一年了。公司基本靠贷款发工资,下属楼盘营销队伍不少人已经卷铺盖走人了。
成本低廉、效果明显,而且还让人抓不到把柄,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可算杰作了,可惜这么好的智慧用错了地方。
不是智慧,都如此中国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