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lesbian的那些事儿 -- 一条溺水的鱼

共:💬84 🌺39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lesbian的那些事儿

1、老同学是蕾丝边

有一个老同学,小学同班,中学同校。小学的时候印象不深了,中学里这女孩形象上一直是假小子类型,短发,一年四季仔裤波鞋,从来不穿裙子。当时还没什么感觉,也没人觉得不正常,直到高考前两个月。那天放学后我有学校某社团的活动,在音乐楼,一瞥之下看到这同学在教室外面来来回回穿行了好几次,很觉意外。因为那时候已经临近高考,一般人很少到音乐楼来。活动完了我准备回家,这个同学从后面赶上来,跟我同伴而行。其实我们回家并不同路,我虽觉奇怪,但也没问缘由。

一路上先是扯些闲话,后来这个同学问起我的高考志愿,又说一直很欣赏我,希望能够继续同学之类,又问我对她的看法,总而言之是些很突然的话。我心里隐隐约约有些感觉,因为那时颇有几个男生锲而不舍的在追求我,这种类似场景经历过几回,有些似曾相识。到了我家,出于礼貌我邀她进来,她略一犹豫,同意了。我妈素来不干涉我交朋友,不论男生女生,来到家里都会热情接待,因此我家常有同学朋友留下来吃饭。当晚这个同学在我家吃饭,饭后还一起看了会书,礼貌周到,再无奇怪举动。

后来考入不同大学,交道很少,这件事我当时虽觉有些奇怪,过了段时间也就不再放在心上了。

直到若干年后同学聚会,又见到她。还是那个打扮,比学生时代更加中性。她见到我非常热情,一起喝了几杯。之后就常常跟我联系,一两个月后便到我所在城市出差。我请她吃饭,席间她突然问我还记不记得高中时代的那件事,我说记得,她便坦承,自己是蕾丝边,当年那算是表白吧。其实自同学聚会起,我便有所猜测,如此一说也不觉太过意外。何况我认识的蕾丝边并不止她一人,所以便问她是T还是P──说到T和P,这是蕾丝边圈内的说法,T大约是les中接近男性的角色,P则相反,还有一种角色叫做不分,其实就是分界不那么清晰的类型──她有些吃惊,告诉我自己是T,然后有所期待的看着我。我坦承相告,我对性取向并无歧视,也有les圈内的朋友,但我本人毫无疑问是直女一枚,很遗憾不能成为她的那杯茶了。两人大笑。再说起当年,其实那时她对自己的取向还无清晰认识,只是下意识的觉得自己更加亲近女生,然后说暗恋我多年,今天一朝释怀了。她情路坎坷,有时会打电话向我倾诉,我们至今仍常常联系,到了对方所在地一定会见面小聚。当天她还问起我为何会知道les圈内的一些情况,我便向她讲述如下的一段经历:

2、阿苏

阿苏曾经是我的秘书,美女一名,年纪不大,有一位有些木讷的IT男朋友。阿苏长相甜美,一直对我以姐姐相称,工作之余也常谈论些时尚八卦狗血剧情之类,貌似与其他女孩毫无二致。阿苏待人温柔体贴,是男人最喜欢的那种类型,虽有男友,仍不免被人苦苦追求,常收到鲜花巧克力公仔之类礼物。阿苏收到这类东西常分享给他人,一开始无差别对待,后来渐渐集中方向,专把这些馈赠品堆积在我办公室。我素来爱花,办公室里必备鲜花,阿苏就把收到的花束错落别致的插到我的花瓶,哪怕我出差,有阿苏打理,我任何时候回到办公室总有鲜花伺候。后来我渐渐生疑,哪里有这许多痴情男子常送常新?一盘问,才知阿苏常常是自己买花妆点我的花瓶,我要给她钱,她总是坚辞不受,只说是自己心意。我只好常常买些礼物带给她,礼尚往来。

有一次公司组织活动,在某温泉度假村,阿苏跟我聊天至深夜,谈到她男友,阿苏眼圈一红,分手了,我不免出言安慰她,她却说,是自己不好,不怪那个IT男。“鱼姐,不瞒你说,我爱上了另一个人...”我哦了一声,不知该说什么,感情的事原无对错,既然移情别恋,分手当是上策。“鱼姐,我爱上的人是你最熟悉又决想不到的人。”我还在猜测,这丫头莫非在我眼皮子底下上演了办公室恋情?可阿苏接下来的话让我吃惊匪浅。“这人就是你呀!”我还以为这丫头喝了两杯神志不清,阿苏却直直的看着我,告诉我自己是Bisexual,她跟男友在两个月前摊牌,那个IT男几乎疯掉,痛苦反侧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分手。分手时对阿苏说,虽然很爱阿苏,但一来面临的竞争压力实在太大,以前防着男人也就罢了,找了美女做女朋友就得有这个觉悟,现在还要防着女人!二来实在不能想象,哪天自己的女友跟人跑了,还是跟一个女人跑了,叫他如何承受!我几乎失笑,这男孩倒也有趣,不失理工男本色。

然后我告诉阿苏,取向这事不可强,我虽喜欢阿苏细心体贴,却决无可能转化为爱慕之情,如果我之前无心之间言行有让她误会之处,还请她原谅。阿苏红了脸,向我道歉。我说道歉却也不必,感情无罪,爱一个人那是无可奈何,只是所爱非人,还需自己解开心结。那晚阿苏向我说了les圈内很多情况,我大长见识,才有上文中的一幕。

不多久,阿苏便辞职了,我也未多做挽留,只是真诚祝福,希望阿苏找到心意中人,无论是男是女。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对这件事,知道存在,接受存在,却无法从心底理解.
家园 嗯,很多人的态度都和你类似

其实可以这样想:

取向问题无非是生活的一个小小部分,有些人与别人不同罢了。就像有人爱喝酒有人爱抽烟有人爱打牌,又有些人却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一样可以做到和而不同。

家园 也被lesbian表白过

哭笑不得

家园 这个不太一样吧,这可是关系到人类繁衍的事儿。
家园 恩,曾经对这个有过分析

起因是身边的女孩子出现这样的心理取向成为大比例。而就我自己查证的资料有这样的记载,就是达到80%的发达国家中女性有类似倾向或者曾经有类似倾向的经验。但是她们中绝大多数,在寻找到固定的男性伴侣之后就结束了这个心理阶段。

是的我实际在说,我接触的案例中女性在婚姻前或者和一个男性保持较稳定的伴侣关系前。基于各种原因,会产生对同姓心理甚至身理需要是女性在生理成熟期后的一种现象。并且,我这里想说的是,我这里说的身理现象并不特指性这个层面。而是泛指,因为男女生理特点带来的生活与行为的差异,往往在特定时期男性不能理解和体贴的女性特定的行为方式,其同姓密友会感同身受进而在相互照顾相互在成长道路扶持中产生从心理到生理的相互依赖。这种依赖很难分辨是爱还是少女在渡过成长阶段最后部分,那种最后基于童年的羁绊。相类似的对于男性来说就是俄狄浦斯情节。

换句话说,我实际在说男性和女性实际都在从少年到成年的最后阶段,随着身理的成熟有个最后的心理成熟期。其中他们和她们中多数人,会随着自身社会属性的最后确定以及在生活中找到合适的另一半。他们从社会生活到私生活中的彼此扶持成为他们生活一部分的时候,那种曾经基于前面所说的可能带有性暗示的最初基于生理理解而带来的相互帮助所获取的相互信任和特殊依赖随之被替代。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有些人从基因中就有先天的同性取向,在我所知道的社会调查中这种取向的人不会超过3%,但是放到人口总基数来看就不是一种少数。所以,中国有专家声称中国有2千万的类似群体其统计基数就是这样来的吧。

最后说一个在上述分析外的补充。在我所知的人群里,在成年后依旧产生浓厚类似倾向的群体,高知高收入的比例相当高。这里作为上面分析方法的延续,我把其原因归纳为他们在同龄人种难以获得和自身相匹配的异性伴侣来作为主要原因总结。而这样的人群里女性高知比例是多数。我这样说是因为身边有人专门给这样取向的派对提供服务来作为依据的。相关团体女性群体人均收入普遍超过20万美元(2002年的数字),并且多数有高级职称有良好教育以及让人羡慕的家庭出身。甚至这个群体的容貌特征以及相关的生理特征都是同类人群中非常出众的。这里的出众不仅仅是一个轮廓,包括皮肤(特地指出这个是说相关人群第一印象和皮肤之间的接触有直接联系)具体的某个特长种种。我就不止一次阻止过身边的女孩子成为这样群体中的一员。而这个话题的题外话就是,当我劝阻的女孩子找到合适的伴侣后,我替她们化解的心事随即转换为,阻止她们基于妒忌她们的未婚夫在同性群体中因亲密关系而带来的负面行为。用直白的话说她们妒忌她们未婚夫朋友之间的友谊或者说为此而吃醋。这也算是我前面分析的一个注脚。

一家之言,如果觉得荒诞还请谅解。

家园 您的意思是

找不到另一半或者排斥另一半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另一半?

家园 哇,惊现葡萄大
家园 鱼,你确定这篇文章以前没有发过?
家园 我是这样看的

现代社会高度分工下人的孤独感和社会角色存在感的弱化相当严重,作为心理补偿,对生活中伴侣的依赖比过去任何社会时期都严重。我也明确说,即使我查到的资料也只表明最多3%人群带有先天的那类取向。但是,其中多数人只不过是在成年后想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基于同性生理特征的同质性,彼此相互理解实际心理需要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异性,这个在人的生命周期中的青春期特别明显。

家园 啊?没有啊
家园 哇.... 原来葡萄还在
家园 葡萄在看金赛报告?
家园 持这个观点的还有不少

荒诞不至于,就是看得挺累的。

我知道不少人持类似的观点,以男性为主。

家园 我是哭笑不得之余不免有些小小沮丧

莫非...我长得很男人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