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改开以来政治局路线的螺旋发展和18大前的路线斗争 -- 高高空
这篇文章也许大棋派了,贫道将好好反思这个问题,有总结后再行修改
几届政治局的思路与无奈
虽然本篇是分析18大,但还是得先从前几届政治局的执政思路说起,其核心是两点——政府财政和社会保障。各位放心不会扯远,贫道向来是拿着文章当电报写的。不过还是先感谢柳叔和wmang两位,本篇完全是在他们启发指点下抄袭出来的,抄错了与他们无关。
上世纪80年代是国企的好时候,虽然企业管理一塌糊涂,但依靠国家拨款还是过得很舒服,当时人们希望进工厂而不是机关。国家之所以要养着国企,是为了稳定自己的基本盘,给改开留的一道保险。但是国企整体亏损,乡镇企业养活不起全国,钱从哪来呢,只能是印钞。这时国家的思路就是以印钞透支未来收入,填补大量社会保障导致的财政空缺。[提醒一下有些网友,国企80年代数字好看,根源是地方政府压银行给国企贷款搞投资,而不是企业自己有盈利能力]
大量印钞导致80年代末的通货膨胀和64事件,乡镇企业就此消亡,不得不停止,那么没有钱的财政怎么办?TG的答案是下岗,同时伴随着停止福利分房、企业转制、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等措施,通过削减社会保障的方式减少财政支出,这也是朱镕基给前几任擦屁股说法的由来。与此同时,国税地税分开正式施行,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03年本届政治局上任之时,386交给他们的是一个基本稳定平衡的财政,但也是一个躁动不安的社会。改开利益集团基本成型,南方私企势力极大,已经到了影响省级政府决策的地步;国企和政府内贪腐分子希望能够像苏联一样和平演变,以使自己的收入合法化;底层民众因政府推卸义务而导致抗风险能力极低,继续压榨油水不足以满足前两者需求,也会让他们过不下去。于是486坚定的选择了花钱买平安这一思路,对各阶层广撒资金,基层确实得到了好处,虽然他们很少上网来说。
花的钱总要有来源,486的钱从哪来呢?除了386打好基础的国企和外贸,土地财政和银行借贷就是资金来源。486的思路和80年代一样,通过透支未来财政收入来承担社会保障义务,换取当前的社会稳定。而现在,就是透支做法又到了国家无法承受的阶段,10年、11年的连续通胀就是证明,这和80年代末也是相同的。
几届政治局都不是傻子,对自己行为将导致的结果是有清晰认识的,决策是国内外各种势力博弈的结果,而不是什么个人喜好。80年代末双轨制没人反对吗,286何必92年跑到深圳去发言?朱镕基搞下岗没人反对吗,何必趟什么地雷阵?大势如此,不得不为尔。
TG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TG国没有影子政府,谁在那个位置谁就有决策权,不在位置的,286也不过给儿子争取一个残联主席,更勿论其他人了。政治局常委是TG国内最高权力宝座,每一个常委都是由一大堆中央委员和各级干部支撑起来的,也都提拔保护着自己派系的成员,上级靠下级推行政策来获取政绩,下级靠上级赏识提拔获取晋升的机会。支持谁的政策、拖延谁的政策、反对谁的政策,自己掌握的资源到底用在哪一方面,这就是TG党内的站队。
11个符合年龄限制的政治局委员、两百来名中央委员,这就是18大的组成人员。政治局委员里不过2、3人有望登顶,中央委员里也不过几十个能直接抱住这2、3人的大腿,其他的都是酱油众,谁能取得他们的支持谁就能登顶成功。酱油众根据什么选择支持者呢?那就是谁能解决当前国家的主要问题,毕竟大家还要在这个国家内混几十年,把摊子彻底砸了对谁都没有好处。要让人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起码思路必须能服众,放到现在来说就是要在维持社会稳定的情况下解决收入透支的问题。
17大后的路线试验
有80年代的经验,TG党内各派系对当前的经济危局是有很明确预知的,因此各接班人早早就开始思考自己如何来解决这个局面。不过当时大家还没想到美欧经济问题会这么快爆发,因此对处理问题想得难免乐观了点,这就导致现在的结局和预计的不同。
486思路的拥护者就是打算撒钱之路走到底,真不行了就搞大通胀抹平账面,这些是现在通过土地财政获得巨大收益的既得利益者集团。如果不是08年欧美出问题,也许他们可以迷惑大部分人。
薄熙来在重庆的路线,是通过打黑获取资金的同时加强中央集权(这才是唱红的本质内涵,而不是什么主流官方文化),这和建国初的米粮之战有些相似。薄去重庆不是随意选的,他强化控制的路线越在小范围搞越容易出效果,因此一定要去直辖市而不是省,北京上海不能乱折腾,天津距离北京太近易受牵制,也就是重庆合适,还能打掉汪洋的后路。
汪洋的路线是从上到下的彻底放权,把大部分权力和责任交给社会组织——比如文强的黑社会——来处理,通过减少社会保障的方式减轻财政压力,这和90年代的做法有些相似,区别在于汪洋同时削弱了中央集权。腾笼换鸟搞产业升级,蛋糕论下放手分权,都是汪督思路的体现。广东这个南方省份是国内国企力量最弱、民企或者说资产阶级力量最强的地方,在花帅的庇护下还一直不怎么听中央话,正是试验放权路线最合适的地方。
18大前的路线斗争
到了18召开前半年的现在,三路人马已经基本分出胜负。
第一个被按倒的是卖地派,李克强11年主持经济工作以来把房价控制住,3600万套保障房是釜底抽薪之举。但是卖地收入是政府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没了这块就得有其他的填补,或者削减财政支出,否则迟早走回老路,因此只能说赢了一半。
第二个翻盘的是汪洋。12年初汪洋高调主持广东三打两建,表示“现在广东受考验的不是经济而是社会矛盾”,否定了过去放权发展的思路。汪的转变说明,薄执政路线已经得到新一届政治局内多数人的认可,不然汪绝不会自己打自己嘴巴子,硬着头皮走下去都比半途改弦更张好。
薄的唱红打黑打出上千亿元资金,政府财政收入也大幅增加,这和雍正官绅一体纳粮的效果是一样的,特权少了自然公权受益。近期汪洋的转变已经说明了薄路线的胜利,这是最确切的证据,各种小道传闻与之比较起来不值一提。
顺便猜测下委员们18大前的时间安排。汪洋是12年初布置三打两建搞转变,那么11位下届政治局委员们应该是在11年下半年进行路线讨论,并于11-12月达成共识,确定走薄的路线,这一阶段基本决定谁进常委。进入12年后,大家讨论的会是具体人事安排,谁进政治局谁进中央委员,这些到18大召开前半个月基本搞定,然后大会召开。从这个进度看,国家大事很简单,还是人事工作比较耗时间。
薄熙来朝不保夕吗
如果只看网络,薄熙来在重庆完全是发了神经病一样搞文革。近期的王立军事件,宣传系统几乎没对传闻做任何限制,外交系统煽风点火提“一天”,让很多人觉得薄毁灭在即了。南方系就不用说了,恨不得薄王被千刀万剐了才好,凤凰网体现的最直接。只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薄的遭遇其实很容易理解的。
薄的路线是唱红打黑。打黑,打的不只是黑社会,还是捞取特权维护暴利的种种社会组织,那些大都屁股不干净的民企也包括在内,所以资本家们痛恨他。唱红,唱的不仅是红歌,更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调子,是未来敌我斗争的战斗组歌,所以地方山头的官僚们痛恨他。这么招人恨,当然会被各方齐心协力的摸黑。
实际上薄不过是07年新晋的政治局委员,重庆模式就算是他的主意,有人会认为他能在18大上成为586吗?这种到处得罪人的路线如果没有强力支持,他能执行的下去?就算他是太子党,可薄一波已经在07年初逝世,TG党内谁在位谁有权的规则下,不是现任政治局常委能给他足够支持?好吧,我说的就是习太子,他最像是薄背后的盟友。
前面说过,TG党内入常是要有路线服众的,李克强在国务院打击地产党大家都知道,那么作为586第一热门的习太子是什么路线呢?没有吗?难道他支持的是汪洋?或者他想继续当地产党?TG党内有过多次路线斗争,路线获胜人却失败的,我对党史不熟,还真想不到有谁。
到这里本文终结。全篇的论据都是过去的资料和新闻,没有任何内幕消息。政治嘛,阴谋诡计固然必不可少,但堂堂正正的阳谋才是根本,捕风捉影笼袖谈,不如秉烛夜读,翻翻主席讲话的好。
现在大家都有点爱好阴谋论.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阴谋论的优点是娱乐性强,而且很容易符合人们的期望
对不起,往下没再看。
大量印钞导致80年代末的通货膨胀和64事件,乡镇企业就此消亡,不得不停止,那么没有钱的财政怎么办?TG的答案是下岗,同时伴随着停止福利分房、企业转制、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等措施,通过削减社会保障的方式减少财政支出,这也是朱镕基给前几任擦屁股说法的由来。与此同时,国税地税分开正式施行,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习这个人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他很会为人处世。你看他回忆往事,说起当初被下放到农村干活,不但没有一句怨言,而且很骄傲说自己那时候能抗100斤大包走很远的路,是生产能手之类的。后来他老爸还没平反他就被保送读大学了,可见当时在村里确实很能干。再后来担任地方领导职务,也有很多人说,领导同志们,去他那里,他都热情接待,而且别人不方便安排的一些事,他也能帮人家安排,云云。所以也很得老领导老同志们的赏识。
当然他的彭夫人也给他加分很多。总之就是,他朋友很多,没有敌人。而且是一个没有啥政治野心的人。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但也没啥问题,做事中规中矩,别人也抓不住他什么小辫子。
而薄和习虽然都是太子党,但是两人性格完全不同。处世风格更是全然相反。很多人害怕薄上台,为了反对他现在放手一搏,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中国历史上为啥明君贤君少,不单单是因为只能从皇帝的儿子中去选择,选择余地比较小,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权的官僚集团,本能地害怕选一个明君贤君,会剥夺了自己对朝政的控制权,怕自己以后的日子不好过,所以他们会尽可能选择平庸听话的皇子来继承帝位。
远到秦始皇的大臣杀扶苏选子亥,就是因为想要选一个无能的人当皇帝。结果导致秦朝早早灭亡了,他们也没啥好下场。近到上一个朝代康熙的儿子们夺嫡,大臣们支持八阿哥,反对四阿哥,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选四阿哥,大臣们日子不好过。选八阿哥,大臣们日子比较好过。可是对于皇家王朝来说,如果不是四阿哥而是八阿哥继位,清朝的寿命可能会短很多。晋朝那些世家大臣们选出来的白痴皇帝,留给中华民族的,是后来几百年的分裂和被外族的掠夺,差一点儿把中华文明完全断送了。
但是另一方面,隋朝的杨广就是自己太能干了,对待大臣们太严苛,所以导致各个地方门阀势力造反。这又是走了另一个极端。
幸好现在不是一个人当皇帝的时代了,现在的民主集中制,可以让习和薄都进入中央常委,互相均衡,这样才会走得更稳。既不会激起民变,也不会激起官资之变。
中国历史太长,就看日本的吧。
就挑个常提的,织田信长的桶峡间奇袭战就符合你提的条件:1 正兵作战根本不可能获胜。2 完全靠的奇袭获胜。
另外你对葡萄的发言是什么看法?很好奇你的意见。
在李鹏接受何新调研的结果以后才改正过来的。
如果是货币发多了,怎么会三角债?
八十年代末和现在的货币政策一样,都是紧缩货币,或者说都是休克疗法。
建议可以看看何新对决弗里德曼---这篇很容易搜索到,八十年代末期中国就是在搞休克疗法,制止休克疗法是何新的一大历史功绩。
我说过很多次,以为货币发多了物价就上涨,货币发少了物价就下降是被弗里德曼他们误导,没有看到物资本身也会随货币的多少而变化。
俄罗斯1991年开始的休克疗法,那是实行非常严厉的紧缩政策的,很快企业大批破产,物资开始严重紧缺,物资紧缺了物价不会上涨才奇怪呢
东西砸在手里卖不出去,天天贬值,哪里还有倒爷。看来你对那段历史一点都不熟悉
兵法不是书上的空话,也不是游戏技能,用了**计谋就一定有**效果,那是游戏,是故事,但绝不是现实。
桶峡间之战是怎么回事我没看过,只略微知道一些。就当时的情况看,战争胜负的主要原因不是织田信长的奇袭,而是另一方的骄傲与松懈,织田的突袭利用这一因素才能成功。如果对方戒备森严,那么夜间奇袭这种事情成功率会很低;或者说如果对方派出一支占总兵力20%的前锋警戒部队,那么警戒部队本身的存在就足以迫使进攻方展开兵力进行攻击,从而暴露自己的意图,并降低行动速度,从而给被袭击方以准备时间,《战争论》里专门提到过这点。当然日本战国时代就是农村小地主械斗的水平,他们那点兵法有没有考虑到这个层面也不好说。
水往低处流,这句话是有限制因素的,也很容易被打破。必须是重力环境下水才向下流,没有重力的话就得有向下的压力或者吸力。水泵、虹吸、水塔都可以让水向上流。但是,在日常环境中,水确实向下流,没有人会穷举各种先决因素。如果看到这里还不明白的话,那么我想也许dota之类的论坛更适合你。
葡萄以前的发言我看过,很有启发性,最近的还没看过,西西河有时候打不开
81年到83年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货币增长速度为22%;从84年到89年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89年货币存量达到12000亿元。90年与89年相比新增5253亿元,91年比90年新增4100亿元,92年比91年新增6100亿元,93年比92年新增94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39%,93年货币存量达到34879亿元
和85、88、94年这三次通胀波峰比较一下
通胀数据呢,85年9.3%,86年6.5%,87年7.3%,88年18.8%,89年18%,90-92在3.1-6.4%,93年14.7%,94年24.1%,95年17.1%,96年8.3%
货币发行量上面贴了,这2个数据就齐了。至于那时候国企待遇如何,只要呆过的人都知道,没必要重复
我承认是发生了通货膨胀,即物品本身可以卖的钱增加了,更值钱了。
我的观点是紧缩货币导致商品紧缺,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希望你可以认真一点看清楚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