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建国三十年争论之补充:国家承认与政府承认的相关 -- 葡萄

共:💬213 🌺2471 🌵5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既然你赞同前三十年积累奶酪,那你的第一句

“六十年前强盗们打着公有化的旗帜,把我们兜里的东西掏干净。”就不能单独成立,对吧。一定要和后面一句连起来才能和你赞同前三十年积累奶酪的说法逻辑恰当。也就是说,你抱怨的是:当年你让大家积累奶酪,但60年后你要独分奶酪,这不行。也就是你说的“但是奶酪积累大了,分得时候要公平”。这看起来非常合情合理,没问题嘛。

但是,为什么这样的(你希望的)事情没有发生呢?你不知道了吧。那是因为,当年一起勒裤腰带是给了个社会主义这样的前景和制度的。积累的奶酪是国产,是大家的。如果坚持这样的道路,你还是可以忍受的,对吧?可明显,后三十年走了啥道路呢?你自己说说。走资,走私,是吧?你以为决定这么走的人/人群是将来和你分奶酪的吗?只不过走了三十年,终于做了他们会并既定要做的事儿。如果你不反对后三十年的线路,只反对当下要被私分,注定只是一厢情愿。当所有人都同意走资,走私的时候,私分国产是注定的事情。难道你看不出来吗?

没错,你的利益将要被侵占的时候,你发怒了。可是,这就是走资,走私必然要给的红利,是既定的奶酪。你现在不给,当年(三十年前)干啥去了?!你可是对后三十年不致一词。(同意上贼船,又不想给船票,呵呵)

家园 又来忽悠我们

三十年前给我们讲得是:“一小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现在只有上半段,下面没有了。然后告诉我们

这就是走资,走私必然要给的红利,是既定的奶酪。
谁说的要走资,走私了,这怎么就是“必然要的了”???你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把十几亿人几十年的劳动成果装兜里了?我告诉你,别蒙我们,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特别是关于钱的时候。

穷人没钱,也不如富人聪明,只有一把力气。要想变富,只能从富人手里捞,可是富人早把规则定好了,不允许那么干。

不过穷人不怕。规矩算个屁!富人要杀他,他反正要饿死了,不怕!他也没财产,烂命一条。想活命,就直接从富人手里弄钱。成了,多活一天是一天,不成,反正也就是死。

所以“最大”先生说,在这场斗争中,“无产者失去的只是锁链……”

失去的是什么锁链?是规则。

“砸碎一个旧世界”!砸碎的是什么?规则。

凭力气,破坏规则,从别人手里弄钱,就叫抢。

所以穷人的政治代理人是强盗。

别以为你们划好了框框我们就得在里面转,既然我们一无所有,那我们就更加无所畏惧。我在第一个帖子里就讲了,这些帐我们都记着,

' in the days when all these things are to be answered for, I summon you and yours, to the last of bad race, to answer for them. I mark this cross of blood upon you, as a sign that I do it.'

你和你的王八蛋子孙们的胡作非为总被有清算的一天,屁民们用自己的血划下十字,吉姑娘满怀期待的仰望星空。

引自《双城记》

家园 没错,下半段没有了。三十年了,你才看出来啊。要说也不晚,

那你看出来后该咋办呢?“这些帐我们都记着”-- 就记账啊。记吧,接着记,还能接着记个几十年。继续对后三十年高举赞成,继续跟着走资,走私。然后,统治阶层就会给你分果果了?呵呵

一边不用阶级分析的手段看问题,一边又幻想不同阶级/阶层的能为自己的利益冲锋陷阵。失望后依然只要利益,不问线路。相当的可爱哦

家园 仰望星空,竟是卫通

五十多年前被公有化消灭的是资本家,也就是你说的“我们”。现在私有化在为“你们”开路,“你们”应该高兴才对。

家园 这么多废话干什么?你不就想说:“有胆子你去造反”,

去年的江西抚州爆炸案这么快让人忘了啊,没见国务院发文件让强拆温柔点吗?

时候未到而已,现在得瑟吧。

家园 造反,凭啥你觉得造反能成呢?你提出啥纲领,啥线路?

自己代表的是哪个阶级,能联合哪个阶级,要反对哪个阶级?

没错,啥都不想,大旗一举也是造反。你觉得这样能成,你去吧。

家园 嗯,时候未到前都是这幅嘴脸,

不过人民不是傻瓜,伟大的主席给我们试验了最终暴力和无限忍耐之外第三条路——文革。

急啥子啊,你不用这么着急投胎吧,目前形势还没烂到不可收拾。

家园 你都知道,还在那里嗷嗷叫啥。闲的无事打字玩?
家园 说了别急嘛,

俺目前日子还过得去。

家园 就国家承认和政府承认主题帖补充一个案例

在说案例前先补充一个回复的连接

链接出处

连接主要内容大多是说土改方面的事情,和主贴关系不大这里不展开。而,回贴中第七部分才算是和本楼主贴内容沾边。我说的案例分析时间不远,不过因为时间不远,有的信息可以公开查,有的则比较难。我这里展开的内容,也因为部分不能公开的信息看的人因有各自的考量。好,一些话说在了前面,这里也就开始正题了。

前几年,刚开年。非洲国家尼日尔政变,政变上来的新军人政府,迅速得到以法国为首的欧美国家集团承认。在政变后不久,政变中上台的军人政府公开声称,前民选政府和中国政府签署的经济开发合同无效。这些合同涉及石油,铁矿石以及矿石综合开发项目。相关合同总额价值近350亿美元。其中,尼日尔国家储备的铀矿占全世界储量的11%,居世界第五。中国在尼日尔的铀矿开发合同总价值近百亿美元,是中国核能开发中重要的投资项目。在尼日尔发生政权更迭两周后,中国外交部在正式宣布和尼日尔新政府达成一致意见,相关内容包括中国政府的承认和尼日尔新政府保证中国在尼日尔的利益不受损害。这些是通过公开资料可以查证的。下面要说的当时在尼日尔发生的事情,则是无法在现在公开渠道查证的事情。

记得,在尼日尔政变到尼日尔新政府和中国政府达成一致意见这中间的两周内。个中气氛一度相当紧张。其紧张在于,由于西方各国对于尼日尔新政府的迅速承认这个背书,尼日尔新政府自感有恃无恐。在谈判桌上对中国要求保证自己合法利益的要求置之不理,甚至咄咄逼人的公开表示要废除所有前政府和中国人签署的所有合同。最后,被激怒的中国人放下一句话,能搞政变的不止是你(指直接支持政变军人政府的某五常之一的大国),我得不到的东西谁也别想得到。这里说的搞政变,并非只是说在某国某地的报复。而是针对,该大国在其前殖民地地区所有该国势力范围的国家与地区。也有鉴于此,尼日尔政变后的新政府才在一度的趾高气扬中和我们中国人达成一致。

话说到这里,很多人也许奇怪,中国人为什么能把话说的那么强硬。这里需要略展一段古。其实在非洲第一大民族群体,是班图人。班图人,现今的考证起源在非洲西海岸赤道地区。班图人,从那里一支向南(主要方向),一部分向北逐步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今天一系列的部落与部族乃至王国群体。这个群体中包括,今天南非的祖鲁人和南非结束种族隔离制度之后第一个黑人总统曼德拉所在部族的科萨人。接下来我们把话题转到上世纪二战刚结束那会。当时,在二战中饱受战争重创的欧洲老牌殖民地国家因受困于战后重建,加之在二战中崛起了两个新型全球性强权国家美国和苏联出于全球争霸的目的各自纷纷支持当时所谓民族自决。这样,在上实际五十六十乃至七十年代,出现了一个民族国家大独立的高潮。这是一个这么样的变化呢,从联合国成员看,联合国及其成员从一开始建立时期的45个,到1980年代达到170多个一举奠定了今天主权国家体系的大致框架。(到现在成员总数已经达到193个)在这个民族国家大独立的时代,在非洲大陆发生了难以计数的大小战争和政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苏联与欧洲,在原来欧洲殖民地地区对于各自势力范围的争夺。其本质就是大国强国重新划分自己势力范围的争夺。而这样在非洲的争夺,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上第一次以争夺势力范围的角色出现在了非洲大陆这个舞台上。

要想表述,新中国在非洲插足大国博弈的历史有一些内容是困难的。这不仅限于公开资料中没有完整与明确的表述,也鉴于众多资料研究各自的侧重以至于没有一个所谓整体的非洲战略的视角来做评述。我这里只能在各种公开资料为主的综合里表达属于个人视角的分析。鉴于资料的限制,我只能通过我们在南部非洲的诺干博弈来表现当年大国争斗的复杂性。用比较简单的表述如下,在安哥拉内战时期。中国和苏联支持的游击队,首先推翻了葡萄牙安哥拉殖民政府实现安哥拉独立。随后,两国支持的游击队挫败了美国支持的游击队颠覆安哥拉新政权的阴谋。在中苏分裂后,中国支持的游击队在吸收美国支持游击队的残部与安哥拉政府军展开内战。同时,作为冷战热战的一部分,美国与欧洲支持下的南部非洲地区,以南非为代表开始了一个全面战争时期。主战场在安哥拉,在安哥拉内战中古巴空军与南非空军的对决上演了一段传奇般的冷战插曲。而因南非在全面战争时期设置的战略缓冲地区,在前英国殖民地的南北罗德西亚(南罗德西亚既今天的津巴布韦,北罗得西亚既今天的赞比亚)以及曾经作为英国托管地的纳米比亚作为拱卫南非本土的缓冲地带开战激烈的军事斗争。这其中有原来各个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参与其中的各国矛盾(甚至支持南非的美国和英国之间也存在深刻矛盾)还有作为交战中被卷入的非洲人本身的复杂关系。如果用什么来描述当时各种冲突交织的南部非洲,我能使用的词汇只有蛮荒地带,以力为先弱肉强食。

这里在说完一段难以言喻情绪所概述的复杂博弈后,能补充的一个插曲是。在南非接触种族隔离政策后,第一个黑人总统曼德拉的自传自由路漫漫中。曼德拉自述称,在曼德拉接受任务创建非国大第一个武装组织民族之矛后不久,曼德拉就辗转至坦桑尼亚游击队训练营受训准备回国参加武装斗争。(不过受训后不到半年,曼德拉就被诱捕并一直囚禁到冷战末期)这里,我不想用太多篇幅展开曼德拉的个人行迹。我只想从曼德拉的行迹中引入,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南非全面冲突的前沿,但是在南非全面冲突时期起不可忽视的国家就有坦桑尼亚。其实说到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大家知道这个名字都因为中国对非洲一个重要援助项目坦赞铁路。国内对此的表述是,在西方各国的围堵下,在中国的援助下坦赞铁路的动工与建成见证了中非友谊。而这个围堵背后的原因上文已经有所表述,而这个友谊可绝对不只是经济援助那么简单。曾经有一份资料,因没有旁证,所以没有在正式行文中加以引用。这个资料称,在坦桑尼亚训练营中的中国人超过三万。(这样训练营有来自各国的游击队训练军官,不止是中国)曾经有人对这个数字质疑道,如果中国PLA真过去了那么多,直接推到好望角都不是问题所以这个数字基本为假。我这里表述,并不是表达我对这个数字是否认同实际是在表达,当时非洲各国独立战争中,尤其是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非洲内战中中国人有其不可或缺的身影。这里又不能不提及一个插话,曾经在青史微言板块写过我们在中南半岛拔掉老挝这个中南半岛瓶塞子最终为赢得越南战争胜利奠定基础的帖子。在那帖子的相关讨论中,我曾经提及当时我们输出革命时期,遗留的中国的坦克封存基数就以万为单位。当时就有人对我这个表述嗤之以鼻,他们的观点是立足在当时中国工业化落后,别说以万为基础的坦克封存额度,就是新中国到1980年代能否达到过万辆的坦克数额都是问题。在回复的过程中,我看到的简氏军事年鉴中的表述更让我吃惊。该表述称,中国在冷战时期的非洲,输出的坦克数量就超过5000辆。不管数字准确与否,话说到这里,我想我们在冷战期间,尤其是民族国家大独立的高潮期间,我们在非洲输出的各种人力与物力资源,在非洲内战中起着重要作用,我想大家应该是没有疑问了。

接下来回到一开始的插话,班图人。其实前面提及的班图人迁徙路线,我们实际可以把班图人看做不骑马的游牧民族。(这个称呼,有些记载里也有类似表述)在他们的迁徙路线上,布满了一长串的部落、部族乃至兴盛一时的各种大小王国。这些曾经历史上的存在,现在依旧在非洲大陆保有遗存。而这些形成于历史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实际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纽带。这个纽带不仅可以用最古老的方式传递各种信息,更在冲突与争端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诚然,继承自殖民地时期划分的非洲各国疆界虽然构成了今天非洲各国疆界的基本版图。但是,在这些疆界两边,往往被分割的是一个民族一个部落甚至是一个家族的不同部分。这样,被各国疆界划分的一个曾经整体的不同部分,其相互联系往往会表现为在冲突各方会寻找曾经的整体获得争端中的优势。这种争端往往表现为战争,这种整体支持的求助往往表现跨界与越境支援。所以,当安哥拉武装革命成功后。当时美国的国务卿大惊失色,直接表述就是,要在非洲全面压制苏联支持的势力崛起。因为,崛起的抬头就会唤醒整个非洲大陆有各种千丝万缕联系的非洲各个部落与民族的民族意识最终把西方统治驱逐出去。因此,西方国家对应的策略就是。扶持亲西方的部族部落,武装推翻敌对势力的政府。也因这种政变,引起同样的操盘被对手复制。如此周而复始,久而久之非洲大陆各国的内战时间长了,恐怕很多人已经无法记得仇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在无尽的内战过程里,有的只能是无止境的杀戮直到一方彻底失去支援被消灭。我这样的表述无疑是充满混沌与混乱的。我只是在表达,无论当年充满各种理想与激情的开始,在各大国武装不断的支援下,非洲冲突各方在我看来已经从一开始的为独立和自由解放为战争逐步演变为为生存和不被消灭而战斗,几乎永无止境。记得,在写《奔向危机或者奔向复苏的2007》接近尾声的时候,曾经询问过如果经济危机爆发,我们在非洲会怎么样。答复是,在部分地区肯定放手。然后对方接着一句就是,如果爆发什么那都是命。也因此,我提醒当时在安哥拉支教的一个女孩子在危机全面发作前回法国。一开始,女孩子不舍得那些她学校里的学生。但是,在某一天她发现村里的人开始装备全新的AK的时候,她最终还是回法国了。

其实说到这里,无论是法国支持什么发动政变,还是当年我们通过多少游击队训练营地培养了多少日后的非洲国家各级领导人或者部落部族领袖。以至于我们对法国人乃至尼日尔政府发出威胁迫使大家最终在谈判桌解决问题。我说那么多,实际在表达的意思就是。当年民族国家大独立时期,是当时世界势力重新分配的时期。不管你怎么看待毛泽东和他的同僚们在那个时代的各种话题。毫无疑问的是,那时候我们走出去,不管你怎么评价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一代人为我们在第三世界打出了我们的自留地。这种机遇,如果想很多人幻想的我们埋头苦干不问世界风云变幻,即使我们错过了我可以用我们的金钱砸出来。这种梦呓,发生在尼日尔的事情就是给这种人的响亮耳光。这种耳光,在尼日尔政变后不久抽到了韩国人脸上。当时韩国政府宣布和马达加斯加政府签署租借土地协定,租借的土地用以保证对韩国的农产品供应以缓解韩国当时高企的食品价格。协议签署不到半年,马达加斯加发生政变。韩国和政变前政府签署的有关协议被政变上台的新政府完全推翻,年初韩国人的兴奋在年底终究还是归于平淡了,这个世界始终是现实的。是的,当年我们抓住了历史给予的机遇,尽管我们当时国力和我们试图操盘的目标是如此不相称。但是中国一代人以革命的激情以及殉教者般的牺牲精神,走遍亚非拉打出了中国人自己的今天生存空间。在我看来,这样的成就不能只归结于某个伟人与某个利益集团的谋划。不过是,《史记》里那句老话——天予否取,自得其咎罢了。彼时,那一辈当仁不让。

如何看待历史与历史事件,这里首先有个证据的问题。记得在学证据学的时候,老师在讲课过程反复强调一个一个关于证据的基本概念:既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可能还原事实的全部,只能尽可能尽可能通过各种证据让后来人探索到底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一般案卷调查之中,最重要的往往是物证这是因为物证是所有证据中最客观记录真实信息的证据。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尽管从中国《刑事诉讼法》看证据位置序列的先后,来看历史问题中各种证据的优先序列会产生一些歧义。但是,我们终究应该承认,在研判各种历史问题中,优先采信什么证据,肯定会影响我们对相关历史的判断,这个是无需多少疑问的。而今天我们在论坛,在讨论相关实践采用的论据中,多为间接证据。并且,即使是被引用的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各种书面资料和视听资料其本身在证明的中的效力也是并不占据压倒性与排他性地位的。也因此,在我们探究历史到底发生了什么的过程中,有时候每一个在证据的逻辑链条中发现了一个没有被考虑到的新证据的时候,基于已有证据的证明其效力就处于一种新的不确定状态。这种不确定的状态,就是因为各种争论的开始,而并非反复。这一些,都源于当历史发生后,我们后来人永远不可能完整再现与还原当时产生历史世界结果的各种构成因素彼此之间关系的全貌。而我们讨论历史,不管基于什么初衷,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如果不能基于客观的立场与基本规律下人与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思考与研读。那么结论即使不是一种带有欺骗与自我欺骗性质的解释,也必然是一种误读,从无例外。

如何看待历史与历史事件,这里第二有个相关人等态度的问题。在近现代科学发展之前,唯心主义在东西方都曾经占据过主流的地位。东西方都有哲人提出过:外部事件的事物不过是人内心的反应的观点。如集中国心学之大成的王阳明就这样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同样,爱尔兰哲学家乔治贝克莱主教认为精神之外没有任何存在。尽管,很多人在今天现实中依旧持有一定程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以此标示自己的客观与公正态度。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对于特定事物取舍上的内心中的那个信,实际本身起着我们自身有时候都难以察觉的重要影响,甚至在决定我们情感与理智之间艰难取舍的时候,这种信有事情甚至是一种本能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影响,那种决定我们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在一个事物中采取什么证据不采取什么证据优先序列的其决定作用的要素。如果不理解这些,我们就不能理解今天在论坛乃至生活中我们纠缠的各种细节问题中的争论 争吵乃至争端。有人把这个归结于屁股问题或者阶级立场问题,我觉得这样的研判略施粗糙。在我眼里,个中其主要作用的还是那个各人内心中相信的事物是什么一个状态的的问题。

如何看待历史与历史事件,这里第三有个用什么样的方法论的问题。什么是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而方法论,某种程度可以反应在西西河里常用的理科思维与文科思维的博弈上。我们毋庸置疑的是,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形成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知差异。而当人类社会在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乃至后工业文明社会的信息社会后,在高度分工合作构成的现代社会中,人会因为各自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以及工作经历的不断积累会形成各自的思维习惯及其偏好。很多时候这种习惯及其偏好,基本用理科思维与文科思维都是可以涵盖。但是,当对象历史问题,尤其是涉及复杂利益博弈的大国博弈中各种复杂环境与条件中的具体历史事件。如果用单纯的理科思维或者文科思维,都是很难驾驭相关话题的。如果把这个概述,推延到论坛中在讨论里常常相互讥讽的文科思维与理科思维的争论乃至争吵。我在观察中常常看到,常常自诩人类普世价值的文科思维方式,往往忽略现实世界物质与资源支配以及基于支配权利的各种社会再分配对人类社会的决定性推动作用。这样的思维比较极端的一面,就是把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问题统统归结为人性与人心的内部世界变化,而常常忽视了人是需要穿衣吃饭,需要安居乐业的基本物质需求。这个就是一般而言的唯心主义。而自诩理科思维的人,往往碍于自身学科训练的限制。往往从自己认知世界的角度来概述,现实世界是什么样子,过去世界是什么样子,乃至以此推论将来世界是什么样子。这样的极端表现,往往最终会变成机械的判定,现在的国家状态很好不用变化,乃至不远的将来也无需任何变化。这样的方法论,看似唯物实际还是一种唯心主义,并且是机械的唯心主义。两者,殊途同归没有本质差异。这样的唯心主义,发展到一种极端,就会无视现实中已经发生的变化并且无视影响社会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实际满足一种脱离社会发展实际的内心需求。这样的方法论与其说是在研读,不如说是在其内心世界的某种自我实现。无论这种自我实现价值如何,很难避免脱离现实,更不要说对指导现实中各种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有所益处。这样的脱离现实的自信与自负如果谁寄希望于此来解决什么现实中的问题,尤其是试图从历史问题中涉及当下面对未来的人不可不查。

如何看待历史与历史事件,这里第四说的是看历史问题的时候要有清晰的目的。这里说的清洗目的,不仅说的是要带着问题去看历史,更要明确的知道你自己到底为什么去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对过去的研读中来。这几年涉及复杂社会问题的争论,大体有几个争论中的矛盾不可避免。1.概念的含混,简要说就是一个概念一个名词,讨论的旁观的解读的人各自定义不一样,涉及内容尺度不一样,甚至同一名目下的内容从争论一开始本身就是南辕北辙。不可不虑。2. 事实的定义,什么是事实。以什么事实为依据来阐述自己表达的问题,参与者解读者旁观者,各自也有标准尺度问题,甚至有时候有动机问题。不可不查。3. 在细节中迷失。如果没有很好的方法论或者明确的整体性考量,要考虑开放式讨论中每个人参与者各自思考的维度,如果没有一定的把握,恐怕很难不陷入各种细节的歧路而最终迷失对整体问题的研判。如果仅仅是出于闲聊与漫无目的的兴趣进入涉及复杂环境的历史问题,很容易在激烈的冲突与各种似是而非细节的纠结中迷失方向感,各人不可不慎。

如何看待历史与历史事件,这里第五想表达的是对历史问题的判读,不可避免是一个历史史观问题而相关问题最终是哲学史观的问题。对于这个话题,我自己也不好说自己有什么心得。在罗素的《西方的智慧》看篇就提过这样的问题,哲学是什么。然后罗素回答,哲学什么也不是。而在全书的综述中,哲学与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集合在哲学的智慧中加以品评。我这里试图表达的哲学史观问题,终究还是一个你基于什么角度与立场看历史的问题。诚然,我们在前者中一到四中,我们会发现,对信息的不对称,对基本规律与基本规则的不了解,对于方法论的取舍以及对于基本事实的研读等等话题上容易造成的误解与歧义。但是,我们最终会发现,即使我们在上述话题中基于基本事实内容能有一定的共识,我们各自依旧会对历史问题有可能出现各自南辕北辙的分歧。这样的分歧,实际就是哲学史观的分歧。这样的哲学史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我们在信什么与不信什么,在证据与信息的裁量上有所取舍中故意扭曲或者故意放纵特定行为与结果的出现。有人把这种故意扭曲与放纵自诩为就是要忽悠,只要人相信。决定这些的,本质就是一种价值,一种理念,一种基本史观,一种哲学的产物。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研读不可不防。

案例分析;

链接出处

通宝推:fupengn,江山如此多娇,shaolin,白杨,奥森,卢比扬卡,廖石,龙战,左右手,乡下秋叶,柴门夜归,amazon,kkilo,dashanji,伪叔叔,逍遥蜀客,Passer,今昔,xiayutian1001,天狼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用今天视角去看是迷茫的

当年的毛是以支援亚非人民革命的共产主义精神指导的,在那样的远见和世界被压迫人民团结起来的指导下,才有了超出国力的支援非洲,支援越南,支援阿尔巴尼亚。

结果是欧洲全灭,亚洲半灭,非洲余辉现在还在享受。

完全以大国主义和实用主义心态去看毛是要犯错误的。

事实上邓上来之后的顾忌国力的实用主义直接指导的外交,就直接导致了我们在东南亚的全面后退,直接导致中南半岛的共产主义游击队(军阀)迅速溃败,在今天的缅北以民族独立武装形式留了下来。

也因为完全的实用主义,曾经让我们在非洲的开发陷入仅仅谈生意的状态,而没有政治势力的支持或者说中国武力的投放,生意就是一个泡泡,落地拔毛的事情是正常的事情。非洲那里就是拳头大就是秩序,可是30年前,我们并没有沦落到和人家比拳头的地步,生意之外还是要谈谈主义的。

没有主义,生意太贵了。

通宝推:友竹,
家园 是不是说老毛的经营非洲政策应到了开花的阶段了
家园 归根到底一切还是利益的加减法而已,唉,人啊。
家园 其实

说在非洲训练营有3万中国人是完全可能的,这很可能是包括不同时间的人数总和,不是学术资料也不可能详写,那个事情支援黑非洲的中国人那是相当的多,付出的代价也大。后面的坦克封存数也不是不靠普的,只是如果有相对应的型号数量,就很容易辨别了。而且虽然资料说是中国坦克,但是否中国原产是值得推敲的。想当年航空知识报道在河南的歼6封存量,可真是震撼啊。

家园 这也许可以用另一个来佐证

国内省吃俭用,除了三线建设,非洲也是一个大头。那些资源凑5000-10000辆坦克应该不是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