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科学家宣布发现新型粒子 符合“上帝粒子”属性 -- 葡萄
像你这样想的人占人口比例太少了
做官的逼问做技术的“这个桥搞起来一定要抗8级”,但是8级当天带10级风呢?桥下带泥石流呢?这和当地气象研究和水土治理有关了,因为逼问的这个人只负责政治正确,不负责技术
原始人出现,是先有感性思维还是先有理性思维,这个不用作答。架空一下,如果在文莱某岛上的海滩边一群从来没有接触过现代社会的土著在捕鱼,然后从远方飞来一架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在他们前方150米高度悬停,气浪随着引擎的尖啸一阵阵冲击着海面,这群土著脑子里会产生什么概念?如果把这架鹞式放到150万年前呢?mach基本上指的是这个意思
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学术争论虽然咱不太关注了,不过现在也没有结束。不过自蒯因的《两个教条》之后,英美学界就几乎没人做逻辑实证主义的信徒了。连基本的学派对立点都搞错,不懂不要装懂,更不要搞人身攻击,没读懂就是没读懂,不丢人。
现在信上帝的日少,烧女巫的没有了。不能因为群众文化程度不高,就去选择当神棍。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1MDg5MjAw.html
在今天,mach这样的只配去当活化石——来自150万年前的活化石。
看到那么都的花,只有无语慨叹了!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这只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称谓。而我的话呢,是对不同事物的同一个称谓。所以我换一个例子。
中国人有个词,叫“窝心”。南方人对这个词的认识,大概和顺心、舒心、暖心差不多;可北方人呢,却认为这是委屈、窝火、生闷气的意思。试想一个场景:一个南方女人和一个北方男人谈恋爱,女人说,我觉得很窝心,男人心里觉得很委屈,也说,我觉得很窝心。想象一下,这会是个什么样的情景呢?
我想说的是,规律是否存在本身不重要,这也是一个无法证明的问题。但是人类的有限性,使我们只能通过规律来认识这个世界。
如果外星人的科技水平远远超过人类,是不是人类就应该俯首称臣甘当牛马?甭笑,按照你的逻辑这就是推论。
让人想起《三体》中那句话:你们是虫子。
毁灭你,与你何干?
你们吵来吵去,核心还是我说的那句话,以诠释科学的方式争夺话语权和制高点。无论是剖析思想源流也好,强调实践也好,背后不都是权力么。
我倒是想谈谈你所说的“工匠传统”,似乎你对工匠传统有些瞧不上。如果说对立面的话,工匠传统对应的应该是“经院传统”。略对工匠传统做一个概括:
1,科学发现主要依赖庞大基数的匠人做出,而不是学者
2,钻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生产实践,而不是发现真理
3,研究以组织化,工业化的方式展开,注重投入和产出
4,在传承上依赖口传心授超过著书立说
5,经验性的知识更加强调“可操作性”,而不是理论的完备和自洽。
如果就这样来看,在中外科技史上,工匠传统是一直没有中断过,也不可能中断的。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尤其是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延续给人一种错觉,似乎靠几个天才的横空出世就可以经天纬地,创造一个新世界。可这只是一种错觉,没有工业革命积累的技术根底,科学发现不会那么容易做出。爱因斯坦搞相对论也需要爱丁顿满欧洲的跑为他验证不是,不然老爱只是又一个民科。
现代科学复归匠人传统的原因是因为实践落后于理论,从量子力学的成功物理学家意识到并且玩命的依赖数学工具。构建模型在理论上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实践上验证它。
至于所谓李约瑟问题,我觉得本就不成为问题。李约瑟问题隐含的意义是:中国永远不可能产生科学。这实际是利用科学问题来进行自我确认或否定,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不需多言。这个新闻背后的意义,可以看看这两篇帖子: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工匠传统”主要是用来作西方理想中的“真理体系”的那种科学的对立物。如果一种理想中的“真理”无法建立,那么建立的只能是按照师承关系组织起来的知识传统,那么理论传统和一般的匠人传统的本质性差别也就消弭了。在这样一种基础上,我把它们统一称为“工匠传统”。
瞧不起工匠传统,那吃什么,用什么?
我的出发点就是理智思考现代科技这种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现象,既非一味贬低,也非一味拔高。
20世纪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思考有一个核心的说法——泰然任之。即便有个别的知识分子出于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偏好,有着回到前工业化时代的浪漫情怀,但是必须正视的是现代科技所代表的滚滚历史洪流。所以只要是不想活在空中楼阁的人们就必须现实地思考现代科技与我们的关系。
既要顺应这个现代科技带来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又必须全面理解这种方式,保持思想层次上的张力,也为前工业化的思想方式保留空间,并在必要时刻对现代性的思考方式进行校准。
因此,这个主帖下的两个极端都我是所反对的:
1)瞧不起现代科技这种工匠传统(这是文科知识分子容易犯的毛病)
2)把这工匠传统捧成“真理体系”的(这是理工科知识分子容易犯的毛病)
没看我两线作战,两边不讨好阿,呵呵。
我分两部分回答
1.关于技术和科学
其实楼里相关介绍你也已经看到了,甚至有只要技术不要科学的论调出现。我这里挑一个我们能理解的东西结合你的话来说说。我们今天都知道,我们今天大自然中所承载的万物,都实际由原子和分子而来,我们今天熟悉的大多数生命主要基于碳基而来。这也就是说,碳原子不仅在我们生活中常见,而且也是一种存在的关键。而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发现,碳原子之间的键力是让这种普遍存在并非一种偶然。而这种存在,具体到科学发现与技术的联系就可以举例来说明了。
举例
在一段关于纳米技术的20年的科技应用史上,具体到碳基到我们熟悉的一种材料石墨中。我们衍生了我们今天能常常在科学与技术杂志中看到的三种新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富勒烯。怎么理解他们的存在,你可以把石墨看做有一层层相互紧密联系的碳原子构成的标准立体矩阵。我们以碳原子为标准单位厚度,把这个立体矩阵切成一个个薄片,那么这些切开的薄片就叫石墨烯。而当我们用技术手段把这些薄片卷起来就得到了碳纳米管。如果有人通过特定的组合,把特定数字的碳原子聚合为球状体,比如C60那么我就得到了富勒烯。
而就我们今天的研究说说,这些已经出现的东西,对于我们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相关。我们在上世纪60年代,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相关研究中就确立了新材料领域的纯净结构思想。这种思想指导下,才有了今天上述三种基于碳原子层面的加工技术成果。我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发现,如果我们通过碳纳米管加固其他材料,可以改变来自特定原材料的自然属性。比如,通过碳纳米管加固的部分材料可以得到原来材料自然属性十倍的强度而不增加多少质量,同样如果纯粹的碳纳米管材料替代了今天的电缆,那么其电流密度可以达到理论上的现在普通电缆的一千倍。同样石墨烯的研究表明,基于光学、力学、电子学、化学等领域都找到了其材料说表现的有价值的性质。比如,石墨烯可能是目前能找到替代硅的最好替代材料,并且在2004年的有关研究已经表明,石墨烯具有的惊喜蜂巢结构,其导电性是硅的30倍,而强度是钢的200倍。而具体研究应用上,来自中国俄罗斯 波兰英国等国的研究,已经通过给每个碳分子挂上氟原子的方式得到了一种全新的材料,氟化石墨烯。这种新材料,兼顾了氟的热稳定性和石墨烯的强度。这种新材料将为未来复杂与极端条件下的工作的电子元件的技术开发提供了应用的前景。而作为上述三种材料里最早出现,并最早在实践中应用的富勒烯其能在同一个体重包容碳基与硅基物质的特性,很好的解决了人体植入物排异的问题,而首先在医疗器械领域产生了应用的实用性效果。并且,也为植入式芯片的应用提供新的实践手段。
上面的三种材料都是建立在碳原子层面,在科学探索中发现与技术手段在一步一步脚印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成功。在上述领域,你可以把科学与技术的边界区分的清清楚楚么。如果你对此不理解,我们不妨用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来解释。我们不妨这样假设,如果作为哥伦布的赞助人,你如果不相信地球是圆的这个当时的理论假设,你会赞助一个基于这样目的的活动么:向大洋以西航行寻找与中国贸易的新航路。至少在我而言我这里可以这样说:如果我是投资人,如果不不相信地球是圆的,我绝对不会赞助哥伦布的探险活动,而无需考虑哥伦布在航海事物上有多少经验与技术。也就是说在一个项目具有理论上的最基础的可能性,才会让实践项目的技术上的可行性具有其特定价值。而我们也在历史中发现了,在基于地球是圆的这一理论学说基础开始滥觞的全球探险中西方世界发展出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航海基础。甚至在这些航海技术中甚至发展出了今天改变我们每个人生活方方面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精度与维度的确定———比如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体制的确立。而相比之下,基于盖天说与浑天说而来的理论指导,让早在唐代就已经活跃在非洲东海岸,甚至坦桑尼亚这样的南部非洲地区的中国人。尽管在当时中国人已经具备了远洋航行的多桅风帆船与密闭仓分压仓以及减摇装置这些在哥伦布出发后两百年才在西方逐步普及的远洋技术。终究,中国人在几乎领先西方近千年的时间段中,终究没有去实践一个全球探索的冒险旅程。尽管其中有很多复杂原因在干涉其中,但是我们都不可否认的说,没有确立地圆说,是我们中国古代不能展开哪怕一次全球旅行探索念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的我实际在说,科学提供了我们基于现有技术手段探索边界与极限的可能的范畴,而技术手段在实践中的不断进步不断扩张着我们认识技术手段可以触及的所谓理论极限。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就是在这样相互作用不断刺激的过程中,在一步一步的实践中走到今天的。而这些基于对于未知与未来的不断探索与发现,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存在,甚至是一种本能。
话说到这里,希望你没有感到厌倦。我为什么要在这里不厌其烦的,解释或者进一步阐述我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认知。因为不如此,我无法和你解释你提出的问题。其实,如果还对科学与技术发展并非完全漠不关心的话,我们都应该已经可以接受这样一种科学理论:既当我们在技术的实践已经具备在纳米级别的材料甚至原子级别的材料上进行各种加工与技术应用的能力。其实,基于我们的今天的科学发现,我们在纳米级别的材料领域的种种技术实践,其实已经具备了过去曾经推动的那些技术革命到来的的必要条件,并且我们今天的技术型社会的存在也已经具备了实践这些新技术的必要准备。我们缺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改变我们现有各种存在方式的机会。如果用大白话阐述本段内容就是,因为在纳米级与原子级材料技术上进行的技术实践,可以实现对原有材料基于自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重大改变。这种技术上的应用,实际本身已经是一种新技术领域的革命。这种革命本身不可避免导致我们今天熟悉的社会的全面改变。
是的,基于你的话题,我实际在说,我们已经在又一次技术革命的边缘,或者已经在所谓又一次技术革命之中。而对于你说的,我想说的是,那也许是新的技术革命的契机。也可能本身就是近在眼前的新技术革命的一个延长的部分。
接下来的话题,是关于我说话内容的一些背后的事情,要不要说我基于这里的气氛还是有点犹豫。因为那话题,实际涉及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社会找到有效信息的话题。
这里补充一个链接,我这里的文字算是给他的文字在科学与技术关系上做了补充。
(全文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这里我说的科学和技术是在今天难以切割的一种理解。
其实作为你关于美国技术家电回归的话题,恰好有朋友曾经在智能家庭项目上在海外有过配套研究工作。那些技术已经在实践中有所突破并已经在市场上开始小范围销售。只是碍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进入广大公众尤其是中国普通消费者的视角。那些技术与应用,迟早或者基于经验主义在最多十年内,必然会推动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消费电子领域的全面改变。
越是你这个状态,越是需要真能好好和别人沟通,自己的意思清晰表达,用他人的语境让他人知道你的理解。罗汉和佛祖的主要差距就在这里。玩笑
中国汉族人的特点,是圆周思维。西方人的特点,是单向思维。
这个所谓的比较,其中中国的一方,换成著名的西方一神教,完全成立;而中国传统文化,根本就不喜欢讨论“从人类观察角度看世界什么样”,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里人只不过是世界的一部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