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最近中国政府用大量资金吸引海外各项人才? -- 香何沉
我存疑的是现在技术更多的是体系的竞争,知识库的竞争。过去被封锁,万事自己来,搞出的技术落后,可扎实管用,自己玩得转。开放后接触交流多了,眼花缭乱,明的暗的那来的技术不少,可消化吸收如何,结果堪虑。人家的技术基础扎实,就好比有个题库,里头工业文明以来的技术产品途径试验成败都有,我们没这个积累,在追赶中,碰到难题以前自己冥思苦想,找到的方法不一定最好,可解出来了。现在是不多想了,找人问答案。有了答案就有功名利禄。可装备等人用起来,碰到问题的,题目稍微变一下,立马草鸡了。
当政者一定要有曹丞相的胸襟,科技树哪儿那么好爬的。可如今国内的情况还是太多的智商不足,情商来补。不然哪儿来那么多作风问题,态度问题,经济问题的。还有传说的定向反腐。看了最近几年航空航天造船的发展,很是感慨,真不容易的,当真是基层科研工作者的心血筑就。想起电视剧大明王朝里严世蕃背后和亲信讲手下翰林的事,严说储才仰望是为了施展,他们这样的,水里火里挣出来便是不旺此生。颇有国内搞科研的严酷条件的写照。不晓得多少人还在仰望,还在挣。但愿海龟的同学能跳出这个被人俯视的牢笼。
再好的机会,这类人才库的准入条件至少也得是混个博士。
敲门砖本身不算什么,但是没有敲门砖自己也就是什么也不算。
你要追随袁世凯,至少也得让袁世凯看见你不是?
当初的这位朋友是理科的本科,硕士,却因为家庭的影响,早早地在硕士期间考取了国家律师资格证书,绝对的牛人一个。
毕业时想转行做律师。结果在魔都始终未能如愿。一次谈话中,力劝其考一个法学博士生。原因如下:
读博士,
首先意味着受过某个方向的专业训练。
其次意味着有了一个团体站在你身边 -- 导师,师兄弟
再次意味着你在某一个方向有着普通人达不到的深度
再再次,意味着你有了和同行业顶尖人物交流的机会,和可能
再再再次,你有了一段时间,能够让你沉淀下心,以证明自己的选择
---------------------------------------
这些可能对某些人都不重要,因为他可能一出生就有这些了,也可能他是天才中的天才,天才中的极品,是需要别人来倒贴他的。可惜,我那位友人不是,正如同我也不是一样。
所以当初对他说了那番话。
----------------------------------------
不是说每个人都需要读博士。这里只是说读博士可能会有什么 -- 当然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能力,机遇,和理(梦)想。
也不是说就非得是洋博士。本人就是一只土鳖,自我感觉在海外在公司在专业里十几年下来也混得还行吧。
每个人做一件事情都有他自身的理由。
想当老大,当然也不止一条途径,兄台以为然否?
拿我自己来说,当初读博士就是因为,
一,想继续待在学校里,因为老婆那个时候在读大三。
二,象中毒一样的喜欢自己的专业,想深入。
所以就读了同学校隔壁专业的博士。这里,兄台认为我是冲着当老大而去么?
当然,有很多当老大的都有博士学位。比如说啦,我们的未来的老大,不就是有博士学位么?
但是我还是觉得,读博士,当老大,是风牛马不相干的两件事情。
这里提这个说法只是针对想在某个方向有所建树,却又因为家庭啦,机遇啦什么的没有继续的同学。
而事实上,我从来都认为,读博士也不过是一个选择而已。正如同有名的微软老大就没读完书一样。
不过,如果认为因为微软老大就没读完书而纷纷离开学校去创业,那么,是否有都能成功呢?
所以,还是以自身的条件,基础,理(梦)想来权衡,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重要的。
实际上是,没读博士当老大的机会就更渺茫。
不过如果拿润公出来抬杠是没有意思的,润公在他的时代仍然算是非常有学问的人,按照现在的博士标准,overqualify是不会有任何疑问的。
混个学位好歹手头的牌、经历都丰富一些,博弈的资源更多一些,如是而已。
1、除开偷渡过去的,海外华人基本上属于社会精英。
2、“我们的信仰”是什么?我想人人平等应该是其中要义。
3、精英喜欢人人平等么?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4、海归学院派的卖专利给企业就行了企业自然会利润最大化;海归有创业精神的人自然有市场来评价,成功了自然就是企业家人上人,何来需要政府验收之说。
5、关于08年四万亿的成果您回国就能看到,串联全国的高铁与各个城市的地铁;上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网站哪一年不是过千亿的新增投资,去西部旅游,再看看凿穿石山而过的高速路隧道,非常震撼。
做企业需要有合作精神,博士看到那些搞销售的吃喝嫖赌就觉得素质低不相为谋,鄙视参与低水平价格竞争,产品如果没销路那肯定是市场错了,听不进合作伙伴的意见,不能妥协等等。
争强好胜学术才能深入,那就失去了合作精神。所以我一直觉得武林第一高手其实是不适合当武林盟主的。个人浅见。
我现居香港,虽然拿了这边儿的永久居留权,但是我不认为我是海外华人。
就你的几点,随便聊聊,无意抬扛,言语间有冒犯之处,请见谅。
1. 我同意。不过即使偷渡出去的,也有很多人能发达。
2. 我也同意。无论姓“社”,还是姓“资”,人生来平等,是一条基本准则。虽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要加某些定语。
3. 你说的有些武断了。不管我是不是精英,我坚持认为,任何人无论在体力还是在智力上都没有什么显著区别,因此,大家理所当然的,生来都是平等的。只是后天的因素会制造并拉大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4. 我只是评价教育界的情况,不涉及海归创业。拿了政府资助的经费,政府当然要验收,不然怎么对纳税人交待呢。但是政府怎么给钱,给多少钱,怎么监管,这些都有说道。
香港现在有一种“创新科技基金(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Fund)”,创意还是不错的。它采用的是企业出小头,政府(ITF)配给大头的方式,资助大学的教授,但是,香港都已经没有实业了,最后结题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些外行来评估,这种模式在香港也就流于形式了。
我的观点是,咱们国内,应该全部改由市场化的企业来资助大学的科研,政府通过减税什么的政策来补偿相关的企业。
而政府的资助呢,对大学的科研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的科研就应该像是刚刚长出的嫩芽,政府浇水太多,淹死了,一点儿水没有,会旱死。政府的钱,让大学的老师学生不至于“饿死”,就恰到好处了。
千人计划,神马的东西,就像用大跃进来“赶英超美”一样,完全不可取。我记得09年的时候,听过一个美国回来的千人计划学者的报告,会后,他说,这么多钱,他都不知道该怎么用。
国家在教育界的投资理应增加,但必须注意方式(投资规模,资金的监管等)。似千人计划这等粗放式的政策,实在是相关的领导偷懒并好大喜功的结果。
5. 我另一半的家,在广州。经常来回广州香港,国内的快速变化我都亲眼目睹了。你说的这些确实挺震撼,但是更另人震撼的是国内超高的房价,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县城。
作为一个工科出身的,我真希望四万亿全部都投入“铁公鸡”,但是实际上,我相信四万亿大部分并没有用在正道上。这不,现在高铁已经开始叫嚷钱上紧了。
行,必有我师
博士不等于道德品质,譬如玩弄女学生的导师们
不管道德如何,博士们离开校园和国企,多数屁都不是
至于高手,博士顶多是高手徒弟,没闯过江湖的
我从来不想被没必要的条条框框约束
这点就注定了什么学位职称没有丝毫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