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秋日出行 -- 观三文鱼洄流 -- 芷蘅

共:💬62 🌺11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秋日出行 -- 观三文鱼洄流

三文鱼,又叫鲑鱼,大马哈鱼。生于平静的淡水,生长于澎湃的咸水。三文鱼出生在内陆湖泊溪流,稍稍长大,便顺水而下,沿着一条条的水道,来到大海之中。七年之后,成年后的三文鱼,又要循着自己的生命密码,从大海,逆流而上,沿着一条条的水道,游回自己出生的地方。那些水道或许早已物转星移,改变了模样,但不会改变它们对出生地的记忆。从咸水进入淡水之后,它们便停止进食,完全靠自身存储的养料来维持生命。还要和激流搏击,跳跃,跳过那些阻挡它们的堤坝崖壁,虽九死一生,而痴心不死。直到它们耗尽力气,来到出生地平静的水面,便会产下后代,然后死去。

或许是因为三文鱼的这种习性和华人的故乡情怀有着高度吻合,每年秋天去观赏三文鱼洄流的人群从来是以华人居多。加拿大境内有许多的淡水湖泊与海洋相连,尤其在五大湖附近,更是有众多的地点可以集中观看三文鱼洄流。

九月中旬到十月下旬,是观看三文鱼洄流的大好时节。不过,我似乎每年都错过,等记起,到家附近的河流去找寻时,只能看到一些巨大的三文鱼已经静静地躺在河床上,再也回不到故乡。水中的鱼似乎已看不见,但总有不少人在垂钓,偶尔有人钓上一条,便得到众人的喝彩,不停地有人与之合照。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运气,因为即使三文鱼密如过江之鲫,也不可以用网捞,只有渔钩到到鱼嘴,钓上来的才能收入囊中。我曾过看到过一个女子拿着渔秆在河边走来走去,听别人说,是有条三文鱼上钩了,她正在溜鱼,要溜到鱼精疲力竭之时,才能把鱼钓上来。于是岸上很多人跟着她,沿着河边上上下下的溜,呼啦啦向前,呼啦啦向后,跟了有半个多小时,却让鱼脱钩了。

今年,听朋友介绍了一个看三文鱼的好地方。不仅能看到那密密的鱼群,还能看到鱼跳跃堤坝的壮观景色。于是驱车前往,原来那处是在原本的河道上修了一个水坝,高高的水坝显然不是三文鱼能跳跃过去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于是在水坝的一侧,留了一个低矮的坝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于是大量的三文鱼聚集在这里,一条条地准备从这里跳跃,回到上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来得还是有些晚了,鱼有些少了。早一个星期,这里的鱼是密密麻麻的,不见河底)

于是我们看到一条条的鱼在跳跃,在那狭窄的小坝口,或者撞向两边的墙壁,或者跳上又被激流冲下,或者跳了过去,再次踏上征途。还有向着高高的大坝跳跃的,重重地撞上坝体,跌落在水中。

照片很难留下鱼儿跳跃的那一刻。视频在此视频

家园 以后,我也会落叶归根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生命的执著,让人叹服!
家园 联想起了那两个字——

宿命

家园 记得你出来很久了,还能有这决心,不简单。
家园 Port Hope?
家园 是啊。我看到的时候总在想,

到达大海的淡水河有无数条,它们在数年之后怎么就能认清回家的路呢?

家园 据说,两条三文鱼可以产下8000个卵

经过河流到大海,大海到河流这一路,减去被其他鱼吞食的,力竭而死的,被人类捕捞的,最终能有两条回到原产地。真是宿命的轮回。

家园 对的。
家园 大西洋三文鱼没太平洋三文鱼好吃
家园 上周末也看了大马哈鱼洄游,是在西雅图附近的一条河上

和朋友一起参加了Cedar River Salmon Journey,组织得还不错。

看到了很多红色的Sockeye Salmon,属于个子比较小的那一种,一般在五六十厘米,体重七八公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一种是Chinook,最大能到一米五,体重五十公斤,在美国西北沿海比较稀少,没见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已经看到一些顺流漂下的大马哈鱼尸体了,惨白色破烂不堪,不禁感叹生命的轮回,逝者如斯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地球就是俺们的根,和尚还要哪里去?

有两条出路:

一是用我们的骨头,给地球增加一点有机质;

二是把我们连骨带肉浑囤扔大海里,报答一下被俺们吃了一辈子的鱼虾蟹神马的。

家园 红色的没见过。我们这边黑色的多。
家园 这怎么分得出来啊。
家园 不是到淡水就停止进食了吗,怎么钓得到鱼的呢

难道就是碰运气用鱼钩钩到鱼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