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为杜光庭将军当参谋——假如淮海战役换打法 -- silencsrv
上一次发了个讨论帖《架空历史——加入辽沈战役换打法》,引来大家一场讨论,提到杜聿明将军的指挥能力。
杜光庭将军的指挥能力撇开不说,但《淮海战役》开场,杜光庭将军召集徐州剿总各兵团司令开会时提出一个大胆方案:刘邓中野与陈粟华野合力进攻徐州,就像一个铁钳一样开合自如。要想破铁钳阵,国军各兵团必须先南下合力对付中野,相当于掰断铁钳一半,然后回师对付中野。这个方案获得在场将领一致叫好。但刘峙不同意,于是杜提出第二方案,各兵团向徐州收缩但求自保。实际上淮海战役国军大体是按照第二方案办的,结果也看到了。
如果国军当时采用第一方案的话,淮海战役会是什么样子?刘邓陈粟总前委又该采取哪种对策?大家能不能分分红蓝方,给双方将领支支招,怎么把杜光庭将军的战略构想变成现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淮海战役的经过是:首先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完成中央突破;然后中野攻占宿县、围歼黄维,形成关门打狗;最后徐州国军弃城而逃,中途被全歼。
杜的方案目标是10天之内全歼中野,但刘邓会和他硬碰硬吗?10天不能围歼中野怎么办?
此案如果执行,主力西调,黄百韬指定是完蛋,守徐州的13兵团也有被华野抓住的危险,但二、十六、十二等三个兵团可以聚集在一起,还可以让主力离开徐州这个死地,一旦觉得打不赢,想撤退还是比较容易的。
我觉得,如果此案执行,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国军损失整个7兵团和其余一部,给中野和华野以一定的杀伤,然后放弃徐州地区,主力向南收缩,在长江以北构成新的防御地区,拖延共军的进攻步伐而已。
杜聿明方案的要点在于一个时间差,即抢在华野发动全面进攻之前,先在短时间内击破中野,然后再调回头来击破华野,其既定核心还是要保卫徐州。
那么我们就先来分析一下这个方案的可行性:1.按照当时的态势,中野位于徐州以西,而当时国军能够发动对中野进攻的只有位于徐州和徐州以西的邱清泉兵团和徐州以南的孙元良兵团(当时黄维兵团还离得很远),如果要邱清泉兵团离开徐州,则徐州空虚,所以必须先把徐州以东的李弥兵团调回徐州填防,才能开展下一步的行动。而当时华野的攻势已是箭在弦上,杜聿明有这个从容调动的时间吗?2.此方案的关键在于国军必须切实掌握中野各部的位置,国军能确实做到这点吗?从后来实际战事的发展来看,例如孙元良兵团被伏击,宿县被偷袭,黄维兵团被伏击等等,国军显然做不到这点。3.即使国军掌握了中野各部的位置,它就一定能达成包围歼灭吗?从国军以往记录来讲,很难。游击战出身的共军,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跑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当年中野挺进大别山那样的险恶局势,国军尚且包围不了,何况现在。杜聿明曾经笑话过蒋介石: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杜聿明方案必然产生的恶果:从实际战争进程来讲,华野消灭黄佰韬兵团实际上是充满风险的,因为黄兵团进行了超过华野预想的顽强抵抗,给华野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而邱李两兵团的援兵又已近在咫尺,如果不是华野的阻援部队进行了远超国军想象的顽强阻击,这场战役的结果还真的很难说。黄兵团的顽强抵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援兵在即,还有个盼头,但按照杜方案,黄兵团此时是见不到任何援兵的,在这种情况下,黄兵团还会进行顽强抵抗吗?我看够呛,其很大的可能性就是黄兵团速死,华野速胜。如果这时候杜聿明还在进攻中野,则华野一定会倾全力进攻徐州,以达到围魏救赵之功。华野四十万大军的进攻,李弥兵团等两三个军是无论如何抵挡不住的,而徐州在此时又不能放弃,其结果只能是邱孙两兵团放弃中野,回救徐州,集中3个兵团在徐州周围与华野形成对峙,津浦路被截断。熟悉实际战争进程的大家此时应该发现,此时的双方态势和实际的战争进程中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结束时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华野以比较小的代价消灭了黄佰韬。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杜聿明这个方案,第一个坚决反对的一定是必死无疑的黄佰韬,然后是必须坐镇徐州危城的刘峙,最后是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靠谱的南京国防部和蒋大总统。
到48年底,屯重病于坚城下都守不住了,更何况野战。从解放战争开始,国军可曾大规模包围过共军,打破过几次共军的阻击战?不是说说吃掉中野就能吃掉的,首先是找不到,其次是围不住,还有打不透,就是上帝帮忙大半也能跑出来。国军的素质就这样的,啥好计划都实现不了的。
后一个应为华野
用黄百韬兵团覆灭换击溃中野,淮海战役构想全局破灭的结果。
唯一的机会就是光亭借夹击中野之名行逃跑之实。真的不能打,中野肯定是往西北边打边撤,拉开与黄维、刘汝明等兵团距离。
邱疯子的“名言”: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指薛岳)把守。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指顾祝同)看门。今派一只猪,眼看大门守不住。
但从我的角度,也就这个猪八戒聪明些,看清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光亭有小聪明,让他在前台唱戏。但你们跑路,我来承担黄伯韬覆没的罪名,没门!
TG卧底郭高参这个策略挺蛋疼的,为什么要守淮?大军背水而阵且龟缩一团,完全是一副挨打的熊样...杜光庭说十天打败中野,就是只打十天然后跑路...
连近在咫尺的华野主力在哪里徐州方面都不知道,以运动战见长,在大别山转悠了半年都没被剿灭的中野主力要能被这些国军抓到才是奇迹了,一旦tg搞土工作业,截断津浦线,足以把国军机械化部队困在淮北的烂泥沼里,除非国军丢掉所有重装备,否则不过是第二个陈官庄,而以凯申帝当时和美国的关系,要补充这些装备的几率几乎为零,小杜同学当时反驳郭小鬼的理由之一就是走两淮这些重型装备如何办?
这才是根本,光亭内心实际是想溜,不能明说而已
光庭将军是辽沈、淮海的事实指挥,2场战役都是全军覆没,损兵过百万。更早的,第一次远征军几乎全军覆没。
问题1:古今中外还有更衰的统帅么?
问题2:实在好奇,这人何以能得老蒋如此信任,爬到那样高的军中地位啊?彼时老虎薛岳何在呢?
远征军那次,就是执行老蒋的回国指令而没去印度,导致大军走野人山,几乎全军覆没。辽沈和淮海,他都是最后去救火的,基本上都无力回天了。薛老虎嘛,在苏中被粟裕打了个七战七捷,后面基本上就不出场了。
他到东北时锦州已经丢掉,那是战略性的大龙被吃,在兵力火力还占优势的东野的攻击下,他作啥都没法补完了,所做的只能是力争少损失点,把部队赶紧撤出来,而凯申帝仍执拗的要收复锦州,于是又赔进去了廖耀湘兵团,杜最后能做的就是从葫芦岛撤出残余败兵,何况当时徐州局势已经趋于紧张,临时被抽调的杜的心思只是想尽快了结东北,回去应付中原战事,不可能像淮海那样全心设计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