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MBA和中国里应外合联手搞垮北美制造业 -- 脑袋
不过这个案例中,很多人的目光集中到印度裔CEO身上,但这个问题其实不是印度裔的关系,而是北美MBA/CEO的通病。MBA的一大特色是用数据说话,什么措施好不好,最后都要能够用数据衡量,而公司的股值、现金流就是最实在的数字。MBA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新意”,公司经营到现在,把你请来了,就是因为前任做得不够好,你必须有新意,才能证明你的价值,所以MBA/CEO的特点就是折腾,隔三差五搞一个新名堂。至于这个新名堂真有多少用,或者根本是炒冷饭,这就不重要了,只要听上去新就可以了。差不多同样思路训练出来的MBA在各种行业会议上互相推波助澜,专业媒体(包括大报专栏)也是跟着起哄,于是就成为行业的必走之路了。90年代到现在,diversification,然后core competency;outsourcing,然后insourcing;globalization,然后onshoring;re-engineering/business transformation。上面案例中关掉实体工厂而只保留设计和业务部门正是core competency的做法。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这些追求fad的做法还在继续,不过一些大公司已经开始back to basics了,因为意识到这些花哨“创意”严重侵蚀了公司的实体基础,再这样下去,就要“国将不国”了。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不然有种族歧视倾向,这很不好。
当时强调印度因素时,我有种认识是印度的特色和现在的mba玩的路数很像,所以我说这帮人把制造业印度化,这估计也是北美印度人在管理层混得比中国人好的原因。老毛后的中国人,多少有点不好意思纯玩小资,多少有点务实风格,这和他们的潮流有点不符合了。
说印度和西方的合拍,我想还不如说他们的管理层同样贵族化还准确点。印度的精英层贵族化这大家没有多大疑问。现在西方上层也慢慢习惯了靠已有的优势地位和国际规则掌控挣轻松的热钱,没有耐心和精力来慢工出细活地挣制造业的辛苦钱。他们前几百年在生产技术上的投入热情也受这种潮流影响在衰退。这个公司,把工程师当成了临时雇员,也就是他已经准备躺在以前的技术成果上吃老本,不准备再有新的技术研发的投入,只是用商务运作来获得市场竞争力,也就是靠以前的老牌子和outsource来降低成本。这样的制造业,不管底子多厚,灵魂已经死了。这种靠前人创下的地位来获得利益的人,我想算是贵族类 ,富二代之类的人吧。这种人中有真本事的不多,共同特点是他们擅长的是炒作,心气很高,但做具体实事有点摸不准脉搏。印度shining的炒作,和印度没法有效造出大部分他们宣称的装备的国情,正是这种管理层贵族化的特点。西方的资产阶级当年都是平民出身,反抗贵族,当年的西方应该都是比较务实勤恳的一帮实干家主持社会,所以当年的西方很强大。但现在,他们社会上层贵族化越来越浓厚,这样玩excel表格的MBA才符合这个潮流,才大行其道。
这么做可能也有不得不作的原因:在制造业,中国货的价格和质量,已经没有给他们再有资源投入技术研发,只有靠这种模式还能苟延残踹一阵,但如果中国继续这么发展,他们迟早还是个死。除非整个社会再一次去贵族化,大家都勒紧腰带挽起裤腿,重做泥腿子。
港台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也把落后的贵族势利文化保留下来,并且由于前30年的经济优势地位,把这些落后的文化又在中国大规模复苏了一部分。中国现在社会上炫富者,羡富者中许多还是在追蓦这种腐朽的贵族文化。香港八卦报纸队明星和富家公子的关注,对这样的社会潮流引导很坏,翻开中文网站,这种八卦新闻也是到处都是。 中国社会如果这种潮流风行,会很伤害我们的根基,制造业需要的务实勤奋的平民文化。
然后就该是大裁员
不知道地主会不会给裁掉呢?
出了个印度CEO,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印度人有个特点,就是学知识很用心,做事也卖力,人也很精明,但是随波逐流,迎合潮流的心态根深蒂固,极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动力。东亚国家做到高层的人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但是印度人做基层还不错,就如楼里有人说的,上面有人带着可以,让他们去独当一面就要出事了,可是你要去看的话,他们却都是照章办事的,都没有大错,但是在判断力上就似是而非了。
西方基层管理人员虽然也被教育要循规蹈矩,但是leadership的一个重要素质是独具慧眼,能够成功的打破常规的人反而有更好的上升机会。但是在印度职业经理的素质里,这个不具备。换句话说,印度人的最突出素质反而是在“听话”上,如果出现在高管的位子上,很可能是被当作傀儡选中的,后面遥控的是谁反而需要弄清楚。对印度人这个素质心理没数的赔光家底就一点不奇怪了。
印度人上台之前已经遍体鳞伤了。印度人上来只是加速它死亡。
可以说,全世界,种族中存在较多可进行独立战略思考的个体,这样的种族并不多。中国大陆在这方面很有优势,是毛主席的功绩+中国传统智慧。
现在谈生意必要喝花酒,吃燕窝鱼翅,都是香港人台湾人带进来的风气
其实是很落后的企业文化。
他们的优势是以前在全球的大循环中捞到了几个环节,作代工,搞地产足够。但靠他们的模式挑战西方,没有可能成功。大陆还是需要摸索自己的路子。
我现在工作的公司业务接近技术咨询。 从前最倚重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可是近些年赶潮流, 不断地空降 MBA 做管理。 Core Competency, re-engineering, outsourcing, de-centralized, Matrix management.... 都折腾过了。 结果无一例外是营业额下降,客户埋怨, 失去市场份额, 在 “运动”最高潮前后, 首倡的 MBA 带着名声跳槽到其他公司, 继续同样的把戏。 留下我们元气大伤。
可是这些 MBAs 偏偏就是能说服 board, 拿到预算。 "狐媚偏能惑主", 气得吐血也没招。
我想这大概源于工程师的保守和面对现实 (用俗话说就是太老实了)。 工程师眼里 12% 的增长是良性, 健康, 可持续的增长。 高出这个的增长预期都是可疑的。 这个话董事会最不爱听。
这时候跳出来一个带着 “业界流行管理观念”的MBA 保证 60% 的增长率, 那么董事会都愿意给个机会试试。
于是造成了公司内部工程师对 MBA 的敌视。 下面这个故事在我们工程师中间流传。 每当 MBA 经理又精神抖擞, 驴脸淌汗的宣布他们的新改革措施的时候。 工程师们就微笑着互相示意: 又是一把 MBA的勺子 !
我竟然顺利的百度到了这个故事的中文版。 只要把其中的 “麦肯锡公司”换作 “MBA 经理”, 就是我们口口相传的版本了。
=====================================
上周末,我去一间熟悉的西餐厅吃晚饭,发现餐厅内部刚装修过,餐厅服务生的装束也有所改变。我发现服务生们上衣夹克的口袋里都多放了一把勺子。于是我叫来相熟的亨利,向他打听最近的变化。
亨利告诉我,餐厅老板最近请了麦肯锡公司作业务流程重组的咨询,以改进餐厅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麦肯锡的咨询顾问经过两个礼拜的现场工作,发现 33.333%的餐桌在就餐过程中都会发生一次勺子掉在地上的情况。而以往服务生需要单跑去厨房一次给客人换干净勺子。如果在服务生的夹克口袋里放一把备 用勺,则他们不必单独跑一次厨房,可以在下次上菜时顺路换掉勺子,这样可以将服务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7.365%.
正说着,我旁边的桌子响起叮当一声:他们的勺子掉地上了。只见亨利从容地从口袋里拿出备用勺,及时给客人换上。看到这个场景,我对麦肯锡公司的咨询建议相当佩服。
这时,我又留意到所有服务生西裤的拉链外有一根很细的绳子,其质地和隐性胸罩带一样,所以较难发现。于是,我又向亨利提出这个新问题:你们这根细绳儿是干嘛用的?亨利环顾了一下,将身子倾斜过来,小声说道:好眼力!不是每个人都象您这样观察深入的!
亨 利接着说:麦肯锡公司通过对餐厅工作流程的现场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服务生每班次平均要小便5.125次,而每次小便完平均要花1.306分钟洗手和烘干 手。麦肯锡的顾问建议我们在那儿上面系上这根绳子,以后每次小便直接把自己那话儿拉出来,可以避免手接触到,这样就可以省去洗手和烘干的麻烦,既提高服务 生的劳动生产率,又节约餐厅的水费和电费
听完亨利的介绍,我对麦肯锡公司更敬佩了。
不过,我还有一点小小的疑问:亨利啊,你们可以用绳子把自己那话儿拉出来,但是怎么能不用手把它给放回去呢?
亨利又一次谨慎地环顾左右,将身子倾得更低,用更小的声音对我说: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的,但我是用的那把勺子
现在大陆也要走回头路,对这种思潮不仅不反对,而且似乎很赞赏,前景堪忧啊。
board听MBA的道理很简单:board的人都是哪里来的?还不都是各个公司你的CEO坐我的board,我的CEO坐你的board?本来都是一丘之貉。要说腐败和群党,无过于西方的公司管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