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个一般人不愿意触及、但确实是很现实的问题 -- 草春200
还是按自己的想象?
你自己随便搜一搜加拿大注册护士的资质条件和待遇吧,看看到底是不是门槛低没人想做。
我随便找到了一篇给你做参考:加拿大留学:加拿大注册护士收入好地位也高
1. 对殖民地土著野蛮地屠杀、掠夺和奴役,打断其历史进程,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2. 给殖民地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3. 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在母国转化为资本,并为母国提供产品的倾销市场,加速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资金和市场两个重要条件。
可能只有在非洲的中国人做到了一部分。
随便摘录几句
她说,30多年前,香港的护士考试,是写答案的,加拿大是选择题;香港还有照顾病人的实际操作考试,当时加拿大没有这个环节。
3年制护校很难进? 选择题好高端么...
如此辛苦的工作,这个收入水平,本国人会愿意做么?
一般来说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程度需要时间来深化。你比如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就认为其实对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什么好“愧疚”和“亏欠”的,因为他们生了我就应该无条件地养活我让我接受教育甚至有各种享受,至于我回不回报那要看情况。不回报固然心里有些虚,但心硬一硬也就过去了。但当他们人到中年尤其是自己也为人父母的时候,这个感觉就会发生变化。当然人是形形色色的。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惩办汉奸的时候,不也有很多血债累累的汉奸也不认为自己对国家对民族有什么值得“羞愧和内疚”的吗?相比之下那些对父母对国家只是不思回报但毕竟不是汉奸的“聪明人”,又算得了什么?
这期间难道你是生活在真空中?难道不是国家在培养你?出国留学以至于工作多年对人生还只有这样的认识程度,意义又何在呢?
留学分公派和自费。公派留学的回国比例并不很低,而自费留学的回国比例确实非常低。对于自费留学不归者,又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公费上大学的,一种是自费上大学的。既然说的是改开三十年来的统计,想必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是自费上大学的了。
所以,只有那些公费上大学,再公派留学,然后却滞留国外的人,才有“背弃祖国”的嫌疑。
但是,这里又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公费上大学再公派留学,基本是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事情,国内比国外落后较多,很多人选择滞留国外,经济因素是很重要的原因,但并非全部,专业因素也是一项重要原因。当这批人毕业时,国内整体的科研生产环境对他们来说缺乏用武之地,要么是研究条件不行,要么是研究成果没有应用市场。国家希望他们都回国,但如果不能为他们提供像国外的科研条件,他们的研究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研究工作一旦放下,很快就会落伍。他们如果回国,从个人专业前途讲,会是很大的损失,而国家的受益也不大。
当年邓小平曾表示过欢迎杨振宁李政道等大科学家回国,而他们则表示,在国内没法继续他们的研究工作,回国就等于失业。
对当年留学生滞留国外这个问题,现在政府早就想开了。让他们继续留在国外,与国际最先进的技术保持接触,使他们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只要他们能与国内保持联系,不断把先进的科技思想和技术传回国内,比把他们硬拉回国内要更合算。所以国家现在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是:希望他们继续保留在国外的工作,每年只要能在国内工作三个月就行。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样的话题,因为它太容易情绪化,太容易按人划线。回国与不回国,真的不是爱国与否的分水岭。很多当年滞留国外,如今已经当了大学教授的,如今在国内大学兼职,每年回国讲学,把国外最先进的知识技术带回国内,难道不比个人完全回国更好吗?而如果当年学成即归国,回国很快当上各级领导而基本脱离业务,又何尝不是浪费呢?
你比如在今天国内这个环境,回国服务谈不上就等于失业吧(除非你的能力令人质疑)?再比如,所谓“政府早就想开了”的什么留学生滞留国外的问题,其实政府哪有那么豁达(将心比心嘛),这种经年累月的“大学生进出口赤字”现实,怕只是无可奈何之下“含泪的微笑”而已吧!
工作都难找吧。
我知道的公派博士,要求毕业后两年内只能在国内找工作。30多岁做博后,薪水还不到当地的平均工资。
要我说公派出国还不如去西部支边呢。
30年,跨度太长了吧,70%的人选择留在国外,是选择暂时留在国外还是永远留在国外?
我认识的现在公费留学的绝大多数都回国了。自费留学的人越来越多,但多数都不想永远留在国外,但也不想毕业就马上回国,而是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有合适的机会再回国,我认识的人里在工作2-5年后才是真正选择回不回国的,如果工作5年了还不回国,以后回国的可能就不大了。5年以下的,没入籍的基本就是说走就走了。
还有一点,现在留在国外的留学生很多已经不是“只知贪图个人前途与享受”才留下的,而是,恰恰相反,国内在个人前途与享受方面早就超过国外了。很多人不回去是因为回不去了,再回去与当年的同学的差距太大了,心理上受不了,还不如在国外躲清净呢。
请你不要把自己的国家想象的太落后,太贫穷,也不要把其他的国家想象的太先进,太富裕。不要相信国内媒体对自己国家的污蔑和对其他国家的谄媚。破除了这个误区之后你应该会平衡不少。现在的留学生有几个是钱学森啊,中国的发展还真不差这几十万个人。
你说“搞的不好大批毕业生滞留社会引起动乱”,呵呵,哪有那么严重。说这种话的人应该在国外。他不了解中国。
从你这么说就可以看出你根本不了解国内外的差别。现在国内哪个单位真心欢迎海归?给海归安排什么样的岗位?当官做管理?国内早已是僧多粥少,挡了土鳖升迁的路能不招忌恨?其实海归在国外绝大多数都在做技术,本该安排在技术岗位,可现在国内人到中年如果还在做技术,有几个人拿正眼瞧你?
再说,当年留学海外的绝大多数都在信息产业,可国内还没建立起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靠搞软件为生,连糊口都难。国内做软件的,也基本还是手工作坊的形式,没形成工业化生产,特点就是做东西快,但质量不高,能演示,不能长期使用,所以国内在重要部门真正使用的软件系统,基本还是买国外的产品。这种出国买系统的代表团,我在国外可没少接触。
国内真正需要海归的部门,大概只有国防一家,因为没法从国外买,只能自己开发,而且质量要求又高,或许海归的技术能有用武之地。但海归在国外生活多年,有些入了外籍,恐怕土鳖又难以放心重用了吧?
总之,情况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人选择不回国,实在有其回的难处。勉强为之,对个人对国家都没多少好处。
这还真不是,我曾在国外接待过一位我国内原单位的领导,他亲口说的。国家现在已经意识到,中国在科研整体环境上,比国外还有明显的距离,海归如果彻底回国,将与国外最先进科技脱离,时间一长就必然落伍,虽然对国内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其实得不偿失。让一批人留在国外的科技前沿,又保持与国内的联系,既可以方便国内了解国外的科技动态,又可以对国内科研起到指导作用。说白了,这些人其实就是和平时期撒在潜在敌方的间谍而已。把他们全召回国,名义上好听,实际上未必合算。
护士毕业时薪29元,按照每年工作2200小时计算,差不多可以折合年薪6万元。一般本科毕业工科生的年薪可到不了这个数,IT,电子类除外。福利更是跟护士不能比。
所以辛苦是辛苦,但是收入真是不低。加上福利那就算是高的了。
另外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人来说,读护士那是有相当难度。
文章是从正反两方面都说了,你倒是只挑你想看的看,嘿嘿。。。
正如宏寺河友所说,加拿大的护士辛苦虽然辛苦,但收入不错,而且门槛并不低——我暂时还没有看到有人歧视护士这个职业的。。。挑护士说事,倒真是挑错了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