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了不起的盖茨比--先读原著再看电影 -- 逝者不死

共:💬39 🌺246 🌵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美国常常可以看到<<了不起的盖茨比>>时代残留的浮华遗迹,比如范得比尔特家族的山庄Biltmore

http://www.biltmore.com/

媒体大王HEAST留下的HEAST CASTLE

http://www.hearstcastle.org/

还有纽约上州沿赫德逊河谷的庄园宅第。

这些基本就可以印证书里的那个浮华奢靡的二十年代,盖茨比那些一掷千金的盛宴派对。而看到的,不仅是富贵荣华,还有曲终人散以后的寂寥。时代已经又前进了近百年,经历了全世界人民投身其中的WWII,也经历了战后的风云,六十年代的民权(包括暴力与非暴力--媒体多写MLK的非暴力功劳,但是还有MALCOME X,黑豹党,等等,甚至HEAST先生的宝贝闺女也在时代的大潮里显过身手,跟劫匪唱双簧要做劫富济贫的大事)。

而今日的国内,还是香正浓,酒正酣,好比有幸在盖茨比所办的豪华晚会里参与,身在其中,后事未知。

所以对于书里所要说的意思,各人的观感不可能一样。

家园 美国中小学的数学或许会弱一点,但是语文绝对是很扎实的

晚上陪孩子做功课,小学五年级而已,已经涉猎莎翁的段子了--"the whole world is a stage ..."。美国学校的语文教育非常强,阅读广泛,深入。小说,诗歌,传记以及别的NON-FICTION,兼顾文学性思想性。

家园 美国学校其实什么都不弱

就是考核标准低,加上高辍学率,保证了大量的文盲的产生。

家园 真也怪不着楼上那位轻飘飘

说实话,这本书我大概10年前看过,看完唯一的映象就是没有映象,书中从主人公到旁观者都引不起共鸣。感觉就像一个土包子攒了一笔钱,慕名去吃鱼翅,结果却发现鱼翅原来和粉丝没有很大差别的感觉。

一句话,这本书让我看不明白它好在哪里

家园 &lt;了不起的盖茨比&gt;是文化人的阶级仇恨

劳动人民的阶级仇恨是《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描述不同,但是本质是一样的,是对不平等现实的绝望和反抗。高高在上的上层如黛西和汤姆对一切“低于”他们的事物careless,可以和50年后爱德华肯尼迪年轻时的车祸事件印证一下。不要忘了,肯尼迪家族还是被波士顿Brahmin歧视的,大乔肯尼迪和他的父亲某种意义上就是世俗化和妥协的盖茨比。对美国阶级了解不深的,要结合本嘉明网友的一系列关于兄弟会的帖子来看。地理上有优势的可以夏天去长岛Hamptons一带实地考察一下。

文学上来说,这本书的语言是优美和韵律的,译文实难完全表达。

“He smiled understandingly — much more than understandingly. It was one of those rare smiles with a quality of eternal reassurance in it, that you may come across four or five times in life. It faced — or seemed to face — the whole external world for an instant, and then concentrated on you with an irresistible prejudice in your favor. It understood you just so far as you wanted to be understood, believed in you as you would lik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and assured you that it had precisely the impression of you that, at your best, you hoped to convey. Precisely at that point it vanished — and I was looking at an elegant young rough-neck, a year or two over thirty, whose elaborate formality of speech just missed being absurd. Some time before he introduced himself I’d got a strong impression that he was picking his words with care.”

家园 简单一点说,就是好与坏的问题

但是,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家园 您在哪上的高中?中国高中居然有让读这本书的,

也是异数,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了?

家园 同感。

不过我读书是囫囵吞枣式的,读过就扔一边,想起来再读。确实是没有很吸引人的地方。

还不如那本在路上,至少看了第一遍之后隐隐约约的能产生某种共鸣,有想再看一遍的欲望。

当然,最可能的原因是我水平太差。

家园 其实并不是水平的问题。要真正理解这本书对于美国人的意义,

得非常的了解美国历史,才能搞懂。尤其是美国南北战争后的那些社会史、文化史、等等等等。这就如同中国人一听到60年代和70年代就知道是文革、上山下乡、知青这些东西。你要是把这些疯狂年代的事情写出来,估计美国人也会认为完全不符合逻辑。比如儿子踹老子,学生打老师,夫妻互相揭发,旁边的人还叫好。这简直不符合逻辑和常识嘛。但是中国人看了不但会觉得很真实,而且甚至会有触及灵魂的震撼。这就是对某个时代深刻理解后的感悟和不理解的时候的感悟的完全不同。

在美国的中学上历史课和文化课,学到的不仅仅是事件的发生和影响。美国老师更喜欢让学生体会那个时代。所以会借助文学和艺术作品。

比如我上的那门"American Humanities", 掺杂了很多内容:

讲1910-1930年代美国黑人第一次大规模从广袤的乡村向东北和北部工业城市的大移民(The Great Migration),老师展示了Jacob Lawrence所作的“During World War I there was a great migration north”这幅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且同一时期由于这种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所创造出的繁荣,给黑人带来的文化冲击和机遇,产生了爵士乐。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播放了一些那个年代最有名的爵士乐曲,以及之前黑人们在乡村的时候所创造的布鲁斯音乐,还鼓励让我们在课上分析了这些音乐风格的不同,以及导致这些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

然后讲了那个年代的艺术,比如Art Deco之类的风格,就列了些建筑物的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及表现主义的那幅有名的呐喊,和超现实主义的达利的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IMGA]https://encrypted-tbn3.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RtsICREI0BV8gXsRRjLwDhKqmsOy_1MPUbW0dL-7GNN6NU1on2[/IMGA]

还有很多东西,比如那个年代同时也出现了与盖茨比们相反的颓废的一代,海明威和斯泰因都是他们中的一员;广播电台开始第一次广泛普及;电力开始普及;留声机开始商业化贩卖;福特的Model-T 08年问世到27年停产;飞机开始普遍化,很多人都在搞什么独自横跨大西洋、太平洋飞行,结果其中很多人都失踪了;青霉素被发明出来了;泰坦尼克号沉了;北美爆发般的产生了庞大的中产阶级,美国和加拿大第一次城镇居民的人数超过了农村居民。。。总之那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时代,人类历史上在这之前所有的所谓黄金时代与此相比都是尘埃。这些东西,只要是上过高中的美国人一看到上个世纪初,就会马上联想到。如今的美国,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架起的支柱。

其实你看看中国现在,简直就是美国20世纪初的翻版。就连货币超发导致资产严重泡沫和食品安全问题大爆发都如出一辙。所以说这个年代的中国人,尤其应该去读美国20年代的书籍,欣赏欣赏那个时代的艺术作品。然后最好能够在辉煌年代中、破灭时代来临前爆发出自己的文学、艺术、科技、生活、社会的辉煌成就,就算没有白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因为如同美国当年那样,在辉煌腾飞的年代和湮灭时代之后,就是帝国时代了。

通宝推:何求,
家园 呵呵,见笑了。我是在美国上的高中。
家园 是啊。其实你只要自己愿意学,美国就算是最差的公立学校,

都可以让你受到世界最顶尖的人文教育。光是美国教育部的大纲的那些内容,那些精品的大部头的课本,以及那些建议阅读的课外读物,任何人就算是按着这些东西自学,都可以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了。

之所以美国有那么多人不学无术,主要是文化问题。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人们的文化背景五花八门。那些不怎么重视孩子教育的家庭,没有任何人拿他们有办法。但是那些注重教育的家庭,在这种优厚的教育条件下,他们的孩子的优秀程度真是让然难以想象,不是见过这些人,完全就不可能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任何父母和学校可以教出如此的人才。

家园 想问问:这门课的必读作品里是否包括德莱赛的作品?

那门课叫"American Humanities",是门必修课,通过各个年代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来讲解美国历史。

高中时因为听说德莱赛是个伟大的美国作家,读过他的一两本书,但是没读懂。来美国后,周围的老美却没有什么人知道他;又听说,德莱赛实际上是30-40年代被苏联吹起来的。

家园 镀金时代,拜金时代,美国二十年代的写照。

二九年大萧条的前奏。用中国老话说就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

对狂飙资本主义时代的深切告诫,对金钱至上名利贪欲无限的人生价值的解构,对二十年代浮华镀金价值观的质疑。我理解这是美国清教徒对恶俗时代的反思和警示。

家园 嗯,当时课上只要求读了这个时代的两本书,没有德莱赛的。

但是这也不能说德莱塞就完全没有名气。至少我听过他的An American Tragedy.美国那个年代的文选作品太多了,优秀的作家也太多,所以很多时候人们都是拣喜欢的作品阅读。这样导致在美国,你没听过我喜欢的东西和我没听过你喜欢的东西,非常正常。你如果换几个人问问,说不定就有德莱赛作品的铁杆粉丝也说不定。和中国人欣赏艺术、文化、音乐、文学喜欢趋从流行,喜欢扎堆相反,美国人特喜欢小众的东西。什么东西一旦大流行人人都在追,那么不就大家就开始排斥鄙视了。

美国的教育大纲关于课外读物是列出了一个宽泛的单子,然后各个学区和学校自行选择从中选择少量的读物布置下去。很有可能别的学校会要求课外读德莱赛的书,这是很有可能的。

家园 请教一下

美国教育部的大纲在哪里可以下载到,很想了解一下,谢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