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赫克托耳读《金瓶梅》 1 人口买卖 -- 赫克托尔

共:💬186 🌺204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4. 金融行业

金融的范围很大,现在大致有这么几项,银行、有价证券、典当、基金。有些金融行业在古代有对应物,如典当;有些没有,如基金,古代没有,主要是因为我不知道基金的定义,姑且认为没有;再如票号,古代有,现在没有。古今相似的,有中国古代的钱庄与现在的银行。

《金瓶梅》中,完全没有的古代金融行当是票号业,我扩展一下,说几句拉倒 。中国使用铜钱的历史很早,秦始皇发行半两钱,奠定了中国铜钱的基调,一直使用到近代。白银的使用就晚了,广泛使用,特别是官方使用始于元朝。元朝的官方货币单位是【锭】,就是银锭,俗称元宝。成书于元明之交的《水浒》,白银、铜钱并行,例如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价值10万贯铜钱。明清使用白银更多了,《金瓶梅》、《西游记》中比比皆是,使用铜钱有,但很少。

西方国家,特别是波斯喜欢铸造银币,上面有国王的头像、名字、头衔、铸币厂名字,反面是国王的火坛。波斯周围的贵霜、罗马等国也发行银币,大同小异。从银币推断这个国家有几个国王,名字、先后、统治地域,是西方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中国没有这方面的传统,而且中国不铸造银币,元明清铸造的官银,与西方的银币不等同。上面没有皇帝的名字、头像之类的标记,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中国的官银面值太大,通常是50两,《金瓶梅》中通常叫雪花白银,能买1.5套房子,除了储藏、大额交易,市面上根本用不到,书中经常提到某某人为了获取小面值白银,从雪花官银上【凿】下银块。

由于没有官方铸造小面值银币,市面上大量流通【散碎银两】,银子的重量、成色弹性很大。《金瓶梅》第1回,西门庆、应伯爵等10人结拜兄弟,大家凑份子,钱都交给西门庆的老婆吴月娘,吴月娘向西门庆抱怨,【你看这些分子,止有应二(应伯爵)的是一钱二分八成银子,其余也有三分的,也有五分的,都是些红的黄的,倒象金子一般。咱家也曾没见这银子来,收他的也污个名,不如掠还他罢。】

银子没有统一标准,百姓又离不开银子,于是称量银子的重量、鉴定成色,成了所有百姓的必备技能。不同的银两之间,有换算关系,就像现在的货币兑换一样,这就有了利润空间。票号最初的职能,就是赚银钱的兑换差价。进而搞新业务,发行银票。比如我的票号在北京上海都有分号,你在北京存银子,拿到银票,可以去上海分号领银子,不用千里迢迢的携带,又重又危险。

票号业盛行于山西,平遥、祁县有很多著名票号。祁县乔家大院,就是拍《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地方,乔家就做过票号生意。票号生意只能在中国做,因为中国既搞银本位,又不铸造银币。晚清开始铸造银元,特别是袁世凯铸造袁大头,孙中山铸造孙小头,票号才没生意做了。

钱庄很像现在的银行,《金瓶梅》中没提到钱庄,只提到1次钱铺。93回,妓女冯金宝对西门庆的前女婿陈敬济说:“昨日听见陈三儿说你在这里开钱铺,要见你一见。”陈没继续说钱铺的事,由于资料太少,无法判断钱铺是不是钱庄,只能存疑。书中多次提到银铺,不过银铺是打造、贩卖金银首饰、器皿的作坊、店铺,就像现在的银楼,与银行不一样。

西门庆开过印子铺,我开始以为是钱庄,后来发现不对,印子铺其实是当铺,也叫解当铺。当铺的事过会再说,先说有价证券,通常就是股票。股票是融资的方式,并不是有股市才叫股票,不能交易的股票也是股票。《金瓶梅》中,与股票能搭上边的只有一处。第58回,西门庆打算做绸缎生意 ,雇佣了3个伙计,又联合另一个财主,总共 5 个人,签订合同,一块做买卖,【立伯爵(应伯爵)作保,得利十分为率:西门庆五分,乔大户三分,其余韩道国、甘出身与崔本三分均分。一面修盖土库,装画牌面,待货车到日,堆卸开张。】西门庆50股,乔大户30股,3个伙计,韩道国、甘出身、崔本,各 10 股。西门庆、乔大户不参加经营,完全交给3个伙计打理,西门庆也不给他们开工资,自负盈亏,多挣多得,赔钱不得。这个绸缎铺应该叫有限责任公司,不是股份有限公司,本篇讲金融,沾边就赖,也提一下。

看得出西门庆很善于经营,也善于脱离日常经营、庶务。他的主要工作,一是做官跑官,经营关系网,以及官场应酬;二是玩乐,喝酒嫖娼搞女人啥的;三是寻求各种发财机会,总之他是做老板的,只拿大主意。

下面说借贷,会计行业有句口诀:有借就有贷,借贷必相等。所有金融手段,说到底都是借、贷二字,万变不离其宗。我曾经很喜欢看《读者文摘》,后来改叫《读者》了,我不看其中的小说,只看知识性文章和笑话,有一篇谈到犹太人的生意经,说犹太人有个78/ 22原理,应用很广。犹太人认为,世界上借出的人占78%,借入的占22%。我听起来感到不可思议,因为我的常识告诉我,借入的人借出比的多。这个精确的比例是怎么算出来的,据说是犹太人的商业机密,出处没有,大家听听就行了。即使到现在,我也不相信借出的比借入的人多,无论如何,只要有人借钱,就有人做贷款生意,从中牟利。

西门庆刚出场的时候,就经营【官吏债】,第1回,【西门庆生来秉性刚强,作事机深诡谲,又放官吏债,就是那朝中高、杨、童、蔡四大奸臣,他也有门路与他浸润。所以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把搅说事过钱,因此满县人都惧怕他。】

官吏债是啥捏,《金瓶梅》、《儒林外史》等明朝小说中都有。官员上任之前,自然是民,官民相对。绝大部分民都不富裕,做官固然能发财,但那是上任一段时间之后,民一旦当官,先要大把花钱,而不是挣钱。首先你得宴请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各种讨赏钱的,各种平时不上门、不认识的亲朋都来了,正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很多上门的一张嘴就吓人,你做官了,成名了,先借我几十万。说是借,其实是要,你还没法不给,否则人家说你忘本,这种事概莫能外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其次你得做一身衣服鞋帽,准备行装,制作轿子,雇佣轿夫,体体面面、风风光光的的上任 。最后到衙门上任,要宴请下级,让胥吏们配合工作,给上级送点礼物,意思一下,拜拜码头。比如西门庆的结拜兄弟吴典恩做了官,本来是好事,却发了愁,没钱啊,通过别人找到西门庆,借了100 两银子。这个事过会还要说,先搁在这。

既然做官的需要钱才能上任,就有人看到商业机会放债,反正你上任就能发财,肯定还的上,这种生意就是官吏债。官员欠了官吏债,上任自然要搜刮还贷,败坏了吏制、官风,于是明朝廷禁止放官吏债,不许官员借债。但是官员该花的还得花,还是缺钱,朝廷的禁止,无非是提高了融资成本,导致官吏债的利息提高,其中的利润更高。但既然朝廷禁止,你做官吏债的生意,就需要保护伞,所以只有与官府关系近的人才能放官吏债。西门庆就是这样的人,他本来是药材商人,卖药的,由于善于结交,跟地方政府打得火热,有了保护伞,才能兼营官吏债生意。

除了官吏债,民间还有别的债,都是借贷关系。我举2个放债的例子,大家看看放债、收债的流程。

第1个例子我前文讲流氓的时候讲过,西门庆派两个流氓,讹诈生意竞争对手兼情敌蒋竹山。流氓伪造1份借据,说蒋竹山当年向他们贷款30两银子,用于操办前妻的丧事。借据虽然是伪造的,却符合当时的借贷常规。2个流氓,1个是草里蛇鲁华,自称债主,另一个过街鼠张胜,自称保人。标的物是30两银子贷款,利息是月息 3分,唯一缺乏的是抵押,因为有保人,抵押就不需要了。

【这个人道:“我便姓鲁,叫做鲁华,你某年借了我三十两银子,发送妻小,本利该我四十八两,少不的还我。”竹山慌道:“我那里借你银子来?就借你银子,也有文书保人。”张胜道:“我张胜就是保人。”因向袖中取出文书,与他照了照。】

合同原文为:

【立借票人蒋文蕙(将竹山),系本县医生,为因妻丧,无钱发送,凭保人张胜,借到鲁华名下白银三十两,月利三分,入手用度。

约至次年,本利交还,不致少欠。恐后无凭,立此借票存照。】

官司打到当地法院(山东等处提刑所),法官(提刑千户夏龙溪)宣判,鉴于人证物证俱在,合同清晰有效,宣判蒋竹山败诉,老老实实给钱:【见有保人、借票,还这等抵赖。看这厮咬文嚼字模样,就象个赖债的。】

法官以蒋竹山赖债为名,赏一顿板子,【痛责三十大板,打的皮开肉绽,鲜血淋漓】。这顿板子没白挨,法官把18两利息抹了,蒋竹山只归还30 两本金就行了。蒋竹山的老婆李瓶儿替蒋竹山还了30 两,当庭撕毁合同,案子了解。【妇人不得已拿出三十两雪花银子与他,当官交与鲁华,扯碎了文书,方才完事。】

我们算算哈,本金30两,鲁华、张胜说蒋竹山应还48 两,利息18 两,则总利率为 18/30 == 0.6,月息0.03,0.6/0.03==20个月,结论出来了,这笔债务历时20 个月,不到2年。34个月,不到3年,本息就会相等。如果没有官府参与,借贷的流程是借入方还债,换取贷方手中的合同文书,当面撕毁。

下一个案例,就是吴典恩当官,向西门庆借官吏债。吴典恩是西门庆结拜的10兄弟之一,还是9人中唯一与西门庆有亲属关系的,吴典恩与西门庆的大老婆吴月娘有亲戚,自称【西门庆舅子】(30回),吴月娘的兄弟有吴大舅、吴二舅,吴典恩充其量是远亲。政和6年(1116),太师蔡京过生日,西门庆让吴典恩携给礼物去东京开封,给蔡京庆生。

蔡京见钱眼开,作为酬谢,封西门庆为山东提刑所理刑副千户,列衔金吾卫衣左所副千户,相当于县法院副院长、8341部队名誉连长。送礼的吴典恩也给了个小官,清河县驿丞。本来这是好事,但吴典恩回家就发愁了,因为一他上任就得花小100 两银子,清河县一套不错的房子才35 两。这官吏债只能找西门庆贷款,不过西门庆也要当官上任,也得花钱,西门庆能不能贷款给自己很难说。为了避免碰壁,吴典恩找上西门庆最喜欢的帮闲应伯爵,让他替自己说话。应伯爵与吴典恩先拟好一份借款合同,俩人再去西门庆家,只见西门家那叫热闹,各路上门道贺的挤破门。西门庆忙于制作衣帽、腰带,眉飞色舞的忙的不亦乐乎。

应伯爵不提借钱的事,先拍了一通西门庆的马屁,把西门庆哄的倍开心,说着说着,西门庆似乎想起来了,问吴典恩:【你的文书下了不曾?】应伯爵见西门庆先提吴典恩当官的事,知道张嘴借钱的机会来了,说吴典恩上任也得花钱,你帮帮忙借100两给他,说着拿出合同给西门庆看,【见上面借一百两银子,中人就是应伯爵,每月利行五分。】

这份合同中,债权人、债务人、中人、标的物、利息,规定的很清楚、详细。与蒋竹山的假合同相比,最大不同是利息,蒋的利息是月息3分,0.03,吴典恩的这份,月息几乎翻倍,5 分,0.05。地道的高利贷,20个月,不到2年就本利相等。蒋的合同官司打到县法院,法官对利息没有异议,说明月息3分是行情价,官民都认同。5分利息超过行市价近1倍,说明官吏债的利息高于普通借债,利润率更高。

清河县的财主不少,有乔大户、张大户、徐公公,但都有钱无势,不敢或不愿做官吏债生意,只有西门庆这种手眼通天的人才能做。西门庆看了合同,做出一个很慷慨的举动,【取笔把利钱抹了,说道:“既是应二哥作保,你明日只还我一百两本钱就是了。我料你上下也得这些银子搅缠。”】从这番举动,能看出好几层意思。

1. 西门庆已经料到吴典恩迟早要来找自己借钱,才主动问起吴典恩做官上任的事。事实上,吴典恩就是他派到京城跑官的,只不过西门庆的官大,吴典恩的官小,官吏债也只有西门庆能放,猜到吴典恩来借钱这层不难。

2. 西门庆有栽培他人当官的习惯,他不仅仅自己当官,还让亲朋当官,为自己编制关系网。反正官府有坑要填,谁填都是填,为啥不让自己的人填呢?除了吴典恩,西门庆还栽培过亲戚吴大舅、结拜兄弟云理守,为自己办事的流氓,过街鼠张胜。

3. 吴典恩的官,其实来自西门庆,去跑官是美差,谁去谁当官。西门庆诚心栽培吴典恩,这才让他去,因为吴典恩和西门庆既是亲戚,也是结拜兄弟,比应伯爵近得多。

4. 既然已经栽培了吴典恩,这点利息要了就没意思了,帮忙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这次给吴典恩做无息贷款,是早就算好的,让吴典恩再欠自己一个人情,将来更好办事,收利息就前功尽弃了

正是由于心机缜密,西门庆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买卖才能越做越大,钱越来越多。

吴典恩拿到无息贷款,与中人应伯爵千恩万谢而去。回到家,吴典恩给应伯爵磕头谢恩,还给了应伯爵10两银子好处费。这次借贷,应伯爵表面上立了很大功劳,他先套西门庆的话,诱使西门庆主动问起吴典恩也要上任、花钱,应伯爵才提起借钱的话题,下面借钱的话就好说了,效果远胜自己先张嘴借钱。

但从西门庆说的【我料你上下也得这些银子搅缠】来看,他早就算准了吴典恩会来上门借款,故意说【既是应二哥作保】,让吴典恩感谢应伯爵,应伯爵一番口舌,净赚 10 两银子,里子面子全得。应伯爵没有正经职业,专门做【帮闲】、【白嚼】,主要挣西门庆的钱,西门庆不会给他开工资,却会为他创造赚钱的机会。这次借贷,西门庆、应伯爵联手把吴典恩做了,吴典恩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但话说回来,吴典恩不亏,他是西门庆一手栽培起来的,只不过西门庆要充分榨取他的价值。

书中还有专门放高利贷的,就是过街鼠张胜的小舅子坐地户刘二,【专一在马头上开娼店,倚强凌弱,举放私债,与巢窝中各娼使用,加三讨利。有一不给,捣换文书,将利作本,利上加利。】刘二的贷款比较复杂,首先它的利息高,【加三讨利】,按行市价月息3分算,他再加3分,就是6分了,比西门庆放的官吏债还高1分。其次他还搞利滚利,【将利作本,利上加利】。前2份借贷,月息都是固定的,不搞利滚利,刘二搞,对妓女们的盘剥十分凶狠。由于他有守备府张胜的支持,妓女们敢怒不敢言,刘二、张胜纯属黑社会,西门庆则是黑白两道通吃,左右逢源,即使干违法的勾当,也要留有余地。

说完借贷,再说典当。先说当,从事当的就是当铺了,西门庆就开当铺,也叫解当铺、印子铺。西门庆临死向吴月娘交代遗产、遗嘱,在他的诸多产业中,当铺的资本第2多,高达2万两。当铺和当业大家都知道,现在也有这行业,各种古装戏也有。当东西的人,把东西交给当铺,换来些钱,只要在规定期限内赎回东西,东西还是他的。因此当不是卖,当的钱远低于东西的实际价值,当铺还会故意压价。

大家应该看过电视剧《大宅门》,其中有两句台词我记得清楚,一句是京戏《挑滑车》的唱词:看前面,黑洞洞,是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另一句是白景琦在济南当铺当皮袍,当铺伙计的词:虫吃鼠咬,光板没毛,破衣烂袄一件。当铺伙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压低货物的价格,越低越好。当货者往往对伙计压价行为很愤怒,为此当铺柜台都很高,避免伙计挨揍。第45回,西门庆的当铺收了没落贵族白皇亲的【一座大螺钿大理石屏凤、两架铜锣铜鼓连铛儿】,当金30两,西门庆的另一个结拜兄弟估价为【你这屏风,买得巧也得一百两银子】,又说:【休说屏风,三十两银子还搅给不起这两架铜锣铜鼓来。你看这两座架子,做的这工夫,朱红彩漆,都照依官司里的样范,少说也有四十斤响铜,该值多少银子?】这套屏风加铜锣鼓,至少价值150两,当金才30两,只有20%。

所谓当,多数就是卖。马三立说过一个损孔子的相声, 说孔子穷啊,连毯子都当了。捧哏的说你别胡扯了,哪有的事?马三立说有啊:子曰君子坦荡荡,就是毯子都当了。

应伯爵对当/赎看的很清楚,【没的说,赎甚么?下坡车儿营生,及到三年过来,七本八利相等。】应伯爵的说法道出了当的实质,你既然当东西,就是你破落了,不卖却当,是有赌徒心理,对未来抱有幻想,或者面子过不去,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还能发财、翻本,把东西赎回来,东西还是我的。当东西的价格固然低,赎回价也低,容易弄回来,卖东西相反,卖价高,赎回价也高,而且卖出去的东西,经过市场流转,一不小心就回不来了。所以当铺就利用人的这种赌徒心理赚钱,三百六十行,各行都有各行的门道。鲁迅说他小时候奔波于药铺、当铺之间。由于有幻想,明明是卖货,还死要面子,不卖却当。

最后说典。既然叫典当,就说明两行业相似,同时也有区别。下面举个例子,看看啥叫典。我有1所房子,现在需要50万活钱开个买卖,缺钱但也不想卖房子。武大郎缺房子住,手头有15万,买房子远远不够。那么我和武大郎签个合同,武大郎给我 50 万,房子武大郎住着,合同期限3年。3年后我还给武大郎50万,房子还是我的,武大郎搬走。

从我的角度说,我拿到一笔50万的无息贷款,房子还是我的。

从武大的角度说,一分钱不花,白住3年,当然不考虑通胀和房子升值因素。

与当比较一下,看看典当的异同。典、当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不转移产权,物品所有权在合同期内还是原主的,合同到期前,物主只要拿钱就能赎回。

再看不同,当的特点是收当方,就是当铺,没有物品的使用权。还以《大宅门》为例,白景琦要收购沿河28家阿胶庄,需要白银 1000 两。为了搞到这笔巨款,他拉了一泡屎,跑到当铺说这是我家宝贝,宝贝很值钱,当铺不能看,更不能用。当铺掌柜特批,给了白景琦1000 两,无论这件宝贝是不是屎,当铺都不能使用。不能说我当了一个戒指,当铺老板就戴在手上,在合同期限到来前,东西还是我的,当铺只能保管,不能使用,不能变卖。当铺没有所有权,也没有使用权。

典就不一样了,承典方有使用权。《金瓶梅》中,所有典的标的物都是房子,都是不动产,承典方住在房主的房子里。典房子比买房子便宜得多,我经常举例的清河县一套不错的房子,【门面两间,二层,大小四间】,价值35 两。

再看典房子,第1回,嫁给武大郎的潘金莲,【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两层四间房屋居住。第二层是楼,两个小小院落,甚是干净。】。十数两银子,按 15两算,【上下两层四间】,有2种理解,每层4间,共 8 间; 每层2间,共4间,我倾向后者,这样两套房子的层数,间数相同,但潘金莲典的房子还有【两个小小院落】,地点也好,在县政府大楼门口。15两,不到那套35的一半。

综合评价来算,典的价格是买的1/4--1/3,对需要房子住的人来说,典房子比买房子合算的多。全书第2次提到典房子,在07回,媒婆薛嫂对西门庆说:【我替你老人家说成这亲事,指望典两间房儿住哩】。93回,陈敬济被杨大郎骗了,家财几乎丧尽,只得【把大房卖了,找了七十两银子,典了一所小房,在僻巷内居住】。全书3次提到典,都是典房子,说明典最适合的标的物是房子。因为承典方拥有标的物的使用权,使用就会产生损耗,将来归还的时候,就会产生折价问题。我典一件皮袄,一年后毛掉了,怎么折算?房子是不动产,不但不会有损耗问题,还会升值,两者相抵,不会产生纠纷,当然把人家房子造的太不像样也不行。由于应用面窄,房子也无法装进仓库,即使需要中介,由经纪人跑跑腿就行了,不需要店铺收货、储存,所以《金瓶梅》中有当铺,没有典铺。

当的东西就多了,皮袄、首饰、家具、屏风、铜锣铜鼓、镜子,多种多样。因此,所谓典当,通常专指当。现在有当铺,我没听说过典铺。《金瓶梅》中有经纪人,他们属于商业上的掮客,与金融无关,有机会再说。

通宝推:foureyes,迷途笨狼,浣花岛主,樱木花道,忧心,履虎尾,西安笨老虎,
家园 仔细看我上贴黑体的字,这是戏说水浒

宋江的财力,即使是1两白银折300元,也过于高了

他差不多是按梁中书这个级别的高官的财力在给江湖兄弟们打赏,所以 我假设 上一批的生辰纲 那是 落到了宋江的手里

家园 殿下,当东西未必就一定是卖出去

有很多人靠当铺周转,典型的是北京的戏班子,戏班子是经营单位,周转用钱不少,没钱的时候就当唱戏的行头,那玩艺别人没有用,卖不出大价钱,但是唱戏的一定得赎,否则就唱不成了.甚至有晚上唱,下午才赎出的

另外,老北京还有小押店,收买破落户手里的当票,他们有钱去赎当.也就是说,当出去的东西,如果自己无力收回,还可以把当票卖了,榨取最后的价值

家园 金是写市民阶层的

不像水浒那么杂,对农村涉及少也可以理解,作者笑笑生估计也是出身城市,没有多少农村经验

家园 看过一起介绍故宫的纪实节目

提到金砖现在有传承,苏州的一家,清代就是承制金砖的。

家园 刚才搜了一下,金砖的制作方法网上都有

百度百科里面都有传统制作工艺步骤,也提到

在光绪三十四年,江苏苏州的御窑村还有御灶二十四座,“金砖”就是在这一年停做的。

现在估计这个苏州的御窑村又开始重拾传统工艺了

家园 要说圆社,如何不提高俅

虽然说这说的是金瓶梅,不过这位高大人可是天字第一号圆社。

另外西门庆整治王三官,醉翁之意只在林太太,后面还收了王三官做儿子,面子里子赚大发了。要说王三官家破败,也不尽然,西门庆看上林太太,一面是为了寡妇的姿色,另一面也和李瓶儿、孟玉楼一样,看上她手里的家产。若不是西门庆暴死,林太太迟早也是家中一房人。西门庆死后,一群帮闲的又跑去奉承王三官,可见招宣府里仍旧有足够吸引大群鬣狗的存货。

家园 原来媒婆是人贩子啊!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所谓的win-win

家园 78/22 是把存银行的算成借出的人。

这比例大概也是拍脑袋出来的,没有统计数字在背后。不然美国欠信用卡,欠的一屁股债大于银行存款的人是大多数,就是不算房贷,中国年轻人其实也差不多了。

家园 【原创】番外篇 读《三国演义》之荆襄大战 序言

本文是我给那个襄阳康姓网友讲的另一篇小东西,她是襄阳人,对康居感兴趣,我写了《康居联邦简史》。三国荆襄大战是围绕襄阳著名大战,她还感兴趣,我就写了此文。开新帖的意思不大,我就挂在这里了,大家见谅。

家园 【原创】1 水淹七军

三国有3大战役,官渡、赤壁、夷陵猇亭,都是一对一的 pk。荆襄大战是219(建安24)年围绕荆州(江陵)、襄樊展开的系列攻防战,三国都相继卷入其中,成了东方世界的世界大战。

解读这次大战之前,必须先说说战前的形势。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个鼻涕虫,两大特长:哭、逃。刘备在进入四川之前,与曹操多次打仗,全部失败,被打出了心理障碍。199年,刘备短期投靠过曹操,与其青梅煮酒论英雄,发现近况不妙,找个机会离开许昌,回到徐州割据,他说,曹操派别人来打我,来100个我也不怕,曹操来就不好说了。次年开春,曹操亲率大军讨伐徐州的刘备,刘备对曹操亲征的消息将信将疑,亲自去侦察,发现果然是曹操亲征,【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一枪没放,立刻扔下老婆孩子、关羽张飞逃了,投奔袁绍去也。

刘备辗转逃到荆州投奔刘表,驻屯新野。听说曹操大军南下,也立即拔脚就跑,毫不犹豫。刘备第1次敢于面对面应对曹操,而且获胜,是219年的汉中攻防战。当时刘备拿下刘璋的成都,占据两川,曹操则从陕西南下征服张鲁,从北方威胁四川。曹刘双方一个南下,一个北上,为了争夺汉中发生硬碰硬的大战。经过激烈战斗,刘备终于战胜曹操,曹操手下名将夏侯渊阵亡。

曹操、刘备、孙权的打仗方面各有特点,曹操、刘备都喜欢亲自领兵,曹操胜多,刘备败多,孙权对亲征的兴趣不大,而且经常打败仗,所以孙权最喜欢提拔方面大将,替自己领兵打仗。由于曹操经常亲征,且胜多负少,曹操手下具备方面大将经验和能力的,只有 2位,夏侯渊、曹仁。夏侯渊独立平定了甘肃,曹操夸他“虎步关右,所向无前”,曹仁则是曹操的南方总司令,长期镇守宛城、襄樊、江陵。官渡大战期间,刘备跑到许昌南面打游击,正是曹仁将其击破。因此,在汉中大战之前,夏侯渊、曹仁分别是曹操的西方、南方方面军司令。

夏侯渊定军山阵亡,令曹操灰心丧气,灰溜溜的撤军,这是刘备一生中首次正面战胜曹操,乐坏了。汉中攻防战之后,曹操意志消沉,年老体衰,内部矛盾也激化了,以魏讽为代表的一批文官蠢蠢欲动,杨修为代表的曹植党与太子四友为代表的曹丕太子党之间,争夺继承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所以曹操不想过仗。换个角度说,经过汉中大战,曹操已经无力灭掉刘备,三足鼎立之势形成,曹操也没啥仗可打了。

219年7月,刘备凯旋回到成都,被群臣拥立为汉中王。这时汉献帝还在位,刘备不能称帝,汉中王是能加上的最高头衔。汉中王听起来不够牛逼,其实不然。因为老祖宗刘邦当年被项羽以楚义帝的名义封为汉王,意为汉中之王,刘邦的汉国,首都在汉中郡的首府南郑。刘邦统一天下之后,汉才成为整个帝国的国号。刘备称汉中王,俨然以汉朝正统自居,比曹操的魏王、孙权的吴王牛多了。

刘备的汉中国,是未来蜀汉的雏形,更是蜀汉版图最大的时代。按《出师表》的规划,刘备应该同时拥有荆州、益州,在天下有变的时候,从荆州、益州两路发动钳形攻势,收复中原。荆州是湖北湖南,益州是四川,加上蛮荒之地云贵,刘备应该拥有全部西南三省,半个以上两湖。刘备在入川之前,只有不到一半荆州,但他有王牌,就是从孙权手中借来的南郡江陵城。江陵城经常被用来代指荆州或荆州城,所谓借荆州,是指借江陵。

211年底,在法正、张松等人的忽悠下,刘璋邀请刘备入川对付张鲁,刘备带着少量人马就来了,把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一流能臣猛将留在荆州待机,只带着凤雏庞统、从部曲中提拔起来的新生代名将魏延等人,就当时来说,他们都是二流人物。刘备这么做是避免不过分刺激刘璋,免得被后者认为他对四川有领土野心。

刘备与刘璋翻脸之后,214年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一流文官武将,率军从湖北出发,入川支援刘备,只留下刘备集团首席大将关羽坐镇江陵。刘备先拿下四川,再赢得汉中攻防战,地盘扩张 2 倍以上,发了大财。他的地盘分为两部分,成都是新家,隔着三峡是荆州,由关羽坐镇。由于交通不便,加上能牵制关羽的张飞、诸葛亮等人都离开,关羽事实上成了荆州之王。

刘备能拿下成都解决刘璋,功臣很多,刘备排出的嘉奖名单中,排在首位的是马超。马超除了功劳大,还在于他曾经是一方独立势力,刘备必须给他崇高待遇,才能收服更多的诸侯,因此马超位居张飞之上。远在荆州的关羽就不满了,发了一通牢骚,诸葛亮和稀泥,吹捧了关羽一番,说马超就是英布、彭越之流,赶不上你【绝伦逸群】,关羽很得意,将诸葛亮的书信给手下传阅。汉中攻防战中,老将黄忠阵斩曹操两大方面大将之一夏侯渊,声名鹊起,战后被封为后将军。

《三国演义》说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排名为关张赵马黄,此说来自《三国志 蜀书 关张马黄赵传》,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大封功臣,大家排排坐吃果果,关羽受封为前将军,马超左将军,张飞右将军,黄忠后将军,赵云只是翊军将军,属于杂号将军,根本无法跟前4位并列。关羽和张飞是老战友,资历相若,马超毕竟是一方诸侯,之前有诸葛亮和稀泥,关羽也认了,黄忠固然在4大将军中排名最末,毕竟与关羽同列。刘备派费诗去荆州册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又傲娇了,发了一通牢骚,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拒绝接受前将军的封号,这次费诗一通忽悠,关羽才接受前将军。换个角度说,从张飞等人入川,到汉中攻防战结束的战争中,马超、张飞、黄忠,乃至赵云、魏延都立了大功,唯独他这位刘备集团首席大将在荆州看家,寸功没有,心中难免不忿,大概也产生了危机感,再这么下去没有仗打,连排名第一的前将军都做不下去了。

从关羽与马超、黄忠的冲突还能看出,关羽的个性非常嚣张傲慢,对自己人如此,对外人同样不客气。孙权想娶关羽的女儿,遭到断然拒绝,关羽还大骂孙权的使节,本来孙权就对鲁肃借荆州给刘备有气,现在自己的橄榄枝又被关羽扔进茅坑,更加坚定了武力夺回荆州的决心。

219年7月(农历),刘备做汉中王,同月或最迟在8月(农历),关羽出兵北伐进攻襄樊。荆襄大战的最大疑点,在于关羽的出兵,有没有刘备的同意或授权。同意、授权两个概念还有区别,前者是关羽提出,刘备认可,后者是刘备提出,关羽执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关羽的出兵,得到了刘备的同意和授权。

史书上没有关羽获得出兵许可的记载,有人说得到了,因为这么大的军事行动,没有刘备的同意是不可能的。我对这种说法不同意,这是倒果为因,史书中没有的,应该视为没有。易中天等人,在解读荆襄大战的时候,都有意无意的不谈关羽出兵的授权问题。整个战役开始到结束,刘备未发一言,未出一兵。关羽走麦城死了 ,刘备才行动起来,找孙权算账。我的结论是,关羽出兵是自行其是,自作主张,天高皇帝远,我就打了。关羽出兵的动机是什么呢?想趁机独立,还是想和马超、张飞、黄忠争功,完全不得而知,史料缺乏不能妄猜。

关羽的直接敌人曹操,刚刚在汉中失利,折损大将夏侯渊,部队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加上内部不稳,大概被关羽当成出兵立功的天赐良机。关羽出发前,担心孙权抄自己的后路,为此建立起完善的烽燧体系。关羽出兵的最大牵制是东吴,东吴有四大都督,加上后来的陆抗,共有五大名将。周瑜是鹰派,曾建议孙权把刘备抓起来。鲁肃是鸽派,借荆州就是他提出和实施的,刘备、关羽赖着不还,令鲁肃很难堪。鲁肃亲自来荆州见关羽,要关羽还荆州,是为单刀赴会,《三国演义》愣说成关羽单刀赴会。

鲁肃死后,东吴首席大将换成了吕蒙,他和前两位不同。周、鲁都是文人出身,属于儒将,特别是周瑜,士族出身,精通音律。吕蒙出身行伍,一刀一枪博得富贵,缺乏政治头脑,属于纯军人或不懂政治的军人。如果说周、鲁对夺回荆州,破坏孙刘同盟还有顾虑的话,吕蒙完全不考虑那些。周瑜、鲁肃更像政治家,鲁肃还是外交家,就是鲁肃找到被曹操打的像狗一样的刘备,与之结盟的。刘备为了答谢孙权派鲁肃来访,派诸葛亮跟着鲁肃到柴桑回访孙权。孙权曾打算北上夺取曹操的徐州,吕蒙说不行,徐州地形平坦,适合骑兵冲击,我们的军队缺乏骑兵,不善于平原作战,即使拿下徐州也守不住,不如打荆州。吕蒙的建议是纯军事的,不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孙权一直对鲁肃借荆州给刘备不以为然,既然鲁肃死了,也就改弦更张,启用主张夺回荆州的吕蒙做首席大将。

关羽对孙权、吕蒙颇为忌惮,为此沿着长江设置烽火台。他自觉着准备停当,万无一失了,就出兵北上了。他的直接对手,是镇守襄樊的曹操首席大将曹仁。曹仁可能是《三国演义》最被严重低估的将领,作者借祢衡之口,骂了曹操的所有文臣武将,相比之下,祢衡没说曹仁不能打仗,只说他的人品有问题,【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

曹仁长期独当一面,极少和曹操一同作战。比如曹操在官渡和袁绍相持的时候,他率领少量部队在南方击破刘备的游击队,威慑荆州刘表,使之不敢北上介入中原战事。曹操从赤壁败退之后,他以征南将军的身份,全面负责南方战事,镇守江陵,抵御周瑜的胜利之师。曹仁作战极其勇猛,与周瑜的围攻大军作战的时候,敢于出城野战,还把周瑜围困的部下救出来,后世的张须陀只是效法他而已。曹仁收兵回城,手下大吹法螺,说他【将军真天人也】,《三国演义》把【天人也】扣在关羽头上了。

曹仁不仅善于野战,还善于防守,是三国时期少有的攻守兼备的大将。坚守孤城江陵 1 年,活活把周瑜累死。后来悬军深入的曹仁实在守不住江陵,才从容撤军,孙家拿下江陵,在鲁肃的运作下借给刘备,消息传到许昌,曹操正在写字,笔落地。曹仁离开江陵,参加了对关中的战争,很快又被调到南方前线镇守襄樊,继续以征南将军的头衔做南方面军司令。曹操手下仅有的 2 位方面大将,夏侯渊死在汉中定军山,就剩下曹仁。除了长期在京城做牌位的大将军夏侯惇,曹操手下的首席大将就是曹仁。

襄樊是襄阳、樊城的统称,分别在汉水南、北两岸。汉水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支流河流。汉水发源于陕西,一路向东南流,在武汉注入长江。汉水属于长江水系,但他的发源地很靠北。襄樊的北面是一片平原,很容易进入下一个地理单元—南阳盆地。

南阳,古代叫宛,汉光武帝刘秀的老家。南阳在小盆地南阳盆地里面,盆地南北两侧分别是伏牛山、桐柏山。东北方向对华北平原有个开口,有一片以方城命名的低矮丘陵,叫【方成故道】,谈不上险阻,就是说从南阳到中原没有明显的天险。从北方黄河流域南下长江流域,或者相反,无非东、中、西三条路,东路大致上是现在的京沪铁路,以前叫津浦路,走两淮,寿春一线。好处是很快可以到达长江流域最富庶的下游南京、扬州、镇江一带,能尽快夺取江南政权的首都南京,缺点是路过两淮的水网地带和黄泛区,大军行动困难。西路是从陕西南下,经过几条蜀道进入四川,钟会、邓艾南征,唐玄宗南逃走这条路,刘邦、诸葛亮的北伐是相反方向,这条路最难走,大军无法通行。中路就是南阳、襄樊一线,北军从洛阳、许昌为代表的中原向南经南阳到汉水北岸的樊城,换乘船只进入汉水,再顺流而下向东南走,途经武汉进入长江。曹操南征刘表孙权、忽必烈灭南宋,都走中路,祖逖、岳飞北伐是同一路线的相反方向。三条线各有优缺点,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是从中线、西线同时进军。

襄阳向东北可以进入华北平原,向西北是另一个重要关口—武关,从这里可以进入关中,刘邦就是走武关入关灭秦的。相反方向的也有,秦国大将白起从武关出发,进入汉水流域,将楚国赶出老巢汉水流域,进而威胁整个长江流域,迫使楚国向东迁都到淮河流域的寿春。

拿下襄樊,关羽东北可以进入华北平原,威胁洛阳、许昌,向西北能进入关中,进退自如。相反,如果北方政权控制了襄樊,随时可以南下一统天下,最典型的例子是忽必烈与郭靖大侠在襄樊的拉锯战。

关羽北伐襄樊,面对曹操的首席大将曹仁,他俩都是各方首席大将,一场两位顶级大将的对决即将上演。

219年初秋,关羽进军襄樊。关羽的大军有个特点,其中有水师。关羽是山西人,是个优秀的骑兵。《三国志 关羽传》说【羽刺良于万军之中,绍诸将莫敢当者,斩其首还】。这段话是我很少能记住的古文原文之一,因为其中有个笔墨官司。古代没有标点,整句话是【羽刺良于万军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敢当者】,前面好办,后面如何有两种加标点的办法:

斩其首还,绍诸将莫敢当者

斩其首还绍,诸将莫敢当者

第一种是关羽砍了颜良的脑袋撤了,袁绍的将军们不敢阻挡。第二种是关羽砍了颜良的脑袋,又交给袁绍示威,袁绍的将军们不敢阻挡。哪种对,大家自己判断。刘备带着残兵败将到了荆州投奔刘表之后,因地制宜,组建了自己的水师,由关羽统帅。曹军大举南下,亲率虎豹骑追杀刘备时,刘备带着主力步兵,以及数万荆州百姓南逃,在长坂坡被曹操追上,大败。刘备的 2 个老婆都死了,宝贝儿子刘禅差点丧命。《三国演义》挺能写,把一场大败写成张飞、赵云的个人英雄主义演出。此役中关羽干啥呢?原来关羽带着 1 万多水师顺汉水南下,毫毛未损。再往后,孙权派鲁肃找到落难的刘备,刘备派诸葛亮回访孙权谈合作,诸葛亮对孙权说我们家虽然大败,还有点本钱。刘备手下有1万多残兵,关羽有 1 万水师,加在一块有3万人。就是说,关羽是刘备手下最老资格的、最优秀的水军将领,没有之一。此役中,关羽水陆并进,绝非只有陆军。

关羽的进军谈不上顺利,襄阳城防坚固,曹操的将军吕长固守襄阳。关羽利用水师隔断了襄阳、樊城的联系,转而围攻汉水北岸的樊城,曹仁就坐镇樊城,死守待援。

曹操从汉中灰头土脸的回来,手下依然不乏精兵猛将,派去支援襄樊的是大将于禁于文则。曹魏有五子良将,简称魏五子,得名于《三国志 张乐于张徐传》,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魏五子中,于禁排名第3。这个排名是陈寿在于禁大败之后排的,就当时来说,于禁是曹操手下除被困的曹仁之外的首席大将。

张辽是从吕布手下投降过来的,而且张辽更像一个勇士,善于冲锋陷阵,很难说是大将,此时正坐镇合肥,防御东线的孙权,脱不开身。乐进是曹操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将,但他恰好在荆襄大战的前一年去世,根本来不了。张郃也是降将,官渡战役后期从袁绍手下叛逃过来,在汉中攻防战中,被张飞打的大败。夏侯渊阵亡之后,西方面军一时群龙无首,【恐为备所乘,三军皆失色】,张郃被手下拥立为【军主】,曹操接受了这一既成现实,【假郃节】,让他率领夏侯渊的西方面军余部镇守陈仓,全面负责西线,应对可能到来的刘备北伐,也脱不开身。徐晃将在后面出场,还不到他表演的时候。名气稍小的李典,死在荆襄大战之前。

曹、夏侯家名人中,虎步关右的夏侯渊刚刚阵亡,曹仁被困。大将军夏侯惇在《三国演义》中很著名,其实他的名气纯粹是被罗贯中吹起来的,被敌人射瞎一只眼睛,由于治军无方,成了罕见的被手下绑架的大将。由于军事能力有限,曹操不让他领兵了,让他做牌位型的人物。至于曹洪,更不是打仗的料,曹操让他负责财政,因为精打细算,不给世子曹丕钱,曹丕上位之初还打算报复他。

于禁很早就跟着曹操了,不仅能打仗,还懂政治,曹操夸他有古名将之风,整过桀骜不驯的青州军。就当时来说,于禁是最合适的援军司令人选。于禁带着从各地征发来的 7 支军队出发,手下还有降将庞德。庞德原来是马超的手下,马超一路打败仗,他没跟着马超南下投降刘备,却投了曹操。

水淹七军在《三国演义》中被严重夸大,关羽故意将于禁骗进低洼地罾口川全歼,纯属编造。《三国志》中没这些幺蛾子,关羽长期在湖北活动,熟悉气候,现在是秋季,秋雨连绵,他从南面来,有战船。关羽登船了,啥事没有,于禁的部队被淹了,就这么简单。于禁、庞德都被俘,庞德英勇不屈,被关羽杀掉,后来曹魏灭蜀,庞德的儿子随军参战,进了成都就跑进关羽的家里,将关羽的后代屠杀殆尽,报杀父之仇。于禁就痛快多了,直接投降了关羽。消息传来,曹操大为感慨,说我认识于禁30多年,怎么到了关键时刻于禁的表现远不如投降不久的庞德呢?

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有一集叫【水淹七军】。某年萝卜大丰收,萝卜卖不出去,编辑部打算刊登一批萝卜为主菜的菜谱,介绍萝卜的吃法,便于农民消化萝卜。吕丽萍等人从一位老厨师口中打听到一道大菜叫【水淹七军】,剜门子盗洞终于问出了配方,共有7大成分,萝卜、芹菜、韭菜、茴香、葱、姜、胡萝卜。杂志发出之后,收到很多读者来信,说吃了拉肚子。原来这不是菜,而是一味泻药,闹出了笑话。

于禁部被全歼,樊城再度成了孤城。连绵的秋雨淹了于禁,也淹了樊城。襄樊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说,襄阳在汉水以南,周围多山,有群山的抬高,襄阳地势也比较高。襄阳的这种地理格局,符合中国人在大河畔建城的共性。大河固然交通便利,汲水方便,也容易被水淹,中国人有两个办法,要么与河流保持距离,例如北京,距离永定河不远不近,要么在河畔有山的地方建城,例如南京有紫金山、长沙有岳麓山、广州有番山禺山。大河会形成冲积平原,河畔要么完全没有山,要么山势低矮,但这已经足够建城了。山的好处很多,发水的时候可以登高避水,敌人来攻的时候也可以凭山据守,事半功倍,例如攻南京必须攻取紫金山,否则即使拿下南京城也守不住。反过来说,守方丢失紫金山,南京也就守不住了。襄阳恰好是依山傍水建城,适合人居、防御,对面的樊城周边是平原,无险可守不说,还容易淹水。

中国古代使用夯土建城,根据《清明上河图》,直到北宋时,首都开封的城墙依然以夯土为主,少数地段在外面包砖。最著名的夯土城是十六国胡夏皇帝赫连勃勃修建的统万城,他把民工分为两组,一组负责夯筑城墙,另一组负责质检,用铁锥刺城墙,刺入杀筑城者,刺不进杀质检者,这肯定是人类最残酷的、最有效的质量检查制度。

夯土城最怕水泡,这次大水就淹了樊城,城墙多处坍塌,水面距离城墙顶只有【数板】。【板】是城墙高度单位,2尺。前453年,智伯联合韩、魏两家水灌赵家的首都晋阳,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城不浸者三版】,太原几乎被攻破。这次樊城的情况也很危机,城内只剩下数千守军,曹仁再度显示出当年守将领的韧性,坚决抵抗到底,为了表示人在城在的决心,沉心爱的白马发誓。城里能淹死白马,足见城里已经被淹,而且水很深。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大为震恐,企图迁都以避关羽的锋芒,幸亏司马懿等人的劝阻才作罢,这是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的首次出场。曹操如此失态,不全是汉中、樊城连续两次大败的原因,还在于内部不稳。

既然曹仁还守着樊城,曹操无论如何不能不救,这次派出的主将,是魏五子的最后一位—徐晃。

通宝推:HiJohns,foureyes,浣花岛主,铁手,老沛,文青,李根,晨池,履虎尾,
家园 那该网友的“名”不是更要写个东西了?
家园 正史中襄阳没有拿下,樊城也没有拿下

演义中襄阳野战胜利后就轻松夺下了,樊城包围了很久还是啃不下来

通宝推:赫克托尔,
家园 看这文章的框架容量,还是开新贴好啊

挂这里离题万丈的,直接从宋/明穿越到三国了^^

家园 我看的史书都没提襄阳的事,总统从哪里看到襄阳的?

我查了《三国志》的关羽、曹仁、徐晃、于禁传,都没提襄阳的事,关羽直接进攻樊城,我还挺奇怪,怎么不说襄阳呢。你说【正史中襄阳没有拿下】,见于那本书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