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抛个砖,胡侃一下大型弹道导弹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constant
不是要灭美国
都是网上嬉笑怒骂,别太在意措辞。
因为看起来最帅……
在最后一遍修改完图纸、通过设计定型后,所有产品状态都通过硫酸纸底图固化下来,盖上定型章,上交军方保管。此后无论是生产方、使用方所采用的图纸都是通过底图晒蓝得来的。晒蓝图纸不用去管它,日久天长自然完蛋;所以销毁时盯好底图是否全被扔进炉子里就OK了。
-------
先说底图唯一性的问题。在CAD大规模普及的时代来临前,设计师将图纸画在硫酸纸上是唯一的技术状态固化手段。那么当经历了模样、初样、试样的历练,最终走入定型鉴定阶段后;设计师应当将前期所有技术状态更改进行汇总,认真画出一张半透明底图;然后将底图依次流转至校对、审核、标准化审理、上级应用部门批准、分系统副总设计师批准,最后交总设计师批准生效。一般来说,独立于设计公司的军方监理机构还要参加逐级审批,所以从审核开始每一级都要有从其他地方领工资的人签字才行。一个弹道导弹的系统构成是极其庞大复杂的(问问度娘就能知道),小至每一个零件生产图纸、大到全系统展开布置图,所有的底图都要走一遍这个流程。
那么,1980年代初处于扩军备战最高潮时期的美国军方及军事工业,是否能有精力、或者说愿意去搞两套底图制作流程?恐怕是没有。本来就是要作为弹道导弹技术状态的唯一参考标准,搞个两套出来万一有不一致的地方信谁的?再搞个鉴定试验验证一下么?
-------
什么,您问再临摹一套底图?这个确实可以,不过马丁公司未必乐意。首先这是关键核心内容,临摹时一丁点的偏差都可能造成以往耗费了巨资的定型鉴定试验打了水漂,断不能交给非专业人士办理;所以1980年代初画底图那帮人要挨个请回来,谁画的谁来描。就算马丁公司手腕强劲,把当年的核心都拢齐、新底图也描完了,这就完事大吉了么?没有,下面开始校对审核。毕竟当年自己公司的这帮核心这几年来跑哪儿的都有,心理啥情况谁也说不准;只好让公司里现在的骨干采用人盯人的方式,独立判断临摹品的一致性,顺道向前辈取点经。好嘛,这么几百号人捉对厮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得多好看,用HBO的迷你剧来讴歌恐怕也要至少十七季一百八十三集吧。
就这么一个苦差事,马丁要向陆军讨多少钱?得好好核算完再接这差事吧?
什么,还要钱?老大我一帮M1A1、阿帕奇、M270的采购经费还没落实呢,哪有钱啊!算球,底图我不要了,反正看样子苏军的方面军指挥所也设立不起来了,这费钱玩意早晚没用,就这么着吧。
---------------------------------------
剩下要销毁的是专用生产工具,比如特质夹具、模具什么的。这个倒无所谓,反正图纸没了有没有工具都一样,多扔进炉子里一点表个态意思意思得了。
---------------------------------------
我可没说技术能销毁哦;技术是思想,而思想连子弹都不怕,怎么可能怕炉子?
---------------------------------------
---------------------------------------
哼,念在我曾经干过预备役师放毒员的份儿上,就给您写这么多吧。
就像当年隔海相望那帮二人整天疯狂喊着打定远一样,目的是要把拥有定远的国家当作对抗目标而进行全民动员,而定远本身那点攻击力才没人去管它到底有多大呢。
可怜的定远,被当作了以弱胜强的图腾,可惜是用来当靶子的。
今日之航母,未尝不是当年的定远呢!
当时不知道那东西的作用,以为是飞行员自己系上去的,心想这得是多牛B的队伍啊,飞机上都敢拴绳子,还一直在自己眼前晃。
但海军出钱、出人、出潜艇(虽然是老旧的拉菲特)拍个片子就是为了宣扬一下海军官兵勇于实践民主的精神风貌?我觉得有点过了。
tg的新体制核弹引爆方式和释放当量十分残忍,是美国体制的核弹(主要是清淡引爆方式)不能比的,所以tg才能够以X000枚(据说x大于一)来俾你美国的6000多。而且tg的储存成本更低,不想米国的无底洞。
你说了半天也没说tg有多少嘛
好像是第一级叫急速倒数,是准备进行核打击,前线部队进入部署位置,轰炸机升空准备进行冲刺,ssbn进行发射准备了,属于擦枪走火就开扁的范围了。双闪是进行执行核打击的叫法。第二级叫什么来着,时间过久记不清了,应该是平时战备等级最高的阶段了,但不到执行核打击的程度。至于战术核武器的使用应该跟战备等级关系不大,毕竟,校长叫一个老师等他消息然后去教育局取东西,没必要让全校老师集体待命的。
tg只是说某某型号具有这个能力,并没有说是专门干这个的。个人感觉这是提醒白头鹰,我的杀手锏的反应速度,再入精度,再入后变轨的能力以及空天一体的侦查能力已经到可以随时对一个航母大小,速度30节(54公里每小时)的运动目标具有随时核打击的能力了。所以,你那些各种nmd都没什么效果,也别没事出来恶心人了。小白兔的精英级想法那是相当的厉害的,别看白头鹰动不动就智库智库的,说白了不就是研究人的想法么。2000年前的孙子兵法现在大家还在学,国人随后就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军事著作传于世间了,不是后来人不够聪明而是孙子的总结能力太厉害了,理论上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只能是运用之间存乎一心而已。后来西方的大家所著《战争论》,《海权论》等所提的思想其实只是十三篇里的某个论断的引申而已。
难的碰上个高人,你的所有帖子我也都是一篇一篇仔细拜读过了的,很佩服的。
英文原版让我弄丢了,网上只能看到中文译著,不太好把握衡量尺度。
急速倒数按小说中的意思是指从核导弹通电激活到总统按下发射按钮这一段时间,具体英文是什么我实在想不起来了;印象里是从橄榄球术语中引申过来的,那我想了半天,觉得最接近的应该叫Last Down;但这个词不太可能被翻译成急速倒数啊,实在是不明白了。又或者是叫Final Countdown?可这不是橄榄球术语啊,头疼死了!如有高人指出,一定感激不尽。
您说的第一种情况就是Defcon 3,已经是核战争条件下战备的最高等级了,再往下是一定要发动核打击或被迫核反击了,也就是我认为的Defcon 2或Defcon 1。您想啊,一线部队已经进入攻击或防御位置、轰炸机已经升空待机、SSBN已经开始热身,如果还想武装示威,似乎没有更厉害的手段了吧,只能开打了。
战术核武器当然要与战备等级挂钩啦,毕竟也是核武器,不能过于儿嬉了。难道西德前线准备对已完成集结的苏军机械化集群进行预先打击的同时,驻巴拿马运河的南方司令部还能听歌看戏不成?最起码也要完成疏散指挥机关、演练核应急预案并加强武装巡逻吧。
当时是准备真打了,部队已经集结了,几个波次的船艇也都分配完了。没打起来的原因不是老美的航妈来转悠了几圈,而是湾湾关键时刻没敢过线,那我们自然没必要跟湾湾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毕竟都是自家人真动手让外人看笑话也不好。当时拿老美的航妈,tg办法不多,但也不是绝对搞不沉它。毕竟白头鹰和tg要是真玩起命的话,板砖镐把起上的话,搞沉陆基航空兵掩护范围内的航妈,tg还是有把握的,只不过是代价多大的问题。最起码,发展了30几年的”空潜快“不是白说的。我们也不可能光让空军兄弟拼命,其他弟兄看热闹不是。当时,老美的航妈不光是来镇镇tg的,也是来告诉湾湾不要玩过火的,就像是拉架得先把两个动手的隔开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