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那些被遗忘或扭曲的三国人物 -- 就一南瓜
而且三个势力里曹魏用人时对家庭出身最不重视,如果赵四哥真有能力,最可能出头的情况就是跟曹操.
不过刘备看人看得挺准,不说马谡,两个小弟当初捡来时都啥也不是,但事实证明其能力忠诚都是很好的.老赵跟刘备那么久,整天在他眼前晃悠,刘备都没把他外放出去,也说明些问题.
三家的亲戚关系也不是一般的乱。
看看韩遂:
韩遂与操相见……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既罢,超等问遂:“公何言?”遂曰:“无所言也。”超等疑之。他日,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操乃与克日会战,大破之,遂、超等走凉州。
关羽在阵前与徐晃相见,存的就是招降的心,当然不可能当场拿出高官厚禄,但谈半天旧事,各自罢兵,晚上派人送书信是标准程序。
关羽是这样想的:当时曹操已进位为魏王,反迹昭彰。如果徐晃是忠于汉朝的忠臣,那么他会投奔刘备,兴复汉室;如果徐晃是贪慕荣华的奸臣,那么他也会投奔刘备,图开国功臣之位。
只是没想到,徐晃是一位忠于曹魏的忠臣,当场回绝了暧昧的邀请,所以关羽“惊怖”。
战后徐晃回师,曹操出城7里相迎,还亲自给徐晃敬酒——因为徐晃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心。
刘备在世的时候,他这个“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没问题。刘备一死,若放手让他搞,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肯定要出问题。
也不是说都是魏延的问题。而是当时中央对如何用他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这样在行政上必然造成诸多不便。
这也是为何诸葛亮无法放权与他的重要因素。作为实际上的中央领导,如果政治局里很多人都对这个人很有意见,那么诸葛亮也很难一意孤行放权。
群策群力
而这方面的相反就是专智,尤其是那些什么锦囊妙计。
底下的人最好都是没有任何思维,完全听从指挥的奴才最好。比如到了哪里就开第一个锦囊,到了哪里就开第二个锦囊等等
气概文鸯兄认为的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精髓,就是要群策群力,推荐人才,这样才能够取得胜利,我觉得这个观点是很正确的。下面就是引用的气概文鸯兄的评论(在曹操平定冀州时候写的):
攻占冀州,是一种标志,标志着曹操事业上的成功。
曹操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曹操自己说出了其中的关键:“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曹操的这句话不是作者罗贯中编出来的,是历史书上的原文。史书上也是在曹操攻占冀州后,才将袁绍与曹操的这段对话补叙上,目的就是在总结曹操、袁绍成功和失败的内在原因。
汉高祖刘邦在夺取天下后,对群臣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与曹操的话如出一辙。
与此相对的则是袁绍,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其夺取天下的根本出发点是地盘,不是人才。所以当他觉得自己地盘足够大,兵力足够强的时候,便开始了肆意摧残人才,最后终于自取灭亡。
与袁绍相同的另一典型就是刘备。刘表与刘备在荆州喝酒时,刘表提起了“青梅煮酒论英雄”,玄德乘酒兴而答曰:“备若有基本,何虑天下碌碌之辈耳!”与袁绍的立足点如出一辙。历史上,没有记载刘备说过这样的话,这是罗贯中的点睛之笔,是对刘备此前终无所成的根本性总结。其实,此前的刘备连袁绍都不如,袁绍虽然不会用人,但还知道到处划拉人才;而刘备却屡次把主动送上门的陈登,踢出核心圈外。
然而,曹操与刘邦反面的极至,却不是袁绍与刘备,而是诸葛亮。袁绍还知道划拉人才,刘备见过司马徽后,也终于明白了。得“众智”者,得天下,诸葛亮至死不悟。诸葛亮妄想以一己之智而定天下,用一句文言文的话说:“不亦难乎?”为此,罗贯中特地为诸葛亮创造了两种“专智”形式:“锦囊妙计”和“附耳授以密计”。许多人认为罗贯中神话诸葛亮,这是没读懂罗贯中的三国,罗贯中以白描式的笔法,不是用语言上的倾向性,揭示了诸葛亮事业不成功的内在原因。罗贯中在描写曹操时,随处可见“操聚众将商议”、“操求计于”某人、“操喜,从之”;而在描写诸葛亮时,这种情形绝少出现。
许多人认为,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三分天下的家业。下面我们从历史上看一下,刘备的家业是怎样得来的:伊籍推荐马良,马良献计先取南四郡奠定刘备的荆州基业;庞统说服刘备取西川,在诸葛亮入川前,庞统虽死,刘备用黄忠的计策,偷袭川军营寨,包围了雒城。法正首倡定汉中,并为谋主,协助刘备夺取了汉中,诸葛亮没有参加此战。演义中,罗贯中虽然对历史作了些改动,但却更好地揭示了人物的本性。
史家在总结楚汉项羽和刘邦成败时有:“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这就是曾经流行一时的词汇“群策群力”的典源。
司马迁的史记上有:“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
下面再看看罗贯中240回《三国演义》里面描写曹魏集团如何互相举荐大批人才的:
操在兖州,招贤纳士,有叔侄二人来投操,乃颍川颍阴人也。其叔济南荀昆之子,姓荀,名彧(音育),字文若,人称王佐之才,时年二十九岁。旧从袁绍,见绍非成大事之人,因此投曹操。曹操一见,遂与谈论兵书战策、当世急务。曹操大喜曰:“吾之子房也。”以彧为行军司马。其侄乃汉末海内名士,何进拜黄门侍郎,见董卓专权,弃官归乡,后与叔事曹操。姓荀,名攸,字公达。操以为行军教授。曹操得此二人,朝暮讲论不倦。荀彧劝操纳士招贤,卑礼厚币,四方求之。彧曰:“某闻刘岱有一贤士,胜某十倍。岱亡,今日不知何在。此人乃东郡东阿人也。身长八尺三寸,美须,眉清目秀。姓程,名昱,字仲德。”操曰:“吾亦闻名久矣。”遂遣人于乡中寻问。果得消息,于山中读书,操拜请之。程昱来见,曹操大喜。昱谓荀彧曰:“某乃孤陋寡闻之士,何错荐于明公?公之乡中有一大贤,何不请来以助明公乎?”彧问是谁,昱曰:“颍川阳翟人也,姓郭,名嘉,字奉孝。”彧乃猛省曰:“吾失算计也。”遂启操征聘郭嘉。嘉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操言:“使吾成大事者,必此人也。”嘉亦对人曰:“此真吾主也。”郭嘉荐光武嫡派子孙,淮南成德人也。智谋兼全,文武足备。十三岁与母报仇,手杀仇人头,拜于墓前。二十余岁在扬州席间,砍杀刚强郑宝,名闻淮海。姓刘,名晔(音叶),字子阳。操一见大喜。晔荐出二人:一个是山阳昌邑人也,姓满,名宠,字伯宁;一个是武城人也,姓吕,名虔,字子恪。曹操亦素知这两个名誉,就以为军中从事。满宠、吕虔共荐一人,乃陈留平丘人,旧依刘表,见表不明,隐于鲁阳。姓毛,名玠,字孝先。曹操以为从事。
然后再看看孙吴集团如何互相举荐人才的:
却说孙权自建安五年孙策死后,据住江东,曹操表为讨虏将军,自承父兄之基业,广纳贤士,重用谋臣,开设宾馆于吴会,顾雍、张纮接待诸宾。连年以来,你我相荐,遂得数十人:一人乃彭城人也,姓严,名畯,字曼才。一人乃会稽山阴人也,姓阚,名泽,字德润。一人乃沛县竹邑人也,姓薛,名综,字敬文。一人乃汝阳南顿人也,姓程,名秉,字德枢。一人乃吴郡吴人也,姓朱,名桓,字休穆。一人乃吴郡吴人也,姓陆,名绩,字公纪。一人乃吴郡吴人也,姓张,名温,字惠恕。一人乃会稽乌伤人也,姓骆,名统,字公绪。一人乃吴郡乌程人也,姓吾,名粲,字孔休。一人乃襄阳人也,姓庞,名统,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此数人皆在江东,孙权礼敬甚厚。后舌战群儒有用。又得智将数人:一人乃汝阳富陂人也,姓吕,名蒙,字子明。一人乃吴郡吴人也,姓陆,名逊,字伯言。一入乃琅琊莒人也,姓徐,名盛,字文向。一人乃东郡发干人也,姓潘,名璋,字文珪。一人乃庐江安丰人也,姓丁,名奉,字承渊。文武数人,共相辅佐,由此江东人物,天下称之。
最后再来看看刘备集团的情况:先是徐庶,临最后要走的时候才走马荐诸葛(这一段也是罗贯中故意虚构的,历史上可不是这样,要仔细考虑为什么罗贯中故意这么写),诸葛亮来了之后,没有再推荐过什么人才。就算是庞统,要不是佯装大醉,岂能得大任?(真不知道诸葛亮凭吊周瑜之后回来,可曾向刘备说过庞统的事情)
三国之中,就属刘备人才匮乏,岂无原因?
两队义父义子的看法呢?
魏国就行。
“与后辈争礼仪”,这个事情本身是很有味道的。
我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手底下有俩小兵不怎么听话,人懒,性奸,能无,但是他们做不好事情我是要背黑锅的,所以不能不指挥他们把事情做好。有一回跟他们讲一个事如何办理,结果一个比我高半格的货在边上拆我台,给他们帮腔,结果什么也没说成,散了。然后上头对我说,听说你为了点破事跟几个小年轻闹得很不愉快。那货惹不起,主要工作是向上头打小报告兼管理我们这些人,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看谁要出头就挖坑埋了。从上到下都是这么一些奇葩,面膜队长有的情况还有什么好说的,我就呵呵了,一个什么都不懂还搞特务统治,一个什么都懂一心一意玩窝里斗,然后又再加上几个有点拿不上台面的破背景一门心思混吃等死的货,转头我就找理由放弃不干了。
如果程昱最后落得评价不好是因为这么一档子事,那我只能说曹丕的能力实在有限。
曹丕时期,司马家已锋芒渐露。程昱这样的人精不会没有打算。
曹丕时代还到不了自污的地步,严格来说是曹丕的能力问题。曹丕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方法不对,所以他人敢于借故中伤前代重臣。
古人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臣僚之间,则是敢加之罪何患无辞。前提是敢于加罪。敢于加罪就是因为知道君主可以利用。
未必是做孟达.
宋朝的前四级县基本是京朝官担任县令,算是中级文官了。
有故作惊人之语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