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那些被遗忘或扭曲的三国人物 -- 就一南瓜
魏延反叛之罪名,始于陈寿的《三国志》,陈寿给他盖棺论定之后,后来史家、演义者皆沿用陈寿的结论,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反骨说”更是把这种说法推向极致。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临终,秘密召集丞相长史杨仪、丞相司马费祎、护军姜维安排自己死后部队退军部署,令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命,你们就自己走自己的。
诸葛死后,秘不发丧,诸军缓缓而退。魏延听说后大怒,说丞相虽然已故去,但我魏延还在,怎么可以因为个人之死而废掉伐魏的大事?于是引领本部军马抢先南归,烧绝沿路栈道,据兵于南谷口挡住杨仪去路。
然后两人各自上表刘禅,都说对方反叛。刘禅问蒋琬、董允,蒋董二人都异口同声“保仪疑延”。于是乎,魏延大势已去,与儿子奔赴汉中,杨仪遣马岱追杀,后来魏延被“夷其三族”。
陈寿是否能肯定自己的说法呢?我看他是不确定的。
在魏延传结尾,陈寿也说了,魏延并非反叛投魏,只不过认为诸葛死后,必然会委军于己,而抢先南归是为了杀与自己一向不合的杨仪。
而在《三国志后主传》中,说的更是明白:
-----秋八月,亮卒于渭滨。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仪率诸军还成都。大赦。
另一种说法来源于鱼豢的《魏略》,这《魏略》是陈寿写三国志依据的三种基本材料之一,尽管为私撰,但言之凿凿,不容忽略。
《魏略》说,诸葛临终安排魏延代自己统帅军队,考虑到司马懿在一边虎视眈眈,所以密不发丧,部队一直退到褒口,才举丧全军。长史杨仪一直和魏延不合,见魏延统帅全军,害怕为其所害,于是在军中散布谣言,说魏延准备举军投魏,率部攻击魏延。魏延本无此心,未做防备,匆匆中逃往汉中,于途被杀。
两种史料有几点是一致的:
一,魏延以勇略著称,杨仪长于后勤,两人皆为诸葛亮之左右手。两人不合也是一贯的,诸葛“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二,即使魏略不实,但是史料上也从未提到诸葛临终安排杨仪统领全军。
三,二人引兵相攻,最多也是为争权。与降魏无关,与判蜀无关。
四,魏延对杨仪来进攻基本没准备,不具备搞政变的基本条件。
两种史料最大的分歧在于:
诸葛亮临终究竟安排谁统三军?
杨仪此时为丞相长史、绥军将军,而魏延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此次北伐,魏延为前部先锋,仅次于诸葛亮的二号统军人物。在诸葛亮上表的时候,魏延、吴懿名字与诸葛并列,然后是“领”杨仪、刘巴、邓芝、费祎、姜维等人。
按《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很难想象谨慎一生的诸葛亮在统率权的归属上会置手握重兵、位高权重的魏延于不顾,悉数托与相府一长史。即使诸葛亮对魏延常怀怨怼之心而不满,也应该对他有所安排、节制,怎能放手让他们起内讧?
倒是《魏略》说法符合常理,诸葛临终前将统率权交给魏延,杨仪惧怕,乃造谣生变。从对杨仪的评价和最后结局来看,这倒不无道理。“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说明杨仪脾气急躁而且心眼小。最后因为蒋琬位居其上愤愤不平,屡屡非议,被下狱而自杀。
当时为什么没有人出来为魏延说话?
陈寿本来为蜀汉文职官吏,师从史学家、天文学家谯周,想必与当时的蒋琬、董允、费祎等熟悉,其思想也深受其影响。而当时蜀国未设史官,未留下官方记载,陈寿三国志的蜀国部分的资料大多为直接收集而来,当事人同情魏延的少,相反可能对杨仪因言获罪同情的多,所以资料有其局限性。此为其一。
魏延的出身太低。三国时代是很讲究资历,重视血统论的,老将黄忠定军山一役斩杀夏侯渊,刘备欲拔其为后将军,与关羽、马超等同列,诸葛亮就曾担心关羽不高兴。关羽也曾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而魏延比黄忠的出身还低,“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才迁为牙门将军”所以,刘备进位为汉中王,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皆惊”。
为什么“一军皆惊”,因为汉中这位置太重要了,拱卫着蜀国的北大门。当时“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以现在军职不恰当的比方就是,把魏延从一个团长的位置直接提拔到主力军的军长,所以,一军皆惊,这恰恰说明当时很重资历、重出身。污水盆扣到一个大众嫉妒的人身上大家都没意见。此是其二。
魏延恃才傲物,对上人缘很差。《三国志魏延传》评价他“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用现在的话说,魏延的群众关系很好,对上面却不沟通交流,不谙官场规则。所以蒋琬、董允都“保仪疑延”,而费祎前途已定,对当时同一级别的杨仪搞政治妥协。此为其三。
诸葛亮的态度。诸葛亮和魏延在战略战术上一直存在着分歧,而魏延一直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诸葛亮对他是既要使用又要压制内心里还有些忌惮。在蜀地,为尊者讳,诸葛丞相不喜的人谁会仗义执言?此为其四。
最终毁败魏延一生的当属罗贯中老先生,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罗老先生先是说他叛刘综、杀韩玄,诸葛亮一见他面就给他定了“脑后有反骨”的无妄之罪。是否叛刘综无据可考,韩玄一说是举城投降,一说是自杀,都跟魏延无关。
更有甚者将诸葛之死也归罪于他脚步太重,只因为罗贯中老先生痛恨曹操以至于连姓魏的也是“恨屋及乌”?
灵山
2006年9月1日
办事。姜维的能力是不错,但有些高估了。
魏延叛乱公案,各说各的理。我认为:魏延反叛是真的。
魏延反叛的细节可能有编造,但几件史料中的一个事实很明确:魏延在与杨仪争斗失败之后,“奔汉中”——打算到汉中去。
问题是:魏延为什么要去汉中?
有人说:因为他是汉中太守。
错了。
魏延在219年被刘备封为汉中太守——这事太过出名,以至于大家都只记得他是汉中太守。
但在227年,诸葛亮为了北伐,自领汉中太守,魏延转任前部督,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后来再加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
也就是说,诸葛亮死的时候汉中太守空缺。而汉中是魏延取得最辉煌功绩的地方,是他统治时间最长的地方,是魏蜀前线,兵精粮足的地方——是他想效法孟达的话,最有可能做根据地的地方。
如果魏延真无反心,不赶紧到成都刘禅面前去辩解,跑汉中干什么?
所以,魏延武侯去世后的表现,实在不像是一个含冤蒙屈的忠臣。
魏延在15年前到汉中,是为蜀汉尽忠,15年后再奔汉中,却是为自己的不臣之心。真可谓时移事易。
这让我联想起另一个公案:关羽与徐晃。
《世说新语》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
关羽在曹营时,与张辽,徐晃交善,所以襄樊之战时,关羽还与徐晃阵前交谈,我猜测,关羽是想劝降徐晃。但徐晃的表现让关羽“惊怖”,没想到大兄居然如此。
徐晃之前与关羽的交情是真的,徐晃在后来的战争中与关羽苦战也是真的,矛盾的表现让人不解(马亲王在西河还编了个非常高明的段子),但只要理一下时间,就明白了:徐晃归曹操是197年,张辽归曹操是198年,关羽归曹操是200年。
三个前单位被大老板吞并的公司新进员工,当然有共同语言。历史还记载,合肥之战时,两位魏将张辽与李典“素不睦”。李典是曹操讨董卓时“数千兵”中的一员,根正苗红的老革命与曾为敌手的新革命不和再正常不过。
而襄樊之战,是219年——徐晃已是曹魏宿将。
时间,就是一切不合理的合理解释。
是根本否定诸葛亮的!
不过很多人看不出来。
罗贯中作为一个有着大量战斗经验的人,其实是很反对一些书呆子的。
而罗贯中在编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也是通过大量的虚构的事情,来隐隐的进行针砭!
所以那些大量的《三国演义》里虚构的地方,更要仔细看,因为罗贯中是用虚构的地方来说明一些事情
比如魏延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提出的奇袭子午谷的建议,被孔明驳回。然后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虚构了一个司马懿奇袭斩孟达的事件,却成功了。其实就是在暗示奇袭子午谷的成功性。
再比如关平本来历史上就是关羽的亲儿子,罗贯中却故意虚构出关平是关羽养子的故事来,为什么?就是为了说明刘封和刘备的关系。
所以罗贯中的240回《三国演义》很有看头的,里面很多的内容需要仔细读才能知道,就如同西西河里的天马行空兄写的《品西游》一样
haha.
成都他回不去了,手下的兵将已在杨仪大军围攻下溃散,回去就是死罪;此外,他朝中无人,没有同盟军。不去汉中又该去哪里?
实在是匪夷所思!诸葛亮多智近妖的形象是怎么来的?
先叙友情,再论国事,公私分明;倒是关羽不知轻重,以私情代替公事。
他最大的特点。
那有天生好干部给你用啊。土共立国本来就是一边打仗一边为了将来的新中国教育人的。
二代之后根本不想管基层,自然不会用心去教育干部在基层服务。但是中共光是党员就八千多万,你说找不到人去基层工作?
说白了还是不想干,怕基层组织力量强大。
目前我们看到的99%是毛宗纲父子的改版,与原著差别甚大,主要故事都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历史原来的,还有就是罗的改进版本。故事的主题就是谁听得进去劝告,谁能做到从谏如流,谁才能成功,谁做不到就要失败,在刘曹孙三人的故事中不断突出这个主题,锦囊妙计其实是写来讽刺那些故意装神弄鬼不和部下开诚布公讨论问题的孬种领导的
诸葛亮和曹植还相互加关注呢.
再说关张徐都是山西人,曹营后门刀削面馆常客,关系好不是很好理解?
哪有两军阵前劝降的?那不跟光天化日之下行贿一样,纯粹恶心对方吗?就是人家让你说动了,难道转身跟手下说你们都听到了,我决定咱们跟关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