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中美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 二至
一步一个脚印,保证正确率。所以我觉得小学数学教育不能算是填鸭,连数都算不利索,能算好代数式吗?能算好函数吗?
思路正确远比算的快有意义。小学是填鸭样的学东西。其实人生最痛苦的阶段是小学,要没有什么逻辑地接受许多东西。
无话可说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人觉得难就有人觉得不难。奥数本来就是为数学好的学生准备的,用普通小孩的思维肯定不行。但能做到的人还真不少,至少我的同学是这样呢
国内好的大学都已经大为改观了,像现在好些学校都是用国外原版教材和英语教学,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
反复训练确实可以加快计算速度,但是反复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在练习中更好的掌握本质。人聪明,方向又对,那再好不过了,可以少练点了。不过,聪明若爱因斯坦者也要练习好几年的黎曼几何才能拿来用。
这样的改观吗?好讽刺的感觉……
原来只是悲观,看到这句“用国外原版教材和英语教学”,从上到下以此为荣幸,我觉得中国大学教育没救了。
一瞬间有很多很恶毒的髒话想说。
还是不说了吧。
逻辑细节清楚了才好发展
出顺民倒是肯定的。
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对于个人来说,是吃饭的本事。打个比方,美国随便一个编程的就能拿十万年薪,随便一个医生就能拿二十万,随便一个玩金融的可以有三十万。那对于某一个人来说,通过教育成为那个编程的,成为医生金融家就是目的。
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张三还是李四成了医生码农还是玩钱的根本不重要。主要是够,但不要过量。不够当然不行,过量了也有失业之类的问题,造成社会不稳定。当不了码农的也不要怨天尤人。比如现在美国小孩没事就占领这个那个的,这样很不好,认命课还没过关。但老美小孩只知道和什么金融家过不去,说明总体上还是合格的顺民。
一般人的子女成不了爱因斯坦,做个码农医生还有可能。那就别操心什么如何培养超级大师的问题了。现在是快乐教学能培养码农呢还是填鸭教学顶用呢?这个想清楚了就行。
本猫只知道欧拉还是小屁孩的时候就觉得几何原本太简单,他那时候好像还没这么多教育家鼓噪各种理论。
第一发明 pi 的人,ta 是如何想到的?
2个发明微积分的人,是怎么发现的?
在莱布尼兹的某些传记中记录了他是怎么玩数列的,有哪些思路和办法?
如何在第一人发明之后进行二次开发?
以上我提到的在小学 和大学的课本上都是没有的。他们就是不教怎么去发现去发明和创造这些东西。
简而言之 授人以鱼 不授人以渔。这病 在所有的学科中都有。
而且由于这种原因,很多人学了那么多数学,但是生活中几乎不怎么用,有的时候甚至忘了用。
在我印象中,数学除了+ - × ÷ 就没什么了。而且更加简洁点× ÷ 好像也可以省掉。就是量的关系,量的积累就是+, 形成更大的整体, - 就是减少,整体慢慢的变少。还是这几个符号太万能,所有其他的数学符号几乎都可以有这几个符号的身影和由派生。那是不是可以说数学的本质就是形式化的研究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符号推理演算体系?而这种具体的关系就由加减以及其派生物来描述?
请告诉我怎么玩数学....
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是比较,当然,我更喜欢另一个词,台湾人喜欢用,叫考量。
天才也不是养成的,教育制度说到底还是个规模问题,是成批制造数学家还是成批制造程序员,其他就没法靠教育制度了。
德国最早在十八世纪就开始实行义务教育,且教育体制有浓厚的精英教育特色,憋了一百多年才从一帮农夫佣兵手艺人中憋出一大帮天才学者成为世界科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