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江东小霸王孙策传 -- 赫克托尔

共:💬202 🌺1650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觉得不必过于强调孙权对陆逊个人的猜忌。

您讲的这些当然是事实,当然也会对孙权产生影响,但孙权好歹也是开国之君,容人之量还是得有。陆逊位居丞相,身居要地,手掌重兵,孙权对他的信用也可以了。作为合格的政治人物,实力平衡的重要性远不是个人好恶所能比拟的。孙吴政坛的三支力量即淮泗士族、江东豪强、孙氏宗亲里,历史上与孙家皇室都有过过节,都无法作为可依赖的基本盘。淮泗士族和孙氏宗亲当时没有什么头面人物,而陆逊位高权重,孙权最后逼杀陆逊,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江东一派的势力,以免继位者应对不了,而不是对陆逊本人有多大不满。

家园 孙策确实担得起小霸王的名号

军事上相当牛叉。

政治上也很出色。

可惜年轻背刺而亡,

若能长寿一些,可能三国变南北朝了。

家园 南华老仙司马徽等都能有。。。

这种武将会没有么?

家园 诸位在这里的讨论尽显西西河的本色

以讨论、相互补充、相互启发,而不是以对错为目的,让象我这样的读者有机会开眼界。这里向所有参与讨论的致以谢意。

家园 老兄的坑品真是神级的,又快又好!俺还有一个问题

丁奉这个童鞋是什么时候参加革命的?他似乎年轻得很,以至于在孙吴早期将领都凋谢得一塌糊涂的时候,还能雪中奋短兵,又参加了宫廷政变。

通宝推:赫克托尔,
家园 切磋出火花了

这个解释是最有力的

不过,被刘繇奏免的“贪秽不循”的济南相,应该不是曹操,因为曹操是“中常侍孙”,而且曹操其时已经加入了清流党,反对宦官

曹操甚至和推荐刘繇的陶丘洪一起卷进了反政府阴谋

“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

“同郡陶丘洪亦知名,自以明见过歆。时王芬与豪杰谋废灵帝。语在武纪。芬阴呼歆、洪共定计,洪欲行,歆止之曰”

反倒是.....曹操可能是因为刘繇的行动而当上济南相,然后在济南掀起“廉政风暴”:“迁为济南相,国有十馀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於是奏免其八”

当然一定要阴谋论的话,也可以说双方在济南官场斗法(一两年间济南国的官场被扫了),看下来当时整个青州都是这个风气,太史慈才会替郡守出头扯州章

关于太史慈,我的感觉是 1 曹操给太史慈送“当归”,这种微妙的暗示,比较适合老朋友间心照不宣的交流,从曹操拉拢周瑜、孙贲的行动来看,对太史慈曹操采用了特殊的手法,比较合适的解释是两人原来就认识。而且太史慈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反应,他的遗言就是“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当时要“升天子之阶”,北投许县中央不是正合适么,而且赏识他的孔融、邴原当时也都回到许县了)

2 太史慈根本就不是投奔刘繇的,本传说“慈自辽东还,未与相见,暂渡江到曲阿见繇,未去,会孙策至。”从文字上看,太史慈的本意是见一面就回去,刚好赶上孙策来攻,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

我的另一个推测是他是刘备和孔融派来联络的,救孔融的行动之后,虽然太史慈这样的游侠行动不好推测,但是如此人才而不延揽,孔融和刘备显得比刘繇还不识人

至于孙嵩,我认为不合适否认他的刺史身份,汉末恰是刺史的职务升级的时代,此前刺史的级别低于太守,多有先为刺史后作太守的例子(西汉是刺史明显低,“居部九岁,举为守相”。),比如东郡太守桥瑁(英雄记曰:瑁字元伟,玄族子。先为兗州刺史,甚有威惠。),还有公孙度(公孙度字升济,本辽东襄平人也。.....后举有道,除尚书郎,稍迁冀州刺史,以谣言免。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

魏之后刺史升级,变成太守的长官了

东汉末年,任刺史不需要太高的资望;而孙嵩这个人其实年纪很大了(三国志注就说孙嵩是汉代人-其实他所列的几个勇侠都是汉末人,而孙嵩的侠义行为更早)按照赵岐本传,“延熹元年,唐玹为京兆尹,岐惧祸及,乃与从子戬逃避之。玹果收岐家属宗亲,陷以重法,尽杀之。岐遂逃难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历。” “后诸唐死灭,因赦乃出。三府闻之,同时并辟。九年,乃应司徒胡广之命。”即赵岐的逃亡年间,是158-166年间,那个时候孙嵩就20多岁了

所以孙嵩的生年是在140年左右,之后孙嵩就出了名,从166年到孙嵩去世,前后至少30年,中间他做过一任刺史不是没有可能

家园 能解释一下 辟部济南

的准确意思么

刘繇做了刺史 辟除的州吏,负责监察济南国?

说不定刘繇跟着刺史巡行青州,和太史慈直接有过冲突.....也未可知

其实刘繇要割据一方,太史慈这样的老乡是多难得的人才啊

另外,我觉得孙氏崛起中,还有一部分人被忽视了,这些人不宜归为淮泗集团,但也有一定势力,那就是刘繇旧部为核心的青州流亡者,代表人物有:孙邵(吴王国第一任丞相)、太史慈、刘基(刘繇的儿子)、是仪。而孙邵、太史慈、和是仪都是和孔融有关的

问题是江东派打击的第一波居然是青州派...暨艳逼得孙邵辞职,然后江东派居然系统抹杀孙邵的存在,连传都不给立

家园 F大师这种提法本身就不友好,类似的还有P大师

forger以前也不是这样的,我记得2014年的时候也没人叫他F大师

可见先有人叫他F大师,才是forger说话阴阳怪气的起因

如果是孙权统一发放的,那精良装备为什么【都】给了贺齐呢?

这【都】字可有出处?

文言文要求言简意赅,看古文也不是您这样看的,也不是您这样理解的

。。。。。

还是走了吧,

家园 我写文出于兴趣,刚啃完《三国志》,有一股激情

其实我写到一半,激情就过去了,不想写了,想看别的书。不过捧场的人多,不写完对不起送花的,趁着还残存点激情,我快马加鞭尽快写完。如果稍微放松拖下去,肯定要弃坑。

丁奉原来是别人的“小将”,《丁奉传》记载,他相继隶属于甘宁、陆逊、潘璋。甘宁死于220年,据《潘璋传》、《甘宁传》,甘宁死后,部众由儿子甘瑰继承,甘瑰犯法,“以罪徙会稽”,甘家军被孙权剥夺,转给潘璋。丁奉似乎应该直接从甘宁手下转给潘璋,不清楚怎么会中途转给陆逊,总之他的最后一个主人是潘璋。

234年,潘璋死了,儿子潘平犯法,潘家军应该在此时被孙权国有化。从甘宁死到潘璋死,丁奉至少在别人手下熬了14年,丁奉终于熬出头,成了孙权的人。丁奉第一次作为有一定地位的将领,带兵参战,在252年的东兴之战,就是演义中的雪中奋短兵,距离潘璋之死,又有18年。以甘宁死时20岁算,丁奉生于200年,此时52岁,已经是相当老的将领了。随着其他名将如蒋钦周泰韩当徐盛相继死去,终于轮到他出头,成了孙吴中晚期头号宿将。

孙吴中晚期另一位名将陆抗,生于220年,比丁奉小20岁,卒年只比丁奉晚2年,随着丁奉、陆抗的死,孙吴后继无人,也该亡国了。

通宝推:东学西读岛主,大山猫,看得真过瘾,西瓜子,李根,
家园 内容有一定道理,不过还请修改去除夹杂的话
家园 Forger被封大师是从咖啡来的

有一次他发了关于制作咖啡的一系列贴子,其中别开生面地结合了他本行的化学专业来分析咖啡口味及形成过程。于是有的网友就此给了他一个大师头衔。这个大师称号起码最初的时候是就事论事,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后来慢慢就变味了。

不过forger的观点是一贯的,跟大师称号及其变味我认为没有关系。

家园 您对刘繇职责的解释是对的。

确切说,刘繇担任的职务叫“部济南从事”。此职可见后汉书百官志:“部郡国从事,每郡国各一人,主督促文书,察举非法”,也是州从事之一,不过权位不如治中别驾那样显赫。

我不是认真地觉得刘繇奏免的济南相是曹操,但吻合度真的很高:曹操以讨黄巾功就任济南相,在职“久之,徵还为东郡太守”。时间实在是太重合了,“子”和“孙”的差距则可以解释为校勘失误,至于曹操诸般行状,一句“史书溢美”就全部打倒了。当然这么解读历史肯定是不对的,不过用来当小说题材,我觉得趣味性不错,也不能说毫无根据。

大概是政争之故,孙吴集团里的青州人史书上不起眼,但政治势力则不可轻忽,毕竟历史不是不写就不存在了的。除了您举的这几位之外,孙权托孤重臣中仅次于诸葛恪的腾胤,也是刘繇旧部青州出身。由此可以推测,尽管孙权后期派系斗争激烈,但青州派应该是一直维持着一定势力的。

家园 别偏题了,直接点吧。

您要是来替F大师打抱不平的呢,您大概也看得到河里对F大师最不客气的肯定不是我。我这么说吧,这个不平您是打抱不过来的,我劝您放弃。

您要是想和我探讨古文理解呢,我觉得基础的古文理解是个初中水平的东西,实在没什么必要浪费版面。鉴于您已经坦诚的批评过我了,我就此原话奉还:“看古文也不是您这样看的,也不是您这样理解的”。我们的见解都说过了,大家也都看得到,没有必要斗嘴。

家园 对我铁手先生谬赞了。

我在这里的回帖,自己的主要出发点是给王子敲敲边鼓,修正一些知识性错误,但旁人看来恐怕是脱不了挑刺的嫌疑的,可以用王子在别贴的回复来描述:“压制不住挑毛病的毛病”。不过王子以及诸位都有雅量,这里的讨论是很愉快的。

我虽然批评了王子的不足之处,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或有一得,但正如我在之前别处的回复提到的,我并不觉得自己历史水平高。我读史的毛病是理工科思维太重——我绝对不是变着法夸自己啊——具体表现就是过分专注在史实上。当然不是说史实本身不重要,而是很多史实就那么回事,不知道也不影响什么,知道了也发现不了新大陆,纠缠于细节反而影响史观史识。我觉得我能讲出的东西对大众而言,还是有趣层面的居多,要做到真正有益还有待于提高。

也向讨论的、围观的河友们,和提供平台的铁手先生致谢。

通宝推:李根,
家园 所以刘繇和太史慈其实是旧怨

还好是部济南从事,如果是部东莱从事,则可能直接两人就爆出火花了

但是,无论如何,太史慈闹得州刺史灰头土脸,刺史手下的州从事都知道,难怪不肯重用他

还有,孙权似乎大力提拔青州派,权任车骑将军,以孙邵为长史、滕耽右司马,将军幕府的配置,长史和司马是左膀右臂,不是单单政治花瓶

而青州派似乎直接和吴郡名门不合,张温传载:

“权闻之,以问公卿曰:“温当今与谁为比?”大农刘基曰:“可与全琮为辈。”太常顾雍曰:“基未详其为人也。温当今无辈。””

“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数,琮倾家给济,与共有无,遂显名远近。”全琮已经算是吴郡名士了,但是顾雍还要更进一步拔高张温的水平,我倒觉得简直是给张温惹祸

而且全家呢,从史书上看呢,主动迎接孙氏军队(孙策到吴,柔举兵先附),对逃难的中州人士友善,明显是吴郡豪强中非常符合孙权利益的一派

张家则对孙氏政权不够合作,不知为什么 显得名望那么高,然后被孙权整肃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