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西路军将领李特之死的背后 -- 温相
用兵之道,在于随机应变,只会根据中央指示或兵书指示作战,政治上当然不会有问题,但是同其他将领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林彪从南昌起义时一个排长升到毛的心腹大将,难道仅仅是通过给毛写效忠书和完全听毛的指挥得到的么?对于林彪的军事才能,即使是那些被他整的很惨的人也没有否认。解放后给毛整的很惨的彭大将军,他的历史问题不比徐少。要是没有军事上的两把刷子,毛会放心的让他护驾么?用政治上的可靠来掩盖军事上的无能,不是客观的评价的方法。如果说条件困难的话,南方八省的那些游击队的条件比西路军困难的多,但是他们还是经过三年熬下来了,那为什么西路军就没有坚持下来呢?
中央早就告诉过他们了,“远方坚决反对退入新疆”(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徐帅直到晚年还一再说去新疆取军火,这封电报他忘了?),那么西路军西进的终点最远也就是安西,仍然在二马的地盘之内,既然如此,中央要他们是走是留又有什么区别?无非是早一步走到肃州还是晚一步走到肃州的问题,仍然要在这里和二马决战。
所以,无论是西进,还是停下来建根据地,给二马以重大打击都是前提。这点中央看的明白,西路军始终没看明白,等他们看明白时已经无力给二马以重大打击了。
官修本的《徐向前传》在这个问题上大概是采纳的徐帅的观点。但在我看来,徐帅在这个问题上心底的伤口太深,妨碍了他真正反思。
没有人否定林彪的指挥才能,但是,徐向前又岂是饭桶?一本《历史的回顾》告诉我们徐向前的忍辱负重不是林彪那个位置上所能想见的。
林彪打仗有过谁十分掣肘?林彪打仗,有过谁直接给他的下属下作战命令?又有过谁在阵前开整风会搞他?应该没有吧,可是,这些情况都给徐碰上了。徐有什么自专之权呢?张国焘在,听张国焘的,张国焘不在,听陈昌浩的,就是再有本事的人恐怕也不能悉数奉献自己的本领吧。
所以,拿林的指挥机械的对比徐,我以为不然。
李特黄超的被杀很明显背后有人指示,康生邓发不过是杀人的刀罢了。本来西路军的目的就是同苏联获得联系,但是后来却成为了中央的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试验田,以致全军覆灭,如果说陈徐二人是完全按照中央指示办的话,那么西路军的失败就完全是中央错误的军事路线的原因,而这对于维护毛在遵义会议上一贯正确的军事路线的决议是相当不利的,如果让这些西路军的幸存者到苏联去的话,毛的那些一贯正确的形象就很难在国际那里建立,更危险的是王张两方势力联手,毛就更不容易有胜算了。因此毛才对这些幸存者下毒手。回到延安的这些幸存者不过是笼中之鸟,不可能翻的起大浪。但即使如此,对于西路军最后的幸存者,毛一生都留有戒心。不光是对于徐向前为首的那些将领,单是对于那些西路军被俘的那些俘虏,基本上后来都没有能够再回到红军中去,就是担心他们会影响毛的光辉形象。
后来毛派去国际的陈云和王稼祥,都是能够忠实反映毛主张的心腹。所以高华猜测的延安的密电很有可能确有其事,所以徐生前才三缄其口,不光是因为自己的责任,更是因为这件事实在有损当时中央的形象。
林彪这个人是很有主见,也敢于说话的人,井冈山时期就敢给毛写信,疑心红旗究竟能打多久,后来四渡赤水的时候又质问毛的作战方案。会理时甚至想让毛退下来,虽然这显示他政治上并不是很成熟,但是也可以看得出他有自己的头脑,不是一个简单服从命令的将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能在东北打开局面。说林没有掣肘也是笑话,死守四平本身就不是林很愿意的,他当时已经着手开始建立根据地了,结果因为和谈需要,不得不被逼着打很不擅长的防守战,当时东北的局势基本上稍微有头脑的将领都看得出并不是很乐观的,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可靠的军队也很少。结果四平一败,几乎不可收拾,一路退回松花江,差点去打游击。这些,在那些宣称一贯正确的毛的军事路线中
,难道会提到么?林彪心里当时对毛的错误指挥相当的反感,却又不好不服从,烦躁的都打算去打游击去了。后来东北局面的好转,根本原因还是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情况打的仗,少了毛等的掣肘。另外,毛林之间的那八十多封电报,正好说明林的谨慎,他不敢南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担心一旦攻不下锦州,几十万部队撤退起来可就困难了。毛的看法就一定是可行的么?粟裕对于他的那个南渡长江的作战方案不是也提出了疑问过么?毛的那个建议不过是从好的方向想的,可是具体实施起来的困难和问题毛难道可能考虑的到么,一旦不能成功责任谁承担的起呢?另外,我认为他的这种婆婆性格也是西路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将领,难道仅仅只为自己的个人荣辱负责,就不考虑考虑他手下的几万士兵么,徐在四方面军的时候都能够说服张国焘,为什么在西路军时期,面临绝境的时候却反而没有勇气说服陈昌浩呢,毕竟中央的电报仅仅只是发给他们少数的高层,只要能够获得下层的支持,他们并非不可能说服中央改变原来的决定的,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西路军一直飘忽不定的军事目的,导致最后全军覆灭,这样的统帅不是饭桶是什么呢?难道他这样死去后对得起那些西路军牺牲的将士们么?我尤其鄙夷的是其迟迟不说真话,让那些牺牲的和被俘的西路军战士长期背着一个“右倾
”的帽子,我不清楚他这样做良心上怎么说的过去,至少陈昌浩还愿意主动承担责任。
那时候离李特等于被处决不过数月,这时毛就不怕有人向苏联告状了?
说起西路军俘虏,张琴秋这个人没事总在毛泽东眼皮底下晃来晃去的,居然不讨嫌。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曾用名苍木。湖北汉阳人。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入武昌大学学习。1927年5月任共青团湖北省委宣传部干事,同年9月赴苏联莫斯科入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10月回国到上海,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常委、团中央委员。1931年4月被派往鄂豫皖苏区,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6月任常委)兼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共青团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同年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政治委员,11月任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与总指挥徐向前成功地组织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等战役。1932年10月参与指挥方面军主力由鄂豫皖苏区向西转移入川,参加领导开辟川陕苏区,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四方面军(兼西北军区)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与总指挥徐向前等指挥了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等战役。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后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5月参与率部长征,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兼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曾获金质红星奖章。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1936年10月,奉中央军委命令,与徐向前率红四方面军一部西渡黄河作战,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同年12月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转赴延安(其间先去湖北,8月返回延安)。同年8月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39年8月去苏联治病。1943年起到莫斯科外文出版局工作。1952年6月回国,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副教育长。1953年起任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副局长,长期从事马恩列斯著作的编译工作。1967年7月30日在北京逝世。
毛泽东、张闻天那时候对于新疆的指示电,邓发不从的居多,而且,那时候王明头上有两个大帽子,一个是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一个是政治书记处候补书记,是地地道道的钦差大人,王明离开苏联之际,斯大林、季米特洛夫都召见过王明和王稼祥,给王明的厚望是资料上都已经披露的,邓发又是一个著名的“国际派”,他不就近请示王明知道,不按照王明的意思办事,想必应该不会,设想一下,如果当时延安方面来电同王明的意见有冲突的话,你以为邓发会按照哪方面的办?显然要按照王明的一方办。
所以,高华的存疑的实际指向是说可能延安的来电与王明等人的决定暗合。如果仅仅是延安方面的来电,而王明等人不同意杀掉李特的话,李特也一定死不了。
徐在密电事件中十分后悔,以后他没有听从毛泽东的建议反而跟随陈昌浩南下,这是他的历史包袱,陈昌浩以这点打动徐,徐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也是政治的最高表现形式,关于四平一战,军史作者在承认它在城市防御战中的必要失误的同时也指出“四平一战对于开辟北满革命根据地有着一定重要意义,国民党军自四平战役以后始终未能越过松花江进攻北满根据地,说明四平之战为东北革命大局的稳定起到了赢得宝贵时间和保存一块完整的根据地的作用。”所以,四平一战不能简单否定。
毛泽东在东北问题上和林彪的电文往来都有披露,然而我们从这里看不到大帽子和打棍子,毛泽东始终是用商量的口吻同林彪咨询,包括锦州问题上,而张国焘、陈昌浩对于徐向前呢?显然没有那么耐心,假如毛泽东也用张国焘的口气对林彪说话,林彪又当如何?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不过历史的轨迹却又为我们提供了寻找它本源的依据。
还是数千将士的生命重要,毕竟如果他们真的君命有所不受,中央是没有办法的。
自古以来不就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行为表示赞叹吗?可是,具体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的?比如岳飞,他不知道朱仙镇以后就是一路掩杀吗?可是,他能不听十二道金牌的命令吗?要你说是君命重要还是恢复大好河山民族利益重要?岳飞岂能不知?可是,他能办得到吗?千古以后我们责备岳飞什么呢?
徐在军中把陈给镇压了,然后按照正确的打发搞,可是,这么一做,我们今天还能知道徐向前是谁吗?
话说宽一点,比如文革中的周恩来,我们有时候也说你为什么不能同毛泽东拍桌子呢?为什么就要眼看着国家被败坏到那种程度呢?可是,你我做一回周恩来、徐向前也许就会体会得更深一些了。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以前的那个单位,我还是一个方面的负责人,可是领导就是要胡来,我能说什么?我就凭着良心做了两点,一点是把麾下的资金调走,让他少祸害一点,二是给上级部门反映一下。就这样,我还被这位领导埋怨了很久,你也知道我说的埋怨两个字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我党历来的传统是宁犯政治路线错误不犯组织路线错误,犯了组织路线错误是一辈子的错误。
37年1月,西路军到达高台,此后就一直停在这里,直到最后失败,如果他们自主行动,无非就是继续向西(二马主力从东面来,向东必然要和二马决战),向西的话,“一出玉门关,两眼泪不干,前面是戈壁,后面是沙滩”,这种地方,一无险可守,二无给养兵员补充,敌人是四条腿,他们是两条腿,又能如何?
西路军首次兵败倪家营子跑到威狄堡后,徐向前再次主张向祁连山撤退,而陈昌浩决定决定连夜回师,继续固守倪家营子,还以右倾威胁徐向前,无奈之下,徐只能服从命令,就是这个固守的决定最终断送了西路军仅存的几千人马。
他们最后的失败原因是完全固守在倪家营子,连分散打游击逃回黄河以东的可能都被自己扼杀了。而这个决定是他们自己服从中央作出的。
现在我能找到的资料,从中央赋予他们自行决定方向的权力到继续坚守,有很大空白区,我分明记得西路军2月1日到6日之间曾经给中央发过一个有“根本大计”,“灭敌西进”文字的电报,但现在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