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工业角度看语言】为什么说汉字汉语比所谓屈折语优越 -- 林风清逸
我的中文修为从来就没够过。
不过英文也挺好的------这个不是我们的母语,我的修为就非常欠缺了,毕竟没有在国外正式上过大学。
多学点总是艺多不压身。
不过人生不过百年,将来人工翻译能更进一步对人类是个好事。
学前儿童首先发展的是听力和口语,那个年龄段也是听说能力进步最快的,甚至听说水平可以接近成人
使用拼音文字的时候,听说和读写具有比较高的一致性,听说直接辅助读写能力的提高,读写水平会被快速拉高到听说能力所达到的层次
而像汉语这样的,建立语音和字型的对应,是要下苦功夫的,会听说和会读写完全是不同的概念。有点类似于搞大数据学习,首先训练出一个几千到几千的映射,电脑都会训练一阵子,何况发育中的人脑。在神经网络模型中,这差不多是在语义和语音之间多建立了一个抽象层,从而让每两层之间的映射都可以高度模块化,而初始化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
初学可用拼音可用汉字,东西方初学者上手都不慢
学到后来简直就是噩梦,见到不同的人就得说不同的话,要做到像日本人那样说日语,实在太辛苦了
英语的时态变格不会让发音时间变长多少,日语倒是要加上一堆废话
有的西方读者都懂的词,比如有宗教意味的,汉语没有好的对应,要多加很多废话去解释
四书五经翻译成英文,不知道篇幅要多多少倍
真正可以对比的例子,如楼下所说,联合国的多语言文件,很说明问题
你拿河里的文章,随便拿一篇用谷歌翻译翻一下。我试过。
1. 汉字难。人家小孩子学26个字母,轻轻松松。我们的小宝宝,必须苦哈哈的学几千个汉字的写法。
2. 汉字与读音的映射难。别人是拼音文字,读写基本是一体的,只需要学会一套拼音规则。汉字的读写必须建立一个几千汉字和几百发音的映射。这个过程简直是摧残。
3. 分辨同音字难。知道每个字怎么发音还不够。几千汉字对应几百发音,必然有大量的同音字。不光如此,有的字甚至还有不同的发音。于是我们还要建立一个字与词的映射。这一关过不去,满纸的错别字。被老师罚,被家长骂。虐待儿童。
原文
翻成英语
再翻成中文
詩名: 行 宮
作者: 元 稹 詩體: 五 言 絕 句
詩文: ( 押 冬 韻 )
白 頭 宮 女 在 , 閒 坐 說 玄 宗 。
Pulsatilla ladies in, sit and said Xuanzong.
白头翁女士们,坐着说玄宗。
Pulsatilla ladies, sitting, said Xuanzong.
白头翁,坐着,说玄宗。
谷歌的中译英,已经很好了。谷歌的英译中,还不够好。
而且中译英还非常方便,你把帖子点开,有些浏览器软件版本,在右上角点一下,整篇文章就翻译成英文了,语句也还通畅。
英语读音和拼写对应就不太行了,就一到十的数字里,一,二,八就对应不好。
意大利语那种看不懂也可以读的语言,有它独特的坑人的地方
英语的读音和拼写早已不能对应了,但还是差别不大,需要特殊记忆的地方不多,并且都是have这种生活中常见词汇,像acetaminophen这种词的发音就很老实
那些读音异常的常见词汇,可能是在演化中照顾了各种常用用法,也是一种简化
想到一件好玩的事情,美国很多年轻人不认识swum这种词,估计多年以后很多怪异的过去完成时要被废弃了
你老胜在勤快, 文字的水平那是非常非常的一般。
所以你那个例子不说明什么。
还是楼下说的例子好, 联合国文件的厚薄。
(本来昨天写好了回复,不料发送的时候提示“有错”,当时图省事没有复制,于是只好今天重写一遍)
-------
我不想纠结于个别的细节,因为支离破碎的个别细节之间的冲突矛盾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单独的细节失去了指导意义。
只有在整体中勾连起来相互呼应的细节才具有指导意义。
比如说,你提到了五六岁学前班的小孩可以用英语阅读很厚的书。这是一个孤立的细节,单独来说,证明不了整体是什么的。因为同样的,我也可以提出另外一个细节,比如说,中国人普遍认为,掌握一千个汉字,就可以基本没有阅读障碍的阅读了。与这个细节相比,我不认为英语使用者可以凭借一千个单词就跨越阅读障碍了。越是专业领域,英语的限制就越大,汉语的普及能力就越强——或者说,越是在有障碍、有困难、越是对信息传递有要求的地方,汉语的信息传递能力就越强,比较优势就越大。
这就好像另外一个细节:汉语在语音设计上可以争夺信息传递主导权的特点。我之前已经引用过这个细节了。具体来说,大概是由于汉语音节的短小精悍,元音突出,所以易于在嘈杂环境下占据信息传递主导权。还是那句话:越是在有障碍、有困难、越是对信息传递有要求的地方,汉语的信息传递能力就越强,比较优势就越大。
当然了,你所提到的一寸厚的书并没有具体说是什么样的书。这个细节你没有说清楚,我看名字猜,似乎是儿童故事一类的作品。因为我是猜的,所以也许我的理解不准确。不过就我的理解来看,学前班差不多也主要就是看儿童故事或者基础扫盲读物了,偏差应该不至于很大。——呐,现在我仔细看了看这俩单词,读出来好像是哈利波特,然后译出来果然也是哈利波特……唉,我是对细节有多不上心……
至于说一寸厚的书嘛,这样的书印上一尺也可以,只要孩子们拿得起。厚度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道德经那么薄一本,别说一寸,半厘米都没有,可是小孩子还是看不了。
你的细节里说,在学前班阶段,英语使用者遇到的问题是“内容超越理了他们的心理”。但是我觉得,对于青年阶段和成年阶段,专业词汇大量增加,他们的心理没有问题了,但是英语使用者遇到的问题是“内容超越了他们的语言”。内容超越了心理,则其在扫盲阶段的优越性固然毋庸置疑,其功能性溢出的功能浪费也是毋庸置疑的。而内容超越了语言,却是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障碍。
我们都知道,学前班是科技创造的继承人,成年人才是科技创造的主力军。一个对继承人来说强大到多余、却对主力军来说弱小到障碍的工具,就好像一把用在花盆里的小铲子,这样的小铲子越是锋利无比,对小孩子来说就越危险,而对成年人来说,这么小的铲子即便是再锋利,也根本无法担负起挖掘地基——或者更简单一点,耕种农田——的任务。
你提到的细节,只是充分论证了汉语拼音方案在扫盲阶段的巨大优越性,但其适用范围也就仅此而已了。
前一段时间,有一部很火的电影叫做《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梗。我们的尖子生主角在课堂上用同伴的名字生造了一个新单词,说是技术名词,让大家去查。满课堂的人都去疯狂查询,以为真有这样一个词。
这个梗很有趣。
但是这个梗在中国恐怕很难玩得起来。
我自己经历过一件事情。初中时,有一次班主任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查一下课文前面的生词,下午检查。大家都没当回事,因为一般很少真的检查。结果上课的时候老师忽然想起来了,随便点了几个同学站起来回答,真“巧”,一个都没查。老师很生气,从门口第一排开始,一个挨一个叫起来要他们解释生词。那还有逃得过去的?一个个都站着。底下同学们都急了,互相看课本,都是空的,到处找词典,哪来得及。很快就到我了,我的课本也是空的,硬着头皮站起来,老师问一个词,我就解释一个,老师问一个,我就解释一个,问了好几个,都答上来了,老师居然满意了,让我坐下。同桌站起来回答之前不可置信地最后一次看了看我的课本,依然是白的。老师又提问了两个人,都没有查。老师也不再继续提问了,说了我们一通,让大家都坐下了。其实生词很好解释,只要将这些两个字的词,每一个字都拆成一个词,组合起来就成了。当时大家都急着找词典,反而耽误了。对于生词,其实初中生都可以应付自如,区别只不过是想到没想到而已。而我的回答能够通过,未必是因为我的回答和词典一模一样,大概是因为我的回答虽然不标准,但是基本和词典差不多——也就是基本正确。
即便是生词,汉语的生词依然可以基本准确的传递意义。对于初中生来说,汉语生词已经不能造成足够和普遍的信息传递障碍。这就意味着,在成年之前,汉语已经成为使用者驯服的语言工具。
这些例子都不是事先确定了研究方向、然后设计了具有倾向性的条件去做的实验,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发生了这些事例、然后这些事例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结论。
论证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汉语在准确传递信息方面的优越性,是极其巨大的。
细节在孤立情况下是可以与整体矛盾的,甚至可以是与整体趋势毫无关系的。
比如说水波是扩散的。但是单独看一个点,我们也许看到这个点在上升,也许看到这个点在下降,也许看到垂直方向的往复运动,但是这些和水波整体的传递方向却是垂直的,简直是毫无关系。只有当我们了解到了单独的点与整体的关系之后,我们才可以根据这些点来计算波长、波幅和频率,最终确定整体的运动规律。但是在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之前,脱离整体的细节甚至会误导我们。
只有了解细节在整体中的作用,只有在整体当中,细节才具有指导作用。
-------
你提到了毛主席的观点。
对此你写得很长,但是大概有五分之四的篇幅和主题无关。这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不想知道是为什么。就说你提到的毛主席的观点好了。
我想起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
在20世纪30年代,毛主席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并在30年代末期最终确立了承认蒋介石的全国领导者地位、取消独立的红军番号、承认国民政府领导的观点。
当时光流转到了1949年4月北平谈判的时候,毛主席自己都不再坚持承认蒋介石的全国领导者地位、取消独立的共产党武装的番号、承认国民政府领导的观点了。
那么谁还会在这个时候再坚持30年代末的观点?
毛主席在30年代的观点是正确的,尚且不能在49年4月坚持,何况毛主席的观点不见得一律都是正确的呢?
对于你这样引用毛主席观点的做法,毛主席观点本身的对错且不论,你的行为可以用古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的话概括:
刻舟求剑。
你这样引用毛主席的观点所起到的效果,用古人的话来形容,涉及到狐狸和老虎这样两种动物。你这样引用毛主席的观点,对于和你交谈的我来说造成了这样一种困境,用古人的话来形容,涉及到老鼠和器具这两种事物。
狐假虎威,未必是你本意。投鼠忌器,显然非我所为。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这是古人流传下来的智慧。
汉语给了我们极好的信息传递效果。
我们要记得:
脱离了整体的细节,不再是真实的细节。
再比较比较:
2)也是当年,看小说《魔戒》时,有段时间同时拿英文原著和中文译本(台湾译本)对照着看。
这两次,有相同的情况,就是中文翻译后,篇幅比英文原文,要长了10%左右,英文原著第100页的内容,中文版里就是第110页。你可以说大概是台湾译者翻得比较花俏,形容词用得多了一点。但我自己翻译的那些,并没有添加和发挥。
所以说,用中文可能比用英文,也是费时一点(只不过没有日文那么费时),但这说明了什么?中国人和日本人做什么事就一定不如英国人迅速敏捷有力?你让英国人去守硫磺岛试试?你让英国人去守上甘岭试试?日本人好歹把珍珠港弄得很惨,我借你英国人一千个胆子,你偷袭一把纽约港试试,做得到做不到?
西方的很多所谓“学术研究”,骨子里带有西方的“种姓制度,人种优越感”,那些无厘头的研究成果,很多都是狗屁。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时,要注意取舍。
翻译:
2) is the same year, to see the novel "Lord of the Rings", a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o take the English original and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Taiwan translation) control.
These two times, the same situati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the length of the original than the English, to be about 10% longer, the English original 100 pages of content, the Chinese version is the first 110 pages. You can say that Taiwanese translators are more fancy, adjectives used a little more. But my own translation of those, and did not add and play.
So, in Chinese may be more than in English, but also a little time-consuming (but not so time-consuming in Japanese), but this shows?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to do what is certainly not as quick and powerful as the British? You let the British try to keep Iwo Jima? You let the British to try to keep Shangganling? The Japanese anyhow the Pearl Harbor confused miserable, I borrowed you a thousand British courage, you attack a New York Harbor try, can not do it?
Western many of the so-called "academic research", bones with the Western "caste system, race sense of superiority", those nonsensical research results, many of them are shit. When we learn the advanced things of the Wes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de-offs.
先说好,这个比较在输入框里我是看不出来的。
好了,发表出来以后看出来了,滚动条是英语的长些。
你说一开始没说清楚,你说了“谷歌的中译英,已经很好了”,所以我直接英译中了,不再反过来转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