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历史转折关头的回首(一)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3周年 -- 删ID走人

共:💬74 🌺982 🌵2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历史转折关头的回首(一)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3周年

又到了一年圣诞节,过了圣诞节就是12月26日。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是毛泽东同志的生日。由于地球是圆的,又是自西向东转的,我们中国属于东八区,也就是说西方人庆祝的圣诞节其实跟咱们这里的12月26日很大程度上是同一天。

其实一个星期前我就想动笔,在这个日子写点文字纪念一下。只是这段时间思绪较多,一时不知如何落笔。因为毛泽东同志这个话题太过庞大,他虽然已经去世40年了,但他的事业,他给中国乃至世界留下的政治遗产依然左右着我们的生活。人们对于他的评价依然充满着争议,对他毕生所奋斗的事业,人们的看法在极端的两侧摇摆。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无论怎么描述都是困难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还处在他的身影之下,无法看清历史的全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本文不试图对毛泽东和他的事业进行全景式描述,只是在这个历史关口说一些很个人的,片面的看法。

毛泽东同志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一个叫韶山冲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父亲毛顺生精明干练,母亲文七妹勤劳善良。他父亲毛顺生是个经营能手,早年当过几年兵,回来务农以后,几年内就把家庭经营的风生水起,从无立锥之地的贫农变成了有水田几十亩,还经营着米市生意的富农。如按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正常剧本走,毛家将在一代人时间内走出韶山冲,两代人内崛起成湘潭县长沙府的新兴缙绅家族,进入旧中国的上流社会。这是封建王朝治下的中国农民唯一改变自己社会的渠道。毛泽东同志的父亲毛顺生,也是按这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着,直到他的长子毛泽东降生于这个世界之上。

1893年,是大清光绪19年,在北京的紫禁城里坐龙庭的是22岁的光绪帝,而真正统治这个古老而又庞大的国家的是幕后的慈禧太后。自从1644年满清八旗贵族入关以来,大清的统治已经维持了两百多年,虽然外部历经了两次鸦片战争,不断对有坚船利炮的西洋人割地赔款,内部又有太平天国之乱,西北的同治回乱,新疆回部的叛乱,江淮地区的捻军之乱。但在慈禧太后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汉人重臣的尽力扶持下,这些叛乱都一一被剿灭了。面对西洋人的坚船利炮,在洋务派大臣们的努力下,大清也有了铁路、邮局、钢铁厂、造船厂、炮厂等等,建立了坚船利炮的水师。西洋人有的东西,大清全都有了,面对西洋人的坚船利炮,大清应该再也不会割地赔款了。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大清可以把古老的生活方式一劳永逸地继续下去,大清治下的四万万子民依然可以重复着他们祖辈重复了两千年的生活。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无论是紫禁城里的满人皇帝,还是湖南小山村里的汉人农民毛顺生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所有人都想不到未来的巨变就在眼前。

在毛泽东出生的第二年,也就是旧历甲午年。大清和日本在朝鲜打了一仗,日军从朝鲜半岛登陆,攻克平壤,越过鸭绿江,兵锋直逼山海关,陆上清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水上也好不到哪去,洋务派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灰飞烟灭。马关条约,清廷赔了2亿两白银,割让了辽东、旅顺、澎湖、台湾。甲午战败,败的一踏涂地,修修补补可以维持原样的幻觉,被现实毫不留情地撕了下来。大清,这个有着四万万臣民的庞然大物,被抛进了历史的洪流,延续千年的轨迹在激流中改变了航向。同年在京城赶考的十八省举子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组织下“公车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自强。

在这历史性的变革面前,首先感到危险的是王朝统治阶级中的预备精英们,他们主动要求改变。过了几年,预备精英们搞的百日维新昙花一现般地失败,紧接着西洋人和新阔起来的东洋人联合起来打进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仓皇出逃。八国联军的军事行动被动员起来的千万义和团民所阻止,然而王朝的上层架构已经被冲击的七零八落,旧的体系已无路可走,新的尝试却一下子撞到了南墙,整个北中国乱成一团一地鸡毛,没人知道未来的前进方向在哪。这个时候东南的省份又扮演起了过去几千年里同样的角色,坐看北方乱成一团糟,最后还是洋务派旧官僚出来收拾了残局,旧官僚中最新派的袁世凯掌握了王朝的权力中枢。作为两千年帝制社会培养出来的政治精英,袁世凯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在哪,但他清楚地知道旧路子走不通,必须斩断后路才能往前走。跟小打小闹做表面文章的预备精英们相比,政治家的出手老道的,直指问题的核心,废除科举!

袁世凯做出了斩断后路的决策,正准备踌躇满志地施展手脚,然而历史的演进方向再一次脱离了旧官僚的掌控。废除科举的诏书犹如一声惊雷,传遍了汉地十八省,接着传遍了整个王朝境内。整个汉人士绅地阶级震动了,因为这意味着过去一千多年行之有效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所有人都被抛向未知的未来,人们在焦虑和动荡不安中迎来新的开始。

不过这一切目前都跟韶山冲的农民毛顺生无关,废除科举的诏书在京城和省城引起了轩然大波,到了湘潭县就是余波了,在县以下的广大农村,对于四万万文盲的农民来说,这件事几乎连个涟漪都没有。毛家还是按部就班的照着旧有轨迹向前走,毛顺生在省城听说了废科举这件事,但一时没能想明白这件事跟自己的家族有什么关系,这一年毛泽东已经12岁了。

尽管外面的世界这些年发生了滔天巨浪般的变化,在韶山冲这个小山村,生活还像过去一千多年一样平静。毛泽东出生后,像普通的乡村孩子一样长大,8岁那年他上了私塾,他不喜欢私塾里那个古板的老先生,跟自己的父亲毛顺生也关系不好。他聪明、固执、叛逆、同情弱者、爱打抱不平、敢于反抗权威,他喜欢学习读书,如饥似渴地吸收他一切所能找到的知识。他讨厌一切旧的秩序,渴望新的东西。尤其讨厌自己那个古板固执的父亲,鄙视父亲一生所追求的光宗耀祖。

袁世凯宣布废除科举的第二年,毛泽东从私塾辍学了,回到家做起了父亲的长工。毛顺生曾经想让毛泽东去做米店的学徒,毛泽东不愿意去。科举废除了,在这个小山村里,精明的毛顺生比他的乡亲们更早地意识到了世界发生了变化,但他还没想好如何应对。这个时候,毛泽东比他父亲更早地作出了正确的选择,16岁的毛泽东,找了自己的亲戚说服了他的父亲让自己去新式学堂去上学。在东山小学堂,少年毛泽东接触到了各种新的思潮,从此犹如龙入大海,积极地投入了时代激荡的漩涡,并在其随后的一生中,永远地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1913年,青年毛泽东考入了省城长沙第四师范,次年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毛泽东在一师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学习生活。地处中国腹地的湖南省,自从晚清理学大家曾国藩组建团练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创立洋务派开始,就是中国的文化中心。省城长沙府,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各路文化精英聚集,各种新旧思维在这里激荡。 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如饥似渴地吸收各种新知识新思维,积极引领学校潮流,轻车熟路地带领学生重复着自己小时候反抗父亲反抗老师反抗权威的叛逆行为,进行抗争运动。在一师他终于接触到了思想最前沿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斗争主义,让青年毛泽东如获至宝,果断摈弃了他过去所拥护的改良主义、宪政主义、无政府主义之类的思想。

此时的中国和十年前已经大不相同了,废除科举之后,满清朝廷没两年就被当年入关时拥护他们的汉族士绅阶级所抛弃,被孙文所倡导的民族革命推翻。民国了,满脑子西方新词汇的革命者们显然不清楚,懂得新词汇并不代表能掌握这么一个庞大的的国家,更不要说带领四万万人民向前进。于是辛亥革命就像当年的维新一样,除了把人民头上的辫子剪掉之外,没能取得任何进展。天真的革命者和天真的王朝预备官僚一样,对这个国家毫无掌控能力,他们并不了解中国,并不了解四万万个毛顺生们心里在想什么。于是在乱糟糟的局势中,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凭借着老练的政治经验,又一次掌握了最高权力。只是这一次,民众再也不买账了。两千年帝制培养出来的旧官僚,政治投机家,袁世凯和他的中华帝国在万众唾骂中,被埋进了历史垃圾堆。袁世凯留下的旧军阀趁机接管了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

北京的城头变幻大王旗,地方的省长总督们也是走马灯似的换,到了1919年,在湖南省主政的是皖系军阀段祺瑞的下属,督军张敬尧。这位张督军行伍出身,主持民政实在不在行,征收钱粮横征暴敛,对付知识分子的反对声音就是武力镇压,总之就是简单粗暴。主政湖南不到一年,就激的民怨沸腾。此时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新民学会为核心,吸引了一大批有新思想新文化的青年,他们在一起讨论如何改变中国这乱糟糟的现状,如何改造世界。他们创办了湘江评论,以毛泽东为主笔,宣言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主张人民联合起来敢于斗争争取胜利。这是一群拥有极大抱负的年轻人,在旧中国陷入漩涡中不可自拔的时候就已经着眼于全世界。这么一份报纸,在简单粗暴张督军手下自然是办不下去的,湘江评论只办了五期,张敬尧就派人把它查封了。只是张督军想不到他捅了个马蜂窝,毛泽东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简单粗暴,最不怕的也是这种简单粗暴。果不其然,在毛泽东以新民学会会员为核心的组织带领下,湖南省发起了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看似恶狠狠的,试图以简单粗暴为手段维护旧秩序的旧军阀张敬尧张督军,不堪一击。作为毛泽东对抗这个旧世界的前进道路上搬开的第一块小石头,张敬尧谢幕了,旧军阀的时代结束了。(未完待续)

通宝推:云中飞,zen,joomla,说几句,寒冷未必在冬天,霹雳焦蛙,青木堂主,金台夕照,fisherx,红军迷,桥上,光头佬,西门飘飘,脚歪不怕鞋正,诸葛神候,掉毛的天使,马哥,白浪滔天,诸法空相,宁静致远,jhjdylj,想象残酷,繁华事散,隹子火,卢比扬卡,mezhan,阴霾信仰,盲人摸象,独立寒秋HK,脊梁硬,发了胖的罗密欧,西安笨老虎,侧翼,老老狐狸,流水寒,三笑,起于青萍之末,给我打钱87405,师兄,胖老猫,我心安处是故乡,
家园 大胖子沙发!好文盼续

历史又到了转折关口...

家园 ding

顶一下

家园 第四师范是在衡阳?

前两天遇到一位衡阳客人,说到主席生日,很激动地说毛主席在我们那儿第四师范读书,只是第四师范合并到长沙,主席才从衡阳去的长沙。看他激动的样子,一是主席到过那儿,那儿人民就自豪得不行,二这样激动,恐怕是真的,

家园 楼主好贴,好日子再提起来。多谢。
家园 历史转折是指?
家园 看了毛氏三兄弟的照片好像毛泽民更像母亲。估计毛爷爷更像爹
家园 老兄有个毛病始终不改

媚众。

八国联军的军事行动被动员起来的千万义和团民所阻止

以老兄的文案功夫,怎么会不知道我千万义和团民根本弄不过八国联军。侵略者们停手不揍我们,一是因为义和团已经被打垮了,二是因为清政府认输了。

老兄既然知道,为啥偏偏要这么说?无非因为义和团人多。

义和团比前些年西安砸日车砸日车车主的暴民强些,强的有限。砸日车的对同胞祸害不浅,对日本毫发无伤。义和团好歹杀了些传教士,也弄死几个八国兵,算是伤了鬼子们的汗毛。要说他们制止了鬼子们的军事行动,拜托,怎么制止的?靠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让彼等找不着军事行动之对象么?

要是我千万义和团众真的就能抵抗侵略,为啥要等毛主席领导土共立国,彭总才有机会说出“百年来帝国主义架几门炮就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通宝推:journal,乔治·奥威尔,三笑,崇山彩云,
家园 义和团阻止了中国殖民化

原帖说义和团阻止军事行动是错的。义和团没有成功的军事行动

义和团的意义在于使殖民化完全不可能。英国只用了少数白人官员就成功管理印度,全在于印度根本不反抗。义和团的存在注定了殖民统治会失败。

这是义和团运动的全部意义。

通宝推:李根,破鱼,camper,方天化几,龙眼,三笑,侧翼,
家园 义和团断掉清廷和帝国主义妥协的道路。

最大的后果是宣战十一国和东南自保,铺平了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的道路。事后,慈禧装成这事没发生过的样子,好歹把大家都拖到老死了。

在清室尚未向各国宣战之前,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邮政大臣盛宣怀等即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行省的稳定,避免列强有借口入侵;同时密议盘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天子、太后不测,当由李鸿章出任总统支撑局面。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西班牙帝国、荷兰殖民帝国、比利时王国十一国同时宣战[2] 。当时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召集义和团民及宣战诏书扣押,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且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而李鸿章时任两广总督,闻此讯,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3] ,此一电报也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时局日益糜烂,湖广总督张之洞随后提出“李鸿章大总统”方案: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4] 李鸿章幕僚刘学询并去信孙中山谓:“傅相[5] 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6-7] ”

随后,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往后李鸿章北上议和,由德寿署理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称东南互保,另外陕西巡抚端方、四川总督奎俊虽然没有加入东南互保,但是亦是支持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帝敕令是拳民胁持下的“矫诏、乱命”,“乱命”一词是李鸿章精心选择的政治术语,李鸿章深知“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在东南各行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以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家园 印度并不是没有反抗

义和团的意义在于使殖民化完全不可能。英国只用了少数白人官员就成功管理印度,全在于印度根本不反抗。义和团的存在注定了殖民统治会失败。

印度并不是没有反抗。印度在1857-1858年爆发了大起义,但最后被英国镇压下去了。英国能够镇压印度起义的原因一是英国当时已经基本占领了印度能够充分调动印度本地资源。二是印度当时只有北方曾被莫卧儿王朝统治。但这个统治仍然是松散的封建分封制度。到起义的时候,各地王公倾向不一,大多数王公作壁上观,有些甚至直接帮助英国人。三是起义军内部没有协调统一,也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起义后满足于一城一地的占领没有扩大自己的范围,给了英国人调兵遣将的时间。四是这个起义仍然只是印度上层王公和英国殖民统治的矛盾,对于底层人民来说谁统治都一样,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没有充分的群众基础。

家园 恰恰相反

义和团急剧加重了中国的殖民化。打庚子年后,我国不能在天津城和京津铁路线驻军,而鬼子们驻军都驻到北京边儿上了。

家园 这个是必然,列强随便找个理由就驻军了

关键在于连殖民还没开始就反外国占领,这是够拼的……

家园 印度也有义和团类似的反抗运动

说印度人不反抗那是事后,三百年统治之后自然没有了。谁刚开始的时候不反抗呢。

美国黑人中也流传着类似的说法,有反抗企图的黑人男性都被杀光了。西方殖民者是有系统的镇压,绝不是成吉思汗式的兴致所至那样的。两个根本不对称的对手,像猫玩弄老鼠一样的西方殖民者,任何实际意义上的反抗都是无稽之谈。

西方没有在中国完成彻底殖民,当然不可能是几个义和团的功劳。而是殖民者之间的分赃不均的结果。印度殖民的时代没有后来这么多列强,基本上先到先得。到了中国那时,以及后来直到二战结束,每次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战争的结果不是获得殖民地,而是失去对殖民地的控制权。

tg与恺申之间的区别,也不是中国没被殖民的原因。彭德怀那句话自然是为自己涨粉用的,但是凯申的政权是建立在保护西方一两国在中国利益的基础上是没错的,这里主要是英美。那时的中国政权都是以列强代言人独家经销商的面目出现的,最后的结果其实也是列强之间争斗的结果。但是列强的彼此争斗却提供了这个所谓“半殖民地”的空间,让中国不至于被像印度与非洲那样殖民。

一个显而易见的假设是,如果日本二战成功了,中国才可能被全面殖民。列强大战的结果只能给中国大地上的政权更多的自主空间,这个发展路径在全世界都是如此的,不但是中国。有没有tg都会如此。

家园 豪哥一向讲理,可以和你老多说几句

往另一国首都周围驻军的借口,真这么好找? 除了使馆外民被军队和乱民围攻,谁能找出个像样的说头来? 反正那八国在庚子前一直没找着。反过来,如果我国使馆遭某国军民围攻月余,杀我侨民无算,我们是不是也得出动军队?

梳理一下你老的逻辑线:

连殖民还没开始就反外国占领 -> 造成外国占领 -> 总结:辛亏反抗,不然就彻底被占领了。

是不是怪怪的?

我有一老邻,没事儿老爱熬中药喝,终于喝出肝病肾病来。家人埋怨,他答:幸亏我药喝的早喝的久。要不是我老喝药汤补着,早TM入土为安了。

你老这次的逻辑颇似我家老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