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公民随笔——关于恢复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随想 -- silencsrv
你做的事情,是个做比较的事情。是过去的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的问题。
网络上对做比较的定义是这样的: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做比较,比较的是特征,要理解其特征,那么最基本的一个要素,就是要明确被比较的对象他们各自在自身系统内的地位。
你要比较过去和现在的大学生,就不能简单的用“大学生”一个词来掩盖他们的差异。
都是大学生,21世纪扩招后的大学生和扩招前的大学生一样吗?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和恢复高考前的大学生一样吗?废除高考后和废除高考前的大学生一样吗?都不一样。较早那些咱们不说了,就说扩招前后的大学生,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一样吗?很不一样。
- 1977年-2014年参加高考人数、录取人数及录取率汇总如下:全国1977—2014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时间(年) 参加高考人数(万人) 录取人数(万人) 录取率(%)1977 570 27 5%1978 610 40.2 7%1979 468 28 6%1980 333 28 8%1981 259 28 11%1982 187 32 17%1983 167 39 23%1984 164 48 29%1985 176 62 35%1986 191 57 30%1987 228 62 27%1988 272 67 25%1989 266 60 23%1990 283 61 22%1991 296 62 21%1992 303 75 25%1993 286 98 34%1994 251 90 36%1995 253 93 37%1996 241 97 40%1997 278 100 36%1998 320 108 34%1999 288 160 56%2000 375 221 59%2001 454 268 59%2002 510 320 63%2003 613 382 62%2004 729 447 61%2005 877 504 57%2006 950 546 57%2007 1010 566 56%2008 1050 599 57%2009 1020 629 62%2010 946 657 69%2011 933 675 72%2012 915 685 75%2013 912 694 76%2014 939 698 74.3%
1977年只录取了27万大学生,录取率5%,全国人口是9.5亿。
1985年达到62万,录取率35%,人口10.6亿。翻了一倍多,期间经过了8年时间。人口则增加了三分之一。
1997年达到100万,录取率36%,人口12.4亿。又过了8年,虽然还没增加一倍,但是也增加很多了。然而录取率没有变,说明高中教育扩张了很多。人口只增加了五分之一。
2000年达到221万,录取率59%,人口12.7亿。录取率没有翻倍而录取数翻倍,高中在继续扩张。人口变动不大。大学生占人口比例也在迅速增加。
2002年达到320万,录取率63%,人口12.8亿。录取率达到了1997年的一倍,人数则超过了3倍,这个时候大学开始猛烈扩招了。人口变动不大。
2004年达到447万,录取率61%,人口13.0亿。录取人数增加了三分之一,而录取率却有所下降,说明高中扩张速度超越了大学扩张速度。而总人口变动依旧不大。
2005年达到504万,录取率57%,人口13.1亿。录取率进一步下降,录取人数却在增加。这几年,录取人数急剧增加,正是扩招的爆发期。
2009年达到629万,录取率又一次回到了62%,人口13.4亿。经过4年,录取人数才增加一百多万,扩张速度明显放缓。
2011年达到 675万,录取率72%,人口13.5亿。这个时候,录取率提升很大而录取人数变动较小,说明高中生源数量在下降。人口变动也不大。
事实上,整个80年代,中国参加高考的高中生的数量主要维持在一二百万的规模上(只有1980年有三百多万,此后就锐减只一百多万,然后逐渐增加到两百多万。因为当时刚恢复高考,1980年还有一部分大龄考生参加)。而到了2000年前后,大学生录取数都已经超过了200万。即便我们考虑到人口比例的因素,以大学生录取人数达到300万400万为准,也不过就是2002年2004年的事情,至少在2004年,大学新生占人口的比例都已经赶上80年代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的比例了。那么,21世纪的大学生和80年代的大学生,有办法比拟吗?
80年代的大学生,是在高中生里面按照一成两成的比例选出来的。21世纪的大学生,总数都超过80年代的高中生几倍了,占人口比例也远高于80年代了。
两种大学生,含金量是截然不同的。
五里挑一的人,和十里挑一的人,和百里挑一的人,远不是一个层次。
同样分配,怎么可能?
何况,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政府掌握的岗位相比之下就越来越短缺了。中学生原先是包分配的,后来增长到一定程度,国家就不分配了。原因一个是中学生不金贵了,一个是岗位更金贵了。大学生也一样。
国家事实上没有这样每年几百万个岗位分配给大学生。
也不可能有。
黄金和白铁按照同样的重视程度去储藏,这是不切实际的。
社会没有这个容量,也无法动用这么多资源。
至于你所说的现代大学生遇到的问题,什么传销、电信诈骗之类。这是一个严重的思路问题。你讨论的是一个关系到群体的整体问题,那么你就要按照统计数据、定量地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定性看问题。只定性不定量,这种事早就发生过。比如说,以前发生过下乡女知青被村干部强奸的事情,比如说,现在发生过在校大学生被老师强奸的事情。如果我们只定性的看,是不是说,知青下乡不可行、女生上大学不可行?这些事情必须定量的看。
而且定量的看问题,也不能超越时代。比如说,你说现在的大学生会遭到传销、电信诈骗,过去没有大学生吃过这些亏。那简直就是肯定的,因为过去就没有传销和电信诈骗。这就是跨越时代。你说的是那个时代不存在的事情。我还说乾隆皇帝从来没有沉迷电子游戏呢。那可不是真的么?乾隆那时候还没有电子游戏呢。问题是这种说法,混淆了时代,在认识上根本就没有价值。看问题,不能超越时代。
你提到现在的大学生遭遇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你要明白,这是一个统计学问题。当一个群体急剧扩大的时候,他们遭遇问题的概率也会扩大。原先大学生极少,他们遭遇问题的概率本来就低一些。原先大学生很金贵,他们遭遇问题的概率就更低了。然而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可能像早先的大学生一样金贵了,数量又急剧扩大到比原先的高中生都多很多的地步了,他们遭遇的问题比原先多,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真正的问题应该是:
现代大学生遭遇的问题是不是太多了?
现代大学生承受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
但是无论怎么看,我都看不出全面恢复毕业分配的合理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高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本身是好是坏的问题没有触及,所有分析都没意义。
就像你说的扩招后的大学生社会地位、待遇和扩招前不能比,但整个教育体系的教育理念、思路、培养目标都没有改变——还是沿袭扩招前的办法,灌输给孩子和家长的教育理念还是之前的内容,导致孩子一旦走进社会就要面临巨大的不适应,这就是教育产业化政策真正自相矛盾和令人揪心的地方。
稍有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目标、思路是不同的,决定了各国大学生培养成本、知识结构、技能特长各不相同。美国教育的思路和理念是和美国社会整体情况相匹配的;欧洲教育的思路和理念适合欧洲国家国情;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沿袭苏联,搞得是专才教育、精英教育,一下子转到差异极大的美国式教育体系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不适应的情况。
如果转型比较彻底也就算了,偏偏中国教育体系的转型非常不彻底:形式转了,但思想、理念没有转,大学生群体出现集体性困惑和迷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时候要认真思考教育产业化这个政策利大还是弊大,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问题,就像40年前讨论是否知青上山下乡制度是否合理一样。
都属于那个时代的弱势群体,经济上、政治上地位十分低下,容易受到各种不法侵害。这很大程度上不是他们自身造成的,也不是单靠他们自身努力能扭转的,政策偏差才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所以需要纠偏。
在就业市场化的大前提下有限地恢复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就是一种纠偏的尝试。有人说这是开倒车,倒回到计划经济模式去。实际上计划经济下很多制度是行之有效的,既然行之有效就没有理由不采用。
任何政策的设计思想就是不能让支持自己的阶层吃亏。看过一个志愿军战斗英雄的访谈,里面口口声声“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下面有人留言讥笑“愚昧过时”,有个网友说的很中肯:“任何发言都有时代性,一个在现在连搬砖的童工都未必能当上的孩子,在毛泽东时代有机会参军入伍,最后当飞行员,还成了将军,他不感谢毛主席还去感谢蒋校长?”
通过引用大量“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给人造成一种“客观公正”的印象,却无视一个事实:人对于一个问题的分析需要有“理性”的成分,但不能完全用“理性”来代替感性,否则就成了冰冷而不近人情的“计算机”。
退一步说,成为“计算机”还不是最坏的结果,最糟糕的结果是用大量数据掩盖事实,粉饰一个明显脱离实际的观点,这就成了“伪理性”了,这时候是先有观点,再找数据。于是“伪理性”可以支持很多荒唐透顶的观点: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好事,那是经济向好的标志;
现在正是上升渠道最畅通的年代;
中国经济总量在2017年前后超过美国等等;
破除“伪理性”最好的办法,我认为就是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出发,进行观察和思考,用真正的理性来破除“伪理性”的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