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棉棉学英语 -- 王小棉她妈

共:💬20 🌺18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棉棉学英语

去年棉棉参加云南省希望之星英语口语大赛没有晋级省赛。有了去年的参赛经验,今年以市赛一等奖的成绩晋级省赛,最后全省决赛也拿了个一等奖,且还附赠了个全场最佳勇气奖。虽然云南地处边陲,小朋友的整体英语水平无法和发达地区相比,不过能获得省赛一等奖还是及大地满足了棉妈的虚荣心。

不显摆显摆难以心安,遂发此贴以资纪念。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俺棉参加这个比赛的名次并不算很好,全省分数排名第九,但是它证明了我们从小自己教孩子学英语的效果并不比把孩子从小就送到英语培训班的效果差。甚至我们总结了一下历届英语比赛各层次比赛结果发现了一个规律:越是低幼组培训班的孩子获奖越多,成绩也相对较好,但是到了高年级组以后,越往上培训班的作用越不明显。

  这样说来,要想孩子从小比较容易地学好英语,父母们最好是自己亲力亲为而不是花钱送到培训班了事。

  我开帖子把我从小教女儿学英语的过程与大家分享一下。身处国外双语家庭一般用不到,对国内的有些网友应当有参考价值。

  想要自己宝宝既省钱又省心的学好英语的爸爸妈妈还是看看吧!

  当然又省钱又省心的方法,必然不会省事。看帖并打算学而时习之的爸爸妈妈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关键词(Tags): #王小棉他妈(林风清逸)#英语(林风清逸)#幼儿(林风清逸)#学(林风清逸)#理论(林风清逸)通宝推:知其何休,石狼,未知如之何,天白,PCB,kiyohide,柴门夜归,盲人摸象,桥上,旧时月色,决不倒戈,jhjdylj,良金百辟,蓝鸟,flyingcatgm,小楼飘香,三笑,海峰,mezhan,脊梁硬,莫飞,陈王奋起,ton,
家园 棉棉学英语(一)英语要不要早教

学习方面我曾与人夸口,只要是汉字写的书,那没什么学不会的。看这话大家就该明白了,我曾经是个英语学习无力症重症患者。。。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英语,我就没有学明白过。中考那年英语只考了40分。高中三年在普通中学里我把三分之一的学习时间都花在了英语上,就这高考英语也只考了60分,多亏其他科成绩还行算是考上了当年的本科。这里说的当年是1986年,那时候还没有扩招。当年大学英语只过了三级,是连蒙带猜过的。大学毕业了,我那感觉和于丹鲁豫感叹的再也不用学数学了一样一样的。因为英语不好,我多少年没敢考研究生。

直到我有了女儿棉棉。

当爹妈的大多有这个体会,有了孩子之后。孩子就是生活的中心和重心。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最开始同学问我孩子是否开始早教我还说让她傻淘去吧!可架不住亲戚朋友给的各种早教资料的洗脑,慢慢开始觉得,不给孩子早教完全是父母失职嘛!印象最深的两本书是《与孩子一起成长》和《卡尔威特的教育》,看过之后相见恨晚。

我自己学英语吃了太多的苦头,因此就想着别的还罢了,一定要从小给孩子打好英语基础,至少要让她上学以后学英语考试能够容易些。再得陇望蜀一些,希望她能学会用英语与人交流,发音标准,哪怕日常能够熟练地与人进行口语对话也好啊。

就这样,我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和阅读有关婴幼儿英语学习的各种书籍资料。

我把自己关心的与英语早教的有关问题列了一个单子,然后有针对性地上网搜索答案。

当年列的单子内容大致如下:

(一)孩子到底要不要从小学英语?

(二)英语学习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学习什么?

(四)怎么学?

(五)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是什么?

(六)有的人为什么会失败?

(七)我们需要做什么什么?

(八)怎么做?

首要问题是要找到科学权威的说法,到底我们的孩子到底要不要从小学英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克服一切困难去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后面就都不用做了。

我现在是站在肯定的立场上了,但当年针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桂诗春就曾专门就该问题发过文章《英语学习不宜过早》,他在文章中说我国的英语教育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但是真正掌握英语并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熟练运用的人比例很小,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一个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了5-6年的英语,差不多800—900个学时,结果只能领会掌握1000多个英语单词和粗略的语法知识,各种语言的使用能力均比较差。

幼教专家刘晓东也发表过文章《幼儿学外语之我见》观点大致相同,都是不赞成孩子从小学英语。教育界其他人对于英语的学习观念也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有些教育学家和语言学家倾向于“有用才学”,不提倡尽早地在幼儿园和学校开设英语课程。这可是权威专家的意见,我估计当年我咨询的人都受过这些专家意见的影响,所以一听说我要从小教孩子学英语都不以为然。

通宝推:未知如之何,mezhan,桥东棒棒,
家园 随便乱说一下

任何学习的行为背后必需有一定的需求或者收益来支撑,否则肯定很难学好。

英语对中国人来说的潜在收益有3个:

高考

出国

阅读英文书籍/看电影/玩游戏等等。

其中只有高考是刚需,而且高考英语成绩和英语的实际水平还不完全是一回事。

以我的个人看法,如果不能培养出孩子对英语书籍/电影一类的东西的兴趣,学英语绝对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我的个人经历)。

还有技术上中国学校教英语的方式简直是我见过效率最低的语言学习方式。

当然怎么学英语已经有无数专家说过了,我个人体会是先从阅读/听力开始抓比较好,一开始不要纠结于语法和写作,口语没那个环境也不怎么好练,等单词量3000到5000以后再回头去巩固语法不迟。

都是点个人看法,不一定对。

家园 补充一点收益

写论文如果需要在国外期刊上发表,需要用到英文

家园 您说得对!

就因为还有技术上中国学校教英语的方式简直是我见过效率最低的语言学习方式,我才写了这个传授一下我们家的经验。

家园 搞专业到一定程度,大都需要阅读外文资料。

只看翻译文章那感觉真不咋样!坐井观天?

家园 棉棉学英语(二)学得与习得

针对孩子从小学外语的效果问题我国有学者曾经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把英语作为一门学科,作为一种特定的研究工具,并非越早越好,在学校英语教育效果评价中,学习时间(从幼儿园开始与从中学开始)和效果之间在统计学数据上并没有呈明显的正相关。这个结论通俗地解释就是说小孩从什么时候学英语结果都差不多,并不是越早学习效果越好。

既然教育学家们都说了英语学习不是越早越好,那么为什么还有人主张学外语越早越好呢?我查阅了相关文章的引用资料,发现主张“学外语越早越好”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引用的最多的理论就是乔姆斯基的语言装置理论和克拉申的二语习得假说。他们是心理学家,专门研究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心理语言学的。心理语言学专门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心理语言学家们认为学习语言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妈妈说哪种语言,孩子自然就会学会哪种语言。这种语言学习的过程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习得”。比如我们熟练使用的汉语是从小从妈妈那里自然而然就学会的,不是到学校老师教、我们学才掌握的。

我后来坚持要从小教女儿学英语是因为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这些看似不同的观点就其实质来说并不矛盾。要不要从小教孩子学英语关键是要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看,你是要孩子“学得”英语还是要孩子“习得”英语呢?

从乔姆斯基(Chomsky)和克拉申(Krashen)等人的二语习得理论为出发点,结合语言关键期假说,二语习得相对来说越早越好。桂诗春和刘晓东在其文章里反对儿童从小学习英语,究其原因是英语作为外语,在我国是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学得而不是作为语言习得的,他们反对的是从小开设英语课程。他们并不反对给儿童提供合适的英语习得环境。特别是刘晓东, 他在文章中反复强调,幼儿学外语需要适当的语言环境,应当在家庭为儿童早期创设二语习得环境。在文章的最后,他又特别强掉“我们应当尽可能为幼儿学外语创设适宜的环境,特别是双语环境。

天涯英语杂谈专门转载了一片《小学生为什么要学英语》的帖子,说明认为孩子不应该从小学英语是相当有民意基础的。且总有人会给顶上来,我猜大概是想要拯救那些想要让孩子学习英语却又无能为力的家长吧。帖子的论点有二:一是学了英语也没用,二是根本没有必要学。这应当是比较典型的民间的呼声了。

首先说我并不认为学英语无用。

我看专业书籍有时候非常想看英文资料限于英语水平只能作罢,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好比坐井观天。关于英语无用论,我特别认同钟道隆的观点:不会无所谓,会就有所谓。钟道隆老先生45岁开始学英语,发明了逆向英语学习法。我非常佩服钟道隆老先生,他那个学习劲头永远是外语学习者的榜样。

各大网站都有英语学习类栏目,里面许多人下决心要学英语学好英语说明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用到它。

我不能从小就认定闺女长大不会从事用得到英语的工作,我所能做的就是未雨绸缪。 有人说自己长大后才开始学英语也学得很好啊,我不知道闺女长大后会有怎样的精力和毅力,所以不愿赌。咱不说多会一门外语会让工资翻几倍吧,单说如果我闺女能从小轻松学会英语,世界就会多为她打开一扇门。我总不能等闺女大了需要用英语的时候看她苦学英语再后悔吧!

有家长看到网传的《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解读为以后高考不考英语了。别说教育部门已经辟谣,即便是真的,那也不是不考英语,只是英语考试方式的转变。甚至可以预计,英语考试内容会发生重大变化,听力口语可能会变成必考项,也就是说,考的更难了。单纯背单词,做选择题已经不能适应考试的需要。

比较准确的新闻是这样的: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对媒体记者说“教育部前天刚举行相关会议,近期估计就要发文了。在新高考方案里,英语不叫退出高考,而是改成社会考试。也就是说,英语不再和以前一样,集中在6月7、8、9日统一考试,而是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学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成绩和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样分等级,全国都如此。高考招生时,不同的学校会对英语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不太会按照等级折算成分数,计入高考成绩,而是以等级为主。”顾明远说,社会机构组织的英语等级考试,不意味就是现在的高中英语会考。“英语91分和90分,差别很大吗?实际上没多少差别,但计入高考成绩后,两个英语水平差不多的考生之间,就会差一个操场的人,以后这种情况不会出现,都按等级来了。” 按照顾明远的说法,如果英语考试真这么改革的话,对于英语学习不好的孩子来说那更是噩梦。因为再也不能指望高考时语文数学什么的拉分儿了,英语不好,直接就会被许多学校和专业拒之门外,连补救的法子都没有。

至于有没有必要学,那就看个人的想法了。

除非家长从一开始就替孩子做主长大去工地搬砖,否则,英语还是要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从小学习英语—长大掌握英语,对许多人来讲还是必须的。 同样,对于许多人来说,英语教育不从小抓起长大就来不及了或者要花费非常人能够付出的精力和毅力。

[转载专区]小学生为什么要学英语(转载)_英语杂谈_天涯论[转载专区]小学生为什么要学英语(转载)_英语杂谈_天涯论坛

我不知道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意义在哪里,只是看到小孩子在机械地背着、读着那些陌生的词语,为了考试好一些,拼命地去记这些看似必要却并没有意义的东西。 首先,英语有什么用?   

我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到大学毕业学了9年英语,大学毕业后为考研究生又学了很多,研究生考试英语考的很好,觉得英语很有用,自己懂英语也很自豪,但是当工作之后,发现不光英语没有用,就是所学的无限多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多大用,我是学理科的工作单位是学校,当教师。我周围的年轻教师没有人用英语看书、学习、写论文。有可能看到英语就会胃里泛酸,可以说当一般教师根本用不着英语,也许其它重要的行业会用到,比如科研机构,高精技术领域,但全国有多少人大学毕业会进入这些行业呢?学了十年英语都是为了一个考试,一个为考试而学习进而一个为学习而考试的怪圈子形成了英语学习的表面上的必要性。工作以后,看英语也是为了职称英语考试。  纵观整个社会有多少行业需要英语,有多少人需要英语,我想统计局会统计出详细的数据的,那么根据需要培养人才,应该是对人才资源的最好的保护。我们的社会不需要所有的孩子都学英语,英语只是在很少的人群中、在很少的行业里有它的作用。 

其次,小学生学英语的必要性在哪里? 专家们认为,6-12岁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期,这个认为可能是外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我不相信国内专家会独创出这一怪论。从国外搬来的这些理论,放在中国的孩子们---所有孩子们身上,让他们在这一黄金期里,用本该有的快乐、轻松、充满阳光和健康的童年,换取完全可以在初中或高中开始学习就可以获得良好效果的所谓英语。细算起来,小孩子学习英语,只是失不是得,只是弊,不是利,因为用三年或六年欢快的童年时光换来的那些英语知识,在初中也许一年就完全可以学好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中文语言基础,可以将融汇贯通地去学习英语,理解的会更快、更好。   

国外的心理学专家有可能观察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就得出对所有儿童都适应的理论来,而我们迷信国外专家的专家们,一看到别人弄出个结果,就马上觉得了不起, 要在国内孩子身上做实验了。多少外国的废理论到中国被当成了宝贝,我们难道就不能切实地考虑一下,用我们孩子们的想象力、不可再来的童年的快乐,换回的究竟是什么?这些英语放到12岁以后,难道真的不能再学好了吗?难道如果小学生不学英语,我们的教育水平就上不去了吗, 我们的社会就不发展了吗。

当我们看到一个小学生从清早开始到晚上十一点都在不停地学习、做作业时,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戴着眼镜作深思状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学生的精神的压抑,身体的难以承受,我们难道看不出他们将承载的民族的未来吗?他们被所谓的学习扭曲了的精神和身体怎么去承载????

家园 家庭小剧场--一个二个都一样?

一个二个都一样?

  晚饭棉妈和老姨先吃完,坐沙发上吃水果的时候我俩同时盯着棉棉吃最后那点儿米粥。其实也没啥,就是眼睛同时放空到她身上而已。

  棉棉笑说,你们知道同时被人盯着会很尴尬吗?

  棉妈表扬道:“尴尬”这个词用得准确。

  棉棉问了一句:尴尬的英语是“awkward”?

  没人吱声。

  棉棉吃完饭去查电子词典,发现还有一个单词“embarrassed”也是尴尬的意思,读出来我跟老姨同时摇头。

  老姨说,我一个都不知道。

  棉棉说老姨那你就丢人了。

  棉妈接了一句:那我更丢人,我两个都不知道。

家园 棉棉学英语(三)—语言学习有关键期

英语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好?

为什么还要查一下“英语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好”这个问题呢?因为话说这是10年前了。现在人们开始认同“英语学习越早越好”是英语早教机构大力宣传的结果,而那时候关于婴幼儿要不要开始学英语并没有一个定论。我们在咨询一些从事外语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的意见时人家多半说太早学英语没有用,还是先把母语学好再开始教英语比较好。英语老师说的更直接:你们发音不准,孩子学坏了以后上学不好纠正,还不如不教。

那个时候我周围几乎没有什么人给孩子进行英语早教,所以我在周围的人群中问这个问题显得很傻。人家普遍的想法就是你家孩子才半岁,汉语还听不大懂呢,教的哪门子英语。再说我自己英语也很不好,所以大家给我白眼我也很没底气滴说。

现在看来那种逮谁问谁的习惯太坏了,是没有适应当今这个信息社会的表现,还在用农耕社会搜集信息的老法子。即便是现在还有人习惯依赖于口口相传,简直就是现代版坐井观天。

实话说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有关“双语养育”、“二语习得”这些高大上的理论,只是有个想法而已,还完全不得要领。

资料越搜集越多,从通俗读物到专业论文再到专业论著,有关婴幼儿学习外语的论著简直多的不要不要的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案例有太多可以借鉴的资料。看的资料越多我心里越有底,外语学习越早越好。我越发坚定了从小教女儿学英语的决心。

当年搜集的资料后来在我做论文的时候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回答了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1)现实证明人类可以轻而易举地,看起来毫不费力地掌握母语,一般来说这和幼儿的智力水平和后天受到的教育不相关,是不是语言的学习和其他知识的学习有所不同?人类是不是存在学习语言的一种天赋能力?(2)如果存在天赋的语言学习能力,用什么样的环境能够发挥人的这种天赋?或者说,如果模拟母语环境,人们是否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几种语言?(3)这种天赋的能力是否会和人类的许多学习能力一样会在人类长到一定的年龄后消失?人类在多大年龄以后语言的天赋能力会消失?

上述问题的研究结论都是外国人做的。我国的语言研究涉及到这些理论时都是采用“拿来主义”,然后做一些汉语言或者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的验证类的研究。

先说人类是否存在语言学习的一种天赋能力?

20世纪60年代,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他的语言习得装置理论。乔姆斯基在《语言与心智》一书中提出了“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的概念,简称为(UG)。他假设儿童一落生大脑里就存在一种独特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Device),以后简称LAD。这种机制使得儿童从周围听到有限的句子却能说出无限的句子。他还提出一个语言习得的公式:最初的语言资料→LAD→语言能力。乔姆斯基认为UG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帮助人类习得语言,是人与生俱来的语言初始状态。UG以第一语言习得速度快、知识准确、具有创造力等为依据研究第一语言。乔姆斯基关于UG的假设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小孩子一生下来,用不了3-5年,不用接受系统的教育便已掌握了自己母语的主要特点。

自从有了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界也开始接受这样的观点:将个体所获得的语言能力视为与个体所获得的其他知识不同。认为这种能力具有天赋倾向,而且其过程是一个无意识的自然成长过程。婴幼儿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学习语言,且与他本身的智力水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语言本身极其复杂,而幼儿本身大脑都未完全发育好,却能在3岁的时候就能掌握语言的核心,即句法结构等等,这只能说明儿童生来就具体有语言习得机制。“Pinker也把儿童语言习得的能力称之为语言本能,说儿童习得语言就像鸟儿学会飞翔一样简单容易。”[ S.Pinker.语言本能[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于是,人们也将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与个体母语的获得过程进行联系,找出并研究它们在语言掌握过程中的不同点。

诺姆?乔姆斯基博士(Avram Noam Chomsky)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他的《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最伟大的贡献。

乔姆斯基的语言装置理论是一种大胆的假设,至今没有办法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且学界还有行为主义理论与之PK。但是“不论乔姆斯基的语法理论正确与否,它无疑是当前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的语法理论”。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模拟母语环境,人们是否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几种语言?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解释了这个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派生了一门新兴学科—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如何获得、理解和生成语言的心理学分支。心理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就是人类第二语言习得现象。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无意识学习,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为了系统地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克拉申在其他学者二语习得研究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他著名的“监控理论”模式。此模式建立在五个假设之上,即输入假设、习得与学得假设、情感过滤假设、监察假设及天然顺序假设。克拉申将他的五大假说进行了汇总,并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尤其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第二语言。他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习得与学得假说的出发点和核心是克拉申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在习得者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他认为,习得属于下意识(subconscious)过程,他属于儿童自然获得母语的过程。在习得过程中习得者将注意力放在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上而非其载体—语言形式上,即通过下意识活动内化语言,其结果是习得者可在自然交际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一种语言,而学得则属于有意识(conscious)的过程。

习得与学得假说也是克拉申监控理论模式中重要的基本的假说。在克拉申看来,习得与学得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即语言的输入是习得输入(无意识接收)或者是学得输入(有意识接收)。

情感过滤假设、监察假设及天然顺序假设是有关二语语言输入环境、输入情感、输入步骤以及语言输出的数量与质量的理论假设。

http://baike.so.com/doc/1320117-1395689.html

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著名美国语言教育家,1941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荣休教授,他毕生致力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

按照现有的研究结果可以确定,二语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第二语言输入的环境因素,习得者的年龄因素,语言反馈情况因素等都会对二语的习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二语习得研究主要探讨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这个中间过程,最终目标是揭示人们在获得母语(或第一语言)后习得第二(第三、第四等)语言的秘密。由于学习(包括学得和习得)语言大脑处理过程目前仍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 黑箱”,所以二语习得研究只能通过对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情况来判断归纳总结验证二语习得假设理论的有效性。具体研究包括语言输入环境、输入形式、输入步骤、输入情感、语言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语言输入输出二者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不要被上述的研究类语言吓到,其实上面这些研究结论归结为一句最普通的大实话就是“只要条件具备,你家孩子想会几门语言都没问题”。或者换个说法,只要你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合适的类似于母语的环境,他学外语就根本不用你操心,保证学的又快又好。

通宝推:清心,未知如之何,桥上,
家园 棉棉学英语(四)—二语习得越早越好

看完有关前两个问题的研究结论,最后一个问题也就有答案了。不过自己得出来的结论还不够权威,咱在找科学家们给背背书。

语言学者们开始倾向于认为二语习得越早越好,因为婴儿是从出生就开始习得母语的。Werker测定出:(1)婴儿普遍语音分辨能力的存在;(2)婴儿普遍语音的分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减;此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婴儿普遍语音分辨能力在12个月左右开始逐渐降低,大约3周岁时低至与成人水平相当。依据Werker的研究结论,0-12个月的婴儿普遍语音分辨能力最强,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开始进行二语的输入使之习得并掌握二语是事半功倍的。

总而言之,从我搜集的这些资料来看,小孩子学英语越早越好,给他创造一个类似于汉的英语环境,他就会从小学会英语并且能熟练地应用。还有就是不用担心语言学多了会给孩子造成负担,这个是我后来看其他资料人家得出来的结论:在中国,多方言家庭多得是,足可以比好几过外国语了,人家小孩子学会了那么多方言普通话也还很好。

中国小孩从小在家里学英语的例子也很多,印象比较深刻的书是《宝贝比我强》,我从那本书里学习了许多双语养育知识。所谓的双语养育,就是儿童从出生之时就一直处于一种双语环境中,其父亲母亲或者其他与儿童密切相关的家庭成员分别操不同的语种与儿童自然交流,他们的家庭成员也会交替使用不同的语言来交谈。

国外这样的家庭很多,我们在电影电视剧中经常看到。比如一个家庭爸爸是法国人,妈妈是德国人,那么在这个家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会说法语和德语,除非是父母有意识地只说一种语言。现在中国人和外国人通婚也多了,也出现了很多汉语和其他语言混合的双语家庭。比如我们现在的邻居玛丽家,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加拿大人。她从小听汉语和英语长大,两种语言就都说得好。玛丽妈妈说她家玛丽会自动区分汉语人和英语人,别人和她说什么她就用什么语言和对方对话,一般不会搞错。

双语养育需要的先决条件是父母双方分别说不同的母语,在家庭生活中自然表达,或者父母虽然是同一个母语,但是其中一方有意识地用另外一种语言与幼儿交流沟通。这样就对家长的语言能力要求很高,所以我虽然觉得双语养育的方式对孩子学英语好处多多,也只能放弃,谁让咱是英语差等生呢。

当然放弃双语养育模式并不是就没有路走了。除非本来就是双语家庭,在我国就算是打算用双语养育方式教孩子学英语的人家也不能完全做到均衡输入一半汉语一半英语。大多数人家采用的都是二语习得模式。“二语”指的是相对于母语来说的第二语言,在中国一般指的是相对于汉语来说的英语。

先说一下下语言“习得”与“学得”的区别。习得是指在非正式教育模式下、非有意识有积极目的的语言学习。儿童获得母语的方式一般被界定为习得方式。前面在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监控理论”里面已经提到过。学得是指在较正规的教育模式下进行的语言规则学习,语言学得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或者借助工具书和其他声像设备有规律自我教育等方式来学习一门语言。小孩子在接受正规教育之前,如果父母也没有进行较正规的家庭教育,那么他们所掌握的各项本领基本上都是习得而来。因为他们遗传里就带着模仿与重复的基因。小孩子学习站立行走跑跳等等动作也和学会说话一样,是不用大人特意教的。小孩子不知道神经如何传导大脑的指令也不知道如何调动某块肌肉,但他们会拿起勺子舀起食物然后把勺子里的食物送到嘴里。这不需要什么理论知识就能完成,同样他们学会说话也并不懂什么发音器官也不懂得什么叫语法规则。

一般中国家庭采用的二语习得模式就是家里人为了孩子学英语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家庭成员从小专门或尽可能地和孩子讲英语,同时却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学会什么,也就是小孩儿无意识状态下学会英语的听说。二语习得也可以指其他形式的非正式语言学习,比如中国小孩如果随父母搬到英美加拿大等国在英语社区环境下也可以用非正式教育的形式学会英语。总而言之习得强调的是“以非正规教育形式”,强调大人的引导。

这里再解释一下双语养育和二语习得的区别。双语养育的儿童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是同时获得的,他们从小就在大脑中形成了两种语言代码系统,在能够与人沟通时,其相应的语言技能和语言习惯就已经初步形成了。而二语习得强调的一是时间滞后,接触第二语言时间在母语之后,二是学习的非正规性,也就是小孩子不是有积极主观意识地接受正规语言教育。

在小孩子学习无意识,父母也无积极主观意识的环境下小孩子学习两种语言的方式是双语养育。在小孩子学习无意识,父母有积极主观意识的环境下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方式是二语习得。在语言学习者与语言输入者都有积极主观意识的环境下学习第二语言的方式是外语学习。外语学习不限定是儿童,成人学外语的方式多是采用“教—学”模式,自学是从书本或者其他学习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是“教—学”模式的特殊形式。

事实上书上或者网上幼儿二语习得成功的案例是非常多的。前面说过的《宝贝比我强》里面的汤北辰小朋友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要不然人家爹妈也不能把经验写成书。还有一本《双语宝宝养育博客》,里面也介绍了好几个小朋友从小在家里习得英语的成功经验。再有就是知网上的一些研究论文,介绍的是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习得英语的实证研究结果。其中王立波在论文里描述自家孩子在中国的英汉双语环境下0-6岁的语言发展情况,以及考察到英语对话、英汉混合句以及混合思维等特点;他那篇文章介绍的还是很详细生动的,他观察到的幼儿英语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家一般也都有。

也有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二语习得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就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取得共识。一是国内家庭应当尽量为婴幼儿提供二语习得环境,英语教育开始越早越好。二是运用关键期假设理论论证了婴幼儿二语习得优势。三是通过研究幼儿早期第二语言语音、语法、句法习得的过程及其与母语的区别,验证了英语习得与英语学得对幼儿英语发展能力的影响。

这里举个反证,也有学者并不认同关键期假设理论,他认为“认为第二语言有一个关键期的观点是错误的。起码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得不到科学研究的证实。第二语言之所以达不到母语的水平原因很多。(1)第一语言的干扰是导致错误发音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语言的其他方面(如语法)的影响可能比较小;(2)学习者对语言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结果;(3)没有学习的语言环境或者由于种种心理原因不能充分利用资源,得不到丰富的语言刺激。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不认同目标语语言与文化,就会导致退缩行为,避免与目标语社会成员交流,造成语言输入匮乏。起码年龄不是导致语言学习失败的根本原因”。

不过我觉得这位学者的结论从另一个方面恰恰说明了儿童具有学习第二语言的优势,也就是习得优势。从他的结论看,只能说儿童相对于成年人从学得的角度来说不具备优势。

比如说第一语言干扰导致成人学英语发音错误较多,那么幼儿习得英语时恰恰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母语对二语发音的干扰,加上幼儿语音发音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和发展成为定式,所以可以很好滴学会二语的标准发音。关于语音问题,后面还会有更多的科学的解释。

再有学习者对语言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结果。这个是站在成年人非常理性的角度来说的,也就是说语言学习者能不能管住自己好好学。幼儿在二语习得环境下,不存在兴趣与动机影响语言学习效果的问题。对幼儿来说,接受第二语言并利用第二语言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一种本能。只要第二语言能够与人沟通并能达到目的,那就模仿和使用呗。比如我家棉想要喝奶,她就会说“奶,奶”,没人搭理她她就会改说“milk,milk”。等她得到了奶瓶下一次她想要喝奶的时候会优先说“milk”,这无关兴趣与动机,这是本能的一种反应。

最后他说“没有学习的语言环境或者由于种种心理原因不能充分利用资源,得不到丰富的语言刺激。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不认同目标语语言与文化,就会导致退缩行为,避免与目标语社会成员交流,造成语言输入匮乏。起码年龄不是导致语言学习失败的根本原因”

年龄确实不是导致语言学习失败的根本原因,只是幼儿习得英语更容易一些罢了。成人得不到丰富的语言刺激是因为成人会因为不好意思而退缩,比如和老外或者其他英语学习者说英语时张不开嘴,可小孩子不会呀,小孩子不懂害羞,叽里呱啦说错了也无所谓。这一方面自然也是小孩子占优势了。3岁之前我家棉说英语毫不害羞,过了3岁以后她社会情感发育有了羞耻心,日常生活中她才渐渐不说英语了。我们问她,她说我们是汉语人,她只能跟英语人说英语。后来我们分析,在她那时候的认知里,她要尽量与周围环境相一致。大家都说汉语,她自然也应该说汉语才对。

家园 恭贺棉棉同学
家园 好久不见,问好!
家园 棉棉学英语(五)—学英语不会影响汉语学习

学习英语会不会影响汉语学习?

市面上还流行一种观点:小孩子过早学英语会影响汉语学习。我前面说过就有人规劝我“你家孩子汉语还不会说呢,学的哪门子英语”。

据说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顾明远说过“小孩不要太早刻意学外语”。他认为幼儿年龄太小,母语还没学好,学外语会影响母语的学习。这句话是网上找来的,我没有查到原出处,所以不能确定到底是他确定说过“学外语会影响母语学习”还是被别人引申出来的。

台湾著名幼教专家陈汉强在南京接受采访时也“觉得”,应该先学好母语,再学习外语,他也同意应该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外语。对于提早学外语的,他称其为“偷跑”,“因为发令枪还没有响”。他说,外语并不是越早学越好,幼儿学外语对其语言能力的训练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小孩子先把母语学好,将来学外语时可以运用原来的经验,反而又快又好。这段话同样来自网络,真实性我没考证。

不过就我个人的判断,说学英语会影响汉语学习这种结论十分的不靠谱。

我就用笨法子想,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不可能设定一个人即单接触母语又同时让他学习英语。这个实验只能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可个体之间学习语言的差异会让这种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受到怀疑。这样的结论没办法进行科学的验证,即便有也只能说存在这种现象。

再说就我们日常所观察到的现象,一家几口人各说各话并没影响孩子的汉语学习。要知道我们的许多方言在发音和语法上也堪比N多国外语了。再有我们这里爸妈是不同民族的孩子也挺多,有同学在家说云南方言,少数民族语(比如纳西语),上学一样学习汉语普通话,包括口语和发音都没问题。我怎么也没看出来他们学其他语言影响了汉语学习。

除非双语养育家庭,比如爸爸是英语人,妈妈是汉语人,家庭成员交流以英语为主,那这个家庭长大的小孩汉语估计是不大好。但这种情况下其实英语是母语,汉语学得不好是受了母语的影响。

后来我又特意查了一些学前教育资料,特别是关于语言学习的部分。纵观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儿童发展理论学派和以斯金纳为代表的环境影响理论学派,没有人提出说过早让孩子接触非本民族语言会对幼儿语言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二语习得理论阐述“没有研究证明二语习得会对母语产生干扰。倒是母语会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没有科学研究证明过孩子学英语会对汉语产生不利影响。相反,曾经有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分析研究认为,讲两种语言的幼儿比仅会讲一种语言的幼儿,在脑子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均有优势。

家园 棉棉学英语(六)—棉妈是怎样恶补英语的

解决了要不要学和什么时候开始学的问题,下面就该为孩子创造英语习得条件了。

斯金纳等人也强调: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语言能力来自于一系列“刺激—反应”,是经过强化而形成的习惯。儿童和语言环境是一个密切相关的统一整体,没有外部语言环境,婴幼儿不会获得语言能力。

我们全家人都只会讲汉语,可是要创造一个理想的二语习得环境,家里面至少一个人要跟她经常说英语。我们家的情况,爸爸小时候学过英语早忘光了,指望不上。前面说过我的英语水平也不咋样,毕业十多年英语还剩《新概念一》的水平,这是指读写译,听说能力基本为零。还有一个重要的家庭成员,闺女的老姨,英语水平和妈妈差不多。

那怎么办?

我们大庆王铁人说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英语不好,那就重头来过。老姨也补补英语,她白天在家带孩子,和孩子在一起呆的时间更长。我们想的是我们总比闺女学英语要快吧?她还那么小,一切都来得及。虽然知道这期间可能会碰到各种困难,也可能最后会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为了女儿以后能轻松地掌握英语的听说能力,能对她学习英语读写有帮助,说什么也要试一把。于是,妈妈先恶补英语。

前面说过了我的英语实在不咋着,“读写译”是《新概念一》的水平,听力和口语水平基本为零。本来就把学英语视为畏途,加上工作中也用不到英语,毕业十几年再也没拿过英语书。要不是为了女儿,估计我一辈子都不会再碰英语。

网上看了许多学习英语的方法,我觉得都不适合我。用逆向英语学习法学了一小段时间,我也坚持不下去了。钟道隆老先生介绍自己学习经验时说为了纠正发音和听力问题先学了5个月《初级广播英语》,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好像没有5个月时间给我专门练习英语发音。逆向法学英语太考验人的耐心了,我耐心不够,这个法子对我来说还是太慢了,我要的是速成的法子,不求英语学得有多好,只要日常会话能熟练听说就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英语快速捡起来,怎么快速提高自己英语的听说水平。后来我接触到七田真《超右脑照相记忆法》。

俗话说“生个孩子傻三年”,这话用在我身上真是再准确不过了。生完女儿棉棉之后,我记忆能力急剧衰退。我是搞财务工作的,日常就是跟数据打交道。生孩子之前,对于一份报表,我认真看过一遍之后数据基本就记住了。等生完孩子之后,一份报表拿过来看几遍,即便当时记住了,隔天也记不起来了。上班后我一直在寻求恢复记忆力水平的法子,《超右脑照相记忆法》是因为这个才买的。

叫人没想到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超右脑照相记忆法》给我打开了一扇学习英语的新的大门。这本书第六章《快速大量输入信息,英语背诵手到擒来》专门介绍了朗读背诵学习英语的法子。左右脑暂且不去管它,书中说有一种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叫“听觉记忆法”。就是不看教材,只是通过用耳朵听来记忆。书中说这样培养出来的记忆力是“优质”记忆力。书中还举了大量的例子,比如已经取得成功的“看字读音教学法”、“come come英语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总结下来就是两条“朗读”和“背诵”。书中举具体的例子说长泽女士学汉语的经验就是每天听大量的磁带,然后进行大量的朗读。还有一个人学习韩语靠的就是听磁带然后复述。背诵对我来说太难了,以前学英语老师要求背诵课文我总是背不下来。当然当年也没认真去想法子,自己暗示自己背不下来,结果就真的怎么也背不下来。七田真的书里面长泽女士的例子写的是每篇课文背70遍就能记住了,但她过量学习,每篇课文背100遍。

这本书里说的其他关于修炼记忆力的法子我没有学会,但关于朗读和背诵的方法被我拿来改造一下用到自己的身上效果很好。

我具体是这样做的。先从网上找到一个很好的英语跟读教程叫做《21天免费精通新概念英语》,哇塞英语工作室出品。

七田真的书里面举长泽女士例子的时候说长泽女士最后总结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就四点:“多听,多读,多说,多写”。

多听,我的做法是随身带mp3,有时间就听。我们当年(2007)用mp3学英语,这个软件恰好提供这种格式,于是我就下载到mp3上。Mp3小小的,装到口袋里挎包里引出一根耳机线也不显眼。我们那里冬天大衣捂得厚厚的,不特意观察的人的人不会发现。话说那时候对我40岁还学英语自己真有点不好意思。我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和外出办公务路上、等人的时间用来听英语。因为想抓紧一切时间听英语,这些本来应该很无聊的垃圾时间竟然成了我比较向往的时间。转换了思想,听英语成了一种享受。

多读和多说,多说当时是没有条件的,我就多读。我把这个教程下载到电脑上,每天午间休息的时候关上办公室的门大声跟读课文。我没从《新概念一》开始,直接跟读《新概念二》。我把《新概念二》的课文每篇读了一百遍。具体做法是第一天一篇课文读40遍,力求能跟得上,发音准确就行了,第二天跟读30遍基本熟练,第三天跟读30遍完全熟练。到了第三天跟读的时候,后十几遍一般脱离电脑屏幕上的字幕提醒随口就读出来了。最后在路上自己默背下来。当然不是每天午间只读一篇课文,每天要读3篇共100遍,每天减去已经会背诵的课文,再增加一篇新课文。即按照(1、2、3),(2、3、4),(3、4、5)这样的规则进行朗读。朗读的时候口腔要打开,声音尽可能地大,发音力求准确。我发现朗读声音不够大的时候背诵效果不好,默读的效果最差。

这种记忆力的质量是很好,但是也需要隔一段时间复习一下,否则也会忘记掉。我背诵的英语课文,后面的大概半年到一年忘掉了,前面的十几篇记得牢,也就是路上听得多听得熟的,2年多还能背下来。但是即使是背诵的课文忘记了,单词的记忆和听说的能力还在。我后来职称英语考试考还有研究生入学考试,学位英语什么的,都是裸考的,分数不高,但自己知道过关没有问题。

可见确实有声音记忆这回事儿,只是我们没有很好滴利用大脑的这种功能。

多写我没做到。偶尔办公闲暇会背着默写课文,回家全心全意看孩子。不过看着电脑屏幕朗读背诵过课文以后,我发现自己仿佛天眼开了。只要是在默背课文,脑门上就会滚动显示那些英文句子。不会写照着脑门滚动的英文单词抄下来就行了。

关于这个现象没有科学的研究结论,很久之后的后来,我才找到了勉强能挨上边的科学解释叫做“词汇附带习得(IVA)”,即阅读者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非主动地在无意识状态下学会并掌握某些英语单词。后来我联想到我们从小学习汉字。小学一笔一划地学写字到中学也就学习了2000个字不到,而我们高中文化水平具有一定阅读量的成年人至少会读会写8000-10000个汉字。后面这几千个汉字是怎么会写的呢?可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学来的,看过了会读会用之后自然就会写了。这么说来,比照汉语学习,我们背英语单词学英语简直是错的离谱了---真正是背道而驰。基础单词是要背一些,但是背的单词越多英语学得越好这个理论基本不成立。

我说的自己默背课文脑门上就会开个条形窗口显示对应的英文句子这不是我在举别人的例子,不是我听来的,看来的,是我自己亲身体验过的,后面举的例子也一样。

用这个办法我用了大概半年的时间把新概念二全部96篇课文通读背诵一遍。最后一个单元因为课文比较长,所以即使大声朗读100遍也不能流利地背下来。但没关系,那时候我早就开始了女儿的二语习得实践,日常和她对话说英语的时候发音已经没问题了。而我学英语的目的本来也不是为了背课文。

特别说下声音记忆在学习方面的用处,拿我自己举例子。

后来我用这个办法进行记忆力恢复训练,每天在家大声朗读《百家姓》,看能不能用这种办法把《百家姓》背下来。之所以选择《百家姓》是因为它的排列完全没有规律,也没有意义,你不能用逻辑记忆的方式来帮助大脑背诵。实验的结果是用大声朗读的方法背诵课文果然很靠谱。我家用的挂在门上或墙上的那种大字版的《百家姓》,我们每天朗读一页30遍。比如第一页从“赵钱孙李”到“苗凤花方”。后面依然是依次递进。就我的坏记忆力水平《百家姓》 每篇读70遍左右可以背下来。到后来用这个法子背诵《弟子规》的时候,只要不到30遍就记得很熟了。

这种记忆方法还有个特点,那就是遍数不到背不下来。比如我读《百家姓》,假定70遍会背诵,那么读到第69遍的时候,还一点会背的感觉都没有。不像平时背诵课文背着背着前边一部分会背了,再多读几遍后面就都会了。这种方法会背就是整篇,不会就一点不会。会背了以后,只要提其中一句,后面的内容就像录音机一样在口中自动跳出来,你可能都感觉不到大脑的反应。不像别的记忆事项,你要自己去搜索,有时候要绞尽脑汁想出来。这种记忆是自动跳出来的。当然如果你全忘记了,那也别指望能够绞尽脑汁想出来—怎么想也没用了,忘了就是没了。

当年看《红与黑》的时候,十分羡慕于连背诵拉丁文《圣经》的本事,以为那是写小说甚或是某种特异功能。背完《百家姓》之后再想想,自己要是时间足够,也能做到啊。再后来我想起来小和尚读经,尤其是梵文的,还不是什么也不懂。能背下来纯粹就是诵读的遍数足够多。

这个法子之所以我能坚持下来就是因为简单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当年我要背诵一篇课文,哎呀,难死了。现在把这个目标分解为把课文读100遍。OK,不会背就读呗。所有人都一样,就算读你也不会,跟读总没问题吧?跟读不是人家读一句你再读一句,而是同步跟读。最开始5遍跟不上没关系,读个十几遍基本上可以跟上了,但有的音读不准。也没关系,反复听几遍,再读几遍。我是中午休息时间比较固定,没有人打扰,所以读英语课文的遍数比较固定。如果时间不确定,有时间就读几遍次数攒够了也是一样的。但是拖得时间太长不行,比如说超过1周一篇课文还没读够100遍那效果就要大折扣了。这个可以参看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补救的法子是默读。默读的遍数够多也行,不过前面说过了默读不如出声读,出声读不如大声朗读。大声朗读读着读着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完全没有了逻辑思维的帮助,但是没关系,一点都不会影响效果,反而我觉得背诵效果更好。认真大声朗读的时间如果超过10分钟,人会处于一种类似于冥想漂浮的状态,大脑高度兴奋,只听得见自己的声音,忘记了其他。大声朗读会让人上瘾。不知道练习唱歌的人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体验。

另:这法子用来教小孩子背诵课文也非常管用。他背课文你无法监督,但是要他大声朗读这个可以看得见听得见。他只要读课文的遍数够了,课文自然就背下来了,字也都认识会写了。我家闺女现在要她背英语课文,如果她到时间没背下来,我也不打不骂,让她站在墙边把课文再大声读10遍。经常是还没到10遍她就说妈妈我背下来了。让她站着的读课文不是惩罚,我自己的经验,大声朗读站着读效果比坐着读记忆效果要好。

通宝推:盲人摸象,衣香楚楚,桥上,
家园 棉棉学英语(七)—环境创设与具体实施

英语习得环境创设与具体实施

我是在棉棉八个月多的时候开始萌生从小教她学英语的想法。棉棉10个月的时候,她的汉语发育水平与同龄的幼儿水平一致。棉棉那时刚能听得懂母语,还不会开口说话。对于家庭成员指代的爸爸、妈妈、老姨能准确指认,听到熟悉的名词或动词,比如吃,抱,奶,喝水等,会对大人的汉语言做出正确回应,可以用动作表示出肯定或者否定。如果大人说“来”,孩子会爬过来,说睡觉,明白大人要求睡觉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能正确判断大人是给与肯定还是给予否定,并据此作出自己的反应。总之就是一个语言发育完全正常的婴儿,已经能够用听得懂母语(汉语)和大人在其认知范围内进行正常的非语言交流。

准备工作做了2个月。这期间包括我查找资料确定要不要教,怎么教,教什么,我跟读《新概念二》矫正发音和恶补英语会话。棉老姨也开始练习日常用语。虽然我俩的英语水平不咋样,但是和棉棉进行日常会话基本可以胜任了。

其他方面就是布置家庭环境,让大人进入一种紧急动员状态,放眼所见都会提醒我们要跟孩子讲英语。

用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作指导,我们按照该理论一条一条地照做。

前面说过,克拉申监控理论的核心部分就是输入假设,首先是要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英语输入,且这种语言输入要具有四个特点,即可理解性、趣味性与关联性、非语法程序安排和足够的i+1输入量。

输入假设要求给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有输入才能谈得上输入语言具有什么特点。我们的做法就是日常和棉棉说英语。管她听得懂听不懂,反正10个月以后我们跟她进行日常对话尽量都说英语。我们日常和孩子的生活对话,非常符合输入语言要具有可理解性这一条。

其实对于婴幼儿来说,她最关注的外部环境就是和她密切接触的人。要想给孩子创设一个语言习得的环境,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和她密切接触的人说什么语言。跟她一起共同活动的人说英语,英语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婴幼儿不会分辨大人说的是哪国语言,她更关注的是大人语言所要表达意思,她会努力去理解和模仿大人所说的话,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她自己的生理和精神需要。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曾给出一个公式:

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

跟幼儿说英语,她不是听懂了你的话,而是看懂了你的表情和动作猜到了要干什么。最后才会条件反射学会一种语言。

据我的观察,棉棉一岁以前,我们手里拿着奶瓶,嘴里说着“宝宝,奶”和说着“baby,milk”对她来说都是一样的。我所观察到的现象是棉棉看到奶瓶就会条件反射地奔过来,她并不在意语言的变化。事实上可能是由于语言表达的意思和是否得到奶瓶密切相关,对棉棉来说,她会仔细分辨大人的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为以后如何获得奶瓶资源做准备。大人重复的次数多了,她就会把这种语言和行为对应起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她的语言知识丰富起来,发音器官也随之发育。大人英语说得多了,跟母语学习一样,棉棉自然而然就学会了英语的听与说。乔姆斯基(Chomsky)的语言装置理论和克拉申的习得理论也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遇到不会说的日常用语怎么办?现学!

先从网上下载婴幼儿家庭生活所需要全部英语对话,然后动手抄到花花绿绿的小纸条上。抄完以后分门别类用曲别针别到墙上固定的彩色线绳上,我们家当时只要是棉棉的固定活动空间,墙上都挂得花花绿绿的,很好看。(插入图片,这是我家棉小时候)

您一定明白这些小纸条是给我们做提示用的,不是给孩子看的。如果我们想要跟孩子说某些话却不知道英语怎么说,那就往纸条上看两眼,比如妈妈想和棉棉说英语“time for bed!(该睡觉了!)”,想不起怎么表达的话就赶紧往墙上瞄几眼。然后再像录音机一样播放出来。真正的现学现卖。

孩子睡觉的区域,也就是我的卧室靠近她小床的墙的上方,挂的纸条上写的句子都是关于起床穿衣睡觉的。我们吃饭小饭桌对面的墙上,挂的纸条上写的句子都是关于吃饭喝水的。 她的小城堡的墙上,贴的都是关于游戏的日常会话。总之吃喝拉撒睡的句子不会说就去墙上找。就跟我前面说的,确实是我们学起来比孩子快多了。日常用语,说上三遍后面就不用看了。对于成年人来说,情景对话学英语是最快的,可惜这跟现行考试又脱节了。

大家猜当时一边往墙上看一边磕磕巴巴和孩子说英语的时候我想的是什么?当时最先想到的是幸亏孩子小,还不知道妈妈在干什么,否则肯定会笑话死我。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妈妈这样给棉棉提供“可理解性输入”。

每天早上,我都会满怀热情地跟棉棉说“Good morning baby,I love you ”,“let,s get up and put on your clothes”,“It is a good day,do you agree(with) mama?”反正墙上的好话我会说一大串,也不管对不对,就是一股脑说出去。就这样我们一股脑地往孩子耳朵里灌英语。也不管她到底是不是听懂和接受了英语,也不管她到底学会了多少。

实话说,要是不一股脑说出去,都怕说错了被孩子笑话,最初的那些天真的就是张不开嘴,一说英语就觉得自己好傻。

要吃饭了,会跟孩子说“Time for sw-e-et,come on,put on your bib”

要出去玩,会说:“It is a sunny day,do you want to(play) outside?”

要睡觉了,也会跟孩子说“Time for bed ”,“Have a sweet dream”等等。

每天重复这些日常生活的句子,不会说就去墙上找。总之就是尽量说英语,到后来一家人就都习惯了。

刚开始的时候,妈妈说的这些话有些棉棉是理解的,有些棉棉是不理解的。但是配合语言情境和每天的生活习惯,听过几次以后棉棉便明白这些话的意思了,再后来就有积极的反应,能主动配合妈妈起床穿衣吃饭等等。

这样单向和棉棉说英语的时间持续时间并不长。等到她1周岁学会说话的时候,汉语和英语就几乎同时往外蹦,这让我们异常欣喜,付出终于有了一点点的回报!

棉棉学会说话以后,我们便可以进行英语对话了。

当年学英语的时候,英语学习课本里面有大量的会话,比如“What is this?””This is a car!”当时学的时候觉得好傻呀,谁会这么说话呀。等到教棉棉学说话的时候才意识到,这原来是学习语言的最基本的步骤。教孩子认识家庭生活环境,认识周围的自然环境,或者是孩子要认识这个世界,那就总是不停地在重复上述的问答。基本的句型语法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我留意观察了一下,家家孩子差不多都这样。

跟棉棉在外面玩或者我从外面带回来什么东西,棉棉就会这样问:

“妈妈,这个是什么?(What is this?)

妈妈,那个叫什么?(What is that ?)

为什么?(Why?)”

妈妈的回答也一样中规中矩

“这个是小汽车(This is a car),

那个叫摩托车(That is a motorcar),

危险,注意安全!(Dangerous,look out!)”

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对话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用母语说就是在习得母语,用英语说,就是在习得英语。因为这不是有意识的学习课文,是无意识的,不知不觉的内隐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这是好奇心,同时也是他们想要生存下去所必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所以这种情况的语言习得是一个非主观积极意识状态下的学习过程。

我在当时写博客里总结:在我看来,习得一种或几种语言对幼儿来说是为了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所以他们会全身心投入。这种投入的程度大人几乎是无法体察的,也是目前的研究手段无法量化的,这才使得二语习得看起来比学习外语更容易。\

上述的可理解性输入仅是语言输入的一小部分,我们尽可能给棉棉创造模拟母语的可理解性英语输入。比如在她的活动范围内挂了很多挂图,在卧室放置电视机,长时间播放英语动画片等。

幼儿语言不是用单一的方法学会的。他们总是尽可能低利用自己全部的感知器官去学习一种技能,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利用听力感知,还包括视觉感知。就我的理解,没有视觉感知,可理解性输入就会大打折扣。比如我跟棉棉说红花绿叶如果棉棉亲眼所见,就会在脑海里形成红花绿叶的直觉的形象,如果以前有这种记忆她就会比对;如果没有,就会形成新的记忆。这也是可理解性输入,然后在之后的某些情境下,她会指着对应的植物学会说“红花绿叶”。如果她什么也看不见,那我说红花绿叶对她来讲,可能就当噪音过滤掉了。

在教棉棉英语的那段时间,我们利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资源对棉棉进行英语灌输。这个过程本身和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相似。比如说妈妈带着棉棉在家里游戏或者到户外活动,会指认视线所及的各种物品、自然景观和自然现象。比如妈妈带棉棉在家里会指着鼻子说鼻子,nose,nose,指着门说,door,door,指着电灯会说,light,light,在户外会告诉孩子:天上飞的鸟bird,bird,会指着天边的云说,look,cloud或者this rainbow,so big,so beautiful!等等,高级一点的语言互动可能是在就家里面要求宝宝告诉妈妈“where is door?Where is light?”等等。

我们英语水平有限,不能够随心所欲地将自己看到的一切用英语描述给孩子听,因此家里的挂图派上了大用场——随时指着挂图教会孩子认识人与自然,并用英语表述出来。

墙面悬挂各种挂图,图片上的内容和汉语挂图差不多,就是人体各部,日常用品,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和自然景观。不同的就是这些挂图我们都用英文标注了。

人体各部就是眼eye耳ear鼻nose口mouth脸face胳膊arm大腿leg等,日常用品是服装(cloth)鞋(shoe)帽(hat)和筷子(chopsticks )勺子(spoon)刀子(knife)碗(bowl)盘子(plant)什么的,记得还有一张蔬菜的挂图内容也很好,常见的蔬菜 。各种动作挂图就是跑跳哭笑等等。自然景观上面有山(mountain),河流(river)等,湖(lake),瀑布(water fall),花(flower),草(grass)等等,还有各种动物,家养的动物,如鸭子(duck),鹅(goose),猫(cat),狗(dog)等,野生的动物,如大象(elephant),猴子(monkey),熊猫(panda)小鸟(bird)等等。

棉棉小不到一岁的时候我们抱着她指各种图片给她看,边看边读英语标识。指着图片上的眼睛跟棉棉说“eye,eye”,指着图片上耳朵跟棉棉说“ear,ear”,这些比较好理解,指完图片就对应摸摸她的眼睛和耳朵,几次以后她就熟悉这个规则了。后来指认图片比如说指着花朵说“flower,flower”“beauty,beauty”,指着小狗说“little dog,puppy,so cute”,这个就是可理解输入加上i+1的输入了

可理解性输入内容当然也包括把室内所有的物品。我们家人统一思想,反正是哄孩子,教啥都一样,也不管能不能教会,就这样把棉棉日常生活接触到的有关实物英语单词一股脑地灌给她。我们把能够贴上标签的物品都贴上英语标签。比如,外门内门贴纸,写着“door,open the door”,这样在带孩子在家里玩的时候,随时指读标签来教孩子日常物品的英文名称,时间久了,也学会了大量的英语单词。有些单词是大人好多年也没有学到的比如窗帘(),棉棉一岁多就会说了。

把物品都贴上英语标签还有一个好处是时刻提醒大人要跟孩子说英语。事实证明幼儿系的英语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是大人。大人如果不主动引导孩子,并且不停地说英语,那么孩子自己看到也不会对那些单词产生什么联想。和单纯听碟片一样,这些信息因为对幼儿获取相应的资源没有用处,也会被幼儿自动过滤掉。

特别说明这时候大人应当设定孩子能听得懂,指读墙上的挂图图片时,不再用汉语重复解释。 这个开始比较难,我们自己都经常忘记这一点,最开始会重复自己学英语的方法,忍不住用汉语来解释,比如指着图片跟棉棉说“tree,tree,后面多半会继续解释说“树”,好像不解释一下孩子就不明白一样。

事实上不仅没必要解释,应当说就不应该再给幼儿在解释一遍。指着图片上的tree,小孩子就会把单词tree和树连接起来。如果再给他解释,其实是在强化英汉互译这样不利于幼儿形成英语直觉的思维方式。

英语直觉思维是思维者对能够用英语对当前事物、现象、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的识别,直接的理解和整体的综合判断。我们汉语说得好是因为我们用汉语的直觉思维在与人对话。英语学的不好的人,即便能够阅读,写书面语,也不能够流利地与人进行英语交流。因为这类人没有形成英语的直觉思维。比如我们学英语的时候,什么单词都要用汉语标注,这样学下来,看到一个单词,直觉的反应不是单词对应的具体实物,而是需要在脑海中转化为汉语单词,然后才能转换成具体实物,所以我们只会看不会用,是说话思维跟不上趟儿的缘故。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单词moon,首先想到的是汉语的“月亮”这个词,然后才能在脑海里映射出天上的月亮的实物。

想要孩子学好英语,就必须让孩子形成英语的直觉思维。想要孩子形成英语直觉思维,家长就必须做到“千万别解释!”

相反的例子

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家长们说过,给孩子放英语碟片根本没用。当时以为是家长们功利心太强,没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所以会对孩子求全责备,或者是家长们只播放了很少的几次,没有坚持下来。现在才知道单纯地播放英语声音,没有家长的解读,没有图画和动画作为注解,对孩子来说是完全不可理解也没有意义的。这种不符合“i+1”原则的输入,是无效的输入。

我们家也曾犯过这个错误。比如楼上的CD机,我们曾经放过一些英文朗读碟片和讲故事的碟片,循环播放差不多2个月,结果棉棉没有一点接受的迹象。后我们仔细观察发现在她做游戏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动作和语言表明碟片的内容对她有影响。她把这种声音直接当噪音过滤掉了。

后来我们又发现,在播放碟片的过程中,儿童的声音和大人的声音相比,儿童的声音对幼儿更有吸引力。同样的童谣,童声更能引起棉棉的兴趣和模仿的欲望。而对于我们大人来说,听的时候并不认为二者有什么区别。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